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33500000029

第29章 1978之恋

文/王陆

1978年是光荣的,却难以恢复。

年,我18岁,考到辽宁师范学院(现为辽宁师范大学)。入学那天,下小雪,我戴着小瓜皮解放帽,想找中文系的楼。我看到有一个包着破头巾的妇女在我前面走,我就先喊她一声阿姨,问她知不知道中文系的楼怎么走。她说她也在找中文系,她也是新生。我们俩就一块儿签字报到,一块儿走进教室。我们俩同班,我们俩差十四岁。后来我一直叫她孟大姐。她是班里最大的,是一个母亲,我是班里最小的,是一个中学生。在我们俩中间的同学是各种年龄各种职业,下乡知青最多,工人其次,还有卖水果的、修理自行车的和军人。我们的第一堂课是英语,一个刚从俄语系毕业的工农兵学员教了我们八个字母,从A到H。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字母旁边标上汉字,跟老师很努力地读。课间休息的时候,很多男同学都聚在一起卷旱烟抽,走廊和教室里乌烟瘴气,满耳粗话和尖锐的话。在宿舍也是一样。那时我很愿意挤在他们堆里,听他们讲。在他们中间,我什么都不如他们。记得教我们鲁迅课的张老师开玩笑说:这里哪像大学?这里就像工农革命讲习所。那时我们都渴望了解文明的东西,伟大的文学是一个,自由的思想是另一个。我非常幸运,我什么都不懂,但我能和这些比我年长的比我有思想的青年们挤在一个教室里上课。1978年,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坐在大学课堂里。

年的校园很破,教室也很破,图书馆更破。图书馆的书库是刚刚揭开封条的,每一本书都落满尘埃。但仍有一些书逐没有完全解放,要借阅是有限制的,是供批判用的,比如沈从文的书、肖洛霍夫的书,等等。记得有一位俄苏文学老师,他姓杨,他讲高尔基讲得不多,讲得很有敬意;但他讲肖洛霍夫讲得很多,先是绘声绘色地讲,然后是大声批判,说肖洛霍夫拍过赫鲁晓夫的马屁,也是一个修正主义者。但他第二天又积极组织我们看根据肖洛霍夫作品改编的苏联电影,有邦达丘克主演的《一个人的遭遇》,有《被开垦的处女地》和《静静的顿河》。这些在当时还是禁片,他把它们作为批判资料让我们看了。我们整整看了三天,把其他作家的课都占用了。看完了,我们都很热烈,他却什么也不说。考试的时候,他只考高尔基,不考肖洛霍夫。我们在上大四时,这个杨老师就得癌症病逝了。现在回想,杨老师那时是中年,对“文革”后的现实仍然是小心的,知道怎么曲折地表达认识。现在我也到了中年,才理解老师,他有文学的良心和世俗的苦心。当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像他那样,其实在1978年和1979年的大学文科讲坛上,说假话,搞形而上,摘一家之言,仍然是主要风气。这种风气是“文革”的灵魂的延续,我们对此都深恶痛绝。记得那时有一位讲授政治经济学的老师,他是刚从“五七干校”解放出来的,是受了很多的苦的,按理说他对这个专业应该是有思考的,但他讲课完全是“文革”师爷的路子,讲到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经济问题时,就像讲梦话一样。我们开始还给他提醒一些现实的情况,想与他有一些科学争论,但这个老师很不习惯这样,他用了一堂课的时间训斥我们的信仰有问题。后来我们根本不搭理他,甚至当着他的面走出教室,他的课就没有几个人听了。那时,我们不在乎考试成绩,我们很在乎科学的东西和自由的东西,我们很怀疑讲义,也怀疑那些在政治上四处讨巧的作家和作品。那是一个思想破土而出的时代。我们都拥到了图书馆。1978年的辽师图书馆是一个自由的地方,开禁的书籍和杂志是我们的中心,我们再没有别的欲望。那时的图书馆是多么小啊!我们往往一早就跑到图书馆门口排队,等着开门能占一个座位。大学四年,我们在图书馆的时间比在教室的时间要长。自由的阅读燃烧了我们。当时背过的讲义和所作的笔记现在都是一堆废纸了。而当时读过的好的作品,现在还在心里。虽然1982年我们毕业的时候,还有一些思想和文学禁区没有打破,还有一些书仍然贴着封条,像爱伦堡、索尔仁尼琴、胡风等,他们的书依然不能见天日,但是,“左”的东西毕竟不像以往那样专横了。我工作以后就陆续读到了他们。现在和以后的大学生可能不能想象那样的事情,但1978年就是这样。

