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0200000018

第18章 纸质时代的怀想(3)

所以,在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的这个夜晚,风雨飘摇也给了我真切的美感。这段在路上孤独行走的时光,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可以感悟、可以思想的新年。如果是在开着空调的房间里嗑着瓜子看着电视,被暖空气包围的我,哪里能感受到此刻窗外正有风雨,明天还会有风雨?又哪里能够增添在风雨中无畏前行的勇气?

一段长长的上坡路,我开始艰难地爬坡。这点坡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的,或适好是显示青春力量的平台,但对人到中年的我,还是有些吃力了。“时不我待”、“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警句常常不是在喜庆和热烈的憧憬中响起,而是在这样费劲爬坡的情境中不请自来,让人在喘着粗气中真切感受到年轻飞逝而去的空乏感,年岁不饶人的迫切感。于是,就想到了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中年计划》,想到了张丰毅演的那个坐了大半辈子机关、在四十七八岁为自己制订中年计划的男人——他是需要一点毅力和恒心的。明天,我就是四十二岁了,是不是,我也该为自己订一个中年计划?

是的,在这样一个风雨兼程走向新年的夜晚,我诞生了我的中年计划。它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明年,我要出版我的第六本散文集;它的最具体切实的行动是,明天,2007年的第一天,我决不以不知晨昏的懒睡来犒赏自己,也决不以无所事事的闲适来打发时光。

永不懈怠——在每一个新年,在每一个崭新的明天。

女儿的思念人民的思念

——读《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

这是一本女儿怀念父亲的书。这位父亲,对作者满妹来说,就是生她养她爱她的父亲;但对中国人民来说,他代表了一个高歌猛进、振兴图强的民族,一个风卷潮涌、革故鼎新的时代,他的名字叫胡耀邦。

卷首,满妹就用悲怆的笔触,把我们带到了1989年那个乍暖还寒的春天。1989年4月15日上午7时53分,胡耀邦那颗充满活力的心永远停止了跳动。噩耗传来,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举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正如诗人邵燕祥悲吟的那样:“一颗心碎了/使许多人心碎/方寸之间/天地之间。”那些天,不知有多少人彻夜无眠,用各自的方式寄托无限的哀思。满妹写道,在北京的家中,每天有4000多人前来自发吊唁;在灵车开往八宝山的路上,三十里长街,站满了挥泪为耀邦送行的群众。灵车开至六部口就开不动了,佩戴着白花黑纱的人们,潮水般地漫涌过来,他们拍打着车身,哭喊着:“让我们再看耀邦一眼!”那时的我,正在南京大学读研究生,一连多少天,校园都被愁云哀雾笼罩,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不住念叨的只是耀邦,耀邦!那情景仿佛就在昨天,那刻骨铭心的记忆永不会磨灭。亲身经历过那个举国同悲、江河同悼黑色4月的我,读了这全书的“引子”,不由不思考:为什么耀邦能赢得人民群众如此深情的热爱?

满妹给了我们答案。在回顾了耀邦从浏阳红小鬼到活跃在太原战场、挺进西北西南,从建设川北到任团中央第一书记,从代职湘潭地委、任职陕西省委到“文革”中被打倒,从拨乱反正到为民勤政,从引退勤政殿到长眠共青城的光辉一生后,满妹说:“一切从实际出发,毕生追求真理,终生奋斗不息,善良宽厚,勤奋廉洁,真诚磊落,热情忘我,也许是他60年革命生涯最突出的特点。”我想,这既是满妹噙泪重读父亲一生得出的结论,也是她贯穿本书的一条思想红线。

满妹浓墨重彩地抒写了胡耀邦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大无畏勇气。我以为,胡耀邦光辉一生的每一个足迹都有可圈可点、可歌可泣之处,但他磊落的人格魅力、无畏的理论勇气、唯实的执著追求,却是在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中得以凸显,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极点。他履职中央党校期间,就为99名右派平了反;他创办的《理论动态》成为我们党拨乱反正的思想理论前沿阵地。在那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胡耀邦旗帜鲜明地提出:“理论问题要勇敢。历史潮流滚滚向前,这是任何人也无法阻挡的。”身体力行地推动了思想解放的洪流。而他更是以“我们不下油锅,谁下油锅”的毅然决然,在“积案如山,步履维艰”的严峻形势下,大力平冤纠错。时代的需要和他个人的独特禀赋相结合,使他得以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登高望远,实事求是,排除干扰,为刘少奇、张闻天、贺龙、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平反昭雪,解决了涉及全国1亿多人的错案冤案,重塑了我们党有错必纠的坦荡形象。满妹的笔下,有两个细节颇能显示耀邦的思想光彩和斗争智慧。一是耀邦鼓励干部“要靠实事求是吃饭,不要靠摸精神吃饭”,这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仍是不可不长记心中的警醒。二是当有人针对耀邦提出的“两个不管”反问他:你说不管什么时候,那么国民党时代的冤假错案难道也得由我们去平?针对这种逻辑混乱的故意诘难,耀邦却能以“非常道”治之,他机智地回答说:国民党被我们推翻了,他们搞的冤假错案也就自然而然地都被平掉了嘛!读到这里,我不禁为耀邦的超人政治智慧拍案叫绝!

