登陆注册
5961200000010

第10章 《楚辞》作家研究(2)

赵逵夫《屈氏先世与句亶王熊伯庸》(《屈原与他的时代》,页2—4):“《世本》云:‘(熊渠)有子三人,其孟之名为庸,为句袒王。其中之名为红,为鄂王。其季之名为疵,为就章王。’孟即伯,中则仲,孟仲叔季也就是伯仲叔季。……‘孟之名为庸’即伯庸。《大戴礼·帝系》和《史记·楚世家》‘庸’作‘康’,这一则因为‘庸’、‘康’形近易混,再则古韵‘庸’在东部,‘康’在阳部,旁转可通。《史记·卫康叔世家》:‘康叔卒,子康伯代立。’孙诒让《邶鄘卫考》云:‘康伯即庸伯也。庸康声类同,古多通用。史籀伪掍,遂并康叔、康伯为一。’……上古无轻唇音,‘无’、‘毋’之声钮与‘伯’同,无、毋古韵在‘鱼’部,伯古韵在‘铎’部,又平入相转。所以,‘无康’、‘毋康’,推其本源,当作‘伯庸’。熊伯庸字当作‘庸’而不作‘康’,还有与之相关的史实为证。《楚世家》云:‘熊渠生子三人。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庸”之误)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熊渠三子之名号与熊渠征伐的国名地名相对照,它们之间的明显关系,不能认为是偶然的巧合。屈原所说的‘伯’,即见于《世本》和《楚世家》的句亶王熊伯庸。”

(2)女媭

屈原之姊说。

汉王逸《楚辞章句》:“女媭,屈原姊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江水又东过秭归县之南。袁崧曰:‘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曰秭归。’”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说文》云:‘媭,女字也,音须。’贾侍中说:‘楚人谓女曰媭……’《水经》引袁崧:‘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

清胡文英《屈骚指掌》卷一:“媭,原姊名,闻原被放而归视之,故归州以此得名,又名其乡曰秭归乡,后贤立庙于乡祀之,离屈原故宅不远。”

胡韫玉《离骚补释》:“‘婵媛’二字,有缠绵亲爱之意。王氏船山云:‘婵媛,婉而相爱也。’甚善。女媭为屈子之姊,有亲亲之意,故有和舒之貌。”

党人说。

明张凤翼《楚辞合纂》卷一:“媭以鲧为诫,似非知原者,何足为贤,恐媭者女人通称,未必原姊,不过如‘室人交遍责我’之谓耳。”

明汪瑗《楚辞集解》:“媭者,贱妾之谓也,以比党人也。屈原以娥眉自比,故前言众女之嫉,指其党之盛也;此言女媭之詈,斥其德之贱也。”

清张云璈《选学胶言》卷一三引《文选集解》:“媭者,贱妾之称,比党人。”

清梁章钜《文选旁证》卷二十七引朱缓说:“以下文‘众不可户说兮’观之,则女媭自宜以党人解之。若内被姊言,不得归之于众也。”

女巫说。

清周拱辰《离骚拾细》:“按《汉书·广陵王胥传》:‘胥迎李巫女须,使下神祝诅。’则须乃女巫之称,与灵氛之詹卜同一流人,以为原姊缪矣。”

清林昌彝《砚桂绪录》卷十五:“《汉书·广陵王胥传》:‘胥迎李巫女须,使下神祝诅’,‘多赐女须钱,使祷巫山’。颜师古注云:‘即楚地之巫山也。’考《说文》:‘媭,女字也。贾侍中说,楚人谓女曰媭。’据此则屈骚之谓女媭,非屈子之姊妹,其曰‘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乃屈子往见女巫,问以休咎,女巫告以明哲保身。此与《离骚·卜居》篇‘往见太卜郑詹尹’,前后为一例,则女媭非屈原之姊妹也明矣。”

