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49800000024

第24章 梦里明月是他乡(6)

我们正在餐后吃甜点的时候,两个中国小女孩,突然对她们的“妈妈”撒起娇来,要妈妈“抱抱”。母亲们把她们抱起,表现出无比的亲昵。这时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种母爱亲情能维持多久呢?我直截了当地向凯蒂小姐提了一个问题:“如果你这个小孩长大以后要回中国,怎么办?”凯蒂毫不迟疑地回答道:“我从她学话、开始懂事的时候起,就告诉她:她来自中国,中国是她的祖国。如果她长大以后要回去寻根,我会很支持她回中国去。我会告诉她的家乡在哪里!”按一般中国人的心理,对领养来的孩子身世要保密,以防长大后跑回他的亲生父母家。而美国人则不然,凯蒂小姐短短的一席话,表达了一个美国女人的博大胸怀,一个母亲伟大的母爱!一切随其自然,这是美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

啊,美国,美国人。我对你们太陌生。我似乎从这短短的“家庭派对”中,对美国人的性格、心理、人情、风俗,有了多一点的了解。

十一、农庄主:我想买一架飞机

美国有“农民”吗?美国农民怎么“活法”?这是我们去美国访问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这些年来,中国到美国的人愈来愈多,带回的信息也愈来愈多。访问的、考察的、留学的、探亲的,数以万计,他们从各个角度接触美国的社会生活;回来之后,或作报告,或写文章,或街谈巷议,或饭后笑谈,介绍了许多美国的情况,让人们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到世象万千、纷纭复杂的美国社会。但我却很少看到有关“美国农民是怎样生活”方面的报道和文章。这次去美国访问,美国新闻总署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参观并采访了密苏里州一家私人农庄,到美国农民家里作客,让我们多少了解了美国的“农民”。

美国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他们的“农民”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完全不同。但无论如何,“种地的”总还可以称为“农民”吧,我们所看的也就是种地的那种美国人。从农业的角度来说,美国中部的堪萨斯州和密苏里州,是美国最典型的农业区,地理位置相当于我国陕西省的汉中地区。这是美国的一个大粮仓。这里小麦产量丰富,牛羊和奶制品产量也很大,与美国西部的得克萨斯州不相上下。市场活跃,流通快捷,因此,堪萨斯城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农业配给中心。

我们要探访的这座农庄在什么位置?我们事先不知道。早饭过后,我们从堪萨斯城出发驱车向北。一出城,看到广袤的田野,辽阔的麦田和肥美的牛羊,便清晰地感觉到,这里大概就是美国的农业区了。我们经过两个小时行程一百多公里,来到了堪萨斯州克林顿县一个叫杰斐逊的小镇。翻译说:“我们的目的地杰斐逊镇四D农场到了。”四D,这大概是一个农场的编号吧,不像我们中国的农村,叫什么村、什么沟、什么峪,因为这里一马平川,工农业并举,没有什么“村”的边界,恐怕是很难用村、沟、峪这些名字来称呼的。

我们的汽车开出高速公路,向一片开阔田野的一个农家小院开去。所谓“院”并没有院墙,只见一栋在林荫掩映下的小别墅。这就是D4农场的“场部”。农场的主人,也是房子的主人在院子前迎候我们。我们下车,只见一位50多岁、身体壮实的大汉疾步迎上前来,同我们热情握手,并自我介绍说:“我叫欧康纳·戴恩。”接着他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妻子。这位名叫欧康纳·珍妮的美国妇女也长得很壮实,一件崭新的红色夹克映衬出她的脸色更加红润。在翻译介绍了我们的身份之后,这对“农民”夫妇把我们领进了他们家的客厅。

欧康纳·戴恩的家,是一栋很典型的美国农村房舍。外部是很粗的木头结构的“外墙”,屋里却是一色很现代化的设备。客厅里有一个壁炉,也许只作为装饰,因为有暖气设备。还有一套很讲究的皮沙发。四壁装饰着各种工艺品,尤显特别的是厅堂里挂着好几支枪,有猎枪、步枪、手枪,都是“真家伙”。它的氛围既是文化的,又是农家的,给人一种非常别致的感觉。

