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0100000015

第15章 寻找(1)

尤华生来石山市,在这里想起打听一个早就认识的人,女人。

副市长设宴招待。10年来,每到一地,他已经历从企业请吃,到行会、工商联,到局长、秘书长,到副市长、市长,现在是谁请吃都无所谓的过程。不过在石山,他还是在乎的。席间,副市长第三次提起市长因为出国考察不能亲自出席晚宴。

“去哪个国家?”尤华生问,为了使谈话不中断。

“日本,日本国。上周六飞东京,前天在京都,今天要去名古屋,以后还要去大阪,奈良……”

尤华生对这位未曾晤面的市长的行程,装出很有兴趣的样子。

“可惜,现在不是开樱花的季节。”尤华生说。樱花早半年就谢了;他相信,说话的能力就是说废话的能力。

“尤先生是第一次光临敝市吧?”

“来过的。”这时,尤华生差不多要想起打听一个女人了。

“我们怎么不知道?”副市长扶了扶眼镜,表情夸张地(尤华生看得明白)把惊讶的目光投向办公室主任关明。关明向他摇摇头。副市长转向宁夏温州商会会长,亲密无间地说:“陶会长,这就是你的失职了。你总该通知我们一下。我们比起温州是第三世界,吃顿饭还是可以的,派辆车,这零零几号公车,究竟要方便一些。”

陶会长满脸是笑(他很有人缘),连忙点头:“是的,是的。当然,当然。”

“陶会长说‘当然’,下一次就是‘当然’了。”副市长笑了笑。他觉得这是幽默。他举起杯,为“当然”干杯。大家都站起来。副市长可以说很放松了,尤华生也感到刚才有点拘谨,这时候他完全想起要打听她。

“我打听一个人,女的,姓……好像姓杨。”

他特别留意副市长脸上掠过的一丝暧昧。官员眼里的企业家找女人很正常(官员成熟的标志之一),记不起名字,那更正常。暧昧就暧昧吧,这是他的问题。他有一种快意。

“很好,很好。”副市长说(怎么会说很好?打听很好,女的很好,还是姓杨很好),“关主任,你负责这件事,直接向我汇报。”

他明白了,因为能为他做一件事,所以很好。市长敬业。市长也不好当。

“好的,好的。”关明说着在领导面前最习惯最得体的话,起身从公文包里掏出本子,在本子上写两个字:“杨,女。”再没有好写的了,只写两个字显得怠慢,于是在这两个字下面划一条线,又粗粗地划一条线。他不便问,这位杨小姐或杨女士到哪里去找,多大年龄。他等着散席后抽空问他。散席后副市长十分殷勤,亲自拉开车门。副市长的热情(属于尊重)让关明难以启齿询问这种纯属具体甚至琐碎的事情。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感恩故事。二十多年前的中国少死了(也可能不会死)一个人,多了一个恩人。

尤华生二十多年前来过石山,十八岁。

初中毕业在村里学了两年裁缝。听村里人说,宁夏做衣服不管上衣、裤子全是五元一件,而村里上衣两块五,裤子两块。宁夏在哪里?他跑到中学校长办公室看地图,找到了,这么小,这么远。小是地图上画的,远是实实在在的,比北京远一倍。远不怕,总有走到的一天,“千里当官为吃粮,千里做活为赚钱。”他家向亲友筹借了二百元,他自己动手把家里的缝纫机改装,可以背上走,便独自上路。

临走,爸爸在山崖上挖了一棵“死不了”。“死不了”学名叫卷柏,俗名铁拳头,蕨类植物,药材。晒干烘干,见水就活,长出绿叶。

爸说:“男人不当碗底虫,出去闯荡。不行就回来,死不了!”

