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0100000011

第11章 昭帝去世与议嗣之争

元平元年,在西汉历史上是一多事之秋。年轻的昭帝突然去世,由于没有后嗣,帝位空悬,早日拥立新君以定“刘氏”天下,当是朝廷的首要政务,权倾天下的大将军霍光再次成为朝野瞩目的焦点。是时,武帝六子中仅广陵王刘胥尚在,因此群臣皆主张立广陵王。霍光却另有一番考虑,而此时广陵王刘胥正值壮年,如果一旦入主长安,霍光独揽大权的局面就会发生动摇,这亦是群臣“咸持广陵王”,而霍光“内不自安”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杜绝后患,霍光决意迎立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为帝。不料二十七日后,来去匆匆的刘贺成为入主未央宫时间最短的“过客”,汉廷再次出现“无君”的局面。在没有其他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武帝曾孙刘询成为未央宫的新主人。西汉历史由此掀开新的一页,出现一个史家争相称誉的“宣帝中兴”的时代。

元凤元年九月,燕王刘旦谋反事败自杀。自昭帝即位以来,对其威胁最大的一个隐患彻度消除。昭帝与霍光如释重负,不再担心祸起萧墙、难发宗室。次年四月,昭帝从建章宫徙归未央宫,于宫中置酒大宴群臣,“赐郎、从官帛,及宗室子钱,人二十万。吏民献牛酒者赐帛,人一匹。”正是这种喜悦之情真实自然地流露。六月,昭帝颁诏大赦天下,继续与民休息,在前年减漕运三百万石以休百姓力役,省御用乘舆马及苑马以补边郡与三辅驿马之需的基础上,“其令郡国毋敛今年马口钱,三辅、太常得以叔(通菽)粟当赋。”三年春正月,昭帝再次下诏曰:“乃者民被水灾,颇匮于食,朕虚仓廪,使使者赈困乏。其止四年毋漕。三年以前所赈贷,非丞相御史所请,边郡受牛者勿收责。”

就在惠民养民的“德政”政策措施不断地颁行之时,元凤四年(前77)的“令月吉日”——春正月丁亥,为昭帝举行隆重的加“元服”典礼,即所谓的“冠礼”,《仪礼·士冠礼》载,古时男子年二十初行冠礼,表示已成人,可以服事任职。但天子有总理天下、代天牧民之责,不能等同于士人,拘泥于年龄之长幼。据说周文王十二而冠,成王十五而冠,《通典》卷56《嘉礼一》在释天子早冠之义时说:“《五经要义》云:‘冠,嘉礼也。冠,首服也。首服既加,而后人道貌岸然备,故君子重之,以为礼之始也。’孔子曰:‘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却步而畏之。’又曰:‘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此人君早冠之义也。王道之本,不可以童子之道理焉。”不过,汉初情况有些特别。杜佑在《嘉礼一》“天子加元服”条中综括曰:“据此,自天子至于诸侯,非无冠礼,但因秦焚书,遂同荡灭。其周制《士冠礼》颇备,王者时采行焉。”惠帝于四年(前191)年三月行冠礼,行的是年二十而冠之礼,而不是具有“早冠之义”的天子“冠礼”,可见杜佑之说不谬。但至昭帝加元服之时,汉兴已近百年,初经汉高祖指令孙叔通整齐礼制,特别是武帝推崇儒学之后,所谓礼仪制度应当逐渐完备。这从昭帝加元服择“令月吉日”、告于祖庙、晋颂冠辞等仪式完全符合周制嘉礼这一点也可以反映出来。然而昭帝加元服却延至十八岁时方举行,在关键的一点上却全然不符天子加元服之制,无怪清人沈钦韩甚为诧异曰:

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今昭帝年十八而冠,东京诸帝,和帝十三、安帝十六、顺帝十五,并加元服,后立皇后。昭帝先立后,五年而后加元服,此大臣不学,而廷臣不诤,其失可怪也。