我们在欣赏了他家的客厅之后,主人领我们进入他家的厨房和餐厅。厨房是一间足有二十多米的大房子。厨房里的设备完全是现代的,有电炉、煤气炉、冰箱、烤箱、微波炉等一应俱全。餐厅里摆着一张长形餐桌。有几把用餐的椅子。我们问家里有几口人。戴恩回答说:他们家有三个儿子,两个大学毕业了,都回来经营。大儿子结了婚,还有了小女儿,四岁了,很可爱!小儿子还在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很可能也要回到农场帮助他经营。他说,儿女们都不住在一起,他们各有自己的家,有他们的“小天地”。这所房子只有他们夫妇两人居住。他们在餐厅里准备了许多鲜美的点心,有羊角稣、面包和奶酪。女主人说,是新烤出来的,请大家品尝品尝。我们每人都尝了他们自己烤制的面包,确实又脆又香,别有一番风味。

这是一次饶有风趣的参观,也是一次自由自在的采访。戴恩慷慨大方,让我们随便地在他家各室走动,还说,你们要问什么随便问。我们在他家的各个房间走了一圈,还到了他家的地下室,对他家里里外外地端详了一番。又详细地问了他们家的人口、经营、收入、消费、劳作等方面相关问题。翻译把我们的问话翻译给他们。他用英文回答,安娜作翻译。虽然语言有点隔阂,但谈得甚欢。这是一次十分到位的采访,我们记下了厚厚的半本笔记,成为我们写文章的宝贵资料。

戴恩夫妇还主动提出要领我们参观他的农场。戴恩底气十足,说话掷地有声。他指着前面一片广阔的农田说:“那就是我们家的农场!”我抬眼望去,这农场广阔平坦,茫茫苍苍,一望无际。我们继续采访,边走边谈。戴恩性格开朗,幽默健谈。他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家史和经营状况。戴恩说:“我们家族是爱尔兰移民,一百多年前祖父从爱尔兰来到美国,在密苏里州买下了这块土地,祖辈一直在这里经营这块土地。到现在,我经营的这个农场,有1800英亩土地。主要种植玉米和大豆,一年仅玉米就收获2600多吨。同时还饲养了650头母牛。小牛犊养到两个月便出卖。”我这时突发联想,中国开了许多“肥牛火锅”,餐桌上用的说是美国西部“牛崽”肉,莫不就是产自这里的小牛肉吧!

美国农民的经济状况如何?收入多少?我们也就直截了当地问起他家的收支情况。我还以为他会含含糊糊不直接回答呢。想不到戴恩很直率,他脱口而出回答说:“我们家去年一年种养收入有56万美元,除了成本和纳税,净赚20万美元。”在我们看来这个收入就相当高了。当时媒体公布,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年薪是20万美元,这相当于美国总统的年薪。我们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们家的收入可以顶一个总统的收入了。”他调侃说:“我比当总统自由。”大家哈哈大笑。

我问陪同的翻译:“这样的农场在美国处于什么水平?”翻译说:“像戴恩这样的人,在美国并非大农场主,只能算是一个自耕农。”我问戴恩:“为什么只算自耕农呢?”戴恩回答说:“我们不是大农庄,没雇什么工人,平常干活的就是我们夫妻俩加上两个儿子。农忙时便请一两个帮工。”我又问他:“你家那么大的农场,就这几个人干活行吗?”他说:“行!完全靠机器。”他随即领我们参观了他家的机械仓库。仓库里有6台拖拉机,两部卡车,还有一台大型收割机。这收割机可大了。我们站到机器前面,我的身高只有轮胎直径那么一点高度,真是庞然大物。我问他:“这部机器值多少钱?”他说:“现在还能卖8万美元。”这样算来,他的家产不少了。

我问他:“你一年收入20万美元,那么多钱怎么用?”他说:“该用的就用,该省的就省。到将来年纪老了,就去出国旅行。”我们开玩笑地问他:“美国许多农民都有了私人飞机,你有没有?”他说:“我很想有私人飞机,但现在还没有足够的钱买私人飞机,将来有钱买了私人飞机,我会乘飞机到各地旅游。”听了他充满自信的话,大家哈哈笑起来。

我问戴恩有什么爱好?他高兴地说:“我最喜欢看球赛,所以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上都装了一部电视机,有时是边开拖拉机边看球赛,节目精彩时就停下来看一阵再干活。”戴恩真是自由自在。这就是高度的机械化也为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戴恩还饶有兴味地谈到他的家庭。他说,他们夫妇都很喜欢小孩,小孩为他们增添乐趣。他说,他们有了一个四岁的小孙女。有时带她出去干活,让她坐在他身旁,教她一些机器上的知识。这时,我想起我国南方也有带小孩出工的习俗,但我国南方人把小孩背在后背做农活,十分辛苦,小孩也很受罪。而美国农民在劳动中坐在大型机械的驾驶室里享受天伦之乐,这种“活法”,可能会使中国农民羡慕不已。