年是一个阵地界限,有人负隅顽抗,有人吹起号角。《光明日报》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政治号角。实话说,我们当时年轻,对这篇文章的认识还非常浅,真正的认识还是在年末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回头反复读才领悟到了一二。但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卢新华的小说《伤痕》就不一样了。它一发表,就在我们中间爆炸了。这是当时最激越的一声文学号角。那时,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从文学到政治,从写诗到办杂志,那时我们真是不怕天高地厚。记得当时我们的教室仍然挂着华国锋的领袖像,下面还有一个标语“你办事,我放心”,但有一天上课的时候,我们班的陈洪迪上去把这个像给扯下来了,把标语也给撕了。这在当时是一个突发事件。我们很兴奋,我们的思想都在刚刚解放的火头上,但那个上课的女老师给吓跑了,她把院系领导和保卫科的人都给找来了。就在陈洪迪等待处理的时候,中央发生了大的变化,邓小平出来了。我们系一位领导事后说,陈洪迪是顺应了政治潮流,要不然,他这个反革命是没跑的。这句话很有政治经验。但这句话不对!不是陈洪迪顺应了政治潮流,而是政治潮流顺应了人心,这才是1978年。大学毕业后,我再也没有见到陈洪迪。陈洪迪年长我很多岁,现在也快有五十了吧?他现在做什么呢?我在心里一直很念及他,因为我那时有很多新东西都是先从他那儿知道的,如果尔仁尼琴的《伊万·杰民索维奇的一天》和叶文福的长诗。我记得有一天中午他在班里朗诵叶文福的诗。他的声音并不好,但他有激情,我们一边吃午饭,一边静静地听。一晃二十多年过去,情与景完全不一样了。现在谁还知道叶文福的诗呢?这位写下新时期第一个反腐败作品的勇敢诗人好像是彻底地消失了。书店有这么多的诗选或诗集,我都没见到叶文福的名字。我不知道这是有意而为,还是风气使然。1978年,作家和艺术家是做得最多的,是他们首先说了真话,是他们表明我们这个时代完全能够战胜虚假和愚昧!他们在前面顶着风雨,后面是政治、经济和各行各业在悄悄跟进。

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大连是下着大雪的。那天我们中文系搞了一个晚会。其实,那算不上晚会,那只是一个会餐。在大食堂里,很冷,我们同学都在猛吃炸肉丸子和炸刀鱼,还喝一点啤酒。七七级有一个男生拉着一个女生的手走到大厅中间摆上跳舞的姿势,这让我们的心一下子动了起来,我们把他俩团团围住。他俩不会跳舞,但他俩非常想跳。那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场舞会,有《送你一朵玫瑰花》的音乐,有美丽的感情,有先锋的意气。现在,天天弦歌袖舞,宝马香车,那时的一切都不算什么了。这就是发展。这对我们是一个逼迫。我们本来是有1978年的根基的,但这个根基很薄,我们只是一片苇草,无法成长为树林,所以,我们慢慢出现了问题:精神越来越小,越来越干燥;手越来越长,越来越湿黏;能做的不肯做,不能做的偏要挣扎着去做。有一个女同学,在学校的时候曾经演过《娜拉》,很有风头。最近听说,她在国内办完了离婚手续,去日本嫁给了一个很老的日本老头儿,还在那边生下一个孩子。她比我大好几岁,现在应该是四十四五岁的人了,这样的大龄还要努力为绿卡而生育应该是很不容易的。我想,不管她是什么原因做出这个选择的,她的心一定是很艰难的。还有一个在机关工作的男同学,他原来是很有修养的,热爱莎士比亚,能用原文背诵《奥赛罗》的大段台词。最近听说他出事了。他有一个青春健康网站,他利用那里做掩护卖黄碟,拉皮条,卖白粉,结果让公安局给抄了,给了重判。某次酒醒之后,我想:1978年的显性思想统统都蜕变成暗物质了吗?1978年的自由飞翔,现在都要服从这样的栖息方式吗?有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有一种悲观:我们不可救药坏消息不断地有,最近,杨大健同学病逝了。他也是年长我好几岁,是我们班在专业上很努力的同学。想到他中年病死,我有一种飘零的感觉,这种感觉又延伸出一个疑问:我们在精神上还有回旋余地吗?这个疑问让我非常难过,我甚至不能控制自己。今年春天我离开大连,一个人去俄罗斯旅行。其实,去了俄罗斯又怎么样?从贝加尔湖到圣彼得堡,一路都是庸俗的眼神。我想找到某种情绪资源或者是某种思想遗址,但我找不到。我只好一路思考,想到精神生态问题。二十多年来,我为什么没有长成一棵树?我们为什么没有成为一片森林?这种思考没有答案。我在圣彼得堡时,听说谢斯特罗列茨克镇有大作家左琴科的墓地。我找到那儿,看到一座白色大理石的墓碑。我记起了左琴科的话:“我们知识分子对时代的堕落负有责任。”

我问墓碑:我的责任在哪儿墓碑答我:你贩卖了你的器官。你参与了对公共精神的猥亵,你讨价还价,你纵欲,你萎靡不振,你勾搭权力和金钱,你形而下,你对人类的痛苦幸灾乐祸,你为罪恶的勾当添枝加叶。

我抚摸墓碑,左琴科一动不动,我却在摇荡。我终于往回走,我回到主题:1978年是光荣的,却难以恢复。如果1978年成为遗迹,那样也好,总会有一些残简断章传下去。但是,如果1978年成为遗迹后又被夷为平地,甚至在这平地上面盖上了私人别墅呢?其实我这个想法很偏离主题了,说出去,会惹人嘲笑,不合时宜。

