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9100000087

第87章 中国革命中的民粹主义(20)

大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农民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各级农会。1925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告农民书》,要求“政府须承认由农民组织的农民协会代替非农民的劣绅所包办的农会”,并规定“农民协会有会同乡村自治机关议定最高租额及最低谷价之权”,“由农民协会组织自卫军,并要求政府发给枪弹,以防土匪及兵灾”等。《告农民书》,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13页。1926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主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中国农民问题》时明确断言:“中国国民革命是农民革命”,“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随后,他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详细阐述了农民在国民革命中重要地位问题。他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他指出:“因此,乃知中国革命的形势只是这样:不是帝国主义、军阀的基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镇压住农民,便是革命势力的基础——农民起来镇压住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他强调:“故我总觉得都市的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应该起来猛击买办阶级,并直接对付帝国主义,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故他号召说:“我们的同志于组织工人组织学生组织中小商人许多工作以外,要有大批的同志,立刻下了决心,去做那组织农民的浩大的工作。要立刻下了决心,把农民问题开始研究起来。要立刻下了决心,向党里要到命令,跑到你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搀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要些什么。”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9页。

中国的广大农民,特别是处于农村底层的贫农,生活极端贫苦,有着革命的迫切要求,因而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不但是中国农民的唯一出路,也是中国革命的唯一出路。毛泽东认识到乡村及农民在社会变革中的决定性作用,因而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对农民的革命行为进行赞美:“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毛泽东对农民的革命性给予充分肯定。他说:“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每个中国人对于这三项都有选择的自由,不过时局将强迫你迅速地选择罢了。”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3页。农民历来的命运是任人宰割,只有组织起来,进行斗争,才显示出伟大的力量,“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旁及各种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城里的贪官污吏,乡村的恶劣习惯,这个攻击的形势,简直是急风暴雨,顺之者存,违之者灭。其结果,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花流水。地主的体面威风,扫地以尽。”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4页。

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对农民中的下层——贫农的革命性给予高度肯定,得出了“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的结论。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把贫农描述成农村革命的先锋:“乡村中一向苦战奋斗的主要力量是贫农。从秘密时期到公开时期,贫农都在那里积极奋斗。他们最听党的领导。”他们是“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他对这些被人视为“痞子”的贫农的革命行为给予热情讴歌,认为“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他说:“实在呢,如前所说,乃是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乃是乡村的民主势力起来打翻乡村的封建势力。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宫污吏的墙脚。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这是好得很。”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20页、21页、17页、15—16页。

农民运动的发展表明中国农民蕴藏着反帝反封建的巨大力量,国民革命必须极端重视农民,紧紧依靠农民。毛泽东强调贫雇农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把贫苦群众的愿望、需要、情绪等当作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他们的首创精神,从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方面来,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毛泽东所得出的这些结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但湖南农民运动高潮中的确有“左”的过火行为,存在着一定的民粹主义倾向。1926年5月,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农民部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目前的策略》说:“发现本省各地农民运动多不免左稚之病。其所提口号,如打倒地主以及关于干涉政治等,在目前都失之过高。”为此,它强调:“本省农民运动,除尽力组织穷苦农民群众并拥护其最低限度的经济条件之改善外,还应引导中小地主及一切小资产阶级群众参加国民革命,就是大地主除开最小部分之难同情革命者外,也要设法使之在革命运动中能守中立。”《湖南农民运动目前的策略》,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湖南农民运动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185页。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对贫农的过分推崇,尤其是对那些“闯祸不怕大,生事不怕多”的游民无产者的高度赞扬,显然是不恰当的,带有比较明显的民粹主义倾向。李维汉指出,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存在着某些不足:“(1)将那些‘踏烂皮鞋的,挟烂伞子的,打闲的,穿绿长褂子的,赌钱打牌四业不居的’游民,即流氓无产阶级当作贫农的一部分,列入革命先锋之中,说他们‘最革命’,缺乏一分为二的分析;(2)认为组织时期、革命时期的农村中本来就无统一战线,只有到第三阶段才进入建立联合战线的时期;(3)将‘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就不能矫枉’作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提出。”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页。同时,毛泽东不仅把农民看作是革命的民众基础,是革命依靠的对象,而且把革命创造力和政治判断标准赋予了农民,过分强调对贫苦农民的绝对顺从,存在着过分崇拜农民和尾巴主义的倾向。这种崇拜农民,特别是推崇贫农的倾向,与民粹主义有相似之处。

中国革命实质上是一场农民革命,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而革命的领导者必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是否坚持无产阶级对农民革命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农民观区别于民粹主义农民观的根本所在。美国著名的毛泽东研究专家斯图尔特·施拉姆指出:“尽管农民是一种重要的革命力量,但必须由无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来领导,他们本身不能单独发挥政治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政治原则之一,可以追溯到马克思本人那里。在这以后的半个世纪中,毛的理论贡献不在于用与它相对立的东西来取替这个基本原则,而在于把无产阶级领导的原则和他所坚持的中国革命的胜利最终要依靠乡村的坚定信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因此,在重视农民和肯定农民革命性的同时,必须警惕过分重视农民的民粹主义倾向。