刘永济《屈赋通笺·笺屈余义》(页49):“女媭,盖亦神巫之名。《汉书·广陵厉王胥传》:‘当使女巫李女须,使下神祝诅。女须泣曰:“孝武帝下我。”左右皆伏。’师古曰:‘女须者,巫之名也。’周拱辰《离骚拾细》亦以女须为女巫,谓:‘与灵氛之詹卜同一流人,以为原姊谬矣。’是也。《说文》曰:‘媭,女字也。’段玉裁注曰:‘樊哙以吕后女弟吕须为妇,须,即媭字也。’《周易》:‘归妹以须。’郑云:‘有才智之称。’天文有须女。证之以《国语·楚语》‘民之明能光照,聪能听徹者,然后神明降之’之语,女巫名须之意,亦可知矣。”

侍女说。

清施闰章《愚山别集》卷三《矩斋杂记》:“按天上有须女星,主管布帛、嫁娶;人间使女谓之‘须女’,须者,有急则须之谓。故《易》曰:‘归妹以须,反归以娣。’言须及贱女,及其归也,反以作娣。娣者,正妃之次,古者国君一娶九女,娣侄从之。后人加‘女’于‘须’下,犹‘娣侄’之文本不从‘女’,后人各加‘女’于其旁也。”

陈远新《屈子说志》卷一:“媭,女侍也。婵媛,侍女态。”

沈德鸿《楚辞选读》:“媭,同须,女须犹言女侍,又曰须女。《史记·天官》‘婺女’,《正义》:‘须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须女,贱妾之称,妇职之卑者。’故知女媭乃屈原女侍也。”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页126):“女媭……今姑译为‘女伴’,疑是屈原之侍女。”

文怀沙《屈原离骚今绎》(页79):“女媭……细绎文谊女媭之辞,并无恶意。且婵媛应有眷恋美好意,释为党人,殊不妥。绎文从沫若师,作女伴。”

王泗原《楚辞校释》(页33):“古代女子的名并不叫女什么。若说媭一个字是名,则叙说必须见出关系,不当笼统地加个女字。女媭是侍女。”

有才智者说。

王闿运《楚辞释》卷一:“女媭,女有才智者。《易》曰:‘归妹以须。’妾之长称媭,盖以喻臣之长,上官、令尹之属,阳与原为同志者。”

刘师培《楚辞考异》:“《诗·桑扈》郑笺云:‘胥,有才智之名也。’疏云:‘《易》:“归妹以须。”’注亦云:‘须,有才智之称。’天文有须女,屈原之妹名曰女须。郑志答冷刚云:‘须,才智之称,屈原之妹以为名。’是‘胥’为才智之称,‘胥’、‘须’古今字。据《诗》疏所云,似郑君所见之本,媭定作须。王闿运《楚辞释》云:‘女媭,女有才智者,《易》曰:“归妹以须”,妾之长称媭,盖以喻臣之长,上官令尹之属,阳与原为同志者,旧以为屈原姊,屈姊容亦名媭,作赋不亦见姊名也。’”

虚拟形象说。

苏联E.A.谢列勃里雅科夫《屈原和楚辞》(《楚辞资料海外编》,页28):“许多屈原传记的作者以为女媭是实有其人的。也许确有其人,但作者并不想去描写他姐姐的形象,他只不过是通过一个假定的人物把他的违背真实抱负的心境拟人化罢了。诗人不是通过敌人的口,而是通过亲人的口来劝说他放弃他的信念,这里也有一定的含义,因为屈原有时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作出让步,得到安逸不好吗?如果是敌人这样劝告他,那就必然会改变诗的语气。而现在这种写法就为我们再现了诗人复杂的性格:他有时也犹豫不决,要强制自己去克服疑虑和内心矛盾。”

(二)名字、生卒年

1.名字

名平字原说。

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汉王逸《楚辞章句》:“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则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高平曰原,故父伯庸名我为平以法天,字我为原以法地。言己上能安君,下能养民也。”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文选》以平为字,误矣。正则以释名平之义,灵均以释字原之义。名有五,屈原以德命也。”

