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朝中传来丞相撤军的消息,刘禅问李严是否知道缘故,李严听说诸葛亮军队已撤退,故作惊讶,说:“军粮充裕,怎么又退军呢!”他旨在解脱自己督办粮草不力的责任,显出诸葛亮延误战机的错误。他又上奏后主,说“军队伪装撤退,其实是用来引诱敌人好与其决战”。后主将信将疑未置可否。
这日黄皓忽报,丞相率队已离城20里远了。刘禅马上整理衣装率重大臣出迎。诸葛亮见到刘禅赶忙跪拜,口称“老臣有罪。”刘禅赶忙将诸葛亮搀起说“相父一路劳顿,快快请起。此役虽未成功,但丞相运筹帷幄也教魏国胆寒。”说罢便往诸葛亮身后看去,问“听说二叔的三子关索已在军中,怎得不见?”诸葛亮说“大军已在芦山屯驻,我在途中遣姜维与关索前去督军。”刘禅心中不悦,但也不敢表现出来,忙携着诸葛亮的收入城。进入朝中,刘禅赐座已毕。诸葛亮便将李严的前后书疏原本手迹递上去,李严的错误和矛盾一下子暴露无遗。李严辞穷理屈,只得叩头认罪。诸葛亮又上奏弹劾李严说:“自从先帝驾崩,李严的心思全想着家庭,尚且搞些小恩小惠,只想平稳处世求名,全不忧虑国家大事。为臣北往出兵,希望让他带兵前往镇守汉中,李严再三借口推辞,并无前来汉中之意,反而想把五郡连并起来,自己作巴州刺史。去年为臣打算西征,想让李严主管镇守汉中,李严却说司马懿等在那边开府召聘人士作大官。为臣心里明白李平鄙陋心理,是想借我临行之机逼我给他一些利益,于是为臣上表奏任他的儿子李丰主管江州事宜,给他如此的破格待遇,本想解决一时的急务。李严上任后,为臣将大小事权全部委付于他,朝廷上下都奇怪我为什么这样的厚待李严。正是因为国家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与其揭批李严之短处,不如对他褒扬鼓励。只是认为李严本性不过是为了得到一些荣誉、利益而已,哪料到他竟然存有颠倒是非之心,以致如此。如果这种人和事任其存在下去,必将导致国家的祸败。这是为臣愚暗,说多了徒增愧咎之情。”刘禅听罢大怒废李严为民,流放梓潼郡。
这边姜维和“关索”领命赶往芦山。到了芦山姜维先行升帐,各路将军悉数到齐,姜维传了诸葛亮的口令让大家自行休整,如对此次出征尚有怨怼之言祸乱军心者斩。各路将领领命而去。姜维见众人散去,便对“关索”说“本该让贤弟先入城祭拜先兄,只是军务紧急。丞相怕军心不稳,便先遣你我过来安顿。丞相入朝也要整肃风气,想我们要回朝尚需时日。”“关索”抱拳说“谨遵将令。”是夜姜维和“关索”饭后巡夜,虽然新败,但各营中整治有素、寂然无声。“关索”这几日舟车劳顿,更兼在西城中受了惊吓,被夜风一吹不觉打了一个寒颤。姜维赶忙将自己的披风解下为他披上,问“怎么冷了?”关萤脸上一红,姜维伸手想去探一下他的额头,他赶忙扭转头。姜维讪讪地说“我先送你回帐吧。”走到帐门口,“关索”回头看了看姜维,姜维自觉地止住步子说“早点休息。”“关索”回至帐中只觉浑身酸痛周身发凉,便合衣睡下了。不知过了多久,他忽然感觉头上热热的,便迷迷醒来,见姜维正坐在自己榻边,正给自己头上不停的换着热手帕。关萤脸上一红,想要起身,却被姜维按住说“我终是不放心,让他们打了点热水过来。”关萤望着姜维见他满头大汗,原来他身旁有个小炉子正煮着姜水,姜维见水已开便舀了一碗,吹了吹,便要扶关萤起来喝。关萤脸上一红,姜维讪讪的笑笑。又取来一碗倒满放在一边,从怀里掏出一柄小刀,(姜维本是羌人,羌族男人几乎人人有佩刀。这和他们多战事有关,也和生活上方便使用有关,比如割肉、砍柴等)递与关萤说,这个给你防身。说完将姜汤指指说“记得喝。”待姜维出去,关萤便坐起身端着姜汤尝了尝好辣,她往罐中看去,原来姜维见她生病着急,竟将两大块姜直接投入水中。关萤笑笑,又喝了两口便又睡下。就这样在姜维的“猛药”下关萤休息几日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