满妹以先后为继、彼此呼应的笔法,为我们展示了胡耀邦热情洋溢、充满活力的独特政治家风采。在本书的许多篇章中,我们都可以听到耀邦爽朗的笑声,看到他热情迸发的身姿,听到他生机盎然的话语。在当团中央书记时耀邦作报告,先是坐在椅子上讲,激动起来站着讲,不时挥动着拳头,有时不知不觉走到台前,偶然还坐在讲台上讲。在当了中央领导后,他仍然是那样充满激情,热力四射。他到国防科工委观看我国第一次向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的同步转播,当发射成功时,他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我们胜利了!”随后兴奋地用力拥抱身边的张爱萍将军。在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激动地站起来,举着攥紧的拳头高声说:“我们的党要发誓,坚决不许对文艺作品妄加罪名,无限上纲,因而把作家打成反革命!”与会的不少作家流下了眼泪。在我看来,耀邦身上洋溢着的这种热力,正是他热爱人民、热爱党的事业的最好体现,正因为他胸中的一腔激情和豪情汹涌澎湃,才会外化为充满生机的文字语言和肢体语言,这也正是他思想年轻、率直真诚的表现,他的这种风采令当时还是青年学生的我们敬慕不已。但是,正如满妹在书中指出的那样,“当父亲的思想以最普通、最平易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时候,人们却隐隐约约地感到了惶惑与不安,觉得这个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领袖。”“中国人习惯了领袖们深居简出的神秘、言重九鼎的威仪和变幻莫测的高深。这似乎已定型为中国传统认识上伟大人物的不变模式。”是的,在耀邦生前,有的人或许对他别一样的“领袖模式”有争议,可是,他为何在身后能享此哀荣?我想,是时代发展到今天,封建思想正越来越得到彻底肃清的今天,人们终于明白,领袖是人不是也绝不应当是神,领袖没有既定的模式,耀邦那独一无二的平易和热力,他那绽放着光芒的激情和活力,他深厚的民主情愫和平民意识,对“人民领袖”作了崭新而淳朴的诠释。人民爱他这种源于“真”和“实”的领袖风采,人民真正读懂了耀邦那一段发自忧国为民肺腑、源自无私为公胸怀的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话:“生气勃勃地在前进中犯了错误的人,比那些实际上躺着不动的人要高出一百倍。因为前一种人虽然犯了错误,但还是说明他正在成长,正在成熟,正在那里发掘和发现某种程度上的真理;而后一种人,实际上却阻碍社会的前进,拖住大家不动。”这是多么披肝沥胆的胸襟,多么清澈赤诚的人格啊!

满妹以生动的事例,刻画了胡耀邦宽厚善良、清正廉洁的高风亮节。“文革”中。耀邦的一个秘书揭发过他,但他后来想调回家乡找耀邦帮忙时,耀邦不计前嫌,帮他联系了工作。一个曾受到耀邦器重的小麦专家,在批斗耀邦时说了一些过激的话。“文革”结束后,他想当面向耀邦道歉,但耀邦只字不提,当这位专家终于憋不住说出来时,耀邦却大度地说不要再纠缠此事,那是形势使然。对自己,对家人,他总是严格自律。在答外国记者问时,耀邦说到中国领导人应有的两条素质之一,便是要求其他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办到的事情,首先应该要求自己能率先办到。耀邦是言行一致的,他地位的变化,没有给家乡人和家人带来任何特殊的待遇。他在位期间,没有给浏阳人批过一张条子,没有帮浏阳人说过一句话。他要求四个儿女一不干政,二不要官,三不经商,四不出国。北京市委曾考虑到李昭同志是抗战干部,在北京工作、任领导干部多年,想调她任市委组织部部长。耀邦和李昭同志一致觉得这样做不妥,便拒绝了。满妹只用了一章中的一小节“家事乡情”来描摹耀邦的廉洁,笔触也是冲淡的,可以看出作者的不事张扬,但我们自能从中窥见耀邦一心为公、不谋私利的崇高品德。