妈说:“说死霉气,心惦着家就行。”

温州人身上有走四方的基因,不把出远门当回事。尤华生更是少年不识离别愁,在桥头下船时伸了伸懒腰,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爸妈说:“‘死不了’太黑,我要开出朵花来见你们。将来接你们去北京还是上海,由你们选。家里有二十八只鸭子,我数过,别丢了。”站在船上还在说话,话还这么多!

石山果然是五元做一件衣服。这里虽然是大西北,但街道宽阔,楼房多,满街跑卡车。比温州强,温州满街是人,比他的山村强多了,山村人太少。他一下子就爱上石山。他租了临街的一间简易红砖房,一天五角房租。交了一年房租身上只剩七元,够两天饭钱。他相信一开张就能赚钱。后来饿了一天。一时买不到裁衣板(也没钱买),他卸下门,趴在门板上写一张纸招牌:“温州华生裁缝店”。他为自己是一个人了兴奋不已,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手舞足蹈,大声唱歌,想一句唱一句,七凑八搭,五音不全。没有人管,没有人认得——这有多好!

(后来他常常想起这一天。他对记者说,他是唱着进行曲上路的。这是胡说。可是这一天到底是十月几日,怎么也确定不了。可见他当年还是缺乏雄心壮志,没有历史感。)

白天卸下门当裁衣板,晚上装上门睡觉。第一天只顾自己庆祝了,第二天没有顾客,他又趴在裁衣板上写了一张布告:“本店为庆祝开业,每件上衣收费四元,裤子三元。”傍晚就有人送布料做裤子,一条女裤,他量前裆时手发抖,不知道是第一桩业务的激动还是害怕挨西北女人一记耳光。这是有记忆价值的事件。

一开始,尤华生就显出企业家的精明。他喜欢当着顾客面裁剪,把剩下的丝丝缕缕布脚料收拾干净,包好归还。遇到做大宗衣服的客户,他把布脚料缀缝成袋子、钱包送给他们,带来一声声欢呼。他贴出布告,他做的衣服“终生免费缝补”,这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年代很有吸引力,虽然谁也说不清他的终生是多久,有多少变数,反正感觉很好。(他后来做企业善于做感觉,他认为品牌就是感觉)到了十二月初,他推出一项“便民”举措:预约上门做活。国家的政策西北布票比南方多,矿工的钱也比农民多,年底布票到期,春节置新衣,他竟然一连两个月不必在红砖房里生火取暖做饭,辗转在矿区一幢幢家属楼里。他背上缝纫机,吃饭坐桌边,睡觉打地铺。“温州华生缝纫店”已换上红字油漆木招牌,旁边挂了一块类似10年后政府机关办公室门口“干部去向牌”的告示,告示他在几区几楼几室做衣服,可以留下地址预约,挂着纸笔,客客气气写上:“谢谢”。

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姓什么,只喊他“温州小裁缝”,简称“小温州”。小温州手艺好,出手快,不爱说话(说不好普通话是原因之一),勤勉诚实。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很高了,连喜欢洗手的习惯许多人都知道。他进门从不东张西望,也从不打听客户家里的事。

过年,尤华生给家里寄了二百元,还清债。这是他的全部积蓄,汇完钱,身上正巧又剩七元钱。他在汇款单附言栏写:“明年—→二层楼。”(盖二层楼的意思,并非“更上一层楼”这么有诗意。)

这年春天,“严打”来了。

工商来检查,他有县劳动局外出打工证明。工商说:“你们那个温州,假冒伪劣,证明能顶屁事!”他花了十元办的石山个体户营业执照装上镜框挂在墙上,工商说:“搞运动了,作废!”有初中文化的尤华生怯生生问:“不是不搞运动了吗?”工商白他一眼,不合辩论规则地训斥他:“你还知道的挺多!你是盲流,什么叫盲流知道不知道?3天内走人,不走人进笼子,什么是笼子知道不知道?把你能的!”

