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
几乎是走遍了大半个紫禁城,才从景阳宫来到慈宁宫。踏着脚下花盆底子,虽是从小练就莲步姗姗的本领,但我的腿还是微微发酸。
暖暖熏风云嫣然,空气中芳香弥散。步入曲径通幽、精致古典的慈宁花园,尤是令我陶醉。慈宁花园,位于慈宁宫之南,是由慈宁门进入慈宁宫的必经之地。思绪如蝶,在阳光下翩然起舞,从未停歇。我依稀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到慈宁花园的情形。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呢?当今的太后,在那时,还是先帝的永寿宫斓贵妃。我曾随母亲入宫去永寿宫拜访贵妃,却被告知贵妃被太后邀去慈宁花园赏菊花。于是,莫名的,我第一次去了慈宁宫,第一次进入了慈宁花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了前朝圣熙惠太后慕容氏。那时候我才七岁吧,不记得那个只有一面之缘的慕容氏太后,却被慈宁花园的美景所痴迷流连。出身名门,大家闺秀,佟佳府的园林已是精妙绝伦、妙笔生花,可只有见到了这慈宁花园才知苏州园林的精髓与诗意盎然。
记忆如花纷飞,只因相遇太美。参天柏树,绿荫如盖,环绕整个花园。红豆水杉,整齐错乱,花园中无处不在。柳树沿湖而植,桃花朵朵盛开。湖中莲叶田田,荷花点点,九曲桥一座通往湖心水榭。亭台楼阁,碧水相映;梅兰卿卿,假山幽幽。春夏秋冬,各有奇景。无论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抑或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都各具其态,各有所长,无一不令人心醉神迷。
时光流转,景物依然,却是物是人非。我没来由地感慨,步至慈宁宫正门前,我停下了脚步。抬头仰望,蓝色的天空里,“慈宁宫”三个字赫然映入眼帘。究竟有多少宫中的女人,能熬到这个梦中的地方?我亦是不知道,自己的姨母,当今的太后,是怎样步步为营,以一个巡抚大人的二千金成为一朝太后的。想到此,我叹了口气,跨入门槛。
却是熏鸽姑姑自内而出,见了我,福礼歉意道:“贵人小主来的不巧,太后娘娘现下身子欠安。倒叫小主白跑一趟。”
“无碍。”我微微笑,“倒是娘娘的身子……太医来瞧过没有?”
“旧时的老毛病了,小主无需担心。”
“那么,有劳耿姑姑代我向太后娘娘问安。”
“是,恭送小主。”
慈宁宫宫门外,只见回裳仍守在那儿。
“小姐,怎么?”回裳见是我,忙走过来。
“太后身子欠安,歇下了。”我疑惑道,“不是叫你和云瑾先回去吗?怎么你还在这里。”
回裳笑道:“奴婢放心不下小姐,就没和姑姑一同回去。”
“行了,就猜到你这心思。”我扶着回裳我的手莲步姗姗,“现下眼见着还不到午膳时辰,回宫倒也百无聊赖,不如你陪我走走。”
“是。小姐可要去御花园?听闻秋色绚烂,很是美呢。”
“也好”
宫道漫漫,似乎不见尽头。一路上经过不少宫室,其中却有一宫苑显得格外开阔。
“小姐,这是哪儿?”
“你呀,云瑾教你认路你还信誓旦旦地说学会了呢!”我打趣回裳,“入宫前,我来过几次紫禁城,但毕竟是外戚,甚少入内庭。不过,这儿我倒是知道,应该是长春宫罢。”
“长春宫?”一时间走至长春宫门前,却见宫门紧闭,像是无人居住。
“恩。长春宫建于景元初期,是景元帝为其宠妃西宫皇贵妃所建。故而华丽典雅,精妙绝伦。这位皇贵妃极爱花草树木,因而宫苑中又有奇花异草,古木参天,花树繁茂。崇德元年,崇德帝居于养心殿。而中宫皇后白氏就住在了这长春宫。崇德帝爱重皇后,而皇后又贤良求简,帝于是将邻宫改造成月桐书院,是皇后专属的读书之地。当今圣上是太子时,便曾在此地读书学习。所以呢,这长春宫是极大的。”我娓娓道来。
“小姐真聪明,什么都知道!”回裳笑眯眯的。
“什么嘛!曾在姑母处听闻修缮长春宫之事,我好奇便去问姑母,姑母忙着也就含糊其辞。后来又去问了母亲和熏鸽,方才知道的”
一时间也就走到了御花园南角,遥望可看见清挽湖碧波荡漾,湖心兰漪岛亭台楼阁。往事依依,见过西湖美景之后,再不为其它湖水所动容。但这清挽湖如斯景色,水色天光,仍吸引了我走至湖边。
湖岸边,垂柳不见秋日景象,仍浓绿如青丝瀑布垂于湖中。阳光灿烂,将宫墙琉璃镀上金子般的色彩,远远倒映在湖面。微风拂,湖水如褶皱了的绿缎,却散着淡淡金光。一条长堤,架于水面。这很长的堤,两边没有任何树木。夏天时,两边水中青荷袅袅,是通往湖心亭的唯一途径。远处,一座高耸的拱桥,在水中投下圆月般的印象。走过这拱桥,便到了对岸。对岸有山有楼,春日里鸟语花香,秋日里也是菊花烂漫。钦安殿、雨花阁等都藏匿于其中。
其实,整个御花园,就是围绕清挽湖所见。既有参天古木、万紫千红,也有江南园林般的假山奇石,真可谓天下第一园林也。
沿湖岸一路向东,闻见淡淡桂香,原是一片桂花林。除荷花外,我也是最爱桂花。银桂清新,金桂馥郁,实乃秋日一大美景哉。忽见一凉亭,周围银桂环抱,曰之“闻风亭”。近了,进了,又听《梅花三弄》之乐声,余音绕梁,宛若天籁。
正纳罕,却见亭中坐于一佳人,一曲抚琴毕,淡笑望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