“大臣不学”之大臣,当然是指大将军霍光。关于霍光“不学”的指责,早在霍光拒绝燕王刘旦为丁外人求封侯爵时就不断人指出。其后在谋废昌邑王刘贺时,霍光也因询问“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否”再次受到“光不涉学,故有此问”的讥讽。可见霍光“不学”、“不涉学”,乃是不争之事实;可指责“廷臣不诤”,却不免有强人入罪之感。自元凤元年起,“廷臣”或卷入霍光、上官桀政争而罹难,或陷于追究上官氏余党的庶务之中,或党附大将军以求自保,恐怕无暇谏及霍光为昭帝早加元服,“其失”不足为怪。若是衡以礼制,参以经学,沈韩钦所论极是。但更深层的原因并不在这里。依照《礼记·冠义》,士人行冠礼,“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而天子加元服,由童稚而成人,是为亲政之标志。汉武帝为太子时,十六岁于景帝后三年(前141)春正月行冠礼,同月景帝死,武帝即位亲政。霍光可许不知古之旧典,但对责成托孤重望的先帝之“故事”,不可能全然不知。昭帝加元服之礼至十八岁方行,确实不能排除霍光不愿尽早归政,而有意延行昭帝加元服之意图在内。

其实,昭帝是否能亲政,并不完全取决由加元服时间的早晚,而是由君臣对政权的控制能力及力量对此的强弱形势所决定。两汉时也不乏皇帝加元服而无法亲政,或名义上虽亲政,但权柄实际已他移的先例。汉惠帝十七岁即位,二十岁行冠礼,自然不能以“童子”论之;然无论惠帝冠否,不仅终身受制于“性刚毅”的吕太后而“亏损至德”,甚至当他试图责怪相国曹参认为自己年少而“不治事”时,却得到“陛下垂拱,参等守职,不亦可乎”的一番教训,也只能称善而止。至于东汉的和、安、顺诸帝,虽然在加元服的时间上均符合所谓的“周制”,但又有哪一个于加元服之后不是外戚与宦官股掌之上的玩物,更遑论亲政了。因此,昭帝加元服之后能否亲政,完全取决于“威震海内”的大将军霍光的态度。

昭帝幼冲即位,是在霍光的精心呵护之下长大成人的,无论昭帝加元服与否,在霍光的眼中仍是“未任听政”的“幼君”,即使是在昭帝的冠辞之中,还不忘加上“推远冲孺之幼志”之语,似乎在提醒昭帝还是处在“冲孺”之时,所需只是“推远”其“幼志”,并不以既冠之后应“弃其幼志”的“长君”视之。“冠辞”只是一种颂圣吉祥的祝福之辞,其意当然不必过分指实。但皇帝既冠之后,亲政是当然之事,霍光也不便公然违背。在武帝临终托孤之时,虽以“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相赠,许霍光行“周公之事”,但只是取其辅弼幼主之意,并没有令霍光效法周公“践阼而治”。昭帝即位后,霍光虽然“秉持万机”,均是以昭帝的名义颁行天下,至少在表面上是昭帝“莅阼”,霍光只是“辅政”而已。因此,昭帝加元服之后,霍光似乎也没有必要作出“归政”的姿态。《汉书·昭帝纪》元凤四年仅有昭帝加元服后大行赏赐的记载,而没有透露这方面的信息,恐怕原因就在这里。但从《汉书·霍光传》“昭帝既冠,遂委任光”的记载来看,霍光似乎也曾作出过某些“归政”的表示,然被昭帝拒绝,以表示对“国家忠臣”的充分信任与依赖。

昭帝加元服后,大将军霍光的权力丝毫没有被削弱的迹象,反而由于“既冠”皇帝的“委任”,呈现更加强化的趋势,仍然全面操纵着大汉帝国的政要。可巧的是,正月,昭帝刚加元服;五月,位于长安城外的孝文庙正殿就发生火灾。“上及群臣皆素服。发中二千石将五校作治,六日成”。这场偶发的火灾在时人的眼中,不过是执掌宗庙事务的“太常及庙令丞郎吏”失职的结果,太常、轑阳侯江德被免为庶人;可是在权势熏天的霍氏家族烟飞灰灭之后,这场火灾却变得大有深意。成帝时,精于灾异之学的刘向有感于外戚大将军王凤专擅朝政,于是“集合上古以来历春秋六国至秦汉符瑞灾异之记,推迹行事,连传祸福,着其占验,比类相从”,着《洪范五行传论》奏上,其中占验此次火灾为:“(霍)光无周公之德,秉政九年,久于周公,上既已冠而不归政,将为国害。故正月加元服,五月而灾见。”历史确实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年昭帝加元服后囿于霍光权势而无法“亲政”,成帝虽然“心知(刘)向忠精,故为(王)凤兄弟起此论也,然终不能夺王氏权”。