笼子他是知道的。常听人说起,跪砖头,喝肥皂水,顶脸盆,烫烟头。顾客好心劝他,烧钱消灾。他不是不愿意,手心攥着五百元,在工商门口转过来转过去,在公安门口转过来转过去——送不进去呀!不吃不喝,含着眼泪坐在对门台阶上,眼睁睁看着工商公安的人下班,有说有笑骑着自行车从大门里出来。

三天不接活。门口“去向牌”摘了。这天是老客户凭票买到缝纫机(一百矿工摸文抽一台),让他去安装试车。不能不答应。大西北的雷雨,来得猛来得突然,他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顶着衣服跑。跑到街口拐角,猛然看见他的店铺门前停着警车。天黑严了,警灯隔着水珠飞舞的雨帘,红濛濛蓝濛濛的一闪一闪,恐怖极了(至今,警灯刺目的光亮一闭眼就在)。警车上下来两个人,一位在指指点点,一位上前朝锁着的门踹一脚。

这一脚似是踹在他的胸口,他打了个趔趄,一怔,转身逃跑。在炸雷声中他好像听见后面有人在喊:“就是他!就是他!”

街道上雨水没脚踝。石山是产煤地,平日路上也是一层黑灰煤屑,这时满地黑水流淌。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跑,眼睛被暴雨打得睁不开,又疼又辣,黑水溅了一身。什么也顾不得了,拼着命跑。青山绿水的家乡远在天边,他一个盲流——他真不知道什么是盲流,只知道流氓是坏人——跑哪里去?跑客户家怕连累,他们也不敢收留匿藏他;跑旅社,公安正等着呢,泥鳅跳到鱼篓里,一抓一个准。雨在鞭打驱赶他,雷声在轰他,电闪在暴露他。一辆警车开来了,警灯汽笛在追他。满天地的恐怖!他拐进胡同,跌倒了,整个身体重重地摔在黑水坑里,脸面也扑在黑水坑里。他挣扎着往前爬,边上有个垃圾箱。半敞的垃圾木箱,泻洪般的往外流淌脏水,很臭。他向垃圾箱爬去,只希望靠着一件东西,有一个可以蜷曲的角落。又冷又吓,瑟瑟发抖,牙齿磕碰着,嘴里不由自主地呜呜着。他觉得自己马上要死了,全身抽搐。他梦呓般地喃喃:“死不了,死不了。”想爸爸,想妈妈,想妹妹,想起池塘里的二十八只鸭子。他每天放学放鸭子,早上赶鸭子下水,鸭子不怕冷,鸭子遇到雷雨天就扇翅膀,就快活,呷呷呷吵人。爸爸爱说:“三个女人一群鸭。”这里的人爱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不能睡着,千万不能睡着;太盹了,太盹了也千万不能睡着。

(在人生往后的日子里,他常常会想:如果那天死了呢?再也没有雷雨了,再也不冷再也不吓了。如果爬到垃圾箱里,如果不拐进胡同,如果他脑袋朝下,他就会死的。人生离死只差一步的“如果”太多,活着就是如果之余的碰巧。)

这时,出现了杨莲英。

杨莲英在矿工家属理发服务社,下班有雨,等一会儿见雨不停,裹一块塑料布往家跑。垃圾箱在她家楼下。她已走过去了,又回头好奇望一眼,是有一团黑东西,露出煞白的半边脸,微微蠕动,颤声呻吟。便上前问:“谁?”没听见回音,用脚拨了一下。在电闪中她认出是几天前在她家做过活的温州小裁缝。

“你怎么啦?”她披的塑料布哗哗地淌水,大声问。

尤华生张了张嘴,说不出话。嘴唇铁青,牙关紧扣。究竟是小,哇地一声哭了,那情景,如同离散的孩子见到妈。(他后来想,那一刹那他真的以为见到妈了。)

他在杨莲英家喝了辣子热汤面。她丈夫和三个孩子吃过饭了,面汤是剩下的,加上红辣子,热了热。在她家饭桌下睡了一夜。炉子一夜不封火,让他烤衣服,让他睡觉不觉冷。屋里迷漫着雾气。

