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位、不越位、善补位”是员工对单位的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是衡量员工职业素质的重要标准。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名员工,工作要做到位。做到位既是一种敬业精神,又是一种责任意识。所谓敬业,是对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认认真真。而责任,就是不逃避工作中出现的风险。这种责任感是超越敬业精神的。因为对于敬业来说,你只有收获,而对于责任,你可能会有更多的风险。
每个公司、每个员工都有自己明确的工作范围和职责范围。你首先必须保证工作到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它尽量不出现漏洞。
即使大家都能够以老板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奋敬业,尽可能积极主动维护公司利益,恐怕也同样存在着做不好的现象。做不好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同时,责任边界总是会有交叉的地方。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在责任边界上经常存在模糊地带。这个时候,往往需要自己积极主动,多承担一些责任,不能留出责任的空白区。这是责任意识到位的基本要求。
除了要求工作做到位,我们还要求在工作中不要越位。要做到不越位,你首先得对工作中的“越位”有正确的认识,而不是断章取义或以此为借口推卸责任。
有一个北京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到深圳工作,应征做了一个公司的策划负责人。他工作起来也算出色,很受客户认可。但是他自恃才高,对一些他认为的小策划案采取不接的态度。有一次,一个广告公司要设计宣传页,他不屑于接,于是就推给他的一个同事去做。他的同事很高兴地接下来。但他是新手,由于不懂得规则,在策划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漏洞。这个研究生发现了漏洞,但是他并没有指出,而是暗暗嘲笑。方案反馈到客户那里,客户毫不客气地取消了与他们的合作,转向了他们的竞争对手那里。很快,经理就找到了研究生,批评他因为他的推脱责任使他们失去了一个大客户。研究生据理力争,说那不是他策划的。这让经理很失望,于是经理决定将其开除,而那个研究生的同事却留了下来。
研究生在临走时的辩白中说道:“我就是为了不越位。因为我的责任就是把策划案做好,其余的不在我的权限范围内。怎么我按照规则做了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其实,不要越位是说公司的有些事情牵涉到管理权限。如果没有上级的授权,超越了管理权限就会导致权责不清。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你可以推卸责任。
无论如何,该是你管的事情,就一定要管住管好。不该你管的事情,则要根据实际情况,主动配合主管人员把事情处理好。特别是在责任出现交叉的时候,更要以公司大局为重,从维护公司利益出发,从拓展公司业务出发,把相关工作做好。
还需强调的一点是,不越位不等于不要补位。
该补位的时候,你不及时补位就可能造成公司利益的损失。公司的每个员工都对其他的员工负有责任。这就像互相咬合的齿轮,大家必须紧紧地连在一起,才能共同发挥作用。因为“成功的组织必须对自己负责,也需要彼此负责,这才能达到事先约定的成果”。因此,当工作出现责任空当的时候,员工应该能够及时补位。
在一次项目完工的剪彩仪式上,有一家房地产公司邀请了总公司五位领导前来剪彩,当五位领导被请上台后,项目经理发现台下还有一位相当级别的老领导也来了,于是硬把这位领导拉上台,让他也一道剪彩。下面的员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眼看就要出洋相了。
说时迟,那时快,公司办公室主任迅速地从大衣口袋里拿出一把剪子递了上去,一字排开,六位领导喜气洋洋地剪完了彩。所有的人皆大欢喜。一位老员工在吃惊之余,顿生敬佩之情,随即问办公室主任:“你怎么知道还会叫一个人上去?”
“如果老总再叫一个,我这边口袋还装着一把呢。”
人在职场,要善于补位,就要想他人所未想,你才能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你才能把“泥饭碗”变为“金饭碗”。这样的人一般是不会失业的,因为别人的需要就是自己生存的最好条件。
陈清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平时的工作只是收发、传送领导文件。当公司出现一些无人料理的事情时,别的同事都为能少做就少做而推来推去,而陈清就像一颗螺丝钉一样赶快补上,不多久一份工作就漂亮地完成了。从此“阿清你见一下那个客户”,“阿清你去做那件事情”,这样的指派越来越多。
陈清从未觉得自己是个被人支来支去的“小跑堂”。虽然杂事很多,但是得到锻炼的机会也多,比如叫她去接触传媒,联系公司的广告业务,参与广告文案的写作,选择适合的传播渠道等等,这都给了她一个充电和学习的机会。
一直在暗中观察员工表现的老总暗暗点头。从此陈清工作更忙了,但是忙的却是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比如公司的一些重要客户,一些谈判的场合,老总都会带上陈清一起去。终于有一天公司要准备“上市”了,需要把公司彻底包装成一家公众公司,拟一份招股说明书,集团董事会希望陈清能做好准备,协助管理层完成公司历史上质的飞跃。
陈清不负众望,漂亮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理所当然地成为那家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秘书。后来,她又跃升至公司管理层高级管理人员,并且成为资本运营方面独当一面的大将。
每个公司都会出现一些无人负责的事情,这时就需要员工及时补位,多做一些事情;做的事情越多,你的地位越重要,掌握的个人资源和工作资源也就越多,情形对自己就越有利。
其实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是在为将来做准备。如果我们树立起补位意识,用锻炼自己成长的积极心态来对待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就能把工作当成机会,把指派当成锻炼。
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扪心自问:你是否有补位意识?是否善于补位?如果你的回答不是特别肯定的话,那么,你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让自己成为一个任何时候别人都离不开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