元平元年(前74)春二月,昭帝再次颁布惠民之诏:“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繇,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此时频频蒙受“仁政”的朝野臣民或许不会有人想到,这是年轻的皇帝在位时的最后一道诏书。两个月后,在位十四年的昭帝于未央宫去世,终年二十三岁,葬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

昭帝幼年丧其母,外族人口零落,兄长“至亲”虎视眈眈,只是在霍光全力辅佐之下,方能安居未央宫十四年。而霍光之所以能一举翦除与之争权的上官氏集团,独揽大权,也同昭帝的充分信任与全力支持密切相关。尽管在昭帝加元服后霍光没有及时归政,颇受后人讥讽外,然总体而言,君臣两人相知甚深,赢得后人许多佳评。班固将两人之关系比之为周初的成王与周公,于《汉书·昭帝纪》赞中说:

昔周成以孺子继统,而有管、蔡四国流言之变。孝昭幼年即位,亦有燕、盖、上官逆乱之谋。成王不疑周公,孝昭委任霍光,各因其时以成名,大矣哉!

自班固肇其端,在品评人物蔚成风尚的魏晋时期,周成、汉昭比较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魏文帝曹丕作《周成汉昭论》,驳斥时人“方周成王于汉昭帝,佥高成而下昭”的见解,在周成、汉昭之间更为推崇昭帝:

余以为周成王体上圣之休气,禀贤妣之贻诲,周、召为保傅,吕尚为太师,口能言则行人称辞,足能履则相者导仪,目厌威容之美,耳饱仁义之声,所谓沉渍玄流而沐浴清风者矣。犹有咎诲。聆二叔之谤,使周公东迁。皇天赫怒,显明厥咎,犹启诸金縢,稽诸国史,然后乃悟。不亮周公之圣德而信金縢之教言,岂不亦暗乎!夫昭帝父非武王,母非邑姜,养唯盖主,相则桀、光,体不承圣,化不胎育,保无仁孝之质,佐无隆平之治。所谓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然而德与性成,行与礼并,年在二七,早智夙达。发燕书之诈,亮霍光之诚,岂将有启金縢而后乃悟哉。使夫昭、成均年而立,易世而化,贸臣而治,换乐而歌,则汉不独少而周不独多也。

魏人丁仪亦作《周成汉昭论》,从成公与周公为亲而见疑,昭帝与霍光为异而见信之处着眼,认为周成、汉昭虽各有其美,难分伯仲,但感情的天平却明显地倾向于昭帝:

成王、昭帝俱以襁褓之托于冢宰,流言谗言兴,此其艰难相似者也。夫以发金縢然后垂泣,与计日力便觉诈书,明之迟速,既有差矣。且叔父兄子非相嫌之处,异姓君臣非相信之地。霍光罹人谤而不出,周公赖天变而得入。推此数者,齐本而论末,计重而况轻,汉昭之优周成甚明者也。成王秀而获实,其美在终;昭帝苗而未秀,其得在始。必不得而论二主,余与夫始者也。

紬绎昭帝的一生,确与以“孺子继统”的周成王多有相似之处,皆是冲龄即位,主导政局的主要是辅佐大臣,因而留下君臣相知甚深的佳话;所不同者,昭帝十四年的皇帝生涯,始终是在霍光羽翼的庇护下度过的,而成王在位时间虽不详,但周公“行政本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位”。成王与其子康王统治期间,为西周政治清明时期,史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就周成、汉昭比较而言,诚如丁仪所说:“成王秀而获实,其美在终;昭帝苗而未秀,其得在始。”

同类推荐
  • 混也是生活

    混也是生活

    混,也是一种生活!小人物穿越古代的养成日记。
  • 玉念,无痕

    玉念,无痕

    这是一部围绕着太白剑派的故事,讲述了后青龙会时代的一件大事,围绕着天下八荒之间的恩怨展开。
  • 君飞莹心

    君飞莹心

    三生石上注定,奈何却起起落落,女主穿越,男主亦寻来,只因前世亏欠,注定要任她欺负,且心甘情愿!兜兜转转终在一起!她说,我恨你,不愿再见你。他却说,我欠你的,愿永生永世陪伴,到底是谁,一步步紧逼,她的妥协,是否会换得一世长安,谁,也不知!“你究竟是谁?”她满怀戒备。“你说呢?”他坏坏一笑。
  • 靖国难