第二天上午十点多他才醒来。夫妇俩上工去了,三个孩子上学了。大晴天,阳光照进来,明亮温暖。昨天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从时间里抹去一件事再容易不过了。但是,和七八天前不一样,七八天前他在这里住了三天,给全家人做了衣服。他不吸烟不喝酒,吃过饭拧开水龙头喝一碗凉水就干活。两口子把门钥匙也交给他,对他印象特别好,介绍邻居来做活。他晚上睡在自制沙发上,昨晚怕弄脏沙发,自觉爬到桌子底下,像一条狗蜷卧着睡。他们没有叫他睡沙发,也没有不叫他睡沙发。从前他们多少有点讨好他,现在是收留他,同情他。感觉不一样,很不一样的感觉。

他穿上一面干一面潮的衣服,从口袋里翻出皱巴巴泡湿了的两张五元币,小心地剥离,一张放在桌子上,压着玻璃杯,另一张装回口袋。这十元是昨天收到的工钱。

原来杨莲英家离他的裁缝店这么近!他知道不远,但这么近还是感到不可思议。就是十多根电线杆的距离。他不敢在大街上走,从黄河岸上绕过去。(闲暇或者让眼睛休息,他喜欢坐在黄河岸边。不是看风景,他来时已是黄叶飘零,枝桠光秃,他是想念家乡的一条江,瓯江,一样的浊水。后来,黄河淌凌了,从上游飘浮来大片大片的冰块,飞速而下。他入迷速度。后来,黄河结冰了,黄河冰面上跑汽车!披着棉被,端小板凳坐着看,一边想着回家给妹妹、爸妈,给村里同学描述这等奇观。后来,一天夜里黄河上发出巨响,撕天裂地一般,他在睡梦中惊醒,房间微微发颤。黄河解冻了,他裹着被子套上鞋就往外跑。一河冷月,冰面灰白,远山朦胧。他哇哇哇地叫喊,兴奋,也为暖身。天地间就他一个人。河对岸有狗在叫。后来,水清了,水静了,河面映着蓝天。他每次去黄河岸边,就在“去向牌”上写:“我在屋后,有事喊一声。”)

一夜暴雨,水浑,起漩涡,河面上飘着骆驼刺,蒿草,棉蓬,树枝。他和黄河亲近,黄河却负情地显得事不关己。

他东张西望,蹑手蹑脚地绕到店门口。门上赫然贴着封条,一个圆圆的红印,启封的日子空着。店不能进去,里面有顾客的东西没有取走:两件上衣,三条裤子,一条裙子。里面是他的全部家当:缝纫机、裁衣板兼床,六十元现金,十元存折,衣物,养在碗里的“死不了”。“死不了”不会死,只是对不起信任他的顾客,只能等启封的时候他们自己来拿,怨不得他。

他要离开石山了。

本能地沿着黄河走,向火车站走去。

火车站萧条冷清。远远望去,有几个带红袖套的执勤人员和绿衣服的公安。他们比那些自由幸福的旅客多。车站不能进去,去哪里?他第一次感到离家太远了,万座山千条水,隔着一块天。

他是从铁路上过来的。他要沿着铁路回去。沿着铁路不会打转,不会迷失,铁路总是通向一个又一个地方。沿着铁路走,不能离家更远了。

这是另一个故事。

走了约寞一个小时。一个车站,广场上停着一辆公共汽车。城市到了。一路上他想清楚了,盲流就是到城市来的农民,命定的,农民就该在田里忙,不让流走。他不能进城市,城市不是他可以进的。再往前走,天快黑了。时时有沙漠,荒滩。碎石铺的铁轨路基结结实实,只是费鞋。鞋帮松动脱口了,怕走不到天亮。

