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41800000010

第10章 自学高考:化身为坦克吧,爸爸

这两年的高考,只有一小部分上山下乡的知青能幸运地跨入高等教育的殿堂。为了鼓励一度丧失上学机会的青年们自学成才,同时也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强烈需求,1981年国家首次推行自学高考制度。

自学高考制度一公布,爸爸就毫不犹豫地跨入了这个队列。他太渴望学习了,就像鱼儿渴望海洋。那时他白天工作,晚上看书做笔记,周末泡图书馆查资料。他一分一秒地计算自己的时间,如饥似渴,夜以继日。

当时电视剧《霍元甲》风靡全国,每到电视开播,街上人都空了,全回家看电视去了,爸爸却没看过,他无怨无悔地放弃了很多。面对文化的宝库他孜孜以求,接受着无数新鲜知识的洗礼,特别着迷,特别执着。姥爷为女婿如此气定神闲的学习精神感叹,常说:“这个只有我们千千(爸爸的小名)能做到!”语气中透着欣赏和赞扬。

爸爸自学高考的第一门功课是哲学。考试的那天,妈妈抱着我在院子里等爸爸,希望他能如愿拿到他的第一个文凭。爸爸终于回来了,远远地,他脸上挂着笑容,向我们跑来,好像知道妈妈想问的话,把我接过去抱在怀里,亲着我说:“不错,没有难题。”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爸爸没有停止他求学的步伐。政治经济学、中文、英语、古代史、近代史、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在爸爸的手里一页一页翻过,章章都有笔记、小结。那一摞一摞的笔记见证了爸爸的努力,那根本就不是应付考试,而是对知识的崇拜,对学问的追求,那么热切,那么真诚。按妈妈的话说,爸爸就是一辆坦克,什么困难、难题都能轧过去。

当年的自学高考,其难度不是正常的高考可以相比的。没有老师辅导,没有考前提纲,没有圈定范围,一张张生僻的卷子,一道道刁钻的问题,堪称鬼门关。相比那些在校的天之骄子们的优越和轻松,更显出了自学高考生的不容易。

有一年考古代汉语,爸爸仅因3分之差没有通过。他后来说,考试那天,卷子发下来不久,考场上就开始有人窃窃私语,因为考题太偏了,满篇像是另一种陌生的语言。

“这是什么题,这么偏?”“这不是故意刁难吗?犄角旮旯里的东西都搬到这儿来了,真没见过……”刚刚过去20分钟,就陆陆续续有人退场了,40分钟后教室里剩下不多几个人了。爸爸沉思着,笔下开始答着他对问题的理解,他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考试结束后,小操场上应考的学生们沸腾了,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的愤怒,有的疑惑。他们议论着、争辩着,说考卷的难度远远超过了研究生考试。有的考生提议去有关部门抗议。爸爸赞同他们的想法,但不打算采取他们的做法。因为一方面可能是校方没有经验,尺度没有把握好;另一方面,自己的知识还是不够过硬。所以他没有怨言,而是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他更广泛地阅读、更认真地领会……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爸爸以高分通过了古代文学考试。

从我出生后不久开始,爸爸以四年的勤学苦读夺得了自学高考第一批中文学士学位,又再接再厉在第十个年头取得了新闻学(法学学士)学位。没有耽误任何工作,这场漫长的硬仗,打得真是不容易。我为爸爸骄傲!

其实爸爸选择的自学高考,和正规大学是有着天差地别的。最明显的差别就是,自学高考没有同学圈子,在社会中形不成人脉;此外,漫漫求学路上缺乏名师指点和同窗的切磋交流,思路不易展开。爸爸这些自学者只能以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一点点苦读。爸爸十年努力换取的双学位,如果仅从实利角度来看,是一笔事倍功半的亏本买卖。我中学的时候,爸爸在工作上遭遇变故,那一纸文凭也没能挽救他的命运,似乎是一张中看不中用的废纸。爸爸也常拿此自嘲。

不过我清楚,爸爸心里从没后悔过。其实像爸爸这样把理想和荣誉看得比天大的上一辈人,只有内心对自己的选择真正充满自信的时候,才不惮以轻描淡写的口气自嘲:“瞧瞧,十几年苦读换不来等值利益,亏了,唉……”——在追求知识的大满足面前,人脉、利益只算是小遗憾。因为分量轻,所以随意。爸爸心底真正的愿望,已经在十几年挑灯夜战的时候、在显示勇士般拼搏精神的时候、在一点一滴获得扎实深厚的文化功底的时候,最大限度地实现了。

青春也许会被耽误,寻找知识的路途也许会历经险阻,但追求梦想这件事,一辈子也不应该放弃——这句话,从我蹒跚学步的幼童时代开始,爸爸就一直在对我说,并用他无言的行动在坚持。

同类推荐
  •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河流穿过针眼:音乐卷

    河流穿过针眼:音乐卷

    本书分为六卷,均为作者多年写作精华,其中音乐卷《河流穿过针眼》为作者的音乐随笔,共计73篇文章,皆与音乐,乐器,歌曲相关,语言流畅,写作手法独特,篇篇角度不同,独树一帜,优美感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与音乐有关的散文集。
  • 证因亭

