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5200000006

第6章 元明清时期的河西教育(1206年至1840年)(2)

清初至鸦片战争的近200年间,学校制度基本上沿袭明制,地方学校为府学、州学、县学,统名为儒学,新创厅学、乡学。省置提学道管理学校,后改为提督学政。府、州、县学,从童生中招生,童生的入学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考试分两种——岁考和科考,岁考每年1次,科考两年进行1次。童生经过各种考试取得生员资格后,才能被府州县学所录取。岁考和科考有一定的名额。生员录取名额,根据当地文风的高下,钱粮丁口的多寡各有差别。清初将府州县分为大、中、小三类。顺治四年(1647年),定学额大县40名,中县30名,小县20名,清代后期录取名额逐渐增多。生员分三等:一等廪生,二等增生,可补廪生缺额,三等附生。府州县学廪生十年挨次升人京师国子监读书,称为岁贡。能够参加岁贡廷试的人也很少。顺治二年(1645年),令直省学政考取岁贡,府厅学岁1人,州学三岁1人,县学二岁1人,一正一陪,乡学三岁1人,送京廷试。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停止岁贡廷试。岁贡选授本省训导,只须经过学政考试合格,上报吏部,得缺之后,再由巡抚加以考验即可。地方学校学生、教官、学科考试、待遇、奖惩都有规定,并订为学规。

当时河西走廊各府、州、县普遍建立儒学。清雍正二年(1724年),凉州卫改凉州府,府治设在武威县,凉州卫儒学改为凉州府儒学,设教授1人,训导1人,文武童生各15名,廪生和增生各20名,两年一贡。又取古浪县童生8名入凉州府儒学,廪生和增生也各增lO名,选拔生员由两年一贡改为三年两贡。雍正三年(1725年),文武童生各20名,廪生和增生各40名,选拔生员一年一贡。雍正四年(1726年)创建武威县儒学,设教谕1人,文武童生各15名,廪生和增生各20名,选拔生员两年一贡。在甘州,明设行都司学,清初因之,并将学宫由城东南移建城北,顺治五年(1648年)遭兵燹,顺治九年巡抚周文华、总兵张勇等重建学宫于城南隅。康熙二年(1663年)陕、甘分省,张掖为甘州府(治所张掖)。雍正三年(1725年),改行都司学为甘州府学,设教授、训导各1人,招文武童生各12名,廪生、增生各40名。雍正十二年(1734年),文武童生各增加12名。在原甘州左、右卫,置张掖县学,设教谕1人,招文武童生12名。雍正十二年(1734年)文童增为60名,武童增为28名。山丹卫学也改为山丹县学,招文武童生各12名,后文童增加为34名,武童增为19名。学习内容,据《皇朝文献统考》记载,有《四书》、《五经》、《性理大全》、《资治通鉴纲目》、《大学衍义》、《历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等,武生还要习读《武经七书》、《百将传》,练习弓马武艺。

二、清代中叶。兴办书院之风十分活跃

书院是学馆、学校的前身。明清书院兴盛,并逐渐官学化,成为准备科举的场所。清初,朝廷鉴于明末书院讲学结社,议论时政的风气,认为不利于封建统治,曾一度禁止开设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世宗谕令督抚在各省会设立书院,并提供一千两白银作为开办营建书院的经费。书院开禁之后,兴办之风十分活跃。雍正十三年(1735年),甘肃巡抚许容奉旨创建兰山书院,以此为始,河西各地相继兴办了许多书院。仅张掖就创建了天山、南华、□得、河西等四书院,山丹建仙提书院、东乐仰止书院等,民乐建金山书院,临泽建蓼泉书院,高台建健康书院,武威建成章、天梯、北溟等书院。河西书院的组织简单,管理人员较少。各书院除必设山长监院外,其他人员各有增减。山长即书院的主持,也叫掌院、院长、主讲或师长,后统称为院长,负责书院的组织管理和主要教学工作。书院的院长由地方官延聘,但州府厅县儒学官不得兼任。院长不分本省、外省或已仕、未仕,只选经明行修的名儒延聘。监院由府县核定的绅士充任,管理书院财务、图书、生徒膏火奖赏,协助院长经营书院的日常事务,以及督导诸生课读。斋长,一般选诸生中品学兼优者充当,主要督促诸生课读,沟通诸生与院长的联系,协助监院管理财务。