农民阶级与小生产相联系,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农民作为小生产者是不可能自发产生社会主义思想的,更不可能在小生产的基础上自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过度地肯定农民的革命作用,有可能导向民粹主义倾向。列宁指出:“农民不是社会主义者。如果把农民当作社会主义者,据此来制定我们的社会主义计划,那就是把这种计划建立在沙滩上。”列宁:《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关于对外对内政治的报告》,《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5第2版,第144页。实际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及建立其上的农村社会是民粹主义天然的深厚的社会土壤,农民不是天生的社会主义者,而是天生的民粹主义者。他们在革命高潮中体现出来的激进性、狂热性和绝对平均主义倾向,明显带有“左”倾民粹主义倾向。在湖南农民运动高潮中,这种“左”倾民粹主义倾向还是很严重的,以致于毛泽东于1926年12月在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上演说时也申明:“我们现在还不是打倒地主的时候……在国民革命中,是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土豪劣绅,减少租额,减少利息,增加雇农工资的时候。”1927年初,湖南省《省会近郊区农民协会整顿纪律的布告》明确规定:不准借款、捐款、罚款;不准笼统地阻禁谷米及猪牛羊出境;不准以农协名义吃是非饭;不准私开联席会议;不准私擅逮捕;不准多收入会金及月费;不准私自举行游乡大会;不准土豪劣绅及流氓地痞加入农协等。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湖南农民运动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469页。从这些纠正“左”倾行为的布告中,可以窥见当时湖南农民运动中民粹主义倾向的严重性。

马克思主义如何在重视农民问题上与民粹主义区分开呢?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口头政治报告,对此作了精辟阐述。他首先充分肯定了农民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明确指出,“人民大众最主要的部分是农民,其次是小资产阶级,再其次才是别的民主分子。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农民。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也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没有一切革命。”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年1996年版,第305页。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进行革命,必须与农民分清界限,不能沾染上农民的民粹主义思想观念。他说:“我说不要和农民混同,是说要把农民提高一步,提高到无产阶级的水平。将来几十年以后,要把一切党外农民,提高到无产阶级的水平。如不相信这一条,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将来我们要搞机械化,要搞集体化,那就是提高他们。”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年1996年版,第318页。

(三)土地革命中的绝对平均主义

以广大农村为中国革命的根据地,以农民小生产者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成分,使中共不可避免地受到小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侵袭。作为小生产者代表的农民有着浓厚的“均平”观念。对于农民意识中自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必须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教育和改造。毛泽东在领导井冈山斗争之初便指出:“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趋向是会要错误的。”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77页。农民及党内存在的这种错误倾向,就是自发的民粹主义思想,具体体现为“绝对平均主义”和极端民主化倾向1929年12月,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指出:“红军中绝对平均主义,曾经有一个时期发展得很利害”,其表现为:发给伤兵用费,反对分伤轻伤重,要求平均发给。官长骑马不认为是工作需要,而认为不平等制度。分东西要求极端平均,不愿意有特别情形的部分多分去一点。背米不问大人小孩体强体弱,只要平均背。分房子要分得一样平,司令部住了一间大点的房子也要骂起来。派勤务要派得一样平,稍微多做一点就不肯。甚至在一副担架两个伤兵的情况,宁愿大家抬不成,不愿一个人抬了去。这些都证明“红军官兵中绝对平均主义并没有从群众头脑根本的去掉。”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来源,“和政治上极端民主化一样,都是手工业小农经济的产品,不过一则见之于政治方面,一则见之于物质方面罢了。”毛泽东提出反对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并提出的纠正方法是:“在理论上指出绝对平均主义,不但在资本主义没有消灭的时期,只是农民小资产者的一种幻想,就是社会主义时期,物质的分配亦当按照各人及各工作的需要,决然无所谓绝对平均。在红军中,物质的分配应该做到最大限度的平均,如官兵薪饷平均等,因为这是现时环境红军斗争的需要。但必须反对一切无理由的绝对平均主义,因为这不是斗争的需要,适得其反,是于斗争有妨碍的。”《古田会议决议》,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806—807页。

可见,在残酷的革命战争环境和特定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反对的主要是红军和党内严重存在的“绝对平均主义”,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平均主义,提倡和实行的是“大体平均”。这显然是照顾到农民占多数、平均主义思想深厚而做出的变通之策。在此后中共中央的正式文件中,大都是反对“绝对平均主义”或“极端平均主义”,并非反对一般意义上的平均主义,因为在物质条件艰苦的革命战争环境中很难做到“绝对平均”。1942年3月31日,毛泽东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再次批评了党内存在的绝对平均主义:“近来颇有些人要求绝对平均,但这是一种幻想,不能实现的。我们工作制度中确有许多缺点,应加改革,但如果要求绝对平均,则不但现在,将来也是办不到的。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应该拒绝。”毛泽东:《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年1993年版,第409页。这种以绝对平均主义为特征的空想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民粹主义的倾向。

