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9100000088

第88章 中国革命中的民粹主义(21)

与绝对平均主义同时存在的,是小资产阶级的极端民主化倾向。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红军在接受中央指示之后,极端民主化的现象确实减少了许多,如党的决议比较的能够执行,‘由下而上的民主集权制’,‘先交下级讨论再由上级决议’等口号没有人说了,都是实事。但是在实际上,这种减少的现象只是表面的减少罢了,决不是在一般党员观念里头根本肃清了极端民主化的思想,这这就是说极端民主化的毒根还深种在许多同志的心中。如决议案之执行表现勉强的态度,就是证据之一。”《古田会议决议》,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803页。这种极端民主化倾向,是小资产阶级自由散漫性的集中体现。

对此,毛泽东在1929年12月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提出的纠正方法是:(一)从理论上铲除极端民主化的根苗。首先,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危险,在于损伤以至完全破坏党的组织,削弱以至完全毁灭党的战斗力,使党担负不起斗争的责任,由此造成革命的失败。其次,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性。这种自由散漫性带到党内,就成了政治上的和组织上的极端民主化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任务根本不相容的。(二)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其路线是:1.党的领导机关要有正确的指导路线,遇事要拿出办法,以建立领导的中枢。2.上级机关要明了下级机关的情况和群众生活的情况,成为正确指导的客观基础。3.党的各级机关解决问题,不要太随便。一成决议,就须坚决执行。4.上级机关的决议,凡属重要一点的,必须迅速地传达到下级机关和党员群众中去。其办法是开活动分子会,或开支部以至纵队的党员大会(须看环境的可能),派人出席作报告。5.党的下级机关和党员群众对于上级机关的指示,要经过详尽的讨论,以求彻底地了解指示的意义,并决定对它的执行方法。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88—89页。

中共领导的革命战争中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在土地分配问题上。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实现“耕地有其田”目标,并在中共六大通过的《土地问题议决案》中,规定了没收地主的土地归苏维埃所有,分配给农民使用的土地分配方针。这个方针的实质,是实行土地国有。土地国有政策是共产国际和瞿秋白“无间断革命”论的反映。在共产国际看来,土地国有化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顶峰,而且是走向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步骤:“在苏维埃政权条件之下,在工农民主革命的独裁条件之下,一切土地与水利收归国有,这不但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手段,而且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初步,是农村经济进到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的出发点。”《共产国际东方部关于中国苏维埃区域土地农民问题议决草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34页。

正是在共产国际这种土地国有化方针指导下,根据地的土地革命采取了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所有的“左”倾政策。1928年初,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边界对于土地是采取全部没收,彻底分配的原则。”1928年底,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井冈山土地法》提出了“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政策,并用三种方法分配没收土地:一是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是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是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这三种方法,以第一种为主体。它规定:“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土地法》,《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年1996年版,第49页。土地分配主要以乡为单位、以人口为标准是比较合理的,也为以后的土地革命所普遍采用,但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公有并禁止买卖,显然是在“土地国有化”指导下的错误政策。毛泽东后来指出,这个土地法有几个错误:(一)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土地;(二)土地所有权属政府而不是属农民,农民只有使用权;(三)禁止土地买卖。《土地法》,《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年1996年版,第51页。这些带有“左”倾错误的土地国有化主张,是原则性错误。它实际上实行了对土地全部没收、土地公有的办法,具体方法是主要以乡为单位,男女老幼一律平分。

1930年2月,毛泽东在江西吉安陂头主持召开联席会议,通过了《兴国土地法》,提出了一要“分”二要“快”的口号,批评了脱离实际的“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理论,明确提出了土地革命的首要目的是争取群众。同时,提出了“反对绝对平均主义”的口号,并在《兴国土地法》中明确规定:“为求迅速破坏封建势力并打击富农起见,分田须按抽多补少、抽肥补瘦为原则,不准地主富农瞒田不报及把持肥田。”《苏维埃土地法》,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57页。这些规定都是正确的。但这次会议仍然坚持“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土地”和“土地归苏维埃公有”的政策,显然是延续了此前的“左”倾错误。2月16日发出的红四军前委通告第一号说,联席会议指出“没收标准不限于豪绅地主,只要真实的群众要求,自耕农的土地亦得没收。”这样的规定,显然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封建的范围,在打击地主富农的同时,严重损害了中农的利益。1930年6月,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南阳主持召开的联席会议,通过了关于富农问题的决议,再次强调“没收一切土地”和“废除一切债务”,强调不仅要“平田”,还应该“平谷”,认为“反对绝对平均主义”是“站在富农观点上”。这些错误规定,反映了苏区普遍存在的“左”的民粹主义倾向。

绝对平均主义是一种要求平均分配和享用一切社会财富的思想。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绝对平均主义观念是浓厚而深刻的,平分土地符合农民的利益,因而会得到农民的支持和拥护。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描述农民对土地平分的态度时说:“以人口总数除土地总数的平田主义是最直捷了当,最得多数群众拥护的,少数不愿意的(地主与富农)在群众威胁之下,简直不敢放半句屁。所以一个‘平’字就包括了没收、分配两个意义。”毛泽东:《寻乌调查》,《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5—236页。以人口总数除土地总数进行分配的平均主义做法,往往会侵犯中农利益,但因得到了多数群众的拥护,故能畅通无阻地实行。中共显然对农民平均主义采取了迁就和妥协策略。