戴恩家除了这座生产粮食的农场之外,还有一个牧场。牧场离农场不远,问我们愿不愿去看。我们说当然愿去。戴恩请我们去参观他的牧场。他和夫人各开一辆农用车,让我们也坐他们的车子前往。不到十分钟车程,便到了他们家的牧场。牧场比农场要大,牧场面积究竟有多少公顷,我们没细问。只见它是用铁丝网围住的。丰茂的草地,一望无垠。肥壮的牛群在草地上蠕动,逍遥自在地在那里吃草。我们问他:“这么多牛羊怎么管,会不会跑掉?会不会被人偷走?”他说:“牛羊放在这里不用管,从来没有发生过丢失的情况。平常请一个帮工照顾一下就可以了,只有在生牛犊时才会忙乎起来。”他们还领我们去奶牛场。许多带着丰乳的奶牛等候着挤奶。这些奶牛也是戴恩家庭农场一笔丰厚的收入,自不必说了。

我们从戴恩的牧场出来,告别了男女主人,驱车回堪萨斯。我在想,美国靠高度机械化解放了生产力。生产发展了,三大差别也消灭了。这里的农民已经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了。

美国的农民活得很潇洒,活得很自在!

十二、美国工业“巨无霸”

美国是个发达工业国,到处都有工业“巨无霸”。我们在美国的访问进行了一大半,游览各地风光,看艺术博物馆,与新闻媒体交流,而对于美国工农业情况还是了解甚少。在密苏里州克林顿县参观私人农场之后,接着便去看美国“巨无霸”工业。在堪萨斯访问了“本实美达公司”和参观密苏里州的飞机组装厂。

先说本实美达公司吧!它是一个有一百多年历史、具有综合设计施工能力的特大型工程公司,也是在美国本土及境外承接着各种业务的跨国公司。本实美达公司对中国新闻代表团的到访甚为在意,接待规格出人意外。当我们到达公司总部时,公司总裁哈斯尔先生和总经理戴维先生率领全体员工在公司门前列队欢迎。员工们个个手持鲜花,以迎接贵宾的规格给我们每个成员献花。真有点出乎意料。因为同一路上的待遇相比,这是我们在美国受到的最隆重最具有东方色彩的接待了。

哈斯尔先生和戴维先生都是美国出生的企业家。他们长得很魁梧,握起手来很有劲。一一握手之后,就把我们迎进会客厅。坐定之后,服务小姐为我们每人端上一杯热气腾腾、芳香扑鼻的咖啡。我们喝着热咖啡,气氛也就显得热烈温馨。

总裁哈斯尔先生首先致辞欢迎并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该公司的各位负责人。我们的团长则向他们介绍了代表团每位成员。宾主首席的座位上都放置着各自的国旗,像是一场很正规的谈判。会场上呈现出一种隆重热烈的气氛。

哈斯尔总裁在致了简单的欢迎词之后,要我们先去参观。他把我们带到大楼侧面的一段破壁残垣面前。他指着这残垣向我们介绍这个公司发展的历史。他说,他们这个跨国公司是从这一堵破墙开始的。“这个公司原来很小,很落后,正像各位看到的那样,很破败。但经过公司员工的共同努力,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特大型的企业。公司一年盈利达1。1亿美元。”“现在公司实力强大了,也建造了现在这个大楼。从破败的旧楼和现代化的新楼对比中,诸位可以看到公司从弱小到强大的历程。”

哈斯尔总裁介绍这个公司的资产结构和管理经验时说:“本实美达公司的股权完全属于所有在职职工。由于公司职员拥有完全的股权,所以员工们深深地懂得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公司成功的关键,在于员工自身认真踏实的责任感和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随后,哈斯尔先生给我们一本介绍公司发展状况和管理经验的材料。我们从他的介绍和分送的材料中,大致可以看出一点道道:本实美达的管理经验,用我们中国的表达方式来说,就是公司职员的责、权、利是完全统一在一起的。这种责、权、利的一致性,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公司职员的积极性。