书院的建筑大致分为讲学、供祀、藏书三部分。讲学部分包括讲堂、斋舍。讲堂是院长讲学议道的地方,斋舍是学生住宿、读书、自习的地方。供祀部分称礼殿或道统祠,内设儒家先贤牌位,通过祭祀活动,激励诸生继承遗教,发扬传统学风。藏书部分称为藏经阁、尊经阁、藏书楼等名称,借阅图书有严格的手续。

书院订有繁琐的学规,规定书院的培养目标、诸生修身、养性、治学、处事接物的准则,体现书院的教学方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书院课程一般有经学、史学、对偶声律、书法几门。经学先读《四书》,进而再读《五经》以及宋明理学家的著作。史学着重读《二十一史》、《通鉴》。对偶声律之学着重读唐诗或诗律词赋。书法为六艺之一,习字是诸生的日常功课。各书院所开课程,根据学生实际和师资力量有所不同。

书院的教学方法,一般学生严格照院长制定的读书进度自己攻读,在自读中发现疑难问题,由院长予以解答。院长每次仅讲二页书,一部《四书》约八九个月可讲一遍,并令诸生履讲。院长对诸生严加考课,日有程,月有课,不完成功课者,院长随时惩戒。院长阅卷限三日内完毕,然后齐集诸生加评讲。每月考课三次(官课一次,堂课二次)。

甘州一些书院,每日课程的具体安排如下:诸生各置一簿,每日分晨起、午前、午后、灯下四节。昼起温读经文;午前看经、解史鉴、听讲、习字;午后温经、记典故一二个,用片纸书贴壁上,时为寓目,看《小学》、《近思录》及诸语录数页,点读唐诗或诗律词赋(止在二、七日夜间);灯下仍业经史,带读古文及先辈程文,至三更就寝。诗文不必多作,每月应官课二次外,多以三四次为止……师长置以课簿,分别具载察其勤惰,慎其防闲,时其省试,俾无废业。

三、社学、义学、私学遍及城乡

清代河西地区还有社学、义学、私学等办学形式。它们是地方官学的补充,也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场所。

清初,令每乡置社学一所,选择“文行优者充社师,免其差徭,量给廪饩(食粮)”,近乡子弟凡十二岁以上者,可入学肄业。康熙十年(1671年)副使胡悉宁在甘州文庙侧创立甘州社学。乾隆五年(1740年),张掖知县李延桂置社学田百三十亩。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张掖知县王廷赞在城内设左、右两科社学。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抚彝厅通判高沅倡议在抚彝堡(今蓼泉)设立圆通寺社学。乾隆十二年(1747年),武威县令李如□倡导建社学5处(城内2处,乡村3处),后有增加。从乾隆年间开始,此后“城乡皆有社学”,由绅民捐资,教其同社子弟。当时社学学生一所只有二三十名,也有不足十名者,每年开校迟,放假早,一年读书只有六七个月。

义学也叫义塾,多由地方绅士捐资兴办,专收无力交纳学费的儿童入学。清雍正以后,河西走廊相继设立义学,张掖城内四所,农村八所;山丹城内三所,农村八所;临泽二所,光绪八年(1883年)增加到二十四所;嘉庆年间高台城乡有义学十二所;武威城内有义学八所,农村二所。

私学亦称私塾,是由私人开办的学校。清代河西的私学较普遍,一般有四种类型,(一)塾师在家中或寺庙、会馆中招收学童就读,称私塾,亦称“门馆”、“设账”;(二)由官僚、地主、商贾独立一家聘请塾师在家设馆,专教自家子弟、甥侄,称“坐馆”、“教馆”;(三)由巨大族姓筹资设馆,教授本族本姓子弟,称“家塾”、“族塾”;(四)由乡村里民集资设馆专教本乡村里的子弟,称“里塾”。私学只设一名教师,称“塾师”、“先生”,一般由老童生、生员、贡生、举人充任。私学招收5~16岁的儿童少年入学。塾师的酬金称“束惰”,由学童分担,四时八节,学童还要向塾师馈赠钱、粮、食品。私学是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学童的启蒙通用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也有自编的教材,如《弟子礼》、《日常运用杂字》等。河西城乡普遍设立私学,“各处私塾难以指针”,直到解放初期,一些偏僻闭塞的山村仍有私学存在。

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因分科考选举贤而得名。它的创立与发展,对封建时代的教育文化、官僚政治和社会发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它又是各封建王朝笼络知识分子的主要手段,也是知识分子出仕求官、光宗耀祖的主要途径。在科举时代,进士多寡,在等级制度上反映了一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社会文化学术发展的状况。武威自顺治到光绪(1652—1904年)考中文进士41名,武进士6名,文举人259名,武举人182名。清代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考中文进士12人,武进士27人,文举人69名,武举人256名。