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一:“高平曰原,故名平而字原也。正则、灵均,各释其义,以为美称耳。”

清王夫之《楚辞通释》卷一:“灵,善也。平者,正之则也。原者,地之善而均平者也。隐其名而取其义以属辞。”

姜亮夫《重订屈原赋校注》(页8):“屈子名字,此言正则、灵均,与《史记》本传大异。后世又或以为名原字平,纷杂益甚……皆支言谩衍之词也。按名字当以《史记·屈原列传》‘名平字原’说为正。”

名原字平说。

唐李周翰注《文选》:“《礼》:‘始生三月,父亲名之;既冠,而字之。’正,平;则,法;灵,善也;均,亦平也。言父观我初生时日法度,能正法则,善平理,故思善应而名之,以表其德。”

宋马永卿《懒真子录》卷四:“《同年小录》载小名小字。或问:‘有故事乎?’或曰:‘始于司马犬子。’仆曰:‘不然。《离骚经》曰:“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皇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且屈原字平,而正则、灵均则其小字小名也。’”

明都穆《听雨纪谈》:“古之人有小名,必有小字。《离骚》云:‘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盖屈原字平,而正则、灵均,则其小名小字也。”

明汪瑗《楚辞蒙引》:“《尔雅》曰:‘广平曰原。一曰,高平曰原。’屈原之名字,实取诸此。盖名者,己之所自称;字者,人之所以称己也。观《渔父》《卜居》二篇,屈子皆自称屈原,可以知名原而字平也。五臣以‘正则’为释‘原’名,‘灵均’为释‘平’字,是也。旧皆谓屈子名平字原而从太史公,误矣。”

2.生年

(1)“摄提”、“孟陬”及“庚寅”之意

摄提为岁,孟陬为月,庚寅为日,屈子生于寅年寅月寅日。

汉王逸《楚辞章句》:“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孟,始也。贞,正也。于,於也。正月为陬。惟,辞也。庚寅,日也。降,下也。《孝经》曰:‘故亲生之膝下’。寅为阳正,故男始生而立于寅。庚为阴正,故女始生而立于庚。言己以太岁在寅,正月始春,庚寅之日,下母之体而生,得阴阳之正中也。”

《文选》陆善经注:“正月为孟陬也。岁月日皆寅而降生,为得气之正也。”

宋钱杲之《离骚集传》:“‘摄提’,岁名,‘陬’,月名,‘孟’,首时也。《尔雅》:‘岁名,在寅曰摄提格;月名,正月为陬。’‘庚寅’,日也。原自以寅岁寅月寅日而正,若有祯祥然。”

清王夫之《楚辞通释》卷一:“太岁在寅曰摄提格。贞、当也。孟春之月曰陬月。庚寅,原生日。”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卷一:“太岁在寅曰摄提格。贞,正也。正月为陬。庚寅,日辰也。……盖原之生,年月日皆在寅也。”

清戴震《屈原赋注》卷一:“盖摄提之年,当孟春寅月。”

郭沫若《屈原研究》(页11):“他的诞生年月日见于《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他是生于太岁在寅的那年正月的庚寅。”

摄提为星,屈子生于寅月寅日,未必寅年。

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一:“摄提,星名。随斗柄以指十二辰也。贞,正也。孟,始也。陬,隅也。正月为陬,盖是月孟春昏时,斗柄指寅,在东北隅,故以为名也。”又:《楚辞辩证》:“月日虽寅,而岁则未必寅也。盖摄提自是星名……盖摄提自是星名,即刘向所言‘摄提失方,孟陬无纪’,而注谓‘摄提之星,随斗柄以指十二辰’者也。其曰‘摄提’贞于孟陬,乃谓斗柄正指寅位之月耳,非太岁在寅之名也。必为岁名,则其下少一格字,而‘贞于’二字亦为衍文矣。”

