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6200000013

第13章 钓台慕贤

[壹]

前文有述,仲则少年童子试时遇上两个特别赏识他的人,常州知府潘恂和武进县知县王祖肃。这两人官运不错,数年后潘恂升任浙江观察,王祖肃亦升任徽州府同知。与潘恂一样,王祖肃亦邀仲则往徽州游玩,所以仲则在乾隆三十三年秋天、三十四年夏天两次前往徽州。虽没有明显的资料,但有论者相信,这是他幕府生涯的起点。

乾隆三十三年十月,仲则在杭州逗留之后,沿钱塘江而上,赴徽州,途经浙江桐庐县时,感怀古迹,写了一首《过钓台》:

上者为青云,下者为朽壤。

立足一不坚,千古徒怅懩。

先生际中兴,空山寄偃仰。

乾坤自清宁,道不与消长。

钓台高巍峨,江水平如掌。

其下多估帆,鹜利日来往。

未知此中人,见亦作何想。

而我适过之,轻风吹五两。

弥望烟云深,高吟众山响。

这一首《过钓台》咏怀古迹,赞慕严子陵的高士之风,同意之作,李白和苏轼也有写过。

李白《古风》诗:“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使我长太息,冥栖岩石间。”

苏轼《行香子》:“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这一诗一词,入目如画,可堪赏玩,分别从不同角度称颂了隐逸之士、隐逸之情。

李白的《古风》着笔于严子陵的高义潇洒。为王佐之臣,建不世之功,功成而身退,深藏姓与名,是李白为自己设计的人生方案。世是要入的,不但要入,还要深入,拯黎民之疾苦,解苍生于倒悬,才不负这龙凤之质,只是不可恋栈功名,不可有俗人之态。

诗仙在诗作中屡屡致意的谢安、严子陵都是这样的人。

严光,字子陵,本姓庄,据说是庄子后人,西汉末年人,少有高名,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游就学。时天下动荡,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刘秀起兵,严子陵仰观俯察天下势,携剑随君赴征程,积极辅佐其成事。

功成之后,天下安定,刘秀即位称帝,是为东汉开国之君。汉光武帝刘秀为一代明君,不忘旧时之谊多次延聘,严子陵固辞不就,宁愿隐姓埋名。据说刘秀为了怀念他,将自己的儿子取名为刘庄,庄光(庄子陵)为避讳,改姓为严。

有此因由,民间也开始演绎流传各种版本的传说。据说刘秀思贤念旧,使人绘严子陵形貌四处寻访。有人报称在齐地有一男子穿着羊裘在泽中垂钓,一般渔翁垂钓穿蓑衣,而这个人身着羊裘……刘秀怀疑是严光,立即遣使备车,连请了三次,并亲自致书:“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辟之疮痏须杖而行。若绮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颍水之风,非朕所敢望。”

这份招贤书,写得跟情书似的,刘秀不以君臣之份相逼,而以同窗之情相邀,言辞切切,盼会之心犹然在目,严子陵见无法推诿不去,始至京都洛阳。

司徒侯霸与严光亦为旧识,遣使奉书,严光不答,投札与之。侯霸得书,封奏之,汉武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幸其馆,严光高卧不起。光武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叹息而去。

大约两人感情实在很深,刘秀丝毫不怪罪严子陵的冷淡失仪,即便他拒绝了刘秀请他入朝为官的邀请,刘秀依然对其才学风仪念念不忘,召其入宫论道叙旧,同坐同卧,促膝长谈,兴尽即同榻而眠。严光入睡时将脚放在刘秀肚子上,次日上朝,有大臣奏报“昨夜客星犯帝座甚急”,刘秀大笑,不以为意。

其实我是小民趣味,联系上面出处不详的招贤书和这一段轶事,以及日后刘秀对严子陵的念念不忘,琢磨着这两人的关系怎么看都有点“基情四射”,不知普罗大众是否和我一样恶趣味?

