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语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的是一只螳螂瞄准一只蝉,一边准备发动攻击,一边想像着这顿美餐的时候,却不知道它的背后正有一只饥肠辘辘的黄雀瞄准着它。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螳螂并不少见,当他以两面三刀的手法想别人时,却早已落入被想的套子中了。
明神宗朱翊钧即位时才十岁,朝廷大权由三个人分掌,宫内有太监冯保,宫外有内阁大学士高拱和张居正。其中数张居正最为诡计多端,为了独揽大权,他想出一条一石二鸟的毒计。
他先与高拱套近乎,拉关系,称兄道弟。明代一开始便接受唐宋两代宦官乱政的教训,前期对太监限制很严,太监名声不佳。高拱见张居正与自己亲近,自然喜不自禁,视为知己,遇事都与张居正商议。
第一步成了,张居正就开始了第二步。他派一死党扮作太监模样,混进宫去,在上朝的半路上装作要刺杀神宗,众太监拿住刺客。但无论怎么审讯,那刺客都不讲谁是主使。冯保无奈,只好向张居正求教。
张居正装模作样地说:“这刺客扮作太监模样,分明是要嫁祸于您。权要大臣中,您与谁有过结呢?”冯保想了一下,权要大臣就是指张居正自己和高拱了。冯保想起高拱对自己轻蔑的眼光和与自己的几次争辩。分明是他想要整死自己。于是回去继续审问。
回去升堂,冯保对刺客说:“我已知是高拱派你来的了。只要你招出高拱是主谋,我便不杀你,还保你做官。”刺客忙点头承认,画押写供。神宗见刺客招供,心中生气,但念高拱是前朝老臣,于是暗示他告老隐退了。
张居正又让刺客翻供。神宗听说刺客翻供,亲自审问。刺客说原先的供词是一太监审问时教给自己说的。他指一下站在神宗身旁的冯保说:“就是他!”神宗嫌冯保拿刺杀皇上的案子当儿戏,竟用来作打击政敌的圈套,心中生厌,自此也疏远了冯保。
张居正先造好了一个刺杀把柄,用离间计让冯保把它发在了高拱身上,搞倒高拱后又通过翻供,把把柄稍加修理又安在了冯保头上,实现了自己的夺权大计。
张居正这只“黄雀”的两面功夫显然比冯宝又深了一层,在这样的两强较量中,自然是装的人装得更彻底,背后使坏也使得更彻底的人能最后胜出。
还有的人背后说人坏话可能只是有口无心,但话出口已入人耳便不是你有心无心的问题了,因为此时如果有人想利用你的“坏话”,那你照样成为那只不知死之将至的螳螂。
总之,即使你有一千个理由想成为能捕蝉的螳螂,也要先看看自己背后有没有俟机而动的黄雀。因为黄雀虽小,要一只螳螂的命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