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林庚楚辞研究两种》,页20):“这里明明说到他的生日是一个初春的庚寅日……‘摄提’所说明的是一年里的季节而并不说明那是什么年份。”

摄提为星,孟为孟月,陬为亥方陬訾之次,屈子生于孟冬十月庚寅。

清朱冀《离骚辨》:“孟,谓孟月。陬,谓陬訾。从来钦若授时,未有不以日躔为主者。孟春之月,日在营室,营室即亥方陬訾之次。《尔雅》之释‘正月为陬’,义疑取此。若论孟春摄提所指,实在寅方析木之次,与陬訾无涉也。今摄提指陬訾,即日躔析木,可知大夫之生,明系孟冬十月,非正月也。”

周正建子,孟陬或为子月,屈子生于寅年子月寅日。

清马位《秋窗随笔》:“周正建子,楚奉周朔,则寅月乃当时三月也,何得曰‘孟陬’?‘摄提’原谓太岁,依旧注为是。而‘孟陬’非寅月可知。‘摄提贞于孟陬’犹言寅年正月,虽岁寅而月未必寅也。盖屈原或以寅年子月寅日生矣。”

陈久金《屈原生年考》:“根据以上分析,《离骚》所纪屈原诞生年代完全可以而且只能用寅年正月庚寅来解释。”

潘啸龙《论“岁星纪年”及屈原生年之研究》:“那么,前341年周正正月就不仅有‘庚寅’日,而且这‘庚寅’正是紧接朔日之后的初二。所以,屈原的生辰应为公元前341年周正正月初二,亦即夏正元前342年十二月初二。”

(2)具体生年

楚宣王四年(前366年)说。

清刘梦鹏《屈子章句·屈子纪略》:“屈子生年为宣王四年,即公元前366年乙卯夏历正月。”

楚宣王八年(前363年)说。

李延陵《屈原的生年和〈离骚〉著作时期》:“我觉得屈原生于楚宣王八年正月初一日是绝对没有错误的!”

楚宣王十五年(前355年)说。

清曹耀湘《屈子编年》:“屈原生于宣王十五年,即公元前355年的丙寅夏历正月。”

楚宣王十七年(前353年)说。

胡念贻《屈原生年新考》(《先秦文学论集》,页382):“如果他生于公元前353年,这时正五十来岁,那就很合适的了。《离骚》里面还有‘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也都符合一个五十来岁人的口吻。《离骚》里面的这些内证,都可以帮助我们说明屈原生于公元前353年。”

楚宣王十九年(前351年)说。

周文康《“摄提”、“孟陬”、“庚寅”考辨》:“然据笔者考证,屈原是生于楚宣王十九年(公元前351年)夏正正月初五(是月十四日己亥,日在东壁九度、岁星在营室十一度晨出)。”

楚宣王二十七年(前343年)说。

清陈玚《屈子生卒年月考》:“屈原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的正月二十二日。”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屈原生卒考》(页308):“屈子生年在楚宣王二十七年。按之《史记》,于屈原事迹,大概符合。”又:《诸子生卒年世约数》(页697):“屈原:前343—前299。”

张汝舟《谈屈原的生卒》:“这一年(楚宣王二十七年)确是屈原的生年,到怀王即位,他是十六岁;以后情事,历历符合。”

陆侃如《屈原年表》(《陆侃如古典文学论文集》,页307):“公元前343年,楚怀王二十七年一月庚寅日生。”

楚宣王二十八年(前342年)说。

汤炳正《历史文物的新出土与屈原生年月日的再探讨》(《屈赋新探》,页23):“屈原生于楚宣王二十八年,即公元前342年的正月二十六日庚寅。”

楚宣王二十九年(前341年)说。

陈久金《屈原生年考》:“由此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结论:屈原诞生于公元前341年正月庚寅。”