回忆父亲,既避免不了要回忆作为总书记的父亲,更难以忘怀的,是女儿眼中那个慈祥的父亲。满妹深情忆道,父亲从来没有打过孩子,甚至都没有大声呵斥过孩子。对第三代他也是十分疼爱,有一次小孙女牙疼,耀邦一边急着找人带孩子去看病,一边牵着小孙女的手在院子里转圈,给她讲故事。耀邦定格在女儿心幕上的最后一幅画面更令人动容。1989年,组织安排满妹赴美进修,在南宁和父亲告别时,满妹不由自主地搂住父亲的脖子,泪水如溪水般流出。耀邦静静地搂着女儿,轻轻地拍着她的背,任时间分分秒秒流逝。这便是女儿和耀邦的最后一面。

以时间为经,以事实为纬,满妹既记载了胡耀邦鞠躬尽瘁、不息奋斗的一生,书写了一部耀邦的生动传记;也叙述了女儿思念父亲的心史,对父亲无尽的眷恋和热爱,对没有能够与父亲最后告别、没能赶上父亲骨灰安葬的追悔,以及对父亲绵绵不绝的回忆和怀念。读来让人感到史料翔实,情真意切。书中,满妹还披露了一些不为人们所知的事件。比如,当一位文艺工作者在返京列车上听到耀邦逝世的消息后,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后来被人谱成曲广为传唱的《好大一棵树》。今天,当我们泪水涟涟地再次唱起“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时,不禁悟到:耀邦就是那棵胸怀高远蓝天,而又对人民和大地怀有满腔深情的大树啊!

《思念依然无尽》在语言特点上,可用真诚质朴、清新自然来概括。满妹在《后记》中谦虚地说,这是她第一次写作,文笔笨拙。其实,古人早已有言:“文章不难于巧而难于拙,不难于曲而难于直。”自然拙朴、直抒胸臆是写作很难达到的境界。在写作上没有框框和教条的满妹,反以自己真实的情感、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对人生的深刻感知,奉献给我们一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优秀作品。更何况,以简淡自然、洗尽铅华的笔触刻画从不伪饰、一生自然的耀邦,是再相宜不过了。真的,耀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人格魅力,又何须用华丽的词藻来描摹!再华美的词采又何能述尽耀邦风范之万一!掩卷怀想,我们在为满妹对父亲绵远朴质的思念深深感动时,也要由衷地感谢她为我们写出了人民对耀邦永恒的思念。

(《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满妹著,北京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同类推荐
  • 阅世新语

    阅世新语

    生命依赖希望,希望抚育生命。这是一位智者的话,精辟形象地阐明了希望对人的生命,犹如阳光、水分一样重要。几十年来我自信生命一直充满活力,保持年轻心态,就是因为心里一直装着希望。这个希望除了做一个好教师外,就是将遨游于生活沧海中的所见所思所感不断写成文学作品,在报刊上露脸,与读者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这个希望与所学中文专业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紧密联系。它犹如吸烟、喝酒、钓鱼让人成瘾。这样实现起希望来就不会有驱使身为心役的感觉,而是乐此不疲地去做。多少个茶余饭后、周末岁首时间,蜗牛般爬行在文学写作的路上,于是就有了一篇篇散见于报刊的散文、随笔之类文章。加上连自己也恨得咬牙切齿的古怪性格——不会养花,不会下棋,垂钓于河边、湖畔,又嫌鱼儿上钩太慢,没有耐心等下去,见人多的地方就想躲开。凡事都有两重性,这样促使自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移情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上,加快实现希望的步伐。
  • 中国牌知识分子

    中国牌知识分子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中国牌知识分子》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读者俱乐部推出的这本《成长心声》,是由一篇篇短小的文章组成的,里面包含了成长过程中的诸多方面,讲述了各自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所感受到的,是一本阅读性很强的书籍。
  • 弘一法师全集02:书信

    弘一法师全集02:书信

    法师的书信部分,书信大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有的信件同时随附明信片,所以有些书信在正文内容结束之后,另有法师的“附白”或“又白”等另附的内容。个别书信因保留不全,无法查证收信人姓名,遂本着求真、求实、求全的做事风格将,将此类书信中现有内容编入书中,以期读者能看到法师的最全最真的著作。
  • 韩愈文集4

    韩愈文集4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曾有岁月难回首

    曾有岁月难回首

    有一句很美的话: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可是她呢?丧父、离家、代孕、流产,到最后,她早已经不是最初的她。但是,她仍愿意用尽余生的勇气,来换得可与他共度一世……
  • 背着将军上战场

    背着将军上战场

    齐国丞相独女常素素,能徒手捉匪、剑斩野兽,性格彪悍。大将军独子虞柏舟却生性文弱,成天捧着一本书,恨不得当只书虫。这两人青梅竹马,虞柏舟被父亲拎上战场,弃文从武,常素素也跟着他女扮男装混进了军营……
  • 妖孽老公在位:Hello继承者

