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嘉宁将抄好的的佛经在请安的时候交给了吴老夫人身边的嬷嬷,吴老夫人尽管有些狐疑罗嘉宁是不是罗嘉宁救了三房的那三个孩子,但是看到罗嘉宁的顺从的样子,她又觉得不太像,所以她也没有再为难罗嘉宁。
吴玉清看着吴老夫人等人对罗嘉宁所做的一切,有些隐隐的担忧,罗嘉宁虽然大度,但是却并不是一个没有底线的人。上次那个簪子别人不知道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吴玉清记得在上辈子那个簪子对罗嘉宁意义非凡,似乎是景和公主给她的第一个礼物,而且那个簪子似乎还是什么东西的钥匙,现在被吴老夫人那么毁了,谁都不能保证罗嘉宁日后会怎么清算。不过吴玉清向来人微言轻,她说什么,苏锦绣都是不理会的,所以吴玉清也就没说什么,只是冷眼看着吴老夫人等人作死。
罗嘉宁在“春晖院”待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回到了她自己的小院子,这个月的请安任务已经完成了,如果没什么大事,吴老夫人不会再找她们过去。
罗嘉宁回去的时候,吴玉颖也跟着她到了她的院子里。
“表姐,苏表姐在我们家里很受欢迎,我怎么才能和她一样呢?现在大家都叫我‘小傻子’、‘呆子’和‘病秧子’之类的,我好想大家都能喜欢我。”吴玉颖略显苦闷地说道。
罗嘉宁想了想说:“小颖,不要在意她们说什么,我们小颖一直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只不过前些年小颖一直病着,所以开始学习的时间比较晚,以后小颖会慢慢好起来的。”
“真的吗?”吴玉颖问道。
“真的,表姐不会骗你的。”罗嘉宁肯定地说,倒不是她哄小孩子,而是吴玉颖本来就不笨,再加上温素素和吴德明都是很有才华的人,他们会教好孩子的。
“表姐,我得先走了,又到了和娘学习绣花的时间了,我得过去了。”吴玉颖撇了撇嘴说道。
罗嘉宁摸了摸吴玉颖的小鬏鬏,说:“去吧。”
吴玉颖走了没多久,秋阳就匆匆忙忙地进来了,她的脸上的表情是前所未有的焦急,这和她一贯的面无表情太不一样了。
“小姐,出事了。”秋阳说道。
“怎么了?”罗嘉宁问道。
“皇上刚刚下旨,让秋姑娘和现在驻守历城的将军庆元成婚,下月初三出发。”秋阳说道。
“怎么会这样?”罗嘉宁一下子坐在了椅子上,她有些慌乱,有些不知所措,这个消息太过突然。
“奴婢也不清楚具体过程,似乎是因为曲国随时可能会打过来,皇上为了安抚庆家人,所以就让秋姑娘以公主的身份嫁了过去。”秋阳说道,不过对于这些事情她知道的也不多。
“想办法让我见秋姐姐一面。”罗嘉宁说道,她现在心神不宁,也没有办法去仔细思考。
“奴婢会想办法的,也许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秋晚说道。
“嗯,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我想一个人静静。”罗嘉宁说道。
秋阳行了一个礼以后就退下了,罗嘉宁一个人坐在床上平复心情,等她冷静下来的时候,她仔细想了想秋阳说的事情,觉得还有哪里是她忽略了的,因为历城在东边,而曲国在北边,即使曲国想要开战,也不可能绕道而行,毕竟东边还有一个硫月国,绕过去也很麻烦,不过她也知道秋阳是不会骗她的,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秋阳有的地方弄错了,不过秋晚裳被赐婚却是真的。
正在罗嘉宁努力地想要理清这件事情的时候,温嬷嬷过来和她说温素素让她过去一趟,说是有事情和她说,罗嘉宁没有耽搁,很快便到了温素素的院子里,吴德明和吴余岩父子也在。
“姨父”“姨母”“表哥”
罗嘉宁一一和给在场的人打招呼。
“坐下吧,一家人不必那么拘礼。”温素素说道。
罗嘉宁在温素素的下首坐了下来,正好在吴余岩的对面。
“小宁,这回急急忙忙让你过来是想和你说说秋晚裳的事情,毕竟她是你师父名义上的女儿,不过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吴德明说道。
“我知道了,您说吧。”罗嘉宁说道。
“皇上今天早朝上下旨要求秋晚裳以公主的名义嫁给镇北将军秦源,下月初三就从京城出发,让秋晚裳嫁过去的目的不外乎三个:第一是为了安抚秦源,向秦家人表明朝廷对他们的信任,希望他们好好地驻守边疆;第二是希望秋晚裳可以为他做内应,让秦家人更好的为朝廷效力,也让他更好的掌控秦家;第三就是不想动国库里的粮草,再过几天,就是为漠北一带的军队发放粮草辎重的日子了,朝廷不想放粮,就选择了赐婚。”吴德明说道。
“镇北将军······难道是北方不太稳定?”罗嘉宁问道。
“不只是北方,哪里都不太稳定,前段时间台城还发生了一场暴乱,不过已经镇压下去了。”吴德明说道。
“父亲,也就是说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没有安定太平的日子可以过了?”吴余岩问道。
“或许是吧!”吴德明叹息了一声。
“秋晚裳毕竟是从‘怀远王府’出来的,皇上这么做就不怕文人墨客的口诛笔伐吗?”吴余岩说道,从身体状况有所好转以来,他一直在努力地填充自己,他希望自己可以和这个世界接轨,所以他知道秋晚裳是从怀远王府出来的。
“有些话是不能说的,你心里明白就好,议论当朝天子不是你该做的事情。”吴德明说道。
“儿子明白。”吴余岩说道。
······
秋晚裳的是谁,京城中知道的人并不多,毕竟她被软禁在“清宁宫”很多年了,不过她的事情却引起了京城权贵的警觉。许多本来已经平息的流言又重新秘密流传着,比如当今天子即位的时候是没有拿到传国玉玺的;再比如安平帝的死不是意外,而是由当今太后——即当年的莫贵妃设计害死的;还有说当今天子准备通过和亲来解决外敌入侵的问题,京城中有女儿的人家需要小心等等。
不管流言是怎么传播的,有多少人相信了流言,但是当今天子不懂治国确实是事实,白佐帝(七皇子即位以后的称号)还不如安平帝,安平帝虽然多疑又贪花好色,但是他还是知道要远离奸臣在乎百姓的,而白佐帝则是信任奸臣赵河,任由赵河残害百姓,而且还加重赋税,导致现在的安国百姓辛苦劳作一年,却还是会饿死孩子;而且白佐帝还放纵贪官污吏横征暴敛······
这样的局面,确实让京城权贵人心惶惶,官员们在上朝的时候更是什么都不敢说,只能充当木头人,因为他们害怕一言不当,就会连累全家人的性命。
一些深谙时局变化的老臣已经感觉到了危险。因为现在安国国弱,曲国、硫月、陈国还有其他一些小国,都不可能不动手,到时候,安国就危险了,不过他们也没有办法上书进言,因为赵河和莫太后是不会让白佐帝看到他们上的折子的。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有人早已经开始部署了,安国不仅不会走向灭亡,还将迎来一个国泰民安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