潘啸龙《论“岁星纪年”及屈原生年之研究》:“那么,前341年周正正月就不仅有‘庚寅’日,而且这‘庚寅’正是紧接朔日之后的初二。所以,屈原的生辰应为公元前341年周正正月初二。”

楚宣王三十年(前340年)说。

郭沫若《屈原研究》(页11):“公元前二三九年是甲年,推数上去,前三四一年的楚宣王二十九年(周显王二十八年)该是寅年,但那年的正月小,庚申朔……我看这是因为岁星在事实上超了一次辰。岁星是每八二点六年超辰一次,在那期间超了一次辰,寅年便当得是前三四〇年,那年的正月小,甲申朔,庚寅是初七,与《离骚》相合。”

楚威王元年(前339年)说。

浦江清《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公元前341年正月里无庚寅日,而‘摄提格’也应该是太岁在寅之称……把屈原生年移后一年,推算他生在:公元前三三九年、楚威王元年正月十四日庚寅,即阳历二月二十三日。”

苏雪林《屈原与〈九歌〉》(页40):“屈原生于前三三九年正月十四日。”

楚威王四年(前336年)说。

谢元震《从战国楚历推算屈原的生年》:“本文推算屈原生于公元前336年,即周显王33年,楚威王4年正月朔日庚寅,阳历2月7日。”

黄任轲《屈原出生年月日新考》:“另一个元日庚寅则发生在楚威王四年乙酉(西元前336年),只有这个日子才符合作为屈原生日的一切条件,无法再加以挑剔了。”

楚威王五年(前335年)说。

林庚《民族诗人屈原传》(《林庚楚辞研究两种》,页5):“屈原生于公元前三三五年(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照楚国的风俗,正月初七日叫做‘人日’,他家里的人因此给他取个名叫‘平’,又取了个字叫‘原’。”又:《屈原生卒年考》(《林庚楚辞研究两种》,页27):“根据新城新藏的战国秦汉长历,在楚宣王楚威王两代里只有纪元前335年(楚威王五年)的正月七日是庚寅日,我们因此可以知道屈原是生于这一年的。”

3.卒年

怀王、襄王之交说。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页311):“屈子被谗,困居汉北,既已多历年所,而一旦沉渊以去,则虑必有甚深刺激,益其悲愤。或者正由怀王之入秦,或者则由顷襄之赐谪,忧伤愤懑之既甚,而不暇见之辞,则今楚辞之无其文,仍不害当时之有其事也。……余疑屈原之卒,当在怀、襄之交。”

顷襄王三年(前296年)说。

同类推荐
  • 湖畔随笔:孤独落地的声音

    湖畔随笔:孤独落地的声音

    本丛书是杂文学会编选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作品集。包括《孤独落地的声音》(赵炳鑫)、《寂静中聆听》(刘汉立)、《你是黄河我是沙》(包作军)、《尘埃中触动的芬芳》(岳昌鸿)、《为你开门》(鲁兴华)、《怀念一棵树》(赵炳庭)、 《温暖的门边》(霁月纫秋)、《一根稻草的重量》(陈志扬)、《一线生命,多少深长》(潘国萍)。
  • 生活端倪

    生活端倪

    散文,这个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一直以来都备受大家推崇。它素有“美文”之称,看似短小的一篇文章,却蕴含着博大的深意。它有精神的见解,有优美的意境,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它折射的是时代的风采,凝聚的是社会的深意。我们甚至可以说,一本散文就是一个思想的凝结点,反应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涵。
  • 元曲之美:最是销魂曲中调

    元曲之美:最是销魂曲中调

    本书选取了二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元曲作家,用充满爱和美的笔触,如诉衷肠般通过品评曲人们的作品、思想生平,让我们了解元曲、欣赏元曲,最终爱上元曲。作者笔法清新,又不乏力量;说人说曲,两厢映照,将元曲自由活泼、质朴天成的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失为说元曲的美文。
  • 欧阳修文集4

