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0100000008

第8章 前国家社会的民族过程(6)

需要说明,上述材料只是近现代队群的一般情况,但无疑也是早期人类社会组织的一般状况。近现代,乃至当代的队群只是早期人类社会组织的遗存,说明它正如摩尔根和恩格斯论证早期氏族制度只能从近现代北美印第安人的氏族去加以说明一样。然而,正因为这些材料是近现代、乃至当代的材料,所以我们又不能把这些材料反映的情况看作与早期队群的情况完全一样,至少象现代队群中的核心家庭和有严格规范的婚姻就肯定是与早期社会的队群有所差别。因为毕竟近现代的队群多少还是和周围文明社会有所接触、受其影响的。

关于氏族,人们已不陌生。恩格斯讲,氏族“构成地球上即使不是所有的,也是多数的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基础。”据此,学者们向来把氏族作为前国家社会的重要内容加以研究。然而,关于氏族的定义和特点等还是以摩尔根的论述最具权威。他说:“氏族就是由一个共同祖先传下来的血亲所组成的团体,这个团体有氏族的专名以资区别,它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它只包括共同祖先传下来的一半子孙。”根据摩尔根的论述,每个氏族都有一定的名称作为互相区别的标志,这个标志即是以一种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作为崇拜对象的图腾。同一氏族的成员有互相援助和保护的义务,氏族有共同的墓地、共同的宗教节日和仪式,也有一套以氏族议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的政治制度。氏族议事会是一种由全体成年男女参加的民主集会,通过它来选举、撤换氏族酋长、军事首领和宗教的主持人,讨论生产活动的组织安排和产品分配,以及作出尤如血族复仇等重大决定。氏族首长负责处理氏族的公共事务。根据这些论述,人们一般认为氏族是前国家社会基本的、也是最早的社会组织。但这种看法是在没有注意到队群组织的情况下提出的,而当我们提出队群问题后又该如何理解队群和氏族的关系呢?以下论述将说明,队群和氏族是两种既不同又互相联系的社会政治系统。

二者的不同主要从两方面反映出来。首先是对应的经济形式不同。前已说到,队群对应的是采集和狩猎经济,正是这种经济决定了队群的规模和政治体制。而氏族对应的则是原始农业和畜牧经济,以及夹杂有各种成分的混合经济(有些著作将从事采集狩猎经济的一些族体称作氏族,但严格说来是队群,而不是氏族)。这也决定了氏族的形态和规模是多样的。其次是政治系统的性质不同。从前述可知,队群的政治系统的特点是松散的和非正式的,而氏族的政治系统则基本是严格有序的,尽管它们都有着原始社会特有的民主风气。

队群和氏族的不同是明显的,但二者又是有联系的。采集狩猎是人类最早的经济形式,而不同类型的农业和畜牧业又是在采集和狩猎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也昭示着对应于不同经济形式的队群和氏族的前后相继;政治系统的松散、非正式与严格有序之间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差距,这又实际昭示了队群和氏族之间存在着一个由前向后的发展关系。所以,如果承认采集狩猎经济与农业和畜牧业是前后相继的,承认政治系统是由粗疏简陋走向严格正规的,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承认队群和氏族是前后相继的了。

其实,队群和氏族的相承关系已有学者注意到了。杨堃先生在谈到澳大利亚土著人的社会组织情况时说,澳大利亚的氏族制度“似乎正在形成的阶段中”,除了一些“真正的氏族”外,“其他比较原始的部落,还是一个部落分成为若干小的地方集团,而不是分为氏族。”“这些小的地方集团是以‘营幕’(camp)为单位,一个部落,约包括二十至二十五个‘地方集团’,在每一地方集团之内,约有三十人左右的人数。而集团的领域及其一切出产如动植矿物等,则为集团人员所共有。”显然这里的“地方集团”就是队群,而所谓的“部落”还只是泛义的,没有正式形式的。用杨先生的话说:“还是停留在初期的状态中,它还很少作为一个社会单位而出现。”杨先生尖锐地指出:“但这样的地方集团,是否就是氏族呢?它和氏族的关系是什么呢?是先有地方集团,然后才有氏族?抑是先有氏族,而地方集团则是它的残余形态呢?”经过分析,杨先生的结论是,这是一种“原始的氏族”,“尚未成为正式氏族的地方集团。”原始的氏族,也即早期的不具典型状态的氏族,但它的发展趋向则是成熟的氏族。杨先生在这里把队群和氏族的前后相承关系点明了。

