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宪(前525一?),姓原,名宪,字子思,也称原思、仲宪。春秋末年鲁国人。小孔子36岁。曾任过孔子家宰(管家),先生给他棒禅粟米九百解,他推辞不受。孔子死后,隐居于卫国,终身未仕在孔门众贤中,原宪以安贫乐道着称,后人常将他与颜回并提,“论古则知称夷、齐、原、颜,言今则必官爵职位。”(《潜夫论·交际》)他曾问孔子何为“耻辱”,孔子教导说:“邦有遭,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即如果国家政治清明,做官领取薪傣;如果国家政治黑暗,仍做官领傣禄,这就是耻辱。对先生的教诲,他始终遵循,并以终身不仕来实践自已的信念。在修身方面,主张不行“克、伐、怨、欲”,即一生之中避免“好胜、自夸、怨恨、贪心”四种毛病。虽然孔子不同意做到这些就可以称“仁”,但还是肯定了这样做是难能可贵的。(《论语·宪问》)孔子死后,虽然他还很年轻,埠没有去追求官职,投靠权贵,而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追求“仁”的目标,退隐到卫国,过起了隐居生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原宪在卫国过着“不厌糟糠,忍于穷巷”的生活(《史记·货殖列传》),“清净守节,贫面乐道”(《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保持自己品行的纯洁。此期间,子贡闻知原宪隐居在卫国,特别专程“结驯连骑”前往看望但见原宪居处,“环堵之室,茨以生篙,蓬户瓮墉,揉桑以为枢,上漏下湿。”再看原宪,则“冠桑叶冠,杖藜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枉襟则衬见,纳屡则踵决。”(《新序·节士》)子贡见如此狼狈情景,怀疑原宪是不是生病了。哪知原宪慷慨陈词:“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又说:“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交,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匿,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新序·节士》)原宪认为他自己是个贫穷的人,但不是那些学道而不能行的人,因而没病。并进一步阐述他的主张:凡是那些为他人而学习,为自己的利益而授徒,不合干仁义的行为,纵使有荣华富贵,也不愿去做。子贡听了原宪一席话,自觉非常惭愧,又无言以对,于是不辞而去。而原宪则曳杖拖展行歌《商顺》而反,声满天地,如出金石。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新序·节士》)原宪穷不失志,“虽贫与残尚荣其行,以自好而乐生。”〔《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其品行与颜回、曾参相类似。但其旷达的性格,又远超颜、曾二贤。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汉明帝祭孔子,原宪配祭。此后历代不断封祭。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原宪为“原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又追封为“任城候”。
同类推荐
哥白尼 伽利略(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哥白尼伽利略》对哥白尼、伽利略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杰克·伦敦(名人传记丛书)
杰克·伦敦来自社会最底层,幼年的他几乎没有享受过爱与家庭幸福,他因贫困而辍学,做过苦力、当过船员,甚至一度沦为小混混。但他从没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创作,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想。本书生动地叙述了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曲折的一生,把他人生的每一个精彩转变展现给青少年读者,了解并学习杰克·伦敦不凡的经历和勇于搏斗的精神。贝比·鲁斯(名人传记丛书)
1895年2月6日,在美国东部巴尔的摩市卡姆丁路426号,一个男婴出生了。他的出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快乐。具有德国血统的父亲为了一家的生计忙碌个不停,都顾不上看这个孩子一眼;有着爱尔兰血统的母亲已经被众多的孩子和艰难的生活把精力都消磨光了,没有一点为人母该有的欣喜。刚出生的小男孩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职业棒球运动员贝比·鲁斯。
热门推荐
商海情场沉浮:她的嫁错人生
妖娆的南方女子,被逼嫁给北方小镇一个有隐形疾患的凡夫。她不甘沉沦,生意场叱诧风云、运筹帷幄,拼搏苦干,努力坚守,情场上无法割舍,与初恋情人深度缠绵、与邻近医生精神爱恋,与生意人实力+魅力男嘉庆的生死恋情,与娘家人扯不断的千丝万缕,丈夫与亲姐姐、侄媳上床,几近成为盲人,她却没有选择离婚,仅仅为了儿子?食物相克与最佳食物搭配(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有专家称:“最好的健康之药--食物、药物、疾病三者间的相克与相宜。”告诉你食物治疗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平衡膳食吃出健康--最有效的健康直通车,让本书成为你一生的健康顾问。食物相克和相宜的说法已流传很久。大量的科学资料和无数的客观事实证明食物相克是客观存在的,并非无稽之谈。怎样才能完全做到精心搭配、科学饮食呢?本书您给提供了一些科学的指导,让您吃得更好、更放心。书中详细介绍了多种食物的相克和相宜原理,以及怎样有选择地食用各类食物,并能做到有利无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