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36800000034

第34章 尘埃落定出函谷(2)

回到鲁国后,当孔丘的弟子纷纷前来询问雒邑之行的情况时,他深有感触地说了这样一番话:“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射之。至于龙,我就无能为力了。龙腾云驾雾,直上九天,老聃先生大概就是那天上的飞龙吧!”

周敬王三年(公元前517年)夏,在晋国的号召下,郑、宋、鲁、卫、曹、邾、滕、薛等十个诸侯国的代表群集黄父(今山西省沁水县西北),共同商讨戡平叛乱,匡扶王室的事宜。

丧期刚满的赵鞅,在韩起的保举下,代表晋国主持了这次会盟。赵鞅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借着“尊王”的名义,重振晋国的国威。

因此,会盟刚一开始,赵鞅就直入主题:“诸位都看到了,姬朝之乱已逾数载,致使王化之民流离失所、王畿之地枯骨成群。此番召会大家,主要是商议两件大事:其一,各国均要向王室提供粟米及其他必要的援助,使天子不受冻馁之苦;其二,由晋国出面,组织一支勤王的大军,各国都要出兵出力,以便早日戡平叛乱,保证天子及王室的安全。”

赵鞅的话音刚落,郑国的子大叔便问了一句:“敢问赵孟子(时人对赵鞅的尊称),我们应当何时出兵呢?”

“每个国家的情况都不太一样,要做到步调一致,总是需要一点时间的嘛!”赵鞅推脱道。

“自东、西二王并立以来,王畿之地战祸频仍,晋国既然有心戡平叛乱,还百姓以安定太平,那么就应该快刀斩乱麻,以免夜长梦多!”对于子大叔的一番说辞,各诸侯国的代表纷纷表示赞同。

赵鞅被子大叔将了一军,只得悻悻地表示:“诸位都回去做准备吧,明年一定要将天子送回雒邑!”

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年初,各国军队只是缓缓集结,却不见出兵的迹象。

晋顷公这个傀儡,为了不使晋国失信于天下,便命赵鞅率领晋国的先头部队进击姬朝。晋国一动,那些始终保持观望状态的诸侯国们才懒洋洋地派出了自己的军队。由于各路诸侯同床异梦,无心恋战,所以真正对姬朝构成威胁的只有晋国军队。

虽然有晋国军队的参与,可敬王的仗打得却并不顺利。晋国的军队毕竟不是王室的军队,敬王着急,可是晋国却并不着急。

到了这一年的十月,敬王被姬朝打得忍无可忍,不得不在滑地起兵,以求自保。

十一月初,晋国军队突然加强了攻势,姬朝的部队连连退却。在晋军攻陷巩地后,召简公见大势已去,便公然背叛了姬朝。

姬朝后院起火,腹背受敌,陷入到全军覆没的危险境地。无奈之下,姬朝只得带着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文公以及南宫嚚逃亡楚国。

十一月十一日,召简公在尸地跪迎周敬王,并与单穆公、刘文公结盟,宣布永远效忠于敬王。二十三日,周敬王正式进入成周,并于次日在太庙中与群臣盟誓。

十二月初四,周敬王在晋国军队的保护下,正式入住庄宫。然而,这场残酷的王位之争还远远没有结束。姬朝在逃往楚国的时候,还做了一件震惊天下的事——将周王室的历代典藏悉数运往了郢都。

在这一过程中,那些来不及运走的典籍、器物,全部都被付之一炬。伯阳的噩梦成真了,火光之中,无数简牍灰飞烟灭……

王城陷落后,伯阳与秦佚保护着周王室的典籍,与姬朝一同流亡楚国。

雒邑到郢都的路程千里迢迢,一路上又频频遭遇王师与诸侯联军的袭击。伯阳拼尽全力,可还是没能将全部的典籍都保存下来。

更糟糕的是,在逃亡的路上,婴离忧惧交加,突然高烧不退。伯阳一边保护典籍,一边还要照顾婴离。伯阳心力交瘁,精神也变得有些萎靡不振。商婉看着心疼,便将照顾婴离的重担揽在了自己的肩上。

就在抵达楚国边境的那天夜里,姬朝一行突然遭到一伙吴国游骑的偷袭。

姬朝撤出王城后,单穆公便立即在晋国的撮合下与吴国结盟。一直以来,吴国都是晋国牵制楚国的得力助手,这一次,单穆公也希望借助吴国的力量来制约楚国,以防姬朝在楚国的扶持下东山再起。

吴国游骑的人数不多,似乎只是一支深入楚国边境的斥候部队。他们似乎也并不恋战,一阵袭扰过后,便消失在一片树林之中。

婴离所乘马车的马儿在冲突中受到了惊吓,马车在剧烈的颠簸中侧翻在地。婴离大病未愈,身体柔弱,不幸被甩出了马车。狂躁的马儿一阵狂奔,恰好从婴离的身上踏了过去……

鲜血在接触到空气的刹那,便凝成了浓浓的黑夜。

伯阳失神地将婴离搂在怀中,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迟钝,甚至连秦佚都有些不敢相认。

