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观人间,便会对惯常的画面有亲历的感受。超市廉价鸡蛋前排起的长队让我更识民生多艰,菜场里锱铢必较的讨价还价让我明白持家不易,公交站台前永远的拥挤让我谙晓上班族的辛劳,街上拥堵的车群让我感叹行路之难。而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看那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人们,更感到劳动者的艰辛。我上班之时,单位离家数步之遥,须臾可达;现赋闲在家,仍月领俸禄,无衣食之忧,无奔波之忙,无劳碌之苦。相形之下,我岂有不自足之理?而遥想大山深处,草坡之上,更有许多我望不见的辛酸场面。当许多人无病呻吟地舔着所谓“精神伤口”的盐珠,又有多少人多少年没有尝过盐的滋味?当一部分人已经过着明天的生活,又有多少人为今晚下锅的米长吁短叹?我想,当我有一天结束闲居生活,也汇入这浩浩荡荡的自行车车流中时,我会更懂得珍惜所有,善待他人。
天赋我闲,还赋予了我与家人在一起更多的时光。无谓的应酬少了,属于家人的时间自然就多了。过着两个人的简单生活,于身于心一派轻松。女儿刚上初中,正是学习和生活的转折期,需要父母的牵引。曾有不少人后悔因为忙于事业而没有看到孩子每一步的成长,留下了永远的遗憾。我以前忙于工作,在女儿身上花的时间少得可怜。现在好了,我有的是时间陪她去报到,看她的军训汇报演出,每周二一定和妻一起去学校看她,听她讲老师和同学的种种趣事,与她一起吃一顿学校食堂的晚餐,再和她一起走在夜幕降临的校园里。女儿周六回来的时候,我和她一起读英语,一起解数学题,一起读冰心和鲁迅。就这样,我陪着她一起从有理数走过代数式走向方程式,一起从现在时回到过去时走向将来时,享受着注视女儿成长的快乐。正陪着女儿一起走向明天的我,今后在回忆中,后悔的章节便会少一些,欣悦的段落便会多一些。
赋闲之时,无官无位,无职无权,恰是观察人情世态的好时节。见面佯装不见者有之,热情转为冷淡者有之,闲言碎语者有之。更有那么几个真诚的朋友,不改旧时热忱,言语恒寄关怀,行动常送温暖。在这种不变的相互扶持中,我见证了“人”字两个简单笔划的真正含义。我想,天赋我闲,也是为了让我更好地知人识人,从而更好地做人吧。
天赋我闲,我便怡然接受这种平衡。这次赋闲,是并非个人的某种原因造成的,常会有朋友为我不平,但我心泰然。从小到大,一路走来,顺大于逆。然而,人生总是平衡的,不可能所有春风得意的事都垂青于你,我须接纳这种平衡。在41岁这样一个气定神闲、丰厚圆润的年龄,在41岁这样一个走过浅薄晦涩走向晓畅悠远的时辰,在41岁这样一个绚烂与平淡交织、敏锐与木讷并存的季节,在41岁这样一个已足以用阅历来回眸青春、用经验来筹划前路的拐弯处,上帝没有用不堪承受的重荷来压垮我,没有用凌厉骇人的苛律来惩罚我,而是给了我一段长长的闲暇,这是多么地慷慨!我又是活得多么地奢侈!