    靖国难

    架空的明朝、靖难的江湖。清君侧、靖国难。
  • 史上最强锦衣卫

    史上最强锦衣卫

    作为锦衣卫中的一个小角色,杨凡本想老老实实把祖上传下来的铁饭碗传承下去,却不想误入风起云涌的夺帝之争。洪武二十四年,传奇皇帝朱元璋已垂垂老矣;温文儒雅的朱标太子风华正茂;雄才大略的燕王朱棣威震边关。那一年朱允炆无忧无虑;一代宗师张三丰已云游四方;朝朝第一奇人姚广孝正郁郁不得志。也是在那一年,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明朝。靖难削藩,迁都修典,征蒙古,下南洋,巡云南。平内攘外,大小事件,都掩盖不住他的足迹!他执法如山,别人说他是酷吏,他忌恶如仇,人们说他牟私利。有人称他为青天,神探。但暗地里却喊他杨扒皮,侩子手。飞鱼服,绣春刀,在这样的历史之中,一个来自现代的小人物,如何翻云覆雨,成就自己的无限辉煌?
热门推荐
  • 隐仙传奇

    隐仙传奇

    众仙吟,仙乐起,九天之上诸仙聚;厉鬼啸,怨魂嚎,九幽之下阴魂绕;亿万生灵俯称军,百万神魔甘为将!(本作品开篇不好,但往后看就会欲罢不能!)
  • 海贼王啊

    海贼王啊

    路飞和黑胡子战斗之日,把半个地球打烂了,自从路飞打败黑胡子当上四皇之后,就没人敢惹路飞等人了,但是最近的新人也蠢蠢欲动了,路飞到底能不能当上海贼王呢,快进来吧!!!
  • 恋上你的味道

    恋上你的味道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此故事分上下部,上部《恋上你的味道》,下部《幸福定格在这一刻》(移动阅读版权已签)刚上高中的我,在朦胧中领略到爱的味道,幸福在蔓延,危险在靠近,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对方,不管什么样的危机我们都能平安渡过……
  • 女配翻身

    女配翻身

    只是闹书荒随便找了一本特俗剧情随意看了看,然后嘴抽吐槽了一下剧情!结果就被踹进书里,踹就踹吧,为毛别人都是女主,自己却是个白莲花作死女配,老天爷对我是有多不满啊!!!!
  • 晨夕是我最美的等待

    晨夕是我最美的等待

    多年前的一次巧合他看到了,记住了她,多年后的又一次巧合遇到了她。。。。。。。。
  • 这是CEO的菜

    这是CEO的菜

    本书融商业理念、经营战略、产品营销、制度完善、品牌创建、危机处理、发展趋势于一体,以案例介绍加分析评论的形式介绍了企业经营中诸多不可或缺的基本常识。书中各篇文章均围绕典型实例展开评论,其中不乏乔布斯、杨致远、盛田昭夫、稻盛和夫、凯恩斯、德鲁克、苹果、海尔、索尼、塔塔等众多成功人士和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 浮花落寞

    浮花落寞

    大周国武王之女翊昕郡主生而被预言:国之兴亡系于此女,她一笑而过。然而若干年后,一语成谶。终,大周国灭,划为东盛国土。金銮殿上,锦绣龙袍,万臣跪拜,说一不二的无上权利,真的就如此重要么?而她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印证:这世上所有的人和事,终抵不过。天灾、人祸。他,预料到她对自己的不舍,却料不到她的决绝。血染红她的衣裳那刻,他慌了,他乱了。他费尽心机,一朝荣登高位,得到的,又是什么?后来,他得到了那锦绣江山,却只想换她一笑。
  • 伤寒论条辨

    伤寒论条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为了加强公路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
  • 宇宙时间规划星途

    宇宙时间规划星途

    宇宙的空间是有限还是无限的呢?宇宙的时间又是谁在操控着?宇宙是一个巨大的容纳,星球、外星生物、人类都在其中。没有人可以预知宇宙的时间尽头究竟是什么时候,却无形中时间是被规划了,还是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