农民是个体小生产者,也是个体小私有者,土地问题上的绝对平均主义能够满足其个体生产者的要求,但中共推行的“土地国有”主张,又否定了农民对土地的私有权,显然损害了农民作为小私有者的利益。中共要想真正地获得农民的支持和信任,必须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1930年7月,全国武装暴动、夺取一省几省首先胜利的“立三路线”遭到严重挫折后,共产国际执委政治秘书处作出了《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纠正“没收一切土地”和“土地国有”政策,提出“党要宣传国有土地的中心口号,这个口号的实行,应当和全中国的革命高潮以及工农革命民权独裁的胜利联系起来。”《共产国际执委政治秘书处关于中国问题议决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86页。1930年10月,共产国际执委致信中共中央,系统地批评立三路线,认为“新的政权机关还没有建立,苏维埃在许多地方还不是选举出来的。苏维埃运动的这些弱点之外,还有些过早的错误的企图,就是要想设立集体农场和国立农场,要想实行有规划的经济,实行专卖,没有军事必须的地方,也去调节经济生活”。“公布的苏维埃政府的纲领,很明显的带着托洛茨基主义的精神”等《共产国际执委关于立三路线问题给中共中央的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48—649页。,认为超越了革命发展的阶段,都是些“过早的和错误的企图”,应该予以纠正。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苏维埃区域目前工作计划》,批评了党在土地问题上的“左倾”错误,明确指出:提出“没收一切土地”口号被富农利用来煽惑中农群众;“勉强的实行共耕制度”并认为“这就可以训练小农的‘共产’观念,扫除私有倾向。这是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现在就用政府的法令或者用党的决议禁止土地买卖和租借是“过早的办法”。《关于苏维埃区域目前工作计划》,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45页。

对“土地国有”政策的纠正和对革命发展阶段的理论说明,在中央苏区很快得以贯彻。1931年2月28日,毛泽东致函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明确提出了“土地私有”的政策,反对土地国有化,力图分清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他指出:“过去田归苏维埃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的空气十分浓厚,并且四次五次分了又分使得农民感觉田不是他自己的,自己没有权来支配,因此不安心耕田。这种情形是很不好的。省苏应该通令各地各级政府,要各地政府录令布告,推促农民耕种,在令上要说明过去分好了的田(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了的)即算分定,得田的人,即由他管所分得的田,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以后一家的田,一家定业,生的不补,死的不退,租借买卖,由他自主。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他强调指出,“以上这些规定,是民权革命时代应该有的过程,共产主义不是一天做得起来的,苏联革命也经过许多阶段,然后才达到现在社会主义的胜利。这是希望各级苏维埃及民众团体负责同志大家明了的。”毛泽东:《关于加强春耕工作的意见》,《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256—257页。

然而,从1931年4月起,随着王明“左”倾路线在中央苏区的贯彻,“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左”倾做法开始出现,并在查田运动中得以贯彻。“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左”倾政策,严重打击了富农和部分中农,集中体现了“左”倾民粹主义在土地问题上的反映。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开始转变对富农的策略。1935年12月初,毛泽东致函张闻天指出:“在土地问题上,对富农策略同对中农应该有一点区别。农村中的党应善于领导与监督富农,严防为富农所领导。要指出当斗争深入时富农必然转入地主阵线,这是中国半封建富农阶层的特点。对有劳动力又破产了的小地主阶层,在群众同意下应按富农待遇。”毛泽东:《关于转变对富农的策略等问题给张闻天信》,《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373页。12月6日,中共中央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改变了对富农的“左”倾政策。

12月15日,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发布命令,宣布了对富农的新政策:(一)富农之土地,除以封建性之高度佃租出租于佃农者,应以地主论而全部没收之外,其余富农自耕及雇人经营之土地,不论其土地之好坏,均一概不在没收之列。(二)富农之动产及牲畜耕具,除以封建性之高利贷出借以剥夺农民者外,均不应没收。(三)除统一累进税外,禁止地方政府对于富农之征发及特殊税捐。(四)富农在不违反苏维埃法律时,各级政府应保障其经营工商业及雇用劳动之自由。(五)在实行平分一切土地之区域(乡、区),富农有与普通农民分得同样土地之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改变对富农政策的命令》,《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374—375页。这就纠正了苏区“富农分坏田”等过分打击富农的“左”倾政策,使富农问题基本得到了正确的解决。