同类推荐
  • 大风歌:风之碎

    大风歌:风之碎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 海虹

    海虹

    戚天法老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海虹》,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海天一洲举行首发仪式。据悉,这部小说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背景,从主流视角,生动细腻地描述了当代工人的理想、信念和爱情的精神风貌,为完成这部50万字的巨作,戚天法老先生呕心沥血花费了5年时间。 戚天法坦言,《海虹》是一部为当代最可爱的人群而写的读本,戚天法曾著有长篇小说《四明传奇》、《梁祝正传》、《徐福东渡》等,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浙东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 瀚宣文集

    瀚宣文集

    本书是太原市委宣传部贯彻市委保持党的纯洁性、核心价值观学习精神的重要成果,是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具体体现。
  •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一直被视为纪伯伦一生的巅峰之作,自出版以来赞美始终不绝,被人誉为“小圣经”“东方赠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等。纪伯伦因此书声名大振,被世界认识、关注。此书收录了《先知》、《先知花园》、《先行者》等多部散文诗集,讨论了爱、婚姻、施予、悲欢、自由、时光、善恶、美、死亡等多个世界之源问题,承载了纪伯伦最厚重也是最成熟的思想,而散文诗中的语言优美绝伦,因此《芝加哥晚邮报》称:“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乐和理想主义表现出来的真理。”
  • 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

    本书精选了著名作家梁晓声散文数十篇,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情感、独特的抒发方式和独特的评说风格展现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在所选作品中均体现出了作者的个人记忆和国家记忆的交织,梁晓声以其真实而痛快笔法,通过很多有价值细节的描摹,刻画出了复杂而极端年代里不可忘却的集体记忆。
热门推荐
  • 一个月学四季养生

    一个月学四季养生

    本书一改中医中药文献引经据典而后入说的传统文风,尽可能地运用通俗易懂、简洁流畅的文笔,剥去中医中药知识在广大民众眼里的神秘面纱,让更多的人关心中医中药、热爱中医中药、需要了解中医中药的民众轻松愉快地阅读这些通俗读本。
  • 止游记

    止游记

    有时候会想起那些人,在我走失之后,只有他们可以找到我。下雨天,三藏找不到他的马,也找不到可以避雨的地方。在山下,行者突然想起故乡的桃子,不知又烂了多少。猪从山洞里钻出来,决定再也不当肥宅啦,要去山下找他梦里的小姐姐。沙僧看看天上,又是月上柳梢头,可以杀人黄昏后啦。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邪君独宠神医王妃

    邪君独宠神医王妃

    靠!身为21世纪的天才神通,走在马路上好端端的就被雷劈?!还穿越到了这异世大陆。没事!在这里本小姐照样能混得风生水起。炼神丹,制神器,只要勾一勾手指,大批神兽跟我走。竟然还说我是废材?那你岂不是连废材都不如?可是,某天吃饱了撑的救了只妖孽,从此好日子就此到头了。某妖孽:“这位小姐,既然你救了我一命,那我只能勉为其难的以身相许了!”说完,就把不明觉厉的某女扑倒了……本文女强、男强、一对一爽文?
  • 随身携带三国志

    随身携带三国志

    乾坤大陆,万国林立!在大年三十夜,陈诚穿越而来,没想到竟然随身带着三国志!!
  • 动漫系统异世从横

    动漫系统异世从横

    我们都是由神的想象而来!而罗天从地球穿越到异界大陆!却因为神的任务而获得系统!是前世最爱的火影.海贼王.曼威三部动漫!他凭借系统在异界大陆装逼.把妹.杀人防火!但他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征服另外一个神的幻想世界!让我们来见证他的崛起吧
  • 桃子很爱你

    桃子很爱你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天使吗?如果你相信,我带你去天堂吧。
  • 幽罗天帝

    幽罗天帝

    苍云大陆,一个以斗者为尊的世界!凡修得斗气之人皆为斗者,皆可掌握斗技叱咤风云,亦可手握魂器,翻天覆地;只是这世间却另有西域邪斗,善于控制他人斗技,掌控他人兵刃,阴险诡异。本属于正道家族的少年叶云,却在无意间得到了西域之中的遗落古卷,幽王决……
  • 为你而奔,夏

    为你而奔,夏

    为了她,我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奔跑中度过的。我们相互爱慕,一起钓鱼看书玩耍;我们情投意合,从南京到青岛,寸步不离。可是我们的诺言呢。如今我到雨花台了,你呢,夏。
  • 青丝舞雪倾华年

    青丝舞雪倾华年

    流年逝,红颜殇,凤断魂,别离恨转瞬间,早已沧海桑田忘不了,你那青丝飞舞的身影忘不了,你那倾城绝美的笑颜我愿倾尽年华去追寻我苦苦追寻千年却发现你一直就在我的身边始终停留在原地,不曾离开只因期盼我回头的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