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在傅恭闵等人的扶持之下坐上皇位,将蒋萝封为蒋太妃荣养在后宫之中,但她腹中的孩子最后还是没活下来,就在人人都以为蒋家要走向衰败之时,蒋萝却在机缘巧合之下将自己的侄女送进了宫。
这侄女是蒋萝的大哥,永安伯世子的嫡长女蒋芳菲,也因此终于挽救了蒋家的颓败之势。
后来高门大户中的长辈教育晚辈时,总是免不了提一提蒋萝这位至孝楷模,训诫儿女要事事以家族为重。
云梓言当时听着贵妇们的口耳相传,便觉得这蒋萝也是个可怜之人,生在家人的期望之中,活在家人的期望之中,算计在家人的期望之中,不知往后的数十年里,蒋萝孤身一人苍老在宫中之时,可曾后悔过、抱怨过自己生在勋贵之家。
梅家的婚事很快便到了日子,云家二房在梅老夫人的带领下,乘了三辆马车往梅家驶去,三辆车里一辆是梅老夫人自个儿乘坐的,也是最华丽的,用的是绸缎的轿面儿,一辆是苏氏和云姝媛姐妹俩的,最后一辆则是丫鬟仆妇们坐的。
云庭晏在外面骑马。
其实根本用不上这些丫鬟婆子跟着,可梅老夫人讲究排场,苏氏便只能给她安排下去。
车上,苏氏眉间掩着一层清愁,数次告诫姐妹俩到了梅家定要时时跟着她,不可随意乱跑。
云梓言明白苏氏担忧什么,便拉着云梓媛的手对苏氏说:“娘放心吧,我们会时刻谨慎行事的。”
云梓媛有些不明白,“为何回祖母家要这般紧张?”
云梓言听了心里一顿,歪头看着她,声音轻的像一片羽毛,“姐姐到议亲的年纪了。”
议亲?云梓媛的脸色有些震惊,过了片刻脸便有些红,低着头不说话了。
见此,苏氏看了眼小女儿,心中是有些感慨的,小女儿不过八岁却已经这般早熟,大女儿已经十二岁却因病不曾接触外界而过于单纯,不知是福是祸。
梅家住在南城,走了大半个时辰才到,离得远远的便听到马车外面的熙熙攘攘,果然平民所居住的南城比官宦人家所住的北城要热闹许多。
此时梅府外面早已停了许多马车,但看马车的装饰模样多半是商人,还有不太引人注目的青布马车,应该是寻常人家。
云府的马车一出现便引来了众人的注目,谁都知道梅员外有个嫁进建安伯府的妹妹,尽管建安伯府在京城的众多勋贵之中排不上名号,但在平民百姓的眼中这就是了不得的高门大户了。
梅老太爷亲自迎出了大门,梅老夫人才由刘妈妈扶着出了马车,今日她穿了一身枣红色八仙富贵万寿纹褙子,脸上的笑容藏着几分倨傲,站在一众平民之中犹如鹤立鸡群。
梅老夫人带着孙子迎了上来,笑的牙不见眼,“姑奶奶回来了,快请进府吧。”
那孙子像模像样的拱手道:“姑祖母亲临,侄孙儿感激不尽。”
这边苏氏也带着姐们俩猫身走出马车,便听梅老夫人笑着说:“你这孩子跟姑祖母客气什么,要成亲的人了可要大方些。”
梅老太爷听了,一脸的笑容有些松动,这时云庭晏也从马上下来了,拱手道:“舅父大喜!”
梅老太爷免不了又是一阵寒暄。
苏氏看着外面因云家马车的到来而聚集在一起的人群,露出几分为难,云梓言也看在眼中,却也无奈,大户人家往往会在招待宾客时专辟出一个门来招待女客,免得冲撞了未婚的闺阁女儿。
可梅家是经商起家,规矩也不怎么在意,此时马车外面到处都是人,她倒还好,毕竟年纪小些,可云梓媛已到了议亲的年纪不能随意见外男的,要是被拿捏住当话柄,云梓媛的婚事先不说,回了云家定会被禁足的。
她咬了咬牙,敲了敲窗户,杜妈妈凑到车窗外低声问道:“小姐有何吩咐?”
云梓言说:“你去告诉祖母,我肚子疼,想如厕,想从后门进去。”
杜妈妈看了眼梅府外面的人群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忙去附耳与梅老夫人说了,梅老夫人不满的看了眼身后的马车,不耐烦的摆摆手算是同意了。
马车绕着梅府转了大半圈找到后门。
今日府里的下人们忙的团团转,梅家无人注意到从后门进来的人,苏氏又对梅府的后院不熟悉,便随便找了个丫鬟来问路。
那丫鬟手里正捧着一个描金的妆奁盒子,见来问路的是一个丫鬟趾高气扬的说:“闪开,挡着我们七小姐装扮小心你的小命!”
去问路的珍珠愣了愣,那丫鬟冷哼一声,头也不回的走了。
云梓言却陷入沉思之中,她没看错的话,那丫鬟手里捧着的妆奁盒子上贴的是喜字,而这喜字是只有新嫁娘的嫁妆才会贴,这时候新娘的嫁妆不是老老实实的放在院子里,为何会由一个丫鬟捧着到处走?
她歪头问苏氏,“娘,那丫鬟方才说的七小姐是谁?”
苏氏想了想,说道:“七小姐?难道是你舅爷小妾生的庶女?”
云梓言当然知道那是庶女,还知道那庶女名叫梅娴芝!
她故意往那妆奁上引,“不知娘方才看见那妆奁盒子上的喜字了没?那不是新娘的东西吗?为何会送往七小姐那边?”
苏氏果然露出沉思的表情。
杜妈妈适时说道:“此时新娘子还在喜房里坐着呢,用来送人是不可能的,依奴婢看,只怕是这七小姐偷拿了新娘子的嫁妆呢!”
苏氏一惊,与云梓媛面面相觑,“这怎么可能?”谁家会做这等没脸没皮的事?
杜妈妈说:“这后院的事谁又能说得清呢。”
杜妈妈是在大户人家做过老妈子的,后来旧主家败了她们这些下人才会打发出来,见的龃龉事多了,可当着两位小姐的面她却不敢说出来,怕脏了她们耳朵。
云梓言见时辰不早了,也不在此事上纠缠,便催促苏氏离开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