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恰如人意的工作,只有可能选择一个更接近你所要走的路的出发点。
——佚名
一个人如果能够找到适合自己性格、气质和爱好的工作职位,并能做到人和工作的最佳匹配,则会如鱼得水,在工作岗位上大展宏图。相反,再好的岗位,如果不符合自己的喜好和特点,一段时间后,就会使人厌倦,出现职业倦怠。
学计算机专业的吴丽,毕业后进了一家有一定规模的电脑公司做软件设计员,拿着比其他同学高好几倍的薪水,但她并不开心。她不是一个善于和异性打交道的人,可工作中接触的都是年轻的男士,这让她很不适应。而且,她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这份工作。想到未来的日子都是过着这样枯燥又乏味的工作,心中竟不寒而栗。她缺乏工作热情和灵感,只是为了做而做,为了每个月不菲的薪酬而做。
逐渐地,吴丽对上班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一想到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心里就犯憷。后来,情况发展得更严重了,她对上班产生了极大的抵触情绪,甚至故意装病以摆脱巨大的心理负担。
一次偶然的机会,吴丽参加了一位大学同学的婚礼。同学嫁了一个美国老公,并举办了中国式婚礼,知道吴丽英语不错,特意请她去照顾新郎的几个亲戚。听着他们纯正的美国式英语,吴丽内心涌动着一种冲动,兴奋地用英语和他们交流着。从婚礼上回来后,吴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发觉自己的兴趣在英语领域。可是,一想到自己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英语过硬的证件,刚刚鼓起的勇气又被浇灭了。
然而,由兴趣引发的动力是极强的,再加上她对工作越来越身心疲惫,最后决定给自己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一家公司看了她翻译的文件后,答应录用她。老板拍着她的肩膀说:“你的能力就是你最好的证书。”听到这话吴丽的眼睛湿润了。
现在,吴丽已经成为一名同声传译的翻译,在英语这片广袤的天空中尽情地展翅飞翔,虽然困难在所难免,但她有使不完的劲儿,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因为她喜欢自己的工作。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心情肯定是愉快的;自己不喜欢的事还要强迫自己去做,心情自然不会快乐。所以,如果你发现现在的职位不是你所爱,或者你仅仅是为了薪水才才疲于应付,那么你就有必要考虑换个工作了。
当然,选择职业仅仅喜欢并不够,还需要你有能力能够胜任。例如,喜欢唱歌,却天生没有好嗓子;喜欢打篮球,身高还不到一米七……如果出现这种不能胜任的情况,你就有必要打消把喜好当成工作的念头了。
可惜的是,我们中的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他们在浑浑噩噩地干了很多年以后,一事无成,才发现自己一直在干不喜欢也不能胜任的工作。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游客来到了天堂,天堂美丽的景色把他迷住了。他流连忘返,信步漫游来到了一座宫殿前,里面传来阵阵仙乐。游客不由自主地迈步走了进去,看见里面正当中坐着圣徒彼得,周围还有一群身穿洁白衣服的天使,圣徒彼得见有人进来,就问游客有什么事情。
“我可以见见曾经在人世间最伟大的一位将军吗,尊敬的圣徒?”游客说。
“喏,就是这位。”圣徒彼得顺手一指立在身旁的一位天使。
“但是,尊敬的圣徒,他不是最伟大的将军,他在人世间只是一个普通的鞋匠。”游客辨认了一会,很肯定地说。
“是的,你说得对。可是他原本应当是最伟大的将军,只是因为他选错了职业。”圣徒彼得很惋惜地说。
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鞋匠本来具有将军之才,却因为他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没有正确的职业规划,他选错了职业而没有成为世上最伟大的将军。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一个聪明的人应该在大学期间就开始进行职业准备。你可以通过尝试各种兼职,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也可以关注各种职业信息,了解社会上各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根据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计划,还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单位去实习,获得实际的操作知识。总之,如果能够经过周密的准备,能大大的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
小李高考后上了一所专科学校,他在大学里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因其出色的组织能力,担任校学生会干部。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去人才济济的大城市谋职,而是不顾别人的偏见,选择了最基层、最贫困的乡镇工作,在当地,有大专学历的人才还很少,因此,小李很快就得到提拔。因为具备学生会干部工作的经历,较好的适应了政府机关的用人要求,不到三十就当上了某县的县长。而他的很多同学还在大城市不停地跳槽和求职。
小李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选择了人才还属于稀缺资源的乡镇去工作,也因此获得了职场上的成功。而如果他选择了上海、北京等大都市的话,在这些地方,研究生和博士生都遍地开花,以小李一个区区专科毕业生,很难有什么竞争优势。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如小李这样幸运,能够从一开始就能干上自己喜欢又适合的工作,很多人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才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如果你发现自己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也不要特别心急,当你心态比较平静、意识比较理智的时候再采取行动。你可以花点时间静下来想想:自己要什么?擅长哪个领域?性格倾向于从事哪类工作?是努力不够还是被摆错了位置?究竟想从工作中获得什么?工作能不能提供这些?这时要尽量摒除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同时把关注点放到工作的积极方面上,不要纠缠于工作压力等消极方面。
当你比较冷静地思考了自己面临的处境后,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否则,一旦出现对工作厌倦的情绪就急于急于换个工作,大多数时候是一种逃避问题的表现。你虽然暂时逃避了,日后它肯定会以其他方式爆发出来,恐怕过不了多久又要在灰心丧气、厌烦倦怠的泥沼里挣扎。
钻石法则10:选择职业时先问自己3个问题
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了解,一个简单的方法便是给自己提三个问题:
(1)“我适合干什么?”
(2)“我想干什么?”
(3)“我能干什么?”
在你对以上三个问题给出答案以后,别急于做决定,把答案写下来。过一段时间后,再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同样,把答案写下来。如此,反复几次,如果你得出的答案都是相同的,那么,你就可以从容地开始选择你的职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