哈斯尔总裁讲话之后,便介绍一位高管同我们见面,并让他向中国来宾介绍情况。这位先生向大家鞠了一躬,并自我介绍说:“我叫陶勇,是从台湾到美国这个公司任职的。”陶先生彬彬有礼,英文讲得很好,普通话也讲得不错。面对着中国人,他在讲解中基本用中国话,但在普通话里又不免夹带一些英语或英语单词。我们不知道他的具体职务。好像是什么工程部长。他对公司的全面情况了如指掌。他说:“本实美达公司是一个综合的设计服务公司,它承接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任务,其中包括工业和商业方面的设计,国防设施工程,建筑与室内设计,航空工业,食品加工与制药工业,化学与炼油加工业,水源与水质研究与空气污染控制,发电厂改善工程,电机与蒸汽机设备……等等,都在承接洽办的业务之列。可以说这是一个具有多方面设计施工能力的综合性工程公司。”

陶勇先生还特别向我们介绍了公司与东方的合作。这时,他向我们分发了用中文印刷的一套介绍该公司的图片资料。看来这不是专为我们印制的,而是常用资料。他们与中国人打交道很频繁,早有充分准备。他说:“正在修建的香港新国际机场,就是由本实美达公司承建的。”香港国际机场的建设是一个工程项目“巨无霸”,这个大项目由本实美达承建,由此可看出该公司有着巨大的业务能力。他接着说:“本公司与中国的合作项目还很多,比如最近还承接了中国张家港市的变电工程项目。”

陶先生介绍项目时,还特别强调他们公司对项目质量的重视。他说:“本实美达工程公司在承担工程业务时,表现出高度负责的精神。比如在接受建筑和室内设计时,便组织由专职建筑师、室内设计专家和擅长规划空间运用的专业人员组成建筑设计小组,进行详尽的论证,以追求在设计方面达到完美极至。这样便能将客户、建筑师和工程人员的理想融合成一座品质卓越的建筑物。”陶先生说:“本实美达公司除了民用建筑设施之外,对航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特殊的能力,公司擅长于机场跑道与滑行道的设计以及喷气式飞机引擎维修与制造厂的设计。”

同类推荐
  • 一路钟情:走出来的人生美景

    一路钟情:走出来的人生美景

    《中国国家地理》“十周年文章贡献奖”得主聂作平,用文字引领你,一起领略大地的细节,一起一路钟情。全分为名川秀水、雄山奇峰、旧物新缘、古迹重寻、优雅之旅、边城风光六个部分,讲述了聂作平10年以来游历祖国山河大地的钟情之旅。聂作平在钟情的路上,横跨古今,纵览历史,于祖国之风光,既能从大处欣赏其雄奇壮丽,又能从小处领略其优雅灵秀;既能从古迹中挖掘出尘封故事,又能从新城中发现些生活奇趣……领略大地细节之美,自然一路钟情!
  • 遇见,在青春的途中

    遇见,在青春的途中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游记散文类文学作品,记录了她在赤坎、南澳、周庄、汕头、西湖、香港等地旅行中最美的遇见。
  • 台湾,你一定要去

    台湾,你一定要去

    一本书,缩短了两岸之间的距离!一种情怀,展开了关于台湾的娓娓讲述!一次记录,打开了一个让世界了解台湾的绝佳视角!台湾的地理、历史和文化铸就了她独特的魅力,也锤炼出一种多元交融的气质。作为一个在大陆生活二十余年、移民加拿大20年、游历过世界多地的海外华人,作者有幸随家人在台湾居住一年,得以充裕的时间行走于台湾的山水、城市之间,饱览名胜古迹,领略人文风情,并以其客观、独特、深远、广阔的视角以及朴实、平和、凝练、饱含深情的笔触,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行走台湾、游历台湾的美好记忆,以娓娓道来式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关于台湾的感人故事。
  • 畅游台湾

    畅游台湾

    书是作者到台湾实地旅游考察而完成的一本旅游指南书,是即将奔赴台湾或者已经到达台湾的旅行人员必备的手册。
热门推荐
  • 无赖仙君

    无赖仙君

    看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在偶然中得到女娲娘娘的生命本源,成为打不死的小强;看一个普通的修真者,在现代环境下成为修真界的翘楚;看一个靠着死缠乱打的无赖,成为仙界独霸一方的君主。你想杀我?杀不死?那我缠死你;你鄙视我?你能耐我何?
  • 杀阡陌....我来爱你可好