天赋我闲,我便慨然接受这种历练。一帆风顺的人生自是闲适,然而却会因为安逸而失却韧性和张力。“闲”是岁月的留白,也是生命的挑战。恰如一段计划好的美好旅程,因为种种原因而搁浅,我们不得不滞留原地。此时,出于不同的视角和素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态,对时光会有不同的利用,从而也会有不同的收获。而我,则要努力做孔子所说的不忧的仁者,不惑的智者,不惧的勇者。胸怀远大,不为细小的得失而忧愁;守望心灵,不为暂时的停滞而困惑;坚毅果敢,不为前方的挑战而惧怕。不怨天——不怪上天不给我机会,不尤人——不怪别人不了解我,做一个心胸宽阔、无私无畏的真君子。相信经过了生命里这一段缓冲的河滩,相信经过了岁月里这一段难求的历练,积蓄的能量和智慧能谱写更加动人的篇章。我深知,惟有遍历尘世的所有,才能如出水芙蓉冉冉初上,绽放出最空灵洞明的境界。
毕淑敏说,对写作而言,心情就是生产力。其实,对任何事情来说,心情都是生产力。闲是抵达悠远前的休憩,闲是成就深厚前的积淀。天赋我闲,且安然享受。不要闲愁,不闻闲言,不生闲散。闲并行走着,闲并思索着,闲并憧憬着,我岂能辜负这千载难逢的天赋之闲!
就这样走着
清晨起床推开窗,竟是久雨后满世界的阳光。在心房灿然闪亮的那一刻,读书写作的打算就那样消融,很快地,我便已行走在清新幽雅的月牙湖畔了。
初冬的早晨颇有些凉意,但湖畔却是一片热气蒸腾的景象,晨练的人们意兴正浓。这位老先生凝神屏气,剑起剑落之间,空气中划出优美的弧线。那位老太太正扭腰踢腿,她身上的大红毛衣昭示着不老的情怀,也恰似冬天里的一把火,映红了整个公园。一个中年男子竟在两棵树之间架起了吊床,躺在上面自在地喝茶看报。一位老先生坐在湖边的木椅上,怡然自得地拉着二胡,满头的银发晶莹闪亮,雪白如藏珠玉,让我不由为这种岁月之美而动容。更多的人则是如我一般,在悠闲地散步,也许什么都想,也许什么都不想。
“悠闲”二字就这样袭上心头了,紧接而来的词语便是“幸福”了。是啊,在这样一个有着灿烂阳光的早晨,行走在这样一幅由银练蜿蜒的湖面、爬满藤蔓的城墙构成的画卷中,感受大自然的清新明丽,心在对新鲜空气的呼吸中远离尘嚣。这份悠闲,不是许多人正向往的么?悠闲行走在湖边的人们,不都带着满足和幸福的表情么?
我对这幅庸常画面的特别敏感,源于我正处于的特殊生活状态。我离开了熟悉的工作岗位,正在家过着读书写作的日子。起初是有些不习惯的。比如,用惯了公家的信封,寄信时只需在印好的单位落款后潇洒地写上自己的姓名便可。而现在,要用自己买的信封,要一笔一划写清楚自己的详细地址。这才意识到,我已真的离开一种相伴了近二十年的生活状态了。但,这样的地址写多了,单调的重复后,却在某一刻有了顿悟:原来,已经活了四十多年的我,只有这一个地址是永久属于自己的。那么,接下来足以自慰的推论便是:只有这种读书写作的悠闲日子,才蕴含着人生的某种真意。
不离开某种既定的生活模式,也许人们永远都会对一些普通的日子、平凡的心愿视而不见,因而也难以拥有平静的心态。昆德拉笔下的弗兰茨在和萨宾娜享受了爱的欢愉后,突然意识到他一生什么都没有干,只是谈话、写作、讲课、编句子,找出公式然后修正它们,到末了文字全不准确,意思皆被淹没,内容统统丧失,它们变成了废话。他朦朦胧胧并全心全意期待着没有任何束缚、包容着一切愉悦与欢乐的音乐。而此刻流淌在湖边漫步者心中的,不正是弗兰茨期望的悠扬的音乐吗?
在月牙湖公园的门口,我详细看了地图。原来,这一方小小的公园里却有着许多名实俱雅的景观呢!揽月亭、邀月亭、浣月亭、梦月亭、酌月亭、众月亭,宴月楼、吟月楼、望月楼,这些以月命名的楼亭,让人生出宁静的意象。但,在纷纷扰扰的都市,有多少人愿意停下匆匆的脚步,来到这优雅静谧的所在,邀一轮明月,揽一泓湖水,浣一腔情思,对长空吟唱,对晚风轻歌?