在洛阳,刘秀欲授严子陵为谏议大夫,不从,归隐富春山垂钓耕读。建武十七年,刘秀再次征召他,仍不就,归还故里隐居,年八十而卒。

严子陵的故事在西晋皇甫谧的《高士传》里就有描写,文人对他拒绝征召的潇洒、皇帝前来探望依然高卧不起的桀骜,深为崇敬和向往。

古人束发读诗书,讲求的是修德修身。严子陵有热血,有抱负,有韬略,世乱时危时,他可以携剑随君赴征程,世道清宁时,却不肯堕入官场,身染红尘,只因他意不在此。若是寻常隐士也还罢了,毕竟安贫乐道,独善其身,偏他是曾建有不世之功的人,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兀自能够选择出世,这等旷达的胸襟岂是常人所及?

面对君王明主的拳拳盛意、知遇之恩,有几人能不诚惶诚恐,感激涕零?一般人恨不能即刻拜倒尘埃,粉身以报,高峻之士推辞几次也就从了——就连后来的诸葛孔明亦未能免俗,三顾之后就忙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严子陵却始终不动摇,这份坚持有极为难能可贵之处。

最好的情况是,知识分子和政治精英共同筹谋着民族和国家的将来。传统文人普遍存在着某种矛盾心态,人格轻微分裂,一边高吟着“归去来兮”,一边默默希望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真正洒脱能有几人?有一首不知名的诗对此讽刺得入骨三分:“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少一人?”

唐初骆宾王到富春江七里濑严子陵钓台,写下了著名的《钓矶应诘文》。他在钓台看人垂钓,看鱼儿吞饵上钩,由此想到自己几经磨难,想到身陷政治斗争中可悲的个体。骆宾王写文章,喜欢用数字作对句,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仲则作诗也擅用数字作对句,与他风格很像。

[贰]

转回头再看苏轼的《行香子》,词境直如这词牌名,着眼于君臣之谊,贤臣难得,明君更难得。立于富春江畔,钓台之上,怅怀古事,坡仙想起的是古往今来多少君臣之间的纠葛沧桑。

昔年范仲淹主持重修桐庐富春江畔严先生祠堂,撰文赞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严子陵是个纯粹的人,他和春秋时晋文公的谋臣介子推一样,功成不居,表里如一,风骨堪为隐逸之士的表率。

苏轼是宦海播迁多年的人,有过风光也吃过不少的苦头,所以“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见“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还是会感慨系之。

成败在人谋,天数渺难寻。还归到山水里,人不再受缚于礼法,莫说君臣之别,连朝代兴亡也可以化作过眼烟云。

寻回自己,做回自己,是比君臣一梦、今古虚名,更难得、更紧要的存在。

太多人只能善始,未能善终。严子陵是真洒脱,真舍得,真放下,不违初愿,不负初心,看透了世事,洞察了人心。试想一下,假如他当初一个没把持住,碍于情面,尘心一动入朝为官,也许确实会成就君臣之间的一段佳话,但更大的可能性是受困于官场,与人争斗倾轧,为自保而失却本心。

自古以来,君臣反目是常有的事。就算不反目,一旦受缚于名分,那隔阂也就自然产生了,断难做到彻底的潇洒自如。

与其来日“朝夕相对,形同陌路”,倒不如今日心存旧谊,归于山林,悠游方外,与猿鹤相伴为友,以清风明月为知音,抚琴、长啸、徐行,山河入梦,岁月入怀。

对严子陵历来人们是赞得多,但亦有人咏说:“一着羊裘便有心,虚名留得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这是讽刺他归隐不彻底,从另一种角度臧否历史人物,观点并存,本无可厚非,不过实有强人所难之嫌。

道家逍遥游的境界,对一个真实存在的人来说太难了!难道要他餐风饮露,功成之日即跨鹤仙去才算真无求?严子陵是人不是仙,纵然他不受凡俗之事牵扯,毕竟人世之情尚存,这正是他可爱、真实的地方。何况他一生高风亮节,言行一致,尤其表里如一是绝无可质疑的。

相传后世有一位上京赶考的秀才,经过严子陵的钓台,作了一首诗:“君为名利隐,我为名利来。羞见先生面,夜半过钓台。”未知此人考运如何,后来又如何,这自嘲自愧却又见得士人的自觉了。

