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争霸”两个字来概括春秋时期历史的话,那么战国时期就是一个兼并与变革的时代。战国开始的标志是“三家分晋”,前边尽管笔者已经对这一史实进行了简单地描述,但由于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这里将进行详细地叙述。
在公元前544年前后,晋国公室卑弱,政在私门,政权旁落到韩、赵、魏、范、中行、智氏等六卿手中。在这样的形势下,私门与公室,以及六卿之间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公元前458年,赵氏家族所统治的邯郸地区发生叛乱,范氏与中行氏帮助反叛赵氏的家臣午攻击赵鞅简子,赵简子退保晋阳。韩、魏两家因与范氏、中行氏有仇,便在智伯的率领下,趁机出兵击败了范氏与中行氏,救助了赵氏。范氏与中行氏战败,只好逃到了齐国,晋国政权掌握在了智氏与赵、韩、魏四卿的手中。公元前456年,智氏与赵、韩、魏私分了范氏与中行氏的土地,晋出公听说后大怒,计划联合齐、鲁两国势力出兵剿平智伯瑶、赵襄子、魏桓子与韩康子四卿。智氏与赵、韩、魏四家知道后,先发制人,出兵攻晋,晋出公战败,死在了逃往齐国的路上。晋出公死后,智伯瑶立了晋昭公的增孙骄,是为晋哀公,晋国朝政转落入智氏手中。
讲到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智伯瑶的为人,这与后来的三家分晋有直接关系。智伯瑶和智宵都是智宣子的儿子。当初智宣子要确定智瑶为继承人时,族人智果劝他不如立智宵,因为智果知道智瑶是一个才无德的人,将智氏家族的命运交给智瑶必然会荡家覆宗。但智宣子没有接受智果的劝告,坚持将智瑶立为了继承人。智瑶被立后,智果与智氏家族断绝了关系,自立一宗,改姓辅氏。
智伯瑶继位后,在内政消灭了范、中行两氏,驱逐了晋出公,将晋哀公推上了公位,大权独擅;对外兴兵伐齐,两度讨郑,战功赫奕,威震诸侯,确实有所作为。然而他为人贪得无厌,好大喜功,骄奢淫佚,刚愎自用等缺点也暴露了出来。智伯瑶的这些缺点使他四处结冤,终于导致了自己的灭亡。
有一次,智伯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宴饮,酒宴上他喝得兴起,竟然戏弄起韩康子,使得韩康子大感尴尬。智伯与赵襄子结怨最早、最深。公元前464年,智伯伐郑,当时赵简子的儿子赵襄子还未继位,随智伯一同出征。智伯酒醉后,大发酒疯,灌酒殴击赵襄子。赵氏家臣纷纷要求以死相拼,被襄子劝阻了,他说:正是因我能够忍辱,父亲才会立为世子。但他内心已对智伯有了刻骨的痛恨。
智伯瑶立晋昭公后,独揽朝纲,成为四卿中势力最大的大夫。这引起了赵、魏、韩三家的忌惮与不满。智伯瑶为削减赵、魏、韩三家的势力,稳固自己的地位,采用了借晋昭公的名义收取三家土地的策略。他先向韩康子索要了一百里的土地和户口,韩康子如数交割了。跟着智伯瑶又派人向魏桓子也征收了一百里的土地和户口,魏桓子敢怒不敢言,也只好如数交割了。当智伯瑶增加了二百里的土地和户口后,再向赵襄子讨要土地时,遭到了赵襄子的拒绝。赵襄子强硬地回答说:土地是先人留下的产业,韩、魏两家愿意送上,是他们的事情,我可办不到。智伯瑶得知后立即以晋昭公的名义,率领韩、魏两家联军一同攻打赵襄子,并许诺灭赵氏后,将把赵家的土地和户口平分。
公元前455年,智伯与韩、魏两家军队一同讨伐赵襄子。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不易硬拼,便死守晋阳不出。晋阳原是由赵氏已故家臣董安于设计,尹铎经营的,城高墙厚,城内储备充足,易守难攻。当初赵简子派尹铎治理晋阳,尹铎专门请示赵简子:我经营晋阳是为赵氏输送财赋呢,还是为赵氏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呢?简子回答他是建设一个稳固的后方。尹铎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后,他到达晋阳大大减少了实际上的征收税额,晋阳百姓由此得到实惠,以至心向赵家。智伯率韩、魏两家围攻晋阳,晋阳官兵百姓上下齐心,坚守半年,仍然气势不减。可久守城池,晋阳城中的弓箭快用尽了,这使得赵襄子十分担忧。这时谋士张孟突然想到了什么,就对赵襄子说:人们都说当年董安在设计晋阳城的时候,在宫殿里储备了无数的箭枝,咱们为什么不找找看呢?张孟的一句话提醒了赵襄子。他立刻叫人把宫墙拆去了一段,果然发现里面全是做箭杆的现成材料。于是他又下令拆了宫殿中的几根大铜柱子,铸成了箭头,这样一来,弓箭多得足可以支持几年。赵襄子看到这些,深深地感受到了能臣的未雨绸缪,他叹息地说:如果没有董安于,如今上哪儿能找到这么多的箭呢?如果没有尹铎,晋阳的老百姓又哪儿能这样视死如归和我们赵家站在一起呢?