同类推荐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进入2000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可以看到的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多,欧美、日韩、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自然也包括我国几十家电视台的众多节目。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节目的论坛,会员数量惊人,帖子数量更加惊人,有些评论一针见血,有些观后感悟则令人不由得怦然心动。于是,传播学毕业的自己也渐渐萌生了写点儿什么的愿望。这一想法几经沉淀,到2009年底开设了“电视娱乐节目赏析”这门选修课后才终于动笔。
  • 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

    该书阐述了土耳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以及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等内容。
  •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问题研究》力图通过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争论内容的全面收集,并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争论展开全面的审视和反思,以尝试弥补相关研究的这一缺失。
热门推荐
  • 六骑士

    六骑士

    历经战事,联盟军终于消灭了引起战乱的罪魁祸首,和平再次重回大地。然而在这场战争的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的阴谋。。。对于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于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对于那些发起战乱的人来说,战争是无尽的财富。--大苍夜
  • 嗜血爱恋

    嗜血爱恋

    何一亲自被自己的爱人韵捷所诅咒,子孙后代嗜血残忍,由于鲨鱼界护地不利,恐龙惨遭灭亡,天帝惩罚鲨鱼从此不再是天上地下的圣物,贬为世人唾弃的对象,何一能否破除诅咒,让子孙后代不再永无止尽的种下恶果避免鲨鱼灭亡,世界大乱呢。
  • 璀璨天后:僵尸老公,温柔宠

    璀璨天后:僵尸老公,温柔宠

    贵圈规则多,一不小心就玩脱。刺激完玉女,又恶心了金猪,苏佳颖这才知道煮熟的合同也会飞。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天降一美男,赶紧抱回家~没常识?佳颖教!没钱花?佳颖给!佳颖被人欺负?养了美男还怕谁!且看来自汉代的美男僵尸化身异能经济,掠资源,打小人,一路护她星光璀璨。著有完本小说《重生之娱乐圈女皇》,也是讲娱乐圈的故事,恭迎赏鉴~
  • 30+女人气血养颜经

    30+女人气血养颜经

    本书围绕30岁女性气血问题引发的十大皮肤问题,如萎黄、色斑、干燥、松弛、眼袋、黑眼圈等,结合女性的生理特点,通过简单易行的中医手法:如食疗、按摩、艾灸等,来调理气血和五脏,达到从身体内部美容目的。
  • 梦巅峰

    梦巅峰

    集天地之力,捕风集雨,化雷电之威,悟死生轮回,撼万物法则,以血化墨,以地为纸,自成封印,于魔一战,终站巅峰,梦回青山,亦幻亦真。梦中一语,终成现实,不死的士兵,千年后的战神,封印千年后谁共千秋?
  • 伯爵大人早安

    伯爵大人早安

    被人骗入禁地,醒来发现自己在幽灵古堡。因为自己的脸让与最爱的男人的爱人有几分相似,他每天都要吸她的血,她每天受着非人的折磨。却不知不觉爱上了他。
  • 追夫不成反被扑

    追夫不成反被扑

    君子墨在主世界是一株由万年寒冰玉集天地灵气蕴养而成的墨玉竹。不在主神之列却胜似主神。在处于化形期初显灵智,受天道雷劫的时候因为一个意外以灵魂形式被绑在主神轼尘的身边,奇怪的是在轼尘出现后便不受雷火焚身之苦,觉得轼尘是世间对他最好的人,便懵懵懂懂的跟着轼尘看尽人间情爱戏语。寒玉无心,亦不懂七情六欲。想要真正成神,却要历经七情。于是,在某个月黑风高夜轼尘在冥想中被潜意识依赖他的君子墨拉入衍生世界。成功完成了君子墨想要???被扑倒的意愿。(是分为两个世界的)情之一字,相思一念,谁能看破?世说,断红尘,斩情思。是以,不入红尘,怎破红尘,不恋相思,何解相思。
  • 弥生可否换你下世安晨

    弥生可否换你下世安晨

    弥生,我从未想过我会爱上你,就像我从未想过我会离开你一样。
  • 诗酒剑仙

    诗酒剑仙

    君不见,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君不见,乘月醉高台,仗剑仙路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前尘误今朝。天生我材必有用,千载苍茫还复生。既来之,则必名动万古!
  • 牵鬼引魂之牵鬼师

    牵鬼引魂之牵鬼师

    一个少年成为牵鬼师的故事。牵鬼师:以鬼引鬼,鬼来鬼知,鬼侵鬼斗。慢热文,节奏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