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无法不变老,但是他可以抵制衰朽。
——[英国]塞缪尔
很多职场白领忙于工作,过度“挥霍”自己的身体资源,同时又不注意身体保健,养成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时间一长,很容易患上各种职场疾病。一项研究表明,我国城市高级职称的中青年知识分子中,大约有75%属于亚健康状态,其中40岁以上者高达78%,在部分知识分子、企业管理人员中,亚健康状态的可高达80%~85%,这一人群虽然可能还没有被诊断患有某种疾病,但已具有发生疾病的高危倾向,而且有一部分人确实已经成为病人。
为了不遭受病痛的困扰,也为了事业有更大的发展,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职场病的危害,预防它的发生,让它远离我们。
一、颈椎病。
颈椎病是颈椎的一种劳损退变疾患,与长期的屈颈动作有关。伏案工作,或者长期操作电脑的人是易患人群。患病严重时可以压迫通向上肢的神经根或通向脑子的椎动脉而引起臂至指的酸、麻痹、痛觉或眩晕,甚至压迫神经中枢——脊髓,而产生半身无力。这种病变是难以逆转的,但是可以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它继续恶化。
(1)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平时可经常做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
(2)伏案工作一段时间(约半小时)后,应及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3)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保持脊柱的正直。最好让电脑屏幕正对着自己。
(4)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5)及早并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6)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
二、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腰背部肌肉在长时间绷紧、拉伸后出现疲劳,形成的损伤性炎症。表现为用力弯腰、挑重担或举重物之后,突然发生腰痛,且腰椎两旁肌肉发生痉挛而有触痛。长时间坐着办公的人是易患人群。
(1)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
(2)避免长时间坐或站。坐或站一段时间后,应活动活动,或变换一下姿势,使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的肌肉和韧带得到放松,避免劳损而引发腰痛。
(3)椅子要求舒适又灵活,理想高度是坐下时膝部略高于臀部,理想深度是比大腿的长度略短。这样,坐下时双脚可以完全放在地上休息,臀部前方的肌肉也处于松弛状态,而且腰部可以靠紧椅背,腰肌就不易疲劳。
(4)睡眠时以侧卧为宜,让髋、膝处于适当屈曲位。床垫不要过软,可在软垫下置一硬板。褥子不可过薄,防止腰部着凉。
三、血管栓塞
血管栓塞包括冠心病、脑血栓(中风)、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久坐少活动是主要因素之一。程序员、司机、编辑、文书、打字员等是易患人群。
(1)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坐了两小时就要起来运动一下(最好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加速下肢血液循环。
(2)如果长期坐或站的工作者可以采取按摩等手段活动,防止产生肺栓塞。
(3)体位改变时不要太突然,比如由坐转为站立、由蹲位转为站立时应将动作放缓,避免太剧烈的动作。
(4)要多饮水,每天饮用8杯(约2000毫升)。饮水时间以早晨起床后和每餐饭前l小时饮水为宜。可饮用20~50℃的白开水和淡茶水。
(5)宜吃清淡的食物,以素食为主,粗细粮搭配。晚饭不宜多食荤厚食物,少食甜食。少食动物内脏和动物脂肪。
(6)坚持锻炼身体,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打羽毛球、爬山、游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体内脂类的代谢。
四、抑郁症
繁忙的工作,已造成现代人精神紧张,情绪烦躁,以致出现头昏脑涨、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性功能下降、失眠等症状,或者身体的某个部位疼痛、疲劳、体重下降……进一步发展成没有心情进行日常活动,无法集中精神做事。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脾气暴躁、坐立不安,甚至还可能产生自杀的念头。
