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依然炎热的有种想将太阳射下的冲动。
有人说,父母的爱正如这烈日一样,无法远离又令人压抑,于是我们尝尝鼓足吃奶的勇气,想逃离,伤害恰恰无法避免。
毕业之前由于专业要求,必须在正规的学校实习过才能拿到学位证书,因此老杨跑到母校蹭了两个多月的课上了上。幸运的是,得到指导老师的首肯,她居然理所当然的带起了两个年级,一个初一,一个高二。
有人说这世上唯独与孩子们打交道最单纯,因此尽管课时紧张,大大咧咧的老杨居然忙的不亦乐乎,每一篇作文都逐字逐句的品读,没一份作业都仔仔细细的批改。她说不希望这些孩子对自己或者说对这门课失望,鼓励总是好的。
鉴于此,老爸老妈心里乐开了花,他们以为大概这应该就是一个本分的女子应该过的生活———当一个朝九晚五的中学老师,坐拥几十天的寒暑假,然后找个不错的小伙子嫁了,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不过也对,像他们这样一个平凡的家庭,还要怎样的日子才算不平凡呢。而且对于老爸老妈来说,家里出了个教书的,而且还是闺女,是件特别光荣的事。
爸爸许诺只要老杨踏踏实实留下来教书,他就给她置办一辆车,虽然是电动车,也算是比较有诱惑力的,毕竟她连电动车还不会骑呢。
不过,现实总是来的比较突然。原本老杨以为就这样在家教书也挺好的,工资少点没关系,起码每天还是蛮开心的。只不过结束实习的最后一节课上居然被自己的学生来了个大抄底。
“杨姐,你毕业了就不要回来教书了。这么个小县城有什么好呆的,四年书不能白读了吧。”
也许很多出外打工的人都是这么想的吧。于是就有了城市化,有了源源不断在外求学的小地方人选择北上广一系的大城市工作,确实,读了四年书,最后留在这样一个小县城教书吗?老杨一个人越想越觉得不甘心。加之这次回学校一趟,听到很多同学都选择外出,她更是下定决心了。
于是,摊牌,风波,矛盾,冲突,接踵而至,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家庭来说确实一次暴风雨的洗礼。
“我不同意!”老爸依然是家里最强势的那个,也许永远都是,他的家长作风有相当厚的遗传功底,因此他常常被当作爷爷的翻版,他的话一般具有一票否决权。从小老杨就最怕爸爸。虽然说全家最疼她的就是爸爸了,可能也就是因为太爱所以才让她太压抑吧。只要爸爸说的话一般都当圣旨来执行。
“为什么?我就不!”可是这次她反抗了,接下来的竟是爸爸一言不发的摔门而去。
错愕的杨晓一脸呆滞,眼泪已经一直不住的流了下来,不知道到底是难过还是委屈,又或者是对父亲的愧疚,她自己恐怕都没弄清楚。于是这一冷战就是一个星期,她与爸爸没有说过一句话。以致于妈妈搬来很多说客,企图打消杨晓的念头。
老妈生气的在一旁清点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大抵就是诸如在家教书好处多,假期多,休假制度好,相当于公务员,铁饭碗待遇好,等等。其次就是数落外出的坏处了。
“你一个女孩子,体质又不是很好,一个人跑那么远又没有亲戚朋友,谁来照应你?刚开始去的时候吃什么住哪里,工作怎么开始找?你想清楚了吗?万一遇到个坏人怎么办?你出去做什么你想清楚了吗?人家单位要不要你呢?会不会有人是骗子…”
几位姑姑们像一挺机关枪一样的扫射不停。关于这些问题,说实话杨晓确实没有认真的想过,不过她总想大概到那了就知道了吧。
“你看看你,就知道伤人心,你可知道这家里就你爸最疼你了,你还这样顶撞他。在家呆着好好的,你这孩子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呢?”婶娘们也来凑热闹。你一言我一语的,瞬间家里变成了菜市场。杨晓不明白,她不就是想出去追逐一下自己的梦想吗,怎么就这么难。
“我只是觉得自己在外面读了四年书,就这样回来教书太不甘心了。我不要过这样的日子。”
“一个女孩子家的,还要过什么样的日子啊?!教书还不好?你看人芳姐,拿着国家的工资,天天多快活!”老妈说。说起这芳姐,已经成为挨家挨户教育自家闺女的典范了。乖巧懂事,还踏踏实实的在家教书,从小就是好孩子的典范。如今找了个校长当老公,就更被村里的这些人当榜样了。
“哎呀,妈!我不想过别人一样的日子。我在外面呆了四年,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你觉得我在家里能呆的住吗?”
“关键是你一个人啊!”
“我都说了不是一个人,还有韩乐羽,她有个同学已经在那边呆了几个月了,没有你们想想的那么恐怖!”
“你从来没有一个人去那么远呆过,人生地不熟的,我不同意!”爸爸忽然从房里走出来,虽然语气缓和了不少,但是还是很强硬。过去的一个星期没有跟老爸正面打过招呼,忽然觉得他老了不少。
杨晓忽然觉得是不是自己错了,也许她应该像村里每个本分的女孩一样,听从父母的安排,在家好好教书。毕竟,当初能上大学已经是整个村里最扎眼的事了。从小就听村里多事的人在妈妈耳边叨叨:“家里都揭不开锅了,还给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回头长大了找个好人家嫁了不就好了。”显然妈妈此时是有点后悔了。也许当初不读那么多的书,这会大概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了,在家安安心心的相夫教子,平平安安的,多好。
杨晓挂着眼泪,哽咽的说:“你们就放手让我出去吧。我身体不好可以锻炼,一个人没出过门也可以锻炼,如果你们永远把我放在你们的羽翼下,我就永远也长不大。总有一天我要离开你们独自去面对生活,面对各种问题,到那个时候我要怎么办?你们让我出去看看,如果我真的过不下去,我就回来,好不好?”
杨晓不知道自己说的他们听懂了没有,只是她再也没有词去说了,也没有力气面对这一群自称走的路比她吃的米还要多的长辈争论下去了。只是眼前一片寂静,令人害怕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