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29900000013

第13章 大气污染(2)

海平面上升气温升高会引起海平面上升,这是大多数科学家的看法。在引起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方面,则有不同的见解。有人提出,全球变暖会使两极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以地球南极为例,平均气温在-80~-50℃之间,所以即使大气平均气温增加几度,根本无法使那里的冰川融化,但从长期来看,气温持续增高可能使南极冰盖融化,然而要发生这种情况至少需要过1~2个世纪。也有人认为由于全球变暖,降雨降雪增加,冰盖反而会增厚,则海水水位反而会降低。有人提出,海水温度会因气温的升高而升高,热膨胀的结果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有人估计,综合考虑海水热膨胀、高山冰雪融化和降水增加等正因素,降雪等使冰盖增厚等负因素,当全球变暖,温度上升15~45℃时,海平面可能上升20~165厘米。还有人估计,近百年来随全球气候增暖06℃,全球海平面大约上升了10~15厘米。

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会有一定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数十个小岛国家,如马尔代夫,其次是沿海城市,包括重要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曼谷、伦敦、纽约等。海平面上升,除了失去领土外还可能产生海水倒灌、洪水排泄不畅、土地盐渍化等问题,航运和水产养殖业也可能受到影响。据估计,如果海平面上升的情况发生,中国第三大城市天津市的70%人口、80%的工业产值将受到威胁,一些大化工厂、大电厂、大盐厂、大油田将受到损害。天津地区的农业也会因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加重、排水困难而受到危害。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将引起世界温度带的移动,大气运动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使降水情况也发生改变。有人估计气候变化的最明显特点如下:大部分地区温度升高,但也有例外。温度升高在远离赤道的地区最为明显。例如纬度70°~80°的极地高纬度地区,这些地区可能更频繁地出现更大的暴风雪天气;全球降雨量增加,但某些地区却可能带来更频繁的干旱天气,如美国的中西部农场带,可能由于蒸发迅速和风型改变而变得更为干燥;沿海岸的亚热带地区会出现更潮湿的季风;台风的强度增强。科学家预言,如果热带地区的温度升高2~3℃,则海洋表面温度的升高将引起台风能量增大。还有研究结果表明,加勒比海、大西洋西部、印度洋及太平洋地区台风强度将增大40%~50%。墨西哥湾台风强度将增大60%,因为这里的表面海水温度升高的幅度更大;飓风更频繁、更强大,并向高纬度地区发展。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必然给生物圈造成多种冲击,生物群落的纬度分布和生物带都会有相应的变化,很可能有部分植物、高等真菌物种会处于濒临灭绝和物种变异的境地,植物的变异也必然影响到动物群落。还有专家预测,气候变暖会使森林火灾更为频繁和严重,这对正在地球上迅速消失的森林来说无疑等于雪上加霜。

对全球人类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自然界变化,这也必将影响到人类,这种影响是很难估计的。目前,已经提出的一些问题可以列举如下。①对农业的影响。地球增温将出现更多的气候反常,这些异常的干旱、洪水、酷热或严寒、暴风雨雷或飓风必将导致更多的自然灾害,造成农作物歉收、病虫害流行,鱼类和其他水产品减少。②威胁沿海城市、岛屿和平原。沿海地带往往是国家的中心和经济、交通、文化的枢纽,所以地区升温造成的威胁,对这些国家的影响是很大的。例如有人估计,如果海平面上升08~18米,菲律宾的马尼拉的大部分可能位于1米深的水下,而印尼雅加达的330万居民需撤离市区。③传染性疾病可能扩大分布范围。随着气候的变暖和反常,被称为"传病媒介"的那些动物、微生物和植物可能扩大分布范围,造成更多的致病病毒和细菌向人进攻,出现全球性流行传染病,如登革热、疟疾和盘尾丝虫病等。④改变水资源的分布和水量。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引起水量的减少和洪水的泛滥。当今世界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日益增多,如果气候变化,很可能造成更多的缺水国和缺水地区,由此而引起的冲突将会增多,环境安全将成为国际性问题,甚至引发战争。

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对策空气中CO2含量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一致,这个科学研究论点被广泛接受。