生命是宝贵的,有人说要珍惜生命,而池莉说生命是用来挥霍的。珍惜也好,挥霍也罢,无论怎样用词,人们共同面对的,是如何使这只有一次的生命焕发出最大的使用价值。自然要努力工作、勤奋上进,但也千万毋忘给自己留一刻悠闲——有时,悠闲是更加自然和本质意义上的珍惜。报纸上正报道着军队一名高级将领去世的消息,刚过花甲的他凝眉思索的面庞犹在眼前,当年的问话犹在耳畔,转眼便相隔阴阳了。世上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这样远离着我们,但熟悉的人的离去,更能使我们麻木的心惊觉而对生命产生痛切的认知。想到他们已长眠在一个冰冷的世界里,再看看湖边这些生龙活虎的人们,不禁想:活着多好!只要活着,何复多虑高远的功名,这点点滴滴的悠闲都是生命无价的璀璨珍珠啊!
工作着是美丽的,悠闲着不同样是美丽的么?在人生的职场劳心劳力的人们,在人生的拳击场纷争角斗的人们,如果能抽出一点闲暇,到湖边作这样长长短短的散步,也许会稍减浮躁,还原自我。在短短的一生里,哪里有那么多辉煌的未来能让我们去遥想和料见呢?人生真正能抓住的,真真切切属于自己的,只有悠闲自在的这一刻。“一辈子不容易就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不应当仅成为老人们对儿女常回家看看的祈盼,也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知足常乐、淡看浮名的心语。
就这样在湖边走着。
就这样在湖边想着。
波平如镜。
心平如镜。
一个人的新年
公元2006年12月31日晚9时,和朋友聚餐后独自骑车回家。一晚上,朋友都在抱怨,大街上怎么没有一点迎新年的气氛,而虽然我们正在吃着以迎新年为名义的丰盛晚餐,但从前辞旧迎新时那种急欲奔跑呼喊的快乐是再也找不到了。真的,在这样一个什么物质都不稀缺、并不需要等到过新年才能吃上大餐的年代,如何才能找到新年的感觉?
谁也无法提供这样一个答案。
然而,此刻,独自在黑夜中骑行的我,却分明感到了新年的迫近。是风,是忽然而起的凛冽的风;是雨,是骤然落下的细密的雨——是这2006年最后一夜的风和雨,让我遽然感受到,一个风雨交加的新年,将在几个小时后降临到我们身边。
原来,新年是不必像从前那样群聚而体验的;新年,也可以这样,在某个孤独的时刻,通过内省而获得新的感悟。这或许也是一种带有点哲学意味的反其道而行之?
合家团圆是欢乐的,高朋满座是欢愉的。然而,缭绕在桌上、杯盏间和空气中的,那种让人只想抱着小康守着安逸的飘浮的欢乐,也会抹煞掉一个人最深沉的思想。人是需要孤独的,要给自己一个独自沉思、回味过往、计划将来的空间。新年,在曲终人散之时,不妨寻找一点孤独,哪怕是像我一样,只是在这风雨中独行半小时。
其实,制造一点孤独,并不算自加压力,而是人本性的回归。毕淑敏说:人注定是孤独的——别看有人花天酒地朋友多,别看烈火烹油那样的轰轰烈烈。因为每个人都很独特,必须面对世界所有的风霜雨雪。我坚信她的这句话。同时,我也深信,对孤独的品味,又一定是一种带着美感的享受,我们可以抛开冗杂的事务,去感受完全属于自己的内心。正如塞尚所说:“孤独对我是最合适的东西,孤独的时候,至少谁也无法来统治我了。”对一个诗性而又充满理智的人来说,孤独,不会成为他逃避现实的盾牌和借口,而会转成他挑战明天的动力;孤独不会通向无助和绝望,而会通往创造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