这时,看见灯光。小站的灯光。小站绿窗黄墙。进候车室,一坐下就睡着了。

在小站打了两天小工:挑沙和泥。他们偶然发现他会做衣服,车站一家职工有台缝纫机,他为十几家职工都做了衣服,他们把全年的布票差不多用光。做衣服管吃管住。做了十多天,他自己也做了一身。他们送他上火车,免票到包头——过了包头这里的铁路员工就管不着了。

半个月,尤华生长胖了许多。他想起父亲的话:一招鲜,吃遍天。

以后是:包头,北京,成都,拉萨,伊尔库茨克,莫斯科,天津,又回到北京。

真是“吃遍天”了。

关明尽责,高效率。这究竟是一笔可观的投资,尤华生计划在石山市打造温州商业步行街,出手上亿元。关明向陶会长了解“杨,女”,知道些许来龙去脉。通过公安局,查到全市叫杨莲英的共有十一人,运用排查法,有3个孩子的杨莲英当在五十开外,范围再缩小到矿工家属,3人;3人也排除了。重新寻找杨莲英的丈夫,矿务局广播找人,不间断播放“重要寻人启事”,终于有人浮出水面:杨莲英的儿子许红军。

尤华生等得不耐烦。他承诺,找到杨女士奖金一万元。

同类推荐
  • 死刑之后

    死刑之后

    令人绝望与悲恸的欺诈,将如何摧毁她的人性?某市副市长因要案被判处死刑,死刑之后,他的独生女儿邹小雪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独居家中的小雪发现她身边频繁显露着一些离奇的现象。出现在家中的神秘物品,午夜时分响起的异常铃声,围绕在她身边的奇怪之人……这一切表明:已结束的要案背后,隐藏着更多的端倪。
  • 被遗弃的小鱼

    被遗弃的小鱼

    本书是作者20多年来创作并发表的中、短篇小说精选而成,大量作品被转载并获奖,深受读者喜爱。此次出版精选了一些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篇章,内容涉及摇滚、网恋、婚姻、成长、打工、佛学院生活等等。使读者能在阅读中收获诸多的人生感悟和难得的审美享受。
  • 裘力斯·凯撒
  • 白云观传奇

    白云观传奇

    重庆南部綦江县石角镇境内有一座雄伟的大山叫瀛山,山上奇峰兀突,怪石峥嵘,悬崖千丈,寒谷幽深,古树参天,山花灿烂,银湖泛波,清泉潺潺,白云缭绕,雾起山间,山上山下梯田重重叠叠。来到瀛山,春可赏花,夏可纳凉,秋可观景,冬可看雪,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美不胜收。还有更让人惊叹的是,一千多米的高山上,竟然有只能在河边才能看到的数米厚的鹅卵石层。真是造化钟神秀,奇山佳景多。
  • 最后一个贝勒

    最后一个贝勒

    长篇抗战小说《最后一个贝勒》讲述了抗日战争中,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三个贵族青年在战争中的际遇和情感冲突,题材独特,史料翔实,振聋发聩,是作者于川根据自己的父母在抗战中的真实经历所创作的一部半纪传体长篇小说!
热门推荐
  • 花心王爷色王妃

    花心王爷色王妃

    丁铛,从小是个孤儿,但她不是普通的孤儿,她是IQ250的天才美.少.女,无所不通,无所不能,琴棋书画、调皮捣蛋样样行的大才女,可她唯独是个见帅哥就留口水的大花痴,非要追着刨根问底并占点小便宜的小色女。却因为发生意外,灵魂穿越到了古代,成为楚陵国第一大美女。
  • 仙魔传之水神

    仙魔传之水神

    天地灭亡,世间万物难逃一劫,十大神剑,永恒品质,纷纷散落在各地,麒麟一心修仙,却踏入爱情境界,为了她,什么都可以放弃,雅琴中毒,坠入魔道。仙魔大战,从此开始。
  • 无盐女:不做下堂妻

