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品德教育法则9
富有者并不一定伟大,贫穷者也并不一定卑微。孩子幼时,无论他身处怎样的环境,面对怎样的不幸,一定要让他拥有自信。自卑的钉子若不拔去,必将为孩子的一生带来痛苦。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回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又过了一年,父亲又带儿子去了丹麦。到安徒生的故居去参观,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怎么他生前会住在这栋阁楼里?”父亲回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的各个港口,他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世界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20年后,伊东布拉格在回忆童年时说:“那时我们家除了很穷以外,还是黑人,父母都靠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是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也是父亲让我认识到了黑人并不卑微,这两个人的经历让我知道,上帝没有轻看任何人。”
富有者并不一定伟大,贫穷者也并不一定卑微。上帝是公平的,他把机会撒到每个人的面前,卑微者同样拥有机会。所以,我们要教会孩子不能自卑。因为,自卑是心灵的钉子,若不拔去,它就总是折磨人。
在人类的心态词典中,与自负相对应的是自卑。有句谚语“爱之过甚则憎之亦极”。同样道理,自负往往可以转为自卑、自暴自弃。
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就是“帮助受教育者树立自信。”儿童一旦丧失自信,那问题就十分严重了。
父母教育孩子或祖父母教育孙儿时,最喜欢“比较判断”。他们常常把优异的哥哥姐姐或附近的同学作为比较的标准,从而对孩子严加申斥。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动机虽然是想鼓励孩子,其结果却往往是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强烈刺激,以致丧失自信,引起孩子的反抗心理。
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原本打算激励,反而会得到相反的效果。例如采取诸如“笨蛋”、“蠢猪”等斥骂方法,亦即用所谓强烈的“消极方法”,孩子就会真的变得愚蠢,甘居落后。
“我不行,没能力。”看不起自己的人终有一天会变为一个无所作为的废物。而且,别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轻视他们,看不起他们。显然,这是自作自受。有句古语说“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法国也有句与此意思相同的谚语:“自以为是鼠辈的人定被他人轻视、欺侮。”
人不可自负亦不可自卑。不过,较之自负,自卑尚略有可取之处。自负源于优越感。自卑源于自卑感。自卑感是优越感的反面。有些人自卑感强烈,这表明他的内心非常希望能超过他人。自负的人之所以自高自大是以不如自己的人作为比较的标准;自卑的人之所以自暴自弃是因为假设的标准过高,差距过大。不过,自卑的人有时可以通过某种机缘,抛掉自卑感,转而奋起,迅速成长。历史上许多名人都具有强烈的自卑感,他们为自己的贫穷、门第、身份、学习成绩以至身体状况而深感自卑,但他们把这一切化成了反抗奋进的动力,迅速成长起来。
孩子自卑心态的产生,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目标定得过高,连遭挫折的打击;二是与他人相比在某些方面存在劣势,以致造成不良的自我暗示。
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来源于心理学上的一种消极自我暗示,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偏低的评价。产生自卑感的人常常胆小、怯懦、孤独、沉默、不喜欢交际、缺乏知己、活动能力差、进取心不强、更多地考虑自我、对人不够热情、经常回避群体活动、缺乏自信心,这样一个自卑感强的人,是很难做出成绩来的。
要孩子克服自卑感,首先父母自己要有自信心,否则就一定不能成功。父母要多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管是身体方面还是其他方面,要使孩子能够扬长避短。
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讲,许多人都有着自己的缺陷,都会产生自卑感,关键要能够克服它。
俄国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为自己相貌不扬而自卑。据说,从孩子时起,他就对自己的其貌不扬十分敏感。他感到苦恼,像自己这么丑的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取得成功。他的眼睛不但小而且还是凹进去的,前额窄,嘴唇厚,鼻子像大蒜头一样,耳朵大得令人吃惊。他在校时,老师对他的评价也是不高的,说他哪一方面都不行。但他克服了自卑,扬长避短,不被不良评价所影响,最后终于写出了《安娜·卡列尼娜》等文学名著,成为世界级的文学大师。
伊索、亚里士多德、达尔文、拿破仑都有口吃,亚历山大、莫扎特、贝多芬、拜伦都分别因身体佝偻、口吃、身材矮小、耳聋等而产生过自卑感,但他们不因此而灰心,不丧失生活的勇气。他们坚定了成就大业的信心,结果都取得了成功。如果他们克服不了自卑感,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爱因斯坦在校时被称为“不爱学习的孩子”;爱迪生的绰号叫“笨蛋”,是学习劣等生;拿破仑的学习成绩曾排在第42位;丘吉尔则两次“高考”落榜。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自卑,相反都取得了成功。
总之,要经常告诉孩子可以把自己与各种人相比较,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自负、不自卑,要以更高的标准作为自己的目标,自强不息。如果目标达到就应该把目标定得更高,这样他才可以永不停步、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