同类推荐
  •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月底,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所、清华大学政治学系联合召开的“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治理”概念的产生、含义、特征、功能等方面做了理论上的论述,并针对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本书收录了16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参会文章,是国内知名政治学专家、学者有关“治理”问题的最新学术成果合集。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人情是相互交往的交换媒介。人和人初识之后,通过深入交往,彼此之间的情义会在“输出”和“输入”中得以延续和强化,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关系,在重视人情的社会环境下,人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人脉”这个概念多少有些江湖气,不免让人觉得有点俗。很多人对它的理解就是“不择手段拉关系,呼朋唤友为利益”,这的确落入了俗套。其实,细究下来,“人脉”非但不俗,反而是一种有品质、需要智慧和方法、充满阳光的深层次交往。
  • 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应急管理概述、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心理救援与心理干预等。
  • 美国秘密情报档案

    美国秘密情报档案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和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两个秘密情报组织,从他们最初的雏形到今天已经整整发展了300年。在这300年的时间里,两个机构为美国全世界战略作出了卓绝贡献。从美国的独立战争到二战,几乎在各个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即使是华盛顿、林肯等人也对美国的秘密情报组织赞不绝口。今天,在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和特工加入后,美国的情报机构已经肩负起维护美国安全决策、刺探别国事务、进行机密资料整理分析等重要职责,继续在美国的军政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傲娇龙族

    傲娇龙族

    龙族已经沉默太久了,是时候让龙族的大名传遍诸天万界。龙族的骄傲,不容践踏。小小九彩龙,天资横溢,玩转乾坤,纵横天上地下。
  • 终极系列之幻之冰殇

    终极系列之幻之冰殇

    终极系列之幻之冰殇讲述的是幻时空的故事,主角为十二时空总盟主殿女子冰殇团,她们由总盟主直接训练,由团长银殇魅得.冰诺,领路人银殇魅得.音诺,团员银殇魅得.瑾诺,银殇魅得.贝诺,银殇魅得.沫诺,银殇魅得.寒诺,银殇魅得.甜诺,银殇魅得.桐诺,银殇魅得.茜诺组成,是十二时空总盟主殿总盟主最得意的也是最信任的属下,总盟主接到通知,魔界要攻打幻时空,所以冰殇团全体出动保卫幻时空。
  • 责任常青

    责任常青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了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职业精神培训案例,围绕现代企业管理的实际,深入挖掘了责任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 兵王回归大都市

    兵王回归大都市

    曾经的兵王,给都市大小姐当随身保镖,什么,要我陪她去上学,打架我在行,读书是文盲。什么富二代,世家子弟,谁拳头大谁说的算。他要以身相许,好吧这勉强能接受。
  • 超级都市少年

    超级都市少年

    被女朋友抛弃,被恶棍欺负,被世人嘲笑,没关系微微一笑,以另一个身份再来,美女自己投怀送抱,恶棍看到我吓得连滚带爬,世人在我面前瑟瑟发抖。这才是我,真正的我。
  • 薰衣草女生

    薰衣草女生

    一位有着薰衣草味道的女生,清纯,可爱,讨人喜欢,很会笑。一位世界顶级杀手,冷漠,无情,杀人不眨眼,什么!她们竟然是同一个人!…………………………
  • 屌丝神尊

    屌丝神尊

    一个地地道道的穷屌丝。在古玩市场无意间买到了女娲关押九天神龙的五彩石。带他穿越到了无极大陆。在这陌生的世界,强者为尊,残酷的世界里。用他那天骄的魅力尽收所有的美女,妖女,神女,等等。看他用至高无上的绝技,在这残酷的世界里叱咤风云,独霸天下………………
  • 鲜血猎手

    鲜血猎手

    我渴望敌人的鲜血,敌人的头颅使我获得荣耀。我是战场的主宰,在阴影中狩猎你们的鲜血。请注意:本书已太监
  • 夜帝追妻忙:腹黑嫡小姐

    夜帝追妻忙:腹黑嫡小姐

    她是现代的杀手之王。她是古代的草包小姐,一朝被人陷害惨死悬崖之下。当她换成她,又会在古代怎样变强他是让人仰望的夜帝,对她一见钟情。“女人,我看上你了!”“滚!”看来他的追妻路漫漫......
  • 磨人的老妖精

    磨人的老妖精

    我长得很帅。这我知道,不过帅到让美女送上门逼婚的程度还是太夸张了吧?可是这居然就是真的!而且这美女还是个不知道活了多少年的老妖精!自从这美女来了之后,我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什么僵尸,厉鬼,还有未知组织,通通找上我了。对于这一切,我只能说,你这磨人的老妖精,能不能帮我把火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