李白的《古风》立意峻渺高远,苏轼的《行香子》行笔细腻清长,高人在前,相较之下,后学仲则所作的《过钓台》实在一般,笔力逊之,立意逊之,感慨的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高下之别,高人不为名利所拘,俗人但为利禄奔忙。

《两当轩集》中另有一首同题之作《过钓台》,作于乾隆三十八年——桐君入我梦,趣我推蓬起。

一鸟啼岩间,双台峙云里。

十载道旁情,惟有狂奴耳。

更酌十九泉,饱看桐江水。

时仲则汲严子陵祠堂东侧清泉泡茶,坐观江景。这泡茶的一脉清泉颇有来历,陆羽《茶经》中品天下水味,此泉居第十九。

后一篇比前作更生动,多了情趣。综而论之,仲则这随兴随笔之作,与李白和苏轼吟颂严子陵的名作不可同日而语,亦无法体现仲则真正的水平。《两当轩集》有更好的怀古诗,后慢慢会提到。

许是少时武侠小说看多了,我在读仲则的诗时,总有种不着边际的联想,觉得他就像出身寒微却骨骼清奇、天赋惊人的少年侠士,需要在江湖上打磨历练,历经辛苦,要遇得上等机缘才可一鸣惊人。此亦如黄公望作《富春山居图》跋时所言“庶使知其成就之难”。

《过钓台》单看不出众,要和《春夜闻钟》、《游白沙庵僧舍》联系起来看才有情味,这三首诗虽不是作于同一年,所作时地点也不同,但其内在的意境、情怀有宛转相续之处。

近郭无僧寺,钟声何处风。

短长乡梦外,断续雨丝中。

芳草远逾远,小楼空更空。

不堪听沉寂,天半又归鸿。

——《春夜闻钟》

偶展登临兴,攀萝到上方。

江流送今古,僧话杂兴亡。

漱罢水泉冷,听沉由罄凉。

归来林坞夕,高处尚斜阳。

——《游白沙庵僧舍》

从时间上看,《游白沙庵僧舍》作于乾隆三十二年秋,《过钓台》作于乾隆三十三年秋,《春夜闻钟》作于乾隆三十四年春,就水平而言,《春夜闻钟》和《游白沙庵僧舍》比《过钓台》要好。

对《春夜闻钟》,吴蔚光《两当轩集诗钞》赞曰:“仲则秋声也,如霁晓孤吹,如霜夜闻钟,其所独到,直逼古人。”《春夜闻钟》韵调绵邈,寥寥数语,横涂竖抹,点染出一片浓郁乡思,确实很见唐人之风。

我是将这三首诗当作游记来读,甚或是当微博来看,一面可以看出仲则游历的行迹,一面可以揣摩他登山临水时的心迹。读诗不必强求深意,而深意自现。

可以尝试着这样联系、理解:他行经富春江畔,在雨夜听见禅寺钟声,那钟声随风伴雨而来,淅淅沥沥打湿了乡梦,惹人辗转难眠。

他意欲排遣愁思,由此生出登临之兴,白日里访古探幽,攀萝登山,寻访寺僧,山下江流宛转浩汤,在僧舍清谈,闲话世事兴亡,不觉磬声响起,见天色渐晚,山僧要做晚课,于是辞别而去……踽踽独行山里,时林鸟声稀,金乌欲坠。回首望去,天边高处尚有一抹余晖——是寂寞也不寂寞,心有宁静愉悦,心知每一次的相交相会都是一期一会,不可复制,可期不可待,所以既满足又意犹未尽。

斯人独行山野,身后云山欲眠——这样的情境总让我想起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相看两不厌,暗藏多少未尽之意。

恰好,黄仲则有一首《题画》诗这样写道:

淙淙独鸣涧,矫矫孤生松。

半夜未归鹤,一声何寺钟。

此时弹绿绮,明月正中峰。

仿佛逢僧处,春山第几重?