(二)部落

作为一种政治系统,部落在前国家社会中的地位是没有争议的,但如何理解“部落”则意见不同。摩尔根称部落是人类野蛮阶段的一种“组织完备的社会”。“每一个部落都自有其名称,自有其不同的方言,自有其最高政府,自有其所占据、所保卫的领土。”不同于摩尔根观点的可以霍尼格曼为代表。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4年出版的《社会科学词典》中认为,部落“具有共同的领土,共同世袭的传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以及共同的族称,所有这一切就构成了连接诸如村落、群居、区域或世袭等较小集团的基础。”根据这个定义,霍尼格曼把部落分为三类:非分割型无首领部落(non—segmentaryacephaloustribes),分支型无首领部落(segmentaryaeephaloustribes)和集中型部落(centralizedtribes)。

霍尼格曼与摩尔根的“部落”概念主要有三点不同:1.舍弃了社会发展阶段的内容。摩尔根指的“部落”是一种原始社会组织,而霍尼格曼则把各种历史阶段,包括非原始的这类群体都包括在内了。在他的“部落”概念中,既包含着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的渔猎群,非洲伊博人的农耕群,苏丹努埃尔人的畜牧群,又包括着夏威夷、汤加的酋长和蒙古可汗的部众。2.模糊了部落的政治系统涵义。在霍尼格曼的解说中,部落更多的是一个或散在或集中的社会群体和符合“民族”特征的族群,而不是一个政治单位。而摩尔根则主要把部落看作是一种“政治方式”。3.将构成部落基本单元的血亲氏族扩展为诸如村落、群居、区域或世袭等各种不同成分的集团。

不能说霍尼格曼的观点没有道理,因为它符合一般人对“部落”的理解习惯,也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赞同。如澳大利亚学者基辛(Roger·M·Keesine)就说:“部落”是有点含糊的人类学术语。在有关政治组织的专业文献中,如果一个社会的成员是食物生产者,占据一块领地,分享共同的语言和文化,但还没有设立起超越地方亲属集团的政治组织,这样的一个社会便是部落。“我使用这个术语更加普遍地指小规模的、由食物生产提供生存条件的无国家社会。”由于这种概念覆盖宽泛,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泛义或广义的部落。

然而严格意义上的部落,或作为政治系统的部落不应该是广义的。这种部落原指国家产生以前印欧系民族的一种社会政治组织,它的拉丁语是“tribus”,安布利亚语为“trifu”,希腊语则为“phule”,当今的法语和英语分别为“tribu”和“tribe”。构成这种部落的是相互带有亲属关系的氏族和胞族。氏族在希腊语和拉丁语中被分别写作“genos”H“gens”,而胞族则分别为“phratm”和“curia”。氏族与胞族和部落之间的关系既是亲属关系又是政治关系。摩尔根作了详细论述的就是这种部落。根据摩尔根的论述,恩格斯对美洲印第安部落的特征作了详细概括。其中有关政治体制方面的是:

部落有宣布氏族选出的酋长和军事首领正式就职的权利,也有撤换他们的权力。

部落有讨论公共事务的部落议事会。它由各个氏族的酋长和军事首领组成,他们代表各个氏族。议事会公开开会,四周围着部落的其他成员。这些成员有权加入讨论和发表自己的意见。决议则由议事会作出。部落议事会有调整与其他部落关系的权力,接受和派遣使者、宣布战争和媾和。战争的进行和领土的保卫多半由志愿兵担任。

有些部落中间有一个最高首领,但他的权力不大。他是酋长之一,当紧急行动时,他应当在议事会召集会议作出最后决定之前采取临时的措施。

显然,这是较之氏族更为规范和完备的政治体制。它是氏族的联合,又是对氏族的超越。这种体制普遍存在于前国家社会当中,它是适应人口的增多和氏族的分化,亲属氏族之间的联系已不可分割,从而必须结成一个完备的政治实体的历史需要而出现的。由于它是在氏族政治系统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它的体制基本上是氏族体系的放大,这从前述氏族和部落政治特点的对比中即可看出。

同类推荐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 公开时刻

    公开时刻

    本书从传播者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与效果分析,传播环境与传播控制分析等几大方面把汶川地震作为重大传播案例,阐释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对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在危机公关方面做出正面评价。
  •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之现状。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古代卷·上(中国传播思想史)

    古代卷·上(中国传播思想史)

    最广泛意义的传播是一切生命物体或非生命状态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有学者认为“传播行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①。远古时期的先民通过部落战争和长期接触、交融,终于融会成古老的华夏民族,生成了原始华夏语,并创造了实现人神沟通和人际交流的传播符号——汉字。凭着对先祖文化的认同和对原始汉语的认同,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生存、繁衍和发展,创造着古老的文明,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传播地域非常辽阔,传播活动非常活跃,传播方式非常丰富,我们可以从原始神话、原始巫术和古老汉字等方面去窥探先祖们的创造性传播行为,揭示这些行为背后蕴涵的原始传播思想。
  •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社会与文明》精选胡适先生的著作或者演讲整理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说社会,下篇说文明。全书选编的篇目既能够很好地体现胡适思想,又照顾到了大范围受众的阅读习惯。同时,加入大量图片,对于《社会与文明》内容上的无形扩展,以及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增加,具有很大的作用。
热门推荐
  • 杀道狂神

