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相聚只是为了一次郑重的道别。
下午一点,图书馆前广场毕业合影。所有人都在忙着整理自己,只是为了给其它所人,也包括曾经的自己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合影过后,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斥着拍照的学生。情侣,姐妹,兄弟,师生,合影似乎成了他们表达离别最好的词汇。老杨和木子无暇凑热闹,只是为了赶紧回家。不过偶尔充当了一下别人风景里的过客而已。当然,对于没有好好拍照留念一下,老杨确实感到遗憾,以致于多年以后想学学文艺范,回忆回忆母校的花花草草啥的,都只能凭借粗鄙的记忆。
学校里总有那么些人,脑子好使,还不忘钻钻空子,还能从毕业生那里赚点零花,嫉妒啊。这不,就有那么一撮人,搞了个回收站,专收被褥垫褥水瓶等生活用品,还有一帮人搞了个书摊,专收旧书,这可乐坏了老杨了。除了懒,我们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她呢,且用着吧。
据说变卖这些东西,老杨是经过上级同意的,老爸的意思就是寄回来太麻烦,还没地方放,老杨乐的屁颠屁颠的将其换成了零花钱。至于那些厚的背不动的书嘛,老杨挑了基本具有代表性的留了下来,以便将来某个不孝的后代考证她的光荣历史,搞不清楚她学的啥专业,还是存点货比较好。
对于老杨的这种败家行为,木子和小羽表示极度不屑。
“我就担心我那十几双老古董怎么办。”大一开学那会儿,木子的妈妈给她手工做了十几双布鞋,搁在以往当然是好东西,不过现在穿布鞋的少,于是它们就理所当然的被木子束之高阁了四年。木子纠结的是到底要不要随那些被子一起寄回家。
“我主要是这个!”只见小羽抱着一个大箱子跟在后面。
“你真行,弄这一箱子书往家寄,还搞个幸运方便面的箱子,我还以为家里买不到呢。”老杨说。
“什么啊,用箱子多方便啊,绷带一封,全部搞定!”
不过说实话,鉴于现在快递如此方便,邮寄什么包裹都不成问题了。说话间,学校里忽然闹闹哄哄起来,据说是男生宿舍那边在毕业狂欢。各种塑料瓶子,鞋子,书,扔的到处都是。路过的人跟着起哄,尖叫,到处都弥漫着一种奇怪的氛围。
草坪,小树林,以及所谓的情人坡,各种道别的情侣,拥吻,哭泣,嘻哈,伴随着各种行李箱滚轮的轰鸣声,此刻的校园估计是最热闹的了吧。这让人不禁想起,四年前的某一天,我们开学,大一迎新的校园也不过如此,只是时间不同,心情也不同。
提起行李箱,搭上回家的客车,前路如何,四下茫然。还记得大一开学那会,系主任调侃的说起“大学”这个词:“大学就是个大染缸,大一热情似火,大二卿卿我我,大三努力找工作,大四大家散伙。”当时听着只觉得好笑,如今想来确是涩涩的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