就这样,攻守双方在晋阳城下展开了拉锯战,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晋阳城仍然屹立不倒。这一天,智伯瑶走到山上察看地形,当他看到自龙山而下,过晋阳城东北向下游流去的晋水时,不觉一拍脑门儿,自言自语地说:现在正是雨季,我为什么不用水攻呢!想到这里,智伯瑶吩咐士兵们在晋水旁边另外挖一条河,将晋水引向西南,一直通到晋阳城下,并在晋水上游造了一个很大的蓄水坑,拦水筑坝,截住了东流的晋水。几天后,大雨瓢泼,蓄水坑很快就积满了。这时智伯瑶叫士兵们在河坝上开了个豁口,汹涌的洪水从豁口涌出,沿西南河道直冲晋阳,倒灌入城里。不到两天的时期,晋阳城里便变成了一片沼国,房屋被淹没过半,城中百姓只能跑到房顶和高地上避难。可即使是这样,晋阳城中百姓仍然拒绝投降,他们用竹排、木板作成筏子,烧火、做饭都跑到了城头上,继续与赵襄子一起坚持着抵抗。
民心固然没变,可是再这样下去,不用智伯瑶攻打,城里的人也都要被洪水淹死了。在这种情况下,赵襄子只好破釜沉舟,把希望寄托在韩、魏两家身上了。赵襄子知道韩家和魏家并不是甘心情愿地为智伯瑶效力,他决定说服韩康子和魏桓子,倒戈攻击智家。他和张孟商量后,到夜里,用木筏将张孟送出了城。
而智伯瑶看到水淹晋阳的情景后,大感痛快。他把韩康子和魏桓子请到跟前,指着洪水中的晋阳城说:看看吧,我不用交战,就能让够让晋水替我消灭赵襄子啦!晋阳就快完了。早先晋水就像城墙一样拦住了我军,今天它就要将晋阳淹没,水能够护国,也能够灭国,看来如果不注意的话,大河也会成为祸患啊!所以所,晋水能够淹晋阳,汾水就能淹安邑,那绛水也就能淹平阳了。你们说,是不是啊?安邑是魏氏家族的大城,平阳则是韩氏家族的大城,智伯瑶对魏桓子和韩康子说这种话,摆明了是在威胁他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魏桓子和韩康子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说什么呢?也恰恰应了那句话,得意忘形,骄兵必败,就在智伯瑶自鸣得意,被眼前暂时的成功冲昏头脑的时候,张孟在夜色的掩护下偷偷地潜进了韩、魏两家的军营。张孟的到来,与其说是张孟为赵襄子向韩、魏两家求救,倒不如说是韩、魏两家在彷徨不知所措,为自己和家族的命运担忧的时候,天上掉下了一棵救命稻草。三家会面,各说情况后,一拍即合,决定共同进攻智氏。
水淹晋阳后的第三天晚上,韩、魏两家拆除了大坝,将晋水导向了智伯瑶的军营,随后三家水兵乘坐木筏一同向智伯瑶杀去。智伯瑶在睡梦中被洪水冲醒,听见四周三家军队的喊杀声,明白是韩、魏两家也反叛自己了。他在家臣的掩护下准备逃脱,途中被赵襄子截杀。智氏家臣智国见智伯瑶被斩也挥剑自刎了。智伯瑶被击败后,智氏家族被灭族,仅有智果一门因改为辅氏得以保全,而智伯瑶的头盖骨被赵襄子涂上油漆,制成了饮器。公元前453年,智氏土地全被韩、赵、魏三家平分。
智伯的家臣豫让经血战后杀出了重围。他发誓要为智伯瑶报仇。豫让曾多次行刺赵襄子,但都未能成功。最后一次,他自毁容貌,吞下火炭弄哑了嗓子,办做街头的乞丐寻找机会,可还是被赵襄子发现擒拿住了。赵襄子本想放了他,而豫让此时万念俱灰,和智国一样自刎死去。
晋阳大战后,晋国公室的权力完全控制在了韩、赵、魏三家手中。公元前前437年,晋哀公去世,其子柳继位,是为晋幽公。晋幽公时,幽公不但无法号令韩、赵、魏三家,反而自己还得去朝见三家之主。晋国公室只保留着对绛与曲沃二邑的控制能力。公元前425年,赵襄子、韩康子和魏桓子相继病逝。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的继承人韩虔、赵籍和魏斯向周威烈王请封,韩、赵、魏三家遂被封为诸侯,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受封后,各自设立了宗庙,宣告天下各方诸侯,除秦国外各诸侯国都派人表示祝贺。晋幽公死后,晋国又经过了烈公、孝公两代君主,晋桓公二十年,赵成侯和韩共侯将晋桓公迁到了屯留,晋国灭亡,晋国土地彻底被三家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