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与心理同样重要,所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职业倦怠的预防非常重要。
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
——[荷兰]斯宾诺莎
在中国,职业倦怠症已经成为正在成为广为流传的职业病,由此而引发的心理和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经调查显示,中青年男性中有三种疾病在逐年增加:
(1)猝死。据有关专家称中青年男性已成为心脏病猝死的高危人群,最年轻的猝死者年仅33岁。更危险的是中青年突发猝死往往没有任何先兆,身上没有急救药。猝死的原因是工作压力过大、生活方式不科学、高度紧张、过度焦虑引起或加重冠状动脉痉挛而致心肌梗死。
(2)抑郁症。据调查,在一些高级白领和经济状况不好的中青年中,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人大幅增加。当一个人的焦虑情绪积累或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如不及时进行心理治疗,就会导致抑郁症,它会让人厌世、无望、植物神经紊乱等,甚至结束生命。
(3)ED(勃起功能障碍)。据统计,40岁以下患有ED的患者正在明显增加,已达50%以上。ED年轻化的原因主要是竞争激烈、压力大;应酬频繁、过度疲劳;肥胖和心脑血管病导致勃起障碍;缺少运动,代谢功能紊乱;滥用壮阳类保健药物等。
(4)肺癌。35岁是吸烟的最高峰,直接导致肺癌发病率的上升。
(5)肝癌。其元凶是脂肪肝,在我国30至40岁男性中,有四分之一被确诊为脂肪肝,而脂肪肝并发肝硬化和肝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的150倍。
现代职场的快节奏已经给员工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面临极为严峻的考验。一旦稍有疏忽,就很可能由此而铸成大错。但令人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或者说没有意识到其严重性。这些人只知道一天到晚工作,不注重休闲活动,结果搞得自己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消极倦怠,甚至付出生命。
2003年6月,浙江东方集团副总经理朱永龙因长期精神抑郁自杀身亡。
2004年3月4日,大中电器总经理胡凯因心脏病突发逝世。
2004年4月8日晚,刚刚从上海出差回来,连续忙碌了几个星期的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终于给自己安排了去健身房的时间。然而,连日超负荷的工作让他的心脏已不能承受剧烈的运动,54岁的杨迈猝死在跑步机上。
在杨迈辞世仅11天后,全球快餐业巨头、麦当劳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吉姆·坎塔卢波于19日凌晨死于心脏病突发,享年60岁。
2005年初,清华两名年轻教师疑因过度劳累,四天内相继去世。
……
这些曾经在业内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人物就这样瞬间消失了,他们消逝的身影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思索。是什么在吞噬成功人士的精神和健康?工作固然重要,难道比生命还要重要吗?
很多人玩命工作,甚至置健康于不顾,他们的最好理由就是“我热爱工作”。这是非常错误的辩解。他们是工作狂的表现,而不是热爱工作。
一个热爱工作的人会重视健康,而不会以搭进身体为代价。因为他知道,强健的身体是一个人征战职场的本钱。要想保持最好的工作质量,就要保持最好的身体质量。如果身体跨了,你还谈什么工作?关于健康,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比喻,他把健康比做是数字1,把情感、财富、成功等等都比做跟从在l后面的0.没有健康的体魄,怎能有精力和热情投入工作?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的人,又怎能体会到工作的快乐?所以,健康是工作的基础,是快乐的条件,是远离职业倦怠的基础。
有一位青年经常抱怨自己时运不济。
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来到青年的身边,他问道:“年轻人,干吗不高兴?”
青年摇摇头:“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这么穷困?”
“穷?我看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感叹。
青年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从何说起?”
老人没有作出正面的回答,而是反问道:“假如今天我打断你的一只手,给你一千元,你干不干?”
“不干。”青年人回答道。
老人又问:“假如我打瞎你的一只眼睛,给你一万元,你干不干?”
“不干。”青年人回答。
“这就对了。你身上的钱已经有了好几百万了。有一双眼睛,你就可以学习;有一双手,你就可以劳动;有美好的青春,你就可以奋斗。现在,你自己看到了吧?你有一个多么丰富的宝库啊!”老人微笑着说。
这则故事巧妙地说明了健康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里面拥有无穷的财富。
在职场中要懂得流汗不流血,拼命不玩命。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一件事:生命永远比工作重要!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绝对不要变成工作的奴隶。而一个人的健康不可能由别人来负责,只能靠你自己。
钻石法则46:保持健康的小方法
(1)早睡早起。至少在上班前一小时起床,做好一天的准备工作。
(2)与同事和家人共同分享工作的快乐。
(3)休息时小憩一会,使头脑清醒,呼吸通畅。
(4)利用空闲时间锻炼身体。
(5)不要奢求每件事都做到尽善尽美。
(6)不要急切地、过多地表现自己。
(7)在生活中不要有太多的顾虑。
(8)偶尔听音乐或者读点休闲书,这样可以放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