    欧阳修文集4

    本书为欧阳修的诗、词、文精选集。其中收录了:古诗三十八首、古诗二十首、古诗二十四首、律诗六十首、律诗五十七首、律诗五十六首、赋五首等。
  • 如果没有归途

    如果没有归途

    阿鹏叔将自己的生活、旅途、主张,通过梦境、恰好、素昧、如面着四个部分娓娓道来。他说,人生总有新的命题,出现在你顺流而下或逆风而行的时候,像是不可拒绝的任务,接受、执行、毫无余地,不等人回神。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外企到私企,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国企铁路工人到有声杂志创办者,他习惯于为自己贴上一个个标签,再逐一撕下;他自觉自己是个拧种,但从不后悔。人生,就是一场没有归途的旅程。如果没有归途,我们是否终将后会无期?
热门推荐
  • 重刻西方合论

    重刻西方合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尊拳王

    至尊拳王

    一个落寞的画家,一个可怜的孤儿,因妹妹去世,悲痛之中彰显出过人的拳击天分,被经纪人柳小倩看中,从此迈入拳坛,一发不可收拾。
  • 斗天修罗

    斗天修罗

    他是一个流浪街头的孤儿,他被人收留,恩师却意外身亡,那个雨夜,他觉醒了自己的力量......最后他却发现,这片天早已不是以前的那片天。是谁在暗中操控,,,他又能否成功揭开最后的秘密??
  • 我欲焚天

    我欲焚天

    莽荒之中强者纵横,妖人不止,群雄林立,强者万万。我楚劫长剑所指,那个敢作声?踏九霄,碎星辰,怒斩圣贤,我欲焚天!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伏魔塔

    伏魔塔

    伏魔塔也被称作本命伏魔塔,世人认为,只有在适当的年龄觉醒属于自己的本命伏魔塔,才能成为强者,才有资格加入争霸的潮流他是传承了万年古老家族的后裔,父亲的离去,他被迫挑起复兴家族的重担他拥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却始终无法抵御身边绝色女子的温柔轰炸他拥有神器,却无法发挥它的威力在这天下动荡,魔物肆虐的时代,他手握一本厚厚的死亡之书,不断的剥夺着魔物们的性命人们称呼他为猎魔天子,而恐惧的魔物们则是叫他死神···
  • 渡劫入仙

    渡劫入仙

    久居将军府内一家奴周旭,十余年未有向武,虽心有不愿,一身傲骨,但可惜天意弄人,世俗压迫,未有出息。突闻一日修仙界核心弟子来国都,选骨骼惊奇,能登仙途之人。那一天,周旭被选中了。他单手扇飞了护卫军统领,与四十万远征军君周将军能过上千百招不落败,皇室第一勇将也承认此子之猛,国都第一也。后来,他登上了修仙界……
  • 王俊凯,你是我最美的烟火

    王俊凯,你是我最美的烟火

    她,十五岁的时候和妹妹去了美国。与此同时她们的母亲因为得了癌症去世了。三年后她们回来了,一切都变了。爸爸再娶。他们的后妈对他们很好。可是蓝墨漓始终接受不了她。她也在这个时候,遇见了她最美的烟火。
  • 倾城独心:五帝溺爱

    倾城独心:五帝溺爱

    我可以不屑一切,冷血无情,追求目标的不择手段。可是你为何让我....却.觉得一切都是浮云。——你是冷血,任性。但在我面前我会把你打会原形,就一句话“要么爱,要么死。自已选”——现世煞女,无情陷害。再次睁眼,谁是谁一朝蜕变。斩杀过去,夺取未来。身藏奇异,身世迷离,谁欺谁刹天灭地。唯有他能征服她,管教她,宠她至天地大乱。
  • 民女风草

    民女风草

    他是王爷,她是平民,小时候的一场,纠葛注定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