前往雒邑的路途还很遥远,可是对于伯阳而言,他的旅程已经在那样一个血腥的夜晚戛然而止。

伯阳失魂落魄地抱着婴离的尸体,告别了姬朝,告别了他所珍惜的典籍。他需要一个人静一静,想一想这些年来的生活究竟有何意义。

伯阳将婴离带回了苦县老家,并将她安葬于自己的养父养母身边。在此后的几年中,伯阳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为了不使王室的典籍毁在自己的手中,他开始像孔丘一样,在楚国的一些穷乡僻壤之地游学讲道。

楚文化在战国时代的盛极一时,便与王室典籍流入楚国以及伯阳的传道授业有关。

伯阳虽然归隐山林,可是他曾经的学生,王位之争的主角姬朝依然不甘寂寞。他先是向天下诸侯发布了一篇讨伐“单穆公之乱”的檄文,然后又在楚国四方奔走,希望重新聚拢散落天下的反单势力。然而此时的楚国,已经有了自身难保的苗头。假如姬朝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或许就不会有日后那种身死人手的悲惨结局了。

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接受孙武的建议,采取分兵扰楚的游击战术,打得楚军晕头转向。没过多久,吴王又在伍子胥的辅佐下,大举攻楚。在与吴国的频频交锋中,楚国损兵失地,被打得狼狈不堪。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在单穆公的怂恿下,晋国执政士鞅(范献子)会十五国诸侯于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东),商讨攻伐楚国的大计,结果不了了之,使晋国在中原诸侯中威信扫地。

同年,吴军在孙武与伍子胥的联合指挥下大举攻楚,其间五战五捷,直捣郢都,几乎灭亡楚国。

楚国的失势,使姬朝一直未能实现反攻雒邑的愿望,郁郁寡欢地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然而就是这样的生活,他也没能过得长久。

周敬王十五年(公元前505年),趁着楚国元气大伤、风雨飘摇之际,单穆公买通了无极派里的顶级刺客。这些刺客扮作商旅潜入郢都,成功地刺杀了姬朝以及随他一同流亡的几位大臣。

侥幸脱逃的姬朝余党,无法在楚国继续立足,于是便悄悄地潜入到郑国。

周敬王十六年(公元前504年),儋翩与尹文公在郑国的帮助下,攻下了周敬王的六座城池。到了这一年的冬天,周敬王被迫逃出雒邑,居于姑莸(周邑)。

次年,晋军再次出动,攻下了姬朝余党最后的据点谷城(今河南省孟津县)。至此,这场历时十七年之久的王室动乱终于画上了一个句点。

周敬王十九年(公元前501年),在秦佚与商婉的陪同下,七十一岁高龄的伯阳前往相邑去祭奠老师商容,随后便在一个名叫沛(沛地,原属宋国,战国时被楚瓜分,大致在今江苏省沛县)的地方住了下来。

这一年,孔丘也已经五十一岁,他的仕途坎坷,先是在鲁国被公卿排挤,后又被诸侯列国所嘲弄。

同年秋,孔丘一路南行,抵达宋国。当他听说伯阳也在宋国的时候,不禁老泪纵横。

孔丘继续南行,终于在沛地再次见到了伯阳。

伯阳的眼窝深深凹陷,一袭白袍与须发相得益彰。孔丘也沧桑了许多,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明眸善睐的少年。

“早就听说仲尼成了北方的圣贤,今日一见,为何如此落魄啊?”伯阳幽幽说道。

“丧家之犬,何足称贤?”孔丘自嘲道。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曾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怎么?难道你还没有得道吗?”伯阳眼光深邃,衣袂轻扬,浑身上下都飘逸出一股超然世外的气韵。

“弟子不才,虽年过半百,却仍未得道。”孔丘的神情有些暗淡。

“告诉我,你是如何寻道的?”伯阳轻抚胡须,悠然问道。

“弟子从礼乐制度中去追寻,五年时间都没有结果。弟子又从阴阳变易的规律中去追寻,十二年过去了,仍然一无所获。”孔丘不无沮丧地回答道。

“你说得一点没错。假如道是可以言传身教的话,人们早就把它讲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了。因此,与其寻道,不如悟道。心中不自悟,道便不能停留。名,是天下人共有的,不可贪多;仁义,是先贤的施舍,只可留宿一夜,久居便会招来灾祸。我听说,古代的圣人,时而假道于仁,时而寄道于义,天马行空,没有常迹。道就是这样一种东西,你没有办法描述它,因为能够说出来的道,皆不是常道。”听伯阳论道,使孔丘顿生一种酣畅淋漓之感。

孔丘将心中的困惑向伯阳娓娓道来:“弟子研究《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已经有很多年,自以为对其中的道理也参悟得十分透彻,可是当我去觐见七十二位国君,与他们讨论先王之道与先贤之德的时候,却没有一位君王肯听我的。难啊!究竟是他们难以被说服,还是大道原本就难以彰显呢?”