从当前温室气体产生的原因和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手段来看,控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主要途径是制定适当的能源发展战略,逐步稳定和削减排放量、增加吸收量并采取必要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主要是:改变能源结构、控制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发电和其他能源转换部门的效率;提高工业生产部门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提高建筑采暖等民用能源效率;提高交通部门的能源效率;减少森林植被的破坏;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途径主要有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等。其中,固碳技术是指把燃烧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然后深海弃置和地下弃置,或者通过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方法固定。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主要是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从各国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来看,一是实行直接控制,包括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限制砍伐森林;二是应用经济手段,包括征收污染税费、实施排污权交易(包括各国之间的联合履约),提供补助资金和开发援助;三是鼓励公众参与,包括向公众提供信息,进行教育、培训等。从今后可供选择的技术来看,主要有节能技术、生物能技术、二氧化碳固定技术等。面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发达国家已把开发节能和新型能源技术列为能源战略的重点。

全人类共用一个大气圈,因此有些大气污染所造成的伤害已经没有了国界的限制,形成全球性大气污染,成为全世界各国都有切身利害关系的问题。目前全球性大气污染已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国协调一致的行动,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为此进行努力、做出贡献,在公平合理的原则基础上,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臭氧层破坏

概况在大气圈约25千米高空的平流层底部,有一个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小圈层,即为臭氧层。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很低,最高含量仅10×10-6,若把其集中起来并校正到标准状况,平均厚度仅为03厘米。臭氧在大气中分布得不均匀,低纬度较少,高纬度较多。就是这样一个臭氧层却吸收了99%的来自太阳的高强度紫外线,保护了人类和生物免受紫外辐射的伤害。

卫星观测资料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臭氧总量明显减少,1979~1990年,全球臭氧总量大致下降了3%。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大约低于全球臭氧平均值30%~40%,出现了"南极臭氧洞"。自1985年发现"臭氧洞"以来到1987年它变得既宽又深,1988年虽然有所缓解,但1989年以后到90年代的前几年里,每年南半球春季都出现很强的"臭氧洞",1994年到1996年南极臭氧洞还在扩大。最近从安装在俄罗斯和美国卫星上的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获悉,"南极臭氧洞"面积已达2400平方千米,最薄处只有100多布森单位(100dobson,相当于1毫米厚度)。以上情况表明,臭氧层这个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正在遭到严重的破坏,研究其原因和机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十分复杂,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破坏。例如有些学者认为,臭氧层在地球局部地区的某些时候减少,可能有自然原因,如太阳高能粒子散射、火山大规模爆发等。臭氧层耗损的原因和机理,目前主要有三种看法,即化学理论(氟利昂和哈龙的破坏)、太阳活动理论(太阳黑子耀斑准11年周期的爆发作用)、动力学理论(大气环流的上升和下沉等)。

尽管臭氧层损耗原因,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但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一些自然因素可能造成臭氧层破坏,但是这只能发生在地球局部地区,持续某一段时间,而不可能对臭氧层发生大规模的永久性的破坏。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某些化学物质与臭氧发生作用导致了臭氧的损耗,这是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可以引起臭氧层破坏的物质,应该是具有光学活性,并可以分解出具有催化活性物种的物质,这些物质主要有N2O、CCl4、CH4、哈龙(溴氟烷烃)以及CFC等,破坏作用最大的为哈龙类物质与CFC。1989年,多国北极臭氧层考察队在北极发现了高活性粒子CIO和BrO浓度的升高与臭氧浓度的降低有着显著的对应关系,也支持了这种观点。此外,据美国运输部和科学院的报告,在平流层飞行的喷气式飞机的排放物会破坏大气臭氧层。大型喷气式飞机和其他航空器的高空飞行,其排放的NO类物质也可以使O3分解。人类进行的核试验也会产生一些NOx物质,使O3分解。

臭氯层破坏的危害随着对臭氧层功能研究的深入,臭氧层破坏后造成的危害日益引起人们的忧虑和思考,这些危害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臭氧层耗损对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的主要危害是地面大量紫外线直接辐射到地面,从而导致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高,并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研究表明,如果臭氧层臭氧减少1%,地面不同地区紫外线辐射将增加19%~22%,由此皮肤癌增加15%~25%,白内障发病率将增加02%~16%。