黄公望以画作诗,黄仲则以诗作画,隔世之人,诗境画意却有共通之妙。今之富春江畔全不似黄公望画中潇散简远的意境。昔年盛景,今访之多半面目全非,此时移世易,令人深觉惆怅,惋惜无奈。

同类推荐
  • 纳兰性德全集第四册:其它

    纳兰性德全集第四册:其它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四册为赋、杂文和其他一些内容:杂文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二十一篇外,另增加两篇,即《节录嵇中散<与山巨源绝交书>并书后》和《曹司空手植楝树记》。书简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五件外,另增加三十六件。经解诸文除《通志堂集》中的六十五篇外,另增补二篇。
  •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与火车有关的事

    与火车有关的事

    《与火车有关的事》收入宋烈毅近年来创作发表的62篇散文,精短的散文笼罩着诗意的光芒,同时这些文字浸透了一个诗人对生存的观察、沉思和内省。沉郁冷静、思辩而不失热烈的叙述风格使得这些散文更像是漫长岁月深处的一支深沉的歌。
  •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收录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剧本、译文以及建筑方面作品,共分四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林徽因全集》。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深处

    深处

    本书主要内容为:爱情蓝调,八月的某个下午,长沙,城市在雕塑脚下蠕动等。
热门推荐
  • 炸天

    炸天

    天好黑,炸掉它。一个发生在精神病院的故事。
  • 妃常有钱女人求包养

    妃常有钱女人求包养

    “女人,求包养。”某王爷眨着狭长的丹凤眼。“你的特长是什么?”某女吹着指甲。“我会暖床。”“滚,这个我也会。”“白天可以么么哒,夜里可以啪啪啪。上的了厅堂,入的了洞房,白天当劳工,夜里当老公,好看又实用,娘子你一点也不吃亏哦~”某王爷魅惑的笑。“那,好吧。”某女勉强的同意,心里其实乐开了花。
  • 量子江湖

    量子江湖

    《量子江湖》的故事发生在架空的历史背景下,冷兵器时代的生产力,叠加上极富现代气息的武学校园和世俗世界,被认为最好地将传统武侠的古道西风、侠骨柔肠和现代社会的缤纷多姿、科学理性结合在了一起。
  • 借魔成道

    借魔成道

    魔者,磨也。一切困难,一切挫折,都不过是成长路上的垫脚石!借魔,成道!PS。心性流修仙。
  • 咽喉脉证通论

    咽喉脉证通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西游培训班

    都市西游培训班

    养一百万头猪才出一个猪八戒,养一千万只猴子才出一个孙悟空,有一个孙悟空才能骗得紫霞仙子下界,任重而道远啊……我在山里开培训班的!我左八戒、右悟空,沙僧在手中,就问你怕不怕!
  • 启源计划

    启源计划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脖子上突然出现一个莫名其妙的印记。时光交错,在某天早上醒来时竟发现自己身处密室!为了寻找出口,为了弄明白是谁把我关在这里。我不得不踏上这条不归之路。神秘的古老组织,诡异的人类实验体。不可言喻的地下实验室!是上古的力量!还是人类的欲望?我,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 枯心

    枯心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成长,自己的初心,是否依旧滚烫?
  • 月芒法师传

    月芒法师传

    一个充满了冒险和激情的故事。绚丽多彩的魔法,洒脱飘逸的剑技;神秘的妖魔族,在苦难中挣扎前行。傲慢的圣族,蔑视着人界的生灵。沉睡的月之女神,潜伏的灰色罪恶。妖魔,仙灵轮回,因果你们还在,我便无惧!
  • 翡翠不语下红尘

    翡翠不语下红尘

    金壳集团总裁刘娅蕾重回海南开会,故地重游回忆像潮水般涌来。建省初期的无序发展,创造了一夜暴富的神话,一旦经济泡沫破灭,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强烈冲击。也许是青春热血,也许是初创草莽,规则未建,野蛮生长,感情事业丢盔卸甲一片狼藉。欢迎读者参加小说讨论群,本小说的讨论群为“翡翠小说群”群号为:42528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