    杀阡陌....我来爱你可好

    她,是超脱一切无上尊贵的神女,放弃身份,牺牲全部的修为,付出沉重的代价,只为了逆天做法,打开时空之门跨越异界空间爱他!他,是书中统御两界的群魔之首,流火绯瞳,妖娆绝颜倾六界,为挚爱痴心决绝,却注定悲凉一生,无人能温暖他那颗孤寂已久的心!她爱他,机缘巧合!却是注定的劫,躲不开!放不掉!越陷越深……她逆天改命,只愿伴他左右,化去他眼底的伤!初见,他被她颤动心弦!前尘迷眼,他伤她至深!回首,却发现情愫深种。他说:“这回我来爱你,可好?”……
  • 电脑高手

    电脑高手

    未知的世界,战火纷飞的未来交错的时空,英雄辈出的年代扭曲的轮回,硝烟弥漫的战场破碎的宇宙,挥洒热血的豪迈一颗小小芯片破空而来,人生因此而偏转方向。危机一步步临近,横刀直面异世的强者。科技和修行者的碰撞,让意志坚定和执着拼搏的灵魂书写这璀璨的画卷。机械和强化人的融合,让未来和异世都为之战栗!
  • 三国之混在校内

    三国之混在校内

    三国!热血沸腾的历史如同黄梁一梦般,永远的沉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遗憾!如同猎人怀里揣着杆没有子弹的枪一样,眼睁睁的看着大雁从头顶飞过,留下的不过是一根羽毛而已,不免让人很是悲痛。所以我们会怀念,不是为了什么,只是在那个遍地是英雄的年代里,我们都想过......大马金刀,吆喝着一帮手下到处乱串,是何其的牛叉,跟混似的。当然,也有N多人是有别的目的的,比如貂禅,大乔,小乔等等...从这里可以看出,三国真的有着说不完的故事。而这本书里面,我把英雄们都写到了现代,21世纪,以及古历史大学里面...
  • 都市之超级国术保镖

    都市之超级国术保镖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者,当有为国为民之仁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忠勇,惩恶扬善,锄强扶弱,为了百姓而战,哪怕捐躯赴国难,也是视死忽如归;满足其一,即为大侠!
  • 废材逆天:第一狂妃戏邪王

    废材逆天:第一狂妃戏邪王

    她,21世纪的金牌特工,同时有着活死人肉白骨的医术。不料,遭奸人所害,一朝穿越,成为洛府人人唾弃的洛七小姐。废材,她若是废材,那他人不就是蠢材?你家有王器?对不起,她家神器一大堆。什么,你家有三品丹药,抱歉她家五品丹药堆成山。你家有灵宠,她家有神兽。笑话,说她花痴,天下第一美男跟在后,连节操都不要了。她狂,她傲,她破坏,他就跟在她身后擦屁股。她戏他,他腹黑,看狂傲与腹黑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更新慢,见谅]
  • 红铅入黑铅诀

    红铅入黑铅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拖着拉杆箱闯古代

    拖着拉杆箱闯古代

    穿着轮滑来了个空中飞人,莫名就带着一大堆现代物品穿越到古代,本以为身穿她不会那么倒霉,却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身陷王府、本着安稳度日的心态,对着那群侍妾一忍再忍,她们却得寸进尺、羞辱、谩骂、栽赃、陷害、最后更是差点剥了她的一层皮,我生两世,岂容你们侮辱?!在三国盛会,她天马行空的表演惊呆全场,拴住多少人心?事后她疯狂休夫,又是如何震惊天下?————————“这到底是什么?你最好如实交代!”某人满脸冰霜,而那小小身影却是盯着他手里的东西皎洁一笑、“王爷,火气太旺,影响它散热,小心爆炸喔!”(保证完本,放心入坑,o(∩_∩)o求求收藏,打赏和票票,戳!破!)
  • 弑神蛇帝

    弑神蛇帝

    这是一个魂、魄两修的大陆,神秘而奇特的‘天劫魂体’和‘外道之力’还有那永世不灭的‘传承’之力,究竟孰强孰弱?巅峰强者的失败,羸弱败者的成功,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强者!
  • 灰海迷航

    灰海迷航

    最好的海货都在一片神秘的海境中,那地方不归任何国家管,属于公海,也正是因为无人管理,所以危险重重,我们疍家人把那片海,称为灰色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