对植物的危害

臭氧层耗损会使农作物受害减产,影响粮食生产和食品供应,严重时会导致地球上粮食出现危机。植物过多地暴露在紫外线照射下,也会有各种不良反应,科学家对200多种植物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大约2/3的植物表现出有影响。接受额外紫外辐射的植物,其生长速度下降20%~50%,叶绿素含量减少10%~30%,有害突变的频率增加20倍,幼苗受到的伤害更为严重。大豆在紫外线照射下更易受到杂草和病虫害的损害,减少产量。紫外线还可改变某些植物的再生能力及产品的质量。还有实验表明,豌豆、大豆等豆类,南瓜等瓜类,西红柿和白菜科等农作物对紫外线特别敏感,而花生及小麦等植物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臭氧层耗损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导致一些生物物种灭绝,导致生态平衡破坏。处于海洋生物食物链最底部的小型浮游植物,大多在水的上层,紫外线太强,影响这些生物的光合作用,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另一方面,水中微生物的减少,会导致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单细胞藻类对光照最敏感,有些藻类甚至在自然阳光下也只能暴露几小时。若紫外辐射加强,则预计存活时间要减少1/2。此外,过强的紫外线可能杀死幼鱼、小虾和小蟹。有研究表明,若臭氧量减少9%,由于紫外线的增强,约有8%的幼鱼死亡。

其他危害此外,根据观测,平流层臭氧含量虽然在减少,但对流层臭氧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光照可以引起许多化学反应,紫外线能量比可见光高,所以更容易引发各种化学破坏,这就造成建筑物涂层、包装材料、塑料制品等的老化;在大气污染中,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阳光有密切的关系。臭氧层破坏,则紫外光长驱直入大气层,可能会增加大气污染。一个模拟实验表明,若平流层臭氧减少1/3,温度会升高4℃,美国费城及纳什维尔的光化学烟雾将增加30%或更多。再说,臭氧层破坏对气候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对流层的温度变化规律是上冷下热,而平流层因为吸收紫外光的缘故正好相反,是逆温层,臭氧层一旦发生较大变化,必然影响下面的对流层,可能会使地球表面气温和降水发生变化。

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国际对策大气中臭氧层的损耗主要是由消耗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引起的,因此对这些物质的生产量及消费量应加以限制,减少或停止向大气的排放,将是防止臭氧层损耗的有效措施。

2月22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7年签订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简称《议定书》),对CFC及哈龙两类中的8种物质进行了限控,并于1989年1月1日生效。由于该议定书的不完善,又于1990年对《议定书》进行了修正。受控物质增加到6类几十种,把四氯化碳、三氯乙烷等都列为限控物质,并规定发达国家到2000年完全停止使用这些物质,发展中国家在2010年完全停止使用这些物质。在进行这样的限定后,预计到2050年北极臭氧减少速率低于现在,而到2100年以后南极臭氧洞将消失。保护臭氧层也是近十几年才形成的环境热点问题,199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就是:"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这说明,臭氧层破坏的问题虽然涉及面较小,没有全球变暖那样复杂和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但是这个问题也已引起科学界、企业界和政治界的广泛关注。

在发达国家,出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准备比较充分,因此完成限控指标比较容易。而在发展中国家,有的虽具有一定的生产CFC的能力,但缺乏发展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能力,因而《议定书》规定的限制条款,必将给这些国家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我国在1991年宣布加入修正后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为了履行国际公约,1993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并已进入实施阶段。"九五"期间,我国继续与有关国际组织密切合作,认真实施淘汰计划,按照规定的期限,控制和禁止ODS的生产、进口和使用,并陆续发布了在使用灭火器和在气溶胶行业、泡沫塑料行业中禁用和淘汰ODS的通知,并发布了禁止新建生产、使用ODS设施的通知,认真履行了《议定书》的规定。除此之外,我国还积极开展了ODS替代品及替代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工作。

同类推荐
  • 地理百科知识博览

    地理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地理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物理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物理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物理学从词义上看感觉高深莫测,是个很难理解的东西,但它确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同样是声音,为什么有的愉悦心情,但有的却让人心里烦闷?为什么早晨温度低,中午温度高?爆米花“膨胀”的原因是什么?下过大雪后为什么太寂静?这种在日常生活中的无所不在、无处不见的疑问,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
  • 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

    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

    海洋探险是一项充满危险和困难的行动,但是海洋的神秘依然刺激着世界上最勇敢的探险家们的想象力,诱惑着人们去征服地球上这一最近的边界。人类潜入海洋深处还有一个理由:我们来过这里。从古到今,无数先驱为了解海洋奥秘作出了种种努力。《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讲述了海洋探险所带来的前所未闻的新鲜事,故事生动、有趣,也介绍了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地理发现,适合广大的青少年朋友阅读。有很多事,我们已经知道,有很多事,我们很快会知道,有很多事,我们终究会知道。已经知道的,是科学揭穿了神秘:不曾知道的,我们勇敢探知,我们就是海洋明日的探险家!
  • 动物世界大百科