    杀道狂神

    点指划破苍穹,挥剑可斩日月,谈笑能碎山河,漫步百敌怯退,做人――应当如此霸道绝伦。天才离铮,生逢修行盛世,万道之花齐开,天骄妖孽层出不穷,本应战个痛快,杀至天道绝颠。奈何被人陷害,一夜之间真元尽是,筋脉堵塞,如此――也绝不放弃,杀出个未来。用我的狂,攀上神皇,世人俯首敬仰!
  • 僵尸情人

    僵尸情人

    拥有无垢玲珑心的卧底警察叶千寻,将死之刻散发出了灵魂异香,引起百鬼回路夺取无垢玲珑心,同样受灵魂异香吸引而来的僵尸王因为一个故人而不顾身上的那伽圣佛印的禁制咬了重伤频死的叶千寻,将他变成了僵尸;传闻中的僵尸天敌竟然是阔别八年的初恋夏微微,当美女天师夏微微与帅气僵尸警察叶千寻狭路相逢会有什么样的不可预料的结果;······怨灵索命,僵尸当道,妖魔肆虐,这是一个不太平的时代。
  • 读哲学

    读哲学

    本书是解读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经典力作,内容涵盖中外著名哲学大师的传世力作,所传达的哲学思想和指导意义可谓是最权威、最丰富的。书中以国内外众多哲学家的著作为主,深入分析人性、生活、事业、社会等几方面的意义与精神,本书虽讲哲学,但并不枯燥乏味,书中语言生动质朴,逻辑性极强,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其中的理论指导意义是通俗易懂,很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的。本书可谓是集众家哲学理论为一身,读者每天阅读一篇,久而久之必能获益匪浅。
  • EXO再见

    EXO再见

    韩妍烁在儿童时代就遭到了亲身父母的厌恶———为了一个明星伸手扇了好心劝告自己的亲生女儿。妍烁痛恨娱乐圈,但为了报仇,年仅13岁的妍烁不得不当练习生。妍烁15岁时,她出道了,成了圈里举世闻名的高冷公主——VeNa!17岁,妍烁成了各个领域的第一名——雪,也认识了第二名的“萱”,俩人成了闺蜜,并一起成立了第一黑帮“泪”和什么都有第一集团“冰颖”……18岁,两人在高中里结实了EXO一场复仇战,开始了……
  • 中庸

    中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神九界

    绝神九界

    "死么?"他目光呆滞,忽然轻笑一声:“我永远都不怕死,也不怕生不如死,因为我是杀人的人,你懂吗?杀人的人永远都不怕死。”他沉默了一下,又道:“我怕的是,我在乎的人死。”
  • 三界物流员

    三界物流员

    玉皇大帝:“秦爷物流是么?帮我把嫦娥运出天宫,送到我的私人府邸。”秦炎:“OK,运费一颗九转回魂丹,还有,运出去的东西我要仔细‘检查检查’。”阎王:“秦爷物流是么?小倩阳寿未到,把她送回去还阳。”秦炎:“运费十年寿命,还有,小倩这个鬼魂我要仔细‘检查检查’。”蓝帝集团:“秦爷物流么?帮我把我的对手送进地府,运费一千万。”秦炎:“运费少了点,一亿,你的对手貌似是个美女总裁,例行‘检查’。”
  • 夜洛

    夜洛

    随着原大陆之谜的传出,东西大陆风起云涌,战争纷涌。上古诸神之遗踪在两片大陆上渐渐浮现出来,东西大陆为争夺上古诸神所留下的诸多神器而矛盾不断,但在原大陆破坏神浴血军团的逼迫下,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两个大陆是携手还是拼杀?是生存还是毁灭?谁能拯救危在旦夕的东西大陆?
  • 美女监狱

    美女监狱

    这里是一个监狱,却也是一个世界。这里有平民也有强者,他们都来自不同的世界,但却都身负罪孽。也许她们是无辜的,但却逃脱不了这个牢笼。而我要做的,就是拯救她们,带她们出去。身具神秘力量,穿越大千世界,自由进出电影小说位面。
  • 做个小巴菲特

    做个小巴菲特

    《做个小巴菲特》共8章内容,包括幼年时期的巴菲特;成功投资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巴菲特坚守的四大定律;巴菲特投资的基本理念;我们应该向巴菲特学习什么(一);我们应该向巴菲特学习什么(二);把握投资机会;学习巴菲特的几点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