(四)土改运动中的农业社会主义

1946年5月4日,刘少奇代中央起草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决定把减租减息政策改为通过反奸清算、减租减息等手段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的政策,明确提出:“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我党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的环节。必须以最大的决心和努力,放手发动与领导群众来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指示》根据当时的情况和条件,规定决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的土地,对于抗日军人及抗日干部的家属之属于豪绅地主成份者,在运动中应谨慎处理,适当照顾;对于中小地主的生活应给以适当照顾,除罪大恶极的汉奸分子及人民公敌外一般应施行宽大政策,不要杀人或打死人,也不要多捉人等。各解放区反奸清算、减租减息等迅速开展起来。《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中国的土地改革》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史组编:《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8—249页。

同类推荐
  •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本书从六个方面,即海外华侨与近代中国、创建组织、舆论宣传、经济援助、武装支持以及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海外华侨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介绍了海外华侨在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等革命组织以及宣传革命思潮、捐助并参加武装起义等方面的贡献。
  •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性质是党的本质特征集中而科学的体现,它指一个政党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义。”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集中概括。
  • 服务型政府回应力研究

    服务型政府回应力研究

    本书是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成功,研究服务型政府的回应力,全书内容包括如下六个方面:1.本章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的目的。2.服务型政府的内涵、理论研究。3.政府回应力的内涵、特征。4.服务型政府回应力研究的时代背景。5.服务型政府回应的实践分析——以太原市迎泽区政府为例。6.构建服务型政府回应力的机制探讨。
  •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共分为理论篇、实战篇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评价中心、案例分析概述、公共管理案例、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等。
  •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开篇即写道:“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已经有前人绘声绘色地书写过,我不愿意再写。我现在所创作的这部书绝不是为了讲述这一段大历史,而是志在思考、研究、透视这一场大革命。”这部作品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大革命的本质、使命与功绩,从中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制度性诱因,从微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社会性诱因。这部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热门推荐
  • 《泪颜葬相思》

    《泪颜葬相思》

    「泪颜葬相思」顾名思义,女主角"颜城"本是佟将军俯的一名丫鬟,京城的"顾王爷"亦男主角,因为要搞好国家与大臣的关系,被迫要与佟家小姐"联婚"。佟将军闻知顾王爷早已妻妾成群。便让"颜城"代嫁过去。接下来的故事,就是这颜城让王爷欲罢不能,可却因各事,让这位可人儿,「泪颜葬相思」。。。
  • 暮霭沉成香屑

    暮霭沉成香屑

    一个是家道中落的官家小姐;一个是心狠手辣的商户巨贾。这两人却碰在了一起……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我们后来会怎样

    我们后来会怎样

    『他眼里充满悲伤,却笑着对我说,“爱你是我曾经做过最美好的事情。”』有人曾在我耳边说,爱情究竟是什么?其实我也回答不上来,只是偶尔回想起那些曾经关于他的事。回忆经过了时间的洗礼,终究变成模糊不清。青葱岁月,花开又谢,如果你也曾遇见过我的青春,那么至少还有我没忘记过有你的时光。我像迷路的孩子那样,拼尽全力寻找归途,即使跌倒多少次,但也还是会咬牙的想要去找你,只因你是我的阳光。我想站在你眼前,亲口告诉你,『我爱你』我们后来会怎样
  • 嘟噜萌

    嘟噜萌

    我把我所有的风华铺垫在你的脚下,亲爱的,不是因为你有多尊贵,是因为我不舍得你的光芒因为我的存在暗淡一丝光泽。这是一个心理闷骚,思想暗骚,行为明骚的姑娘好不容易叼回一枚腹黑美男的曲折史,这也是一个大神哥哥开始欺压一个小禽兽最后被反压的血泪史
  • 画江湖之战天下

    画江湖之战天下

    世间帝皇唯我名,风云十方域天下。战天战地战天下且看谁能运筹帷幄笑傲天下。
  • 必知的语文学家

    必知的语文学家

    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并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在学生阶段,需要学习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有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 爱物恋语——青春桎

    爱物恋语——青春桎

    本是命运中的一个过客,却从此成为了不可分开的人,安梓昕有些无奈,她小时候究竟干了什么引来了这个又腹黑又狡诈的男人。“宝宝,你妈咪不要我了!”某腹黑男一脸的可怜看着一旁的小翻版。“那是你的事!”小翻版傲娇的一哼,继续自顾自地玩。“那你要不要妹妹?”某腹黑男的话引起了小翻版的注意。“成交!”一大一小达成了共识。“你们两个……!”安梓昕气的炸毛却又无可奈何……(此文有特殊意义,绝不弃文,放心入坑!)
  • 酒经(现代生活百科)

    酒经(现代生活百科)

    《酒经》是宋朝的一本讲述酒的书籍。《酒经》是宋代酒文献的力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总论,论酒的发展历史;中卷论制曲;下卷记造酒,是中国古代皎早全面、完整地论述有关酒的著述。
  • 繁梦落幕

    繁梦落幕

    穷极一生到最后终究是繁梦一场罢了……可为什么终于想要放弃一切亲手毁灭曾经视若珍宝的那被禁锢的不是只有这一辈子而是无尽的永生?羁绊。逃不开血的羁绊。可笑的命运纠缠。原以为被剥夺的阳光…却发现它从不属于我…命运到底向我开了个多大的玩笑?现如今…梦落空…该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