伯阳闻言哈哈大笑:“所谓六经,不过是些陈腐的遗迹,并不是遗迹的根源。你所说的那些东西,就好比是先王踩出来的足迹,足迹怎么能算鞋屦呢?白鶂(造字) (一种形如鱼鹰、毛白色、能高飞的水鸟)雌雄相互对视而生育;虫,雄的在上面鸣叫,雌的在下面应和,借着回声而受孕;同类而身兼雌雄两性者,可自行生育。就像不可阻遏的时光一样,它们的天性不可改变,命运不可逆转。假如得道,怎样做都可行;假如失道,怎样做都行不通。”

孔丘默然良久,幽幽说道:“弟子明白了!飞鸟孵卵而化育,游鱼濡沫而生子,蜜蜂育化而得生。我没有顺应自然之道,就贸然改变自己,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不顺应自然之道,就看不到万物的天性,这样的我又如何去教化别人呢?”

伯阳点了点头:“嗯,仲尼今日得道了。”

临别之前,伯阳将所藏之书悉数送给了孔丘。这些典籍都是天下文章的精华,孔丘如获至宝,对每一卷书简都爱不释手。

伯阳觉得,他已经为这些陪伴自己一生的书简找到了最好的归宿。心愿已了,他便要以另一种形式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他不愿多想身后的事情,只想远离这喧嚣的乱世。

一头青牛,一袭白衣,半空紫气出函谷,五千字文定乾坤……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老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老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读论语心得全集

    读论语心得全集

    本书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
  •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了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的历史生成、中国第一个唯物史观思想的体系化、唯物史观与李达中国经济问题、唯物史观与李达社会主义理论等。
  • 杂著:(方立天文集第十卷)

    杂著:(方立天文集第十卷)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本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管窥《道德经》

    管窥《道德经》

    本书旨在向朋友们推荐《道德经》这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希望读者们读了它之后能够有所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和顿悟生活中的“道”,进而循“道”而行,成为“修善”,“有德”的人。
热门推荐
  • 不灭魔祖

    不灭魔祖

    魔神,林天河。---------------------------------
  • 咳喘病用药与配餐

    咳喘病用药与配餐

    本书介绍了咳喘病的基本常识、用药常识、常用药物、配餐常识、合理配餐、食疗食谱。涉及到临床、西药、中药、营养、食疗、厨技等内容,专业性强,知识面宽、信息量大,很有实用价值。本书在06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重新做了调整,深入到前沿,与时代同行,取之精华,使之更为适合读者的口味。
  • 古仙源

    古仙源

    上古有仙源,争霸难分休。仙路左右盼,过往不予纠。一朝落殃渊,塑我无敌究。往昔敌三千,明朝落九流。
  • 如霜醉,九千情

    如霜醉,九千情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她一身红衣屹在万山之巅。他等她三千年等不来她一朝回眸。她乃一代妖王,唯我独尊,却独愿为他人一声声师傅叫了三万年;他乃六界战神,横扫千军,攻城万座,却独独攻不下她心。“你心里,可是从来都只有他一人?”她张了张嘴,想说她是爱他的,却终没有说出口。“你从来都不曾回头看看...从来不曾。”万年后,她想,若是当初许他一个答案,就不会一个人孤孤单单至今。“你究竟想要什么?”“我想要的,从来不过是一个你罢了。”昔年相识宫阙若,与君相知桃花谷,画中仙人不似仙,只教轮回念君安。她是夙九千,一世妖王风华绝代,不愿成佛,只愿成魔!
  • 倾世绝宠,腹黑小魔妃

    倾世绝宠,腹黑小魔妃

    她是医学鬼才,一朝穿越,成了将军府不受宠的嫡系大小姐,就连那些庶妹见了都要她下跪。笑话,她何时给人下过跪?曾经欺她辱她者她都要他们百倍千倍的还回去!是妹妹又如何?她照样不放过!废物?草包?呵,你见过十六岁成为大灵师的废物吗?你见过用丹药砸人的草包吗?就算在异世她一样可以混的风生水起!
  • 如果下一秒再爱你

    如果下一秒再爱你

    她爱过一个人,爱了很久。可当初的她只是丑小鸭,不敢说出那个字。她认为只要她默默地守候在他身边,就已经如沐春风,就已经此生足矣。这段记忆印象如此深刻,以至于让她看不到,有人在一旁,深深地看着她,关注着她,爱着她。终于,她明白一个道理,她虽然没有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但是,在经历了似水流年后,却能爱上那么一个人,以及与那个人彼此相爱。一颗早已知道名字的树,在她心中生根发芽,终是硕果累累,亭亭如盖。
  • 西风旅团

    西风旅团

    灾害蔓延,怪物肆虐,被封禁在游戏中的人们,又该何去何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超级娱乐王

    超级娱乐王

    一个小人物发展成一代天王,靠的是头脑?不,是外挂。
  • 网游之废物崛起

    网游之废物崛起

    腾讯公司新出的一款虚拟游戏,在偶然的情况下让主人公得到了一枚神奇的戒指。从此让主人公菜鸟变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