    证因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妞妞

    妞妞

    《妞妞》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个仅仅活了562天便夭折了的小女孩——妞妞。由于妈妈孕期的一次意外生病,妞妞出生便患有眼部恶性肿瘤,父母给与了最细心的照料,但仍旧无法挽回妞妞的生命。在陪伴妞妞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有欢喜有无助,有下相互扶持有激烈争吵,父亲周国平用感人的文字记录下来,带给读者很多启示。
  •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是一部优秀的散文书,本书语言真挚朴素,带有明显顾文显散文式风格。
热门推荐
  • 三恋蔷薇

    三恋蔷薇

    孩童爱恨都不识,逢魔时刻最动心,给你的左手,比出童心,美梦未完,余生请多指教
  • 起源进化

    起源进化

    当时间尘封了历史,远古成了神话,当神话的一角被解封,如何站在历史的车轮上续写传奇!灭世核战最终没有灭世,却引发神秘的魂能,在魂能的改造下人类日益强大,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错综复杂的神秘力量。揭开遮眼浮云,露出的却是层层谜团,远古神话,上古仙侠,战斗机甲,仙神本源,乱花渐欲迷人眼,撕碎迷乱表相,一切的本质只是简单的两个字——进化。
  • 我是天神下凡

    我是天神下凡

    我是天界的一个灵药贩子,却意外来到了凡间。我本以为凡间能有什么,没想到这里有天界也没有的恐怖秘法、逆天血脉、惊世巨妖……这里高手如云,这里群雄并立,当我依靠从天界而来的上位知识,历尽千难万苦,终于制霸此界的时候,却知一个消息,诸神已死,天界大乱!死了也好,你们就乱吧,不乱的话像我这样的天界底层怎么有机会上位呢。嘿嘿,人间界已在我手,那我就任劳任怨,再次称霸天界吧,然后再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有秘法可超脱轮回!诸神并非万能,而我无所不能!不过话所回来,我要小心经营才是,千万别在成长起来之前被人给灭掉了。
  • 恋爱使命:恶魔男神娶回家

    恋爱使命:恶魔男神娶回家

    某天她各种萌萌哒地问他:“我现在开车去你心里可以了吗?”他却一脸无辜地挑逗她:“没办法本人魅力太大,二环已经堵得动不了了。”“我要把车子开上五环!”“五环也堵死了。”她无语。他却突然一把搂住她,在她耳边轻声呢喃道:“不用坐车,因为你已经在我心底,再也容不下任何人了。还有……该交房租了……”她瞬间变得厚脸皮:“没钱,以身相许可以么?”他邪笑:“各种欢迎。”【先虐后甜,宠到爆,虐到哭。各位帅哥走起来,宠出新高度!各种霸道各种嗨!】(温馨提示:玻璃心的小公举请谨慎入坑!)
  • 幽灵异次元

    幽灵异次元

    一座依山而建的精神病院里关着一个变态杀人狂,佟月奉命来这里调查午夜凶案,然而,命案接二连三发生,凶手到底是不是那个杀人狂?随着调查深入,佟月越来越发现,精神病院没那么简单……而佟月自己,渐渐开始怀疑,这场巨大的阴谋,她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粒棋子。繁华的金市,警官马涛着手午夜凶案。凶手残忍、狡猾,马涛在调查之际遇到一个自称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女人,她的故事勾起了二十年前的一桩悬案……精神病院的阴谋、凶案背后的真相,所有的一切交织在一起,幕后黑手让人震惊……
  • 九转龙帝

    九转龙帝

    时间磨灭不了的荣耀,渺小掩盖不住的骄傲。只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秉承着他们的力量行走在苍穹之下,沃土之上!自微末中崛起,战千载亦不陨,历九转而不堕。一步步踏上那至高无上的龙帝之位!龙族帝君,百世不移,万载不坠!
  • 寂水相忘

    寂水相忘

    一千年单相思却换来两千年轮回......“我诅咒你,永生永世你都不会在见到你的爱人。就算是相见,她也永远都不会爱你。”一千年前,她在死的时候恨他入骨......两千年的轮回,他们再次相遇,可是她不记得他,也不爱他。“你离我这么近干嘛?”“你说呢?当然是吻你。”当他的脸越来越近的时候,她却推开了他。
  • 天罗领域

    天罗领域

    眼前是一头罕见的黑纹角狼,其爪子锋利无比,可随意开碑裂石,加之出手速度极快,堪称同阶无敌!“杀死这头比我高一级的角狼,只需一招!”然而,面对这头杀人不眨眼的角狼,于长青如是说。
  • 缘生论

    缘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外国民间故事

    外国民间故事

    本书系“百年儿童文学名家译作精选”丛书之一种。20世纪的百年之间,世界优秀的民间故事被广泛介绍,成为中国儿童和成人共享的精神食粮。本书从原刊中挖掘并参照诸家汇编的集子,就趣味性、知识性、史料性及收藏价值等方面作了精心的筛选,尤钟情于前半个世纪的名家译作,如郑振铎译日本民间故事《竹公主》、茅盾译北欧民间故事《十二个月》、许地山译孟加拉民间故事《红宝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篇章。这些作品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生活,了解世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增添他们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