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生存教育法则9
常青藤教育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常常要他们独自上路——导航能力就应该从小培养。当孩子们学会认路,他们也就能习惯性地在未来的生活中为自己选择方向。
“迷路”这个词,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都令人恐惧,使人产生挫败感。所以,常青藤的教育非常重视孩子自我导航能力的培养。导航活动能开发孩子的智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它需要孩子有清楚的目标(目的地)和对(到达目的地的各种方法的)选择的思考。
知道该如何到达想去的地方(如何看地图,怎样使用指南针,怎么问路并按别人的指点走),能令你的孩子在导航练习乃至现实生活中都变得更为自信。
维珍集团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爵士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
我妈妈坚定地要把我们培养成独立的人。在我四岁时,她就把车停在离家几英里远的地方,让我自己穿越田野回到家。而我有可能陷入迷路的绝望中。我妹妹瓦内萨最早的记忆是在一月份的某个早晨,她被吵醒了,因为妈妈让我在那天骑上自行车去伯恩茅斯市。妈妈给我装了一些三明治和一个苹果,让我在路上找些水喝。伯恩茅斯市离我们在萨里郡格林村的家有55英里远,当时我还不到12岁,但妈妈觉得这能让我认识到毅力的重要性,并学会辨别方向。
天还黑的时候我就出发了,我模糊地记得当天晚上是住在一个亲戚家里,但忘记了是怎么找到亲戚家的,也不记得第二天是怎么回到格林村的。但我清楚地记得最后我像一个英雄那样得意洋洋地走进厨房,为自己马拉松式的自行车之旅感到极大的自豪,并期待着得到热烈的欢迎。“干得好,瑞奇,”妈妈在厨房欢迎我,她正在切洋葱,“过得有趣吗?现在你能跑到牧师家吗?他有些圆木要砍,我告诉他你马上就能回来并过去帮他。”
当然中国因为国情有别,地理环境、交通都与国外有较大差异,家长不可能将一个4岁的孩子放到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去。但是,我们依然有必要在孩子合适的年龄时对他们做一些训练:
时间:从十五分钟渐渐增加到几周;
地点:家外的任何地方;
设备:地图。
可以和孩子多次做这样的练习,并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其责任心的增强而提高任务的挑战程度。你可以让4岁大的孩子自己找路带你去麦当劳,也可以让18岁的孩子计划一次长途旅行,活动的内容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和到达目的地的复杂程度。
年幼的孩子之前可能从没有过自己找路去某地的经历,刚开始做这个活动他们可能会觉得害怕。所以我们建议父母先让他去一个比较好找的,也是他想去的地方,比如某个朋友家,然后再慢慢让他们去较难找的地方。当孩子特别想去某处时,父母可以说:“让我们来玩一个叫做导航的游戏吧。就是你为我们带路,每个转弯处怎么走你来告诉我们。”如果孩子很小,父母可以这么说:“假装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去那儿,你告诉我们好吗?”在去的路上,父母不时地对孩子提问:“看,前面有个十字路口,现在我们该怎么走呢?”
要是你的孩子找不到路,你可以提示他:“看看街道号是多少,是不是想起点什么来?”要是你感到孩子变得垂头丧气的,怎么做都不能帮他找到路,再提示也不管用,你可能就想停止这项活动。但也要注意别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失败。要避免他产生这种感觉,你可以说:“嘿,你差不多都把我们带到那儿了。有十个弯你都拐对了,只有一处你拐错了。重要的是你尽力了。要是我们还有时间的话,最后这处你也能走对的。但是我们现在最好停止这个游戏了,这样我们就能在电影开始之前赶到电影院,好吗?”如果你自己也不擅长找路,你也可以说:“我也不是很擅长找路,我也觉得这挺难的。所以我会帮着你练习,这样你长大后就不会像我这样经常迷路了。”
要是你的孩子很有责任心,也很聪明,能够独自外出旅行,作为父母除了指导和鼓励他,还要支持他。孩子要进行一天来回的短途旅行或者周末不在父母的陪同下外出,都应该先做好旅行计划。父母要通过提问,确定孩子考虑到了关于安全、预算、时间安排等方面的一切重要的细节。父母应当设定一些参数,制定规则,并坚持让孩子遵守,但应该由孩子自己来思考该如何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