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接本小说的第一回。
--话说这小太朗现在已经是一个小小的军师了,故而她自己也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
现在,小太朗在家中的时间都是在看刘树困的一些书籍,比如三国演义等古书。
刘树困就感到奇怪,问小太朗道:“怎么,你也对这些古书感兴趣吗?”小太朗并不正面回答大人的问题,只是随口说道:“我只是随便翻一翻而已。”说着话,也就继续翻她的古书,且一个整天都是这个样子,并不理会大人们的眼光。
刘赛花也感到奇怪,私下对老公言道:“你看这孩子不会出啥事吧?”刘树困到底见多识广一些,即言道:“人家城里的孩子到底不同于乡下人,你瞎操个啥心呀?”刘赛花感觉有理,也就不再管这小太朗,心忖:“让她自得其好了”。这样想着,也就只管干自己的事,或者说,叫做相安无事吧。
这样一来,小太朗可就是真象犯了神精病一般,有时看到精彩处,都要哈哈地笑出声来,且在看书的过程中,对书中的人名特别感兴趣,经常是一个人名都要念叨个几遍才罢休。
话说那刘赛花见小太朗这个样子,心中也就老大地不放心,暗忖:“这小东西莫不是真的就出了病了吧。”但一想到小太朗从此就断了回家的想法,还是感到挺高兴,思忖着:“也好,若是这小东西从此疯疯颠颠不知道回家,说不定还是我刘赛花前世修来的福份哩。”这样想着,心里反而还轻松了许多,脸面上自然也说不光亮了。
有一个特别的现象,这就是小太朗夜晚特别喜好到外边去玩,且都是和那些男孩子们在一起疯耍,整个地,连人的个性都有些变了。这一点,刘赛花是看得非常清楚的。但令刘赛花感到奇怪的是,这小太朗现在变得开朗了许多,且胆子也变得出奇地大,就似一个小男孩一样的胆量。
“只要这孩子从此收了心,让她出去玩一玩反而对我们有好处。”这句话刘赛花和老公不止一次地相互说起过,也算是二人间相互的安慰话吧。
是日晚,小太朗正在吃饭,刘赛花的门口就己经有两个小朋友在把门站岗了,且二人是很正规的样子,各在门的左右两侧站立,手中还握有一根手腕粗的木棍。
且说那刘树困并不知道这种情况,吃了饭照例到村中的空地上和人吹牛皮,--这不,他刚走到大门口,猛不丁见到有两个人在门口手拿木棍,先就吓了一跳,一下就条件反射似地大喝了一声:“谁!”然后就是拔腿回至家中,来对老婆说起此事。
刘赛花和老公因都是文革中过来的人,故而也就对此事有一种本能的反应,心说:“我们也没有得罪什么人呀?”“你再拿根棍子出去看一看,先到门口问一问是什么人。”刘赛花对老公言道。
刘树困想了想,言道:“现在看来,也只好用这一招了。”遂即手拿一根木棍,自己给自己壮了壮胆,干咳了一声,也就来到了过道中,大声地言道:“什么人?快点出来!”那刘赛花也出来帮腔,言道:“有什么就光明正大地说,在人家的门口躲着,算什么英雄好汉!”此时,却有两个小孩子闪了出来,其中一个言道:“我们是在为小太朗站岗的。”见是两个小孩子,刘赛花也就舒了一口气,言道:“我们家小太朗又没当什么官,有什么值得来给他站岗的?”小孩即言语道:“小太朗现在已经是我们的军师了,所以我们才给她站岗。”这句话道把刘树困说了,笑言道:“噢,小太朗现在竟然当官了,真是没想到的事。”此时,小太朗已经走了出来,见两个小朋友在为自己站岗,即假意拿着架子样,走了出来。而后,两个小朋友即跟随头小太朗在左右护着,向村中的空地走去。
后面的刘赛花和刘树困看到这一切都有点不太想信自己的眼睛,相互间对笑着,显得即自豪又惊奇。
且说这小太朗在今晚的少年军活动之中,即将每个小朋友们的别名一一宣布了一下,也算是完成了小刚太交给自己的任务。
再看那些起的名字,都是些从三国演义上选来的名字,什么张飞、关云长、魏延等等名字,无不是根据其个人的样子及性格而定,故而,那些被起名字者,都是一付兴高彩烈的样子,神情煞是昂奋。
小刚太见小太朗如此能干,心中自然非常高兴,即吩咐两个队员要时时注意保护好小太朗的安全,听喉其吩咐。
两个小队员自然是认真状领命而去,随时都在小太朗的左右,一切不在话下。
就在此时,那被开除了学籍的小层不知什么时候竟从边上冒了出来,且身旁还是有那小睡子及一个小不点的小孩。
小层还是穿着他那件蓝布学生服,自然还是一头的自然卷发,唯一不从的,就是现在比以前更加嚣张得意了。
小层还没到近前,就先哈哈地笑将起来,且言道:“一个小小的毛孩子,竟然还想办什么少年军,真是白日做梦!”小层的这几句话说的可谓是字正腔圆,且极有韵律。
小刚太见又是这家伙在挑衅,也就在心里咯噔一下,心说:“这东西看样子是要和我要作对到底了。”遂对张龙言道:“他不是被开除了吗,怎么又出来猖狂了呢?”张龙忙答道:“他的父亲来找俺爹求情,说他还太小,也就让他又重新复学了。”这种情况正应了小太朗的预测,小刚太亦就越发感到这小太朗了不起,但就是不明白小太朗是根据何种理论来推测这一结果的,故而,也就更是对这小女孩佩服的五体投地。
小刚太心中暗自思忖:“这小太朗看样子是一个不一般的人物,我若想在今后的人生中有所作为,应该好好研究一下这个人才是。”但现在有这小层骂上了家门,即采取走为上策之法宝,下了整队的口令,虽后又下了转移的命令,一小队人马也就在一阵响动之后,迅速地向了另外的一个地方。
刚才还热热闹闹的一个地方,转瞬间即变得无声无息,连小层自己都感到了孤立与无助,而跟着他的那闪闪位小睡子,也因为小太朗的缘故,可能也感觉出了再这样下去对他将非常不利,亦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不见了。
而小层自己肯定也感到了无有趣味,也就回家反思去矣。
正是:得人心者众高抬,失民心者合力踩。
欲知后事如何发展,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