    动物世界大百科

    无论是浩瀚的宇宙、神奇的自然界,还是我们人类自身的生活,都充满了种种奇妙而有趣的现象。《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共分为十五册,分别介绍了“ 宇宙”“动物”“植物”“人类”“科学”等内容,引导青少年不断地去探索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 查看名胜古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查看名胜古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热门推荐
  • 孽缘千金

    孽缘千金

    原本相隔十万八千里的两个女孩,却在同一年考进了胡里斯裘商学院,原本以为是实现纯真梦想的开端,却没想到,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噩梦的起源。因样貌相似,林辰溪和赵若漫成为闺中密友,情同姐妹。却不料,赵若漫母亲王雪依改变了两个女孩的命运。(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钟有清暖

    钟有清暖

    穿越成小青蛇于九重天上勾搭上神师尊,开始很悲催,中间很欢乐,微微虐心后更甜,结局很圆满。天帝是制片人,司命是编剧,月老是导演,主创阵容豪华,大卡司云集!九重天上小青蛇与上神的师徒恋正在上演中,敬请关注哟!
  • 归来的上古

    归来的上古

    庭院的门依旧紧闭,院中的树茂盛依然。狂风骤起之时,偶尔会有几片树叶落下,哪怕它颜色如此青绿,生机如此浓厚,但它依然还是落了下来。或许,它是死了,又或许,只是重生。不知不觉间,新的时光之河已悄然流淌了两千年,然而,没有人知道,当年的神与英雄们是不是真的已经逝去。当种族大陆间的恩怨逐渐消解,冰封已久的原大陆能否迎来新的曙光?
  • 烟花劫

    烟花劫

    阡陌间彷徨,古道边的等待。千年前回眸,百余年等待。断情涯前的决斗,欧雅水域的诀别。寂寞谁同,孤独谁共。其实皇者的孤独,又有谁能懂?蓦然回首以是百年光景朝朝暮暮,往往昔昔爱曾在风中飞舞,情曾在雨中嬉戏。曾经的山盟海誓,曾经的一生相随,当梦初醒便已随风飘散。是山崩海啸前的气定神闲?还是血雨江湖中的风情万种?当一切的谜团都被解开时,她将如何抉择?是爱?还是恨?当一切的硝烟都烟消云散时,他将如何抉择?是天下?还是她?
  • 妖儿

    妖儿

    英雄血,美人泪,一纸残卷引出惊天秘密。天地变,仙魔战,风云再聚。
  • 调教美少年【完】

    调教美少年【完】

    第一部已完结皇爵学园史上第一个女学生会长安紫弧和南宫羽有着秘密协议,于是千夜孤成了两人手中的玩物,不料狡猾的樱本熏掺入其中。安紫弧调教好一个,却也惹毛了一个。接下来的好戏,究竟要如何展开?
  • 欲天游

    欲天游

    欲为一切之本,万念之根。本来靠着大笔的遗产,林天以为自己这辈子也就这么样啊,但却因为一盆神奇的盆栽发生了变化。且看本是一个纨绔子弟的林天游走在诸天万界之中如何走出一条不一样的欲望之道!
  • 大逆者

    大逆者

    传说中的【正邪大陆】是大千世界给遗弃的位面,在这个世界中,充斥着杀伐与血液,弥漫着权力和欲望,在这个世界没有平凡与普通,有的仅仅是活下去的欲望。强者生存,弱者死亡,是这里的制度。燃烧血液,死战独活,是这里的规矩。最巅峰的强者为何被关进这个被遗弃的世界?传说中【正邪大陆】之外的万千世界又有着何等的魅力?一名少年,无意中得罪了一名强者,被打进这罪孽的世界,他该如何抉择,如何出去?
  • 迷糊甜心:慕少的天价妻

    迷糊甜心:慕少的天价妻

    青棉一天之内吻了慕斯容两次!慕斯容是谁,C市第一大豪门独生子,慕氏集团掌权人,身价……无价。他擦了擦嘴唇,淡定道:“既然吻了就要负责,做我的女人。”青棉迷糊了一下,啥?慕大少这么随便的?下一秒她便看到他嘴角闪过的那一抹狡诈,“那个男人,看到你跟我在一起了,肯定会出现的吧?”青棉心里咯噔一下,果断道:“你错了,我对他来说什么都不是,他是不会出现的。”“哦?那就……定个婚吧……”青棉:“……”
  • 天台山记

    天台山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