调查显示,约有四成办公室人群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状,其中女性比重明显高于男性。患严重抑郁症,导致健康出问题最多的是手工业者、商人和企业老板。著名的主持人崔永元就曾因工作压力过大导致严重的抑郁症,后来不得不暂停工作,修养治疗才得以恢复。近几年屡次出现高科技企业员工的自杀事件也可以看成是抑郁症的一种表现。
为了避免办公室精神抑郁症,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应对客观问题时,注意控制情绪、不要紧张。这不仅对自身健康有利,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
(2)经常参加体力活动、摄入食物注意营养平衡、保证健康的睡眠、控制咖啡和酒精、少抽或不抽烟。
(3)工作中要避免夸大问题的严重性,应尽量培养从积极方面看问题的习惯。
(4)多与他人交往,多交朋友,学会倾诉,遇到困难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避免遇事压抑不语。
(5)经常锻炼,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均会增强人的自信心,增进幸福感,松弛精神,提高精力。
(6)要安排一些高兴欢乐的事情,如访友聊天,或参加野餐、文娱活动,看电影、听音乐会等。
(7)经常到户外接触阳光,接触绿色植物。
五、信息焦虑综合征
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传播工具的高速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使人们承受着前所未有的信息负担,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甚至可能导致突发性地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女性还会并发停经、闭经和痛经等妇科疾病。例如我们在看报纸、电视时,充斥着大量的广告、粗制滥造的电视剧、凶杀案的报道等,让人看了不仅索然无味,而且还会无端产生烦躁的情绪。这种由过多信息引发的不良症状被称为信息焦虑综合征。拥有高学历的记者、广告员、信息员、网站管理员等是高发人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
(1)每天保证睡眠9小时,每天睡前坚持锻炼15分钟。
(2)每天接触信息媒体控制在两种以下。
(3)不要让媒体牵扯你的时间和注意力,应该自己做主,查找对自己有益的资讯。
钻石法则55:办公室简易健身法
上班族应当坚持锻炼,积极消除疲劳,预防疾病。以下的健身方法简易、有效,不妨试试:
(1)叩头。每天早晨或晚上睡觉前轻叩头部,用来刺激头部穴位。全身直立、放松,双手用手指轻叩头部,从前额向头顶部两侧叩击,再从头部两侧向头中央。次数一般为50次左右。
(2)梳头。用木梳(最好用黄杨木梳,别用塑料、实属制梳,若无木梳,也可用手指代替),先直梳,从前额经头部到后部,逐渐加快。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划破头皮。再斜梳。先顺头形梳,头发梳顺,再逆向梳,再顺头形梳。每分钟约20~30下,每天1次,每次3~5分钟。这样可以刺激头皮,松弛头部神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节经络,达到消除疲劳,强身的效果,对脑力劳动者尤为适宜。
(3)击掌。两手前平举,五指伸开,用力击掌,越响越好。刺激两手相应穴位,一般在20次左右为宜。
(4)搓手。取习惯体位,心静神凝,耳不旁听,目不远视,意守肚脐,两手合掌由慢到快搓热。
(5)搓面。把搓热的手平放再面部,两手中指分别由前沿鼻两侧向下至鼻翼两旁,反复揉搓,到面部发热为止。然后闭目,用双手指尖按摩眼部及周围。
(6)搓耳。耳廓上有很多穴位。用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前后错擦耳廓。次数视个人情况而定,一般以20次左右为宜。
(7)搓颈。先用两手食指,无名指反复按摩颈后部的风池、风府穴,力量由轻到重,直到局部发热。
(8)腹式深呼吸。直立,两手叉腰,先腹部吸气。停顿片刻,慢慢呼气,直到吐完为止,再深深吸一口气,反复10余次。
(9)弯腰。双脚自然分开,双手叉腰,先左右侧弯数次,再前后俯仰数次,然后两臂左右扩胸数次。次数自定。
(10)散步。轻松、从容地踱步,把一切琐事暂时仍开,以解疲劳,益神智。散步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做到形劳而不倦。持之以恒,久行之能振奋精神,兴奋大脑,使下肢矫健有力。
(11)炼眼。双眼远眺窗外的景观,眼睛用力向下眨,可舒缓眼睛晶状体的疲劳。
(12)转颈。脖子先左左、右右、前前、后后的转动,然后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再逆时针转动,可放松颈部紧张神经。
(13)揉肩。肩周的最疼点,采用压抓揉的手法,可缓解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