    妖孽老公在位:Hello继承者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霸道校草:浅夏甜味果

    霸道校草:浅夏甜味果

    “噗通”苏玥脚下一滑,摔在了一个硬硬的身体上,“啊~”。。。。苏玥没想到只因自己不小心的一个不小心,竟然缠上了一个大恶魔,这真是一个悲剧啊!“玥玥,做我女朋友吧。”“恩~,人家才不要,唔~‘’。。。。。。
  • 异界灵月公主

    异界灵月公主

    “江湖”一词似乎永远是人们兴奋和无奈的话题,身处江湖的端木琎却心系着另外一片土地。因为她身份的特殊,她能够从小拥有这种感应:感应自己并非如今这个端木琎,感应自己属于另外一片土地。不过,在现实这片土地上,有让她难以割舍的友情。端木府的大小姐端木琎,这个地方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知道她并非端木员外亲生,因此她的身份是一个谜,也没有人想去揭开这个谜,因为这一家人视她为己出。她从小到大的四个好朋友:钟离索逸,钟离府员外的独女,生性好斗,不喜诗书,本性善良;吕柔,外地逃难至此,家中无父无母,更无兄弟姐妹,性格沉稳,靠行医为生;韩风,文武双全,气宇轩昂,同样是韩府员外的独子;曾羽,曾府大少爷,不善诗书善武艺,足智多谋,性格放荡不羁。五人同年生,乃家中独子,从小认识到大,对彼此甚是了解。五个人在江湖上也颇有名号,江湖人称:“冰简”,“冰”,乃冷酷之意,从不对外人有过分的亲近热情;“简”,形容其行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冰简”二字同样给人以冷傲之感。五人关系甚为密切,五家人来往也很亲善,比亲兄弟姐妹有过之而不及。由于五人行事作风不拘一格,好打抱不平,因此招来邪门歪派的排挤,誓要除之而后快!在一场居心策划的阴谋追杀中,四个好朋友竟死于非命!痛断肝肠的端木琎誓要报仇雪耻!在报仇后便独自一人去寻找自己的真实身份,终于在另外一个世界找回了自己的能力和使命,孤独地在那个地方冷酷地生存了一段日子:杀妖!失去朋友和亲人的她在和自己的守护神相遇后,发现了自己原来是平妖国的灵月公主,但国家已毁,亲人已逝,这个毁灭的罪魁祸首就是她要斩除的最后恶魔,原来这才是她也是她的族人的最终使命:除魔。于是和守护神及一帮妖精开始了除魔之道。恶魔消失的同时,她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失去了所有至亲至爱的人,天下太平,她已无所求了,朋友和亲人的身影,应该是会永远伴随她左右的,在所有美好记忆的那片土地上,最后只留下她孤独却已不悲伤的身影独自守候着自己称为“异界”的那块净土。
  • 蒙青天涯记

    蒙青天涯记

    讲述一个从小居住在深山之中,与世隔绝的深山小孩,出来寻找母亲,一路发生的,有趣故事,和如何从一个山野小子,变成一代武林大武?又是怎么和自己从小相识的心爱之人,明香会发生如何,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呢?又会遇到那些,生死困境呢?蒙青又如何化解呢?
  • 明末一凡人

    明末一凡人

    凡人亦英雄英雄亦凡人风云际会起天下在我手杨云,一个平凡到极点的便利店小店员,机缘巧合下穿越到了明朝,传奇之路就此开启新人新作,诸位看官若觉得对您胃口,还请不吝轻抬贵指,点下收藏,若能有推荐票,更是感激不尽。
  • 网游萌神:丫头求扑倒

    网游萌神:丫头求扑倒

    “周薏,你是我的!”某帅哥半夜三更不睡觉,跑到某女生宿舍门口进行霸气的“吼三吼”告白。“……”整个宿舍楼顿时都亮起灯,可就是五楼的某号房淡定的一片乌黑。某男再次开吼,“青绾绾,你是我的!”某女终于不淡定了,她扒开窗子,睡眼朦胧的对着底下的某男说:“乖,娘子!赶紧回去睡吧!”某男再次无耻:“相公,我要和你睡!”一拖鞋从五楼宿舍飞出……【爆笑,宠文,校园】
  • 千金之极品宠儿

    千金之极品宠儿

    某夜,某属城市中心的别墅,有一道俏丽的人影正悄悄地从二楼窗口处下来,呼呼:“终于下来了,我一定要出去好好地玩一趟。”……一个月后的某一天某女讨好的想面前的男人道:“勋哥哥,下一次我再也不一个人跑出去了。”“哼!”某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