    无盐女:不做下堂妻

    藕断丝连的青梅竹马,彼此伤害的举案齐眉,神秘的蓝颜知已……算计、争斗、厮杀!疑窦重重,步步惊心……当真情来临时她却心生猜疑,“我本无盐女,今生不做下堂妻!”
  • 重生之我是巫妖王

    重生之我是巫妖王

    1200年的轮回。一个来自异世的男子。一把被称为邪器的黑色重剑。一只千年不遇的巨熊灵魂。一条不知所云的冰霜巨龙。墨色的夜。艳色的血。无神的泪。当到达那最终的地方。又会找到什么。
  • 天虐魔君

    天虐魔君

    富家少爷心地善良,兄弟暗杀意外穿越,附加系统雄心再起统战一方大陆,四处征战为情屠杀一方大陆,站位面巅峰,离谱身世,众多兄弟相互扶持,奇异经历,众多未知
  • 苍海横流

    苍海横流

    暗流涌动,风云变幻,茫茫归途,一壶浊酒,倒影人生百态、、、、、、我们原来的自己是怎样的?
  • 北境书之人间劫

    北境书之人间劫

    天地初开,魔涨道消,天地众神为彻底毁灭魔族,便与魔族同归于尽。数千年后,修仙界天香水阁独孤灵霄一战成名,去人界历练之时遇见了命中之人玉笙寒,二人相许真心,却在凡间遇见北冥仙境时,灵霄却在无意间揭开封印,轮回千载的魔王之子玉笙寒却忆起了当初的恨,原来灵霄便是当年天帝之女瑶华的转世。前世挚爱却封印了自己,挚爱的族人更令自己的族人在世间消失,面对这段轮回千载不灭的爱玉笙寒会如何选择?而灵霄是否会在北冥仙境中唤醒前世记忆?前世真相究竟为何?当今生再次面对上古时期的抉择?灵霄是会追随爱人身边?还是坚持数千年前的选择?为大爱再次封印爱人?
  • 唐时雨未白

    唐时雨未白

    以梦想的名义,向着希望出发。那么,杨帆,起航!——萧时雨。一位年轻的文科毕业生,因为一次意外的经历,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成为西子湖上的摆渡人,本着普度众生的理念开始了一段新的故事。
  • 十日爱

    十日爱

    12年后一场同学聚会,让生命中本应再无交集的两人却再次相遇。12年过去了,他,从当年那个青涩的小男生变成了篮坛的神话小前锋。她,依旧在学校云淡风轻的享受学生生活。拥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圈的两个人,却在这次同学聚会后牵出了埋藏已久的情,碰撞出了刻骨铭心的痛。而在外人看来拥有光鲜生活的他,能否走出自身的阴影,冲破内心的软肋,将真实的将他的人生呈现在她面前?而她,又能否克服双重信任危机,不顾一切的去满足他?这一场重逢,只是一段年轻的风花雪月?还是一段不负责任的荒唐?抑或是一段无力面对的刻骨铭心?还是一段垂死挣扎的痛苦挽留?道德与责任究竟能否捆绑住80后年轻人在情感上所追求的自我?而一段情后,又留下了怎样用一生多担负的回忆?
  • 帝王太坏:独宠三小姐

    帝王太坏:独宠三小姐

    文章片段:再次醒来,我靠,这里是哪里,这是一间低矮破旧的南房,昏暗潮湿,墙皮早已脱落了,墙上凹凸不平。屋顶上的瓦片都快没了,屋里透过几缕阳光,人家是家徒四壁时还可以凿壁偷光,我居然连壁都不用凿,左右张望,看到一个人站在门口,立即质问了起来:“喂,在门口站着的那个人,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劫财还是劫色?要色没有要钱有一堆”影本来红了眼圈,听到三小姐的话,顿时噗嗤笑了,心情没那么沉重了。随即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说道:“三小姐,我找你找了13年,终于不负辱命找到你了。”千莜玘斥道:“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为什么要在这个破地方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