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回不去了吗?”萧梨若愣愣的问着。若是真的回不去了,她又怎么能甘心?她那样的恨,恨的眼中滴出血来,若是回不去了,她的仇又该找谁去报?她的恨意又如何能够消减?
不,她甘心就此放过那二人,凭什么他们害死了她,却还能逍遥快活,那么她的死又算什么?真的就那样的白白的死了?知道她的死亡,父母亲人又该怎样的伤心欲绝?
她所有的亲人都还在那个世界,那么多年她让父母不知****多少的心,她还没能真正的报答父母,孝敬父母,若是回不去,那该是怎样的一种遗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真的,这世间最不能等的就是孝顺。
只是那个时候的她一直不懂,她以为父母还年轻,还能陪着她许多年,她还有足够的时间好好的孝顺他们,让他们也享享天伦之乐。可是世间往往意外还是太多了,上一刻总是无法预知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既来之,则安之。何必强求?”
“强求?什么时候我想回家都已经变成了强求了?我仅仅只是想要回去而已,并没有想要强求什么。大师,既然你有神通,可不可以帮帮我?我真的想回家了,我的亲人都在那里,我不想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在这里生活。”萧梨若猛然跪在了地上。
活了一辈子,她从来都不求人,因为求人不如求己。可是这一刻她真的诚心的求这个人,因为如今的景况,她不知道她还可以去求谁。她只是有一点渺茫的希望,即便是根稻草,但凡觉得是点希望,她还是要拼命的抓住。
“施主快起来吧!这一点我真的无法帮你,一切都是命。因果轮回,谁都无法改变,施主或许以为来到这里只是偶然,也许却是必然呢!还是那句话,既来之,则安之,一切总会好的。施主只要学会放下,以后的日子自然可以过得很好。”
“放下?好像极为简单,累了会放心,疼了也会放心,可是,有些事情越是累,越是疼,才越是放不下,纵然成了梦魇,纵然变成了最重的拖累,却终究难得解脱。人往往以为,遗忘是世间最简单的事,铭记一生才是艰难。可事情往往相反,也许铭记只需要一瞬间,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名字,便是人一生铭记的结,想要遗忘反而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也许终其一生也不可得。”萧梨若静静的感慨着,那样的平静,像是无波无澜的井水,连半点涟漪也无。
可只有她自己清楚,满胸恨意翻涌,一幕一幕的涌上来,像是电影里的慢镜头。那些回忆都变成了尖刀利刃,划开她的肌肤,狠狠的捅入她的心。她微微的抬起头来,在僧人的眼中,那眼眸深处似乎都有血色在翻涌,
那是怎样一种的恨意?仿佛血海翻腾,转瞬便是千山凋尽,万木成灰。
“施主始终还是不愿意放下,总是如斯怨愤,又有何用呢?”
“可是我放不下,前世种种都是我的业障。是的,大师,我还在怨愤,我一直不懂,我对他们那么好,他们为何如此恨我,甚至恨不得我死?且不说张文辉,说陈茵,我帮过她那么多,他们家的生活就要支撑不下去,是我给他们家帮助,甚至还一直资助她上学,还帮她安排了工作。我从来没有对不起她。”
这才是她始终想不清楚的事情,她并不求付出了多少,就一定要有同等的收获。只是,她付出了那么多,总不至于应该有那样的结局吧!若是帮人还错了,那这个世间还有什么公道真理?
“其实,没什么想不明白的,人性使然罢了。古语云:‘升米恩,斗米仇。’一个人饥寒交迫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米,就是解决了他的大问题,他会感恩不尽。但是,你如果继续给他米,他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了。一碗米不够,二碗米不够,三碗四碗还是不够,再一联想到你堆满了仓的米,他会觉得你给得太少,凭什么你有满仓的米,他却只有几碗米,而且就这几碗米,还要对你千恩万谢?
“所以在很久之前,她对施主就已经没了感恩之心。施主以为一直在帮她,对她是有恩的,可是施主帮的太多,她只要有困难,说或者不说,施主都会帮她,慢慢的,她也就觉得施主帮她是理所当然的。一旦施主有一次没有帮她达成所愿,你就会对施主心存怨恨。”
“大师是否觉得我太可笑了?一直悉心的照料,不惜以血喂养长大的东西,竟然是躲在暗处伺机而动的毒蛇,一旦有了机会,便连我这恩人的命都要夺去?不,或许连毒蛇都不是,动物尚且还会有感恩之心,那么多年,我就是养头狼,怕是也只会忠心为我,不会如此恩将仇报。可人性如此,那对着需要援救的人,世人如何还敢伸出援手?”
萧梨若只觉得她所有的认知都好像颠覆了,助人为乐本应该是件好事,从小到大,长辈要好,老师也好,都是如此教导。可到头来,她却用自身的经历证明了,好人也未必有好报。
“愚昧从来都是世人的本性。圣人以德报怨;凡人以德报德,以怨抱怨;小人则以怨报德。以德报怨是圣人的事,施主心存怨愤原也是应该。只是到底不值当,她已经害施主丢了一次性命,为何还要让她来困扰施主的新生?她算什么?值得施主如此?”
她却被问住,是啊!陈茵算什么东西?什么都不是,从陈茵想要害死她的那一刻开始,便什么都不是了。其实道理她并非不懂,可人就是这样,劝导别人的时候,往往能说出无数的大道理来,站在局外也什么都清楚,清楚什么不值得,清楚什么事情不值得耿耿于怀。
可只有事情降临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才知道,那所有的大道理都徒劳无功,劝导不了自己,甚至是别人的劝导也半点听不进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她又何尝不想一切柳暗花明,所有的一切都得到新生,自己也可以好好的过自己的日子。只是自己还会思考,一颗心还在跳动,还会疼痛,若当真要放下过去种种,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