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24700000017

第17章 么是历法(2)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原始人类认识年,最早不是根据天象,而是根据大地上各种自然现象:河水泛滥,草木枯荣,鸟兽迁徙,寒暖交替,等等。即使在今天,有些农民根据这些自然现象判断季节,相差也不会太大。这些自然现象统称方“物候”。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大量观察物候的经验。在古籍《夏小正》中,已经有了丰富的物候描述,其中有一段说:

正月,雁向北飞,鱼儿上浮,田鼠出洞,桃树开花;

二月,开始种黍,羊儿产羔,堇菜发芽,昆虫蠢动;

三月,桑叶萌发,杨柳抽枝;

四月,杏树结果,沟河田间有蛙鸣;

五月,杜鹃啼,蝉儿叫,夏瓜结果;

六月,桃子熟了,小鹰正学飞;

七月,雨季到来,苇子长成了;

八月,瓜熟季节,枣儿也下来了;

九月,大雁南迁,菊花盛开,鸟兽准备过冬;

十月,乌鸦乱飞,准备狩猎;

十一月,鹿角秃了,狩猎开始;

十二月,昆虫潜入地下,鸢鸟在天上飞鸣……。

我国古代关于物候的记载还有很多,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夏小正》。这些物候观察最初纯属直观的。但是,在大量的直观观察基础上,古人必然会开始思考这些物候的变化规律,从而逐步形成年的概念。

当然各个民族,由于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观察对象不同,产生“年”这一概念所依据的物候现象也就会各不相同。例如《魏书》中描述岩昌羌族的习俗时说:“俗无文字,但候草木荣枯以记岁时。”我国古代对年也有不同的叫法(即使现代也是如此)。《尔雅·释天》中对年的解释说:“夏日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魏书》中所说的“草木记岁”,也就是记年。

另外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古代蒙古族人民,则干脆以牧草一青为一年。他们把几岁叫做“几草”,或“草青几度”。

古代的物候观察一般比较粗疏,加之气候变迁,所以即使是同一地区,物候现象也会因时而异,不能适应农牧业发展的需要,这就促使古人慢慢学会利用天象变化纪年。

四季的划分

认识了年以后,古人在劳动实践中又对年进行了细分。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产生了四季。

我们现在称春夏秋冬为四季,古人则称它为四时。早期的四时划分是人为的。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在各个地区并不一样。世界上,有的地方分两季:旱季和雨季;有的地方分三季:雨季、冷季和热季;个别地方甚至分为六季。但是春、夏、秋、冬四季之名却在全世界普遍使用。

我国古代四时划分最初来源于“四方”。《管子·四时》篇中有这样的说明:

东方曰星,其时曰春

南方曰日,其时曰夏

西方曰辰,其时曰秋

北方曰月,其时曰冬

在外国,最早对年进行四分的是古希腊。古希腊人以昴星团和大角星的升落为标志,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大约过了许多世纪,人们才逐步把四季同太阳周年视运动联系起来。

我们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绕着太阳在运动。地球的运动包括两部分,一是自转,二是公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圈为一年。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觉察不出地球的运动。晚上看到星星在天空中运动,白天看到太阳在天空中运动。天文学上把这种看上去的运动称为视运动。

仔细观察太阳的视运动情况,你会发现太阳除了每天东升西落外,还有一种在恒星背景上的运动。这种运动经过一定时间,使太阳自身在群星之间绕行一圈,然后又回到原来的起始位置。它反映在天球上,就是太阳在天球上画了一个大圆。这个大圆叫做黄道。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相交于两点,一个叫春分点,一个叫秋分点。在黄道上,同春分点和秋分点相对的还有两点,即夏至点和冬至点。太阳在黄道上的运动叫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如果以春分点作为起算点,太阳沿黄道运动一圈又回到春分点的时间,就是一个回归年。

太阳在黄道上运动时,每年在阳历3月21日前后从天球的南半球通过春分点进入北半球,此时地球上昼夜的时间相等。在6月21日左右,太阳到达夏至点,这时地球上北半球中午的太阳高度最高,白天的时间最长。在9月23日左右,太阳又由天球的北半球通过秋分点进入南半球,地球上昼夜时间再次相等。在12月22日左右,太阳到达冬至点,地球上北半球中午的太阳高度最低,白天的时间最短。地球上的季节,由春到夏,以至秋冬,暑往寒来,循环不已,就是由于太阳这种周年视运动引起的。

四季以两个分点(春分点和秋分点)和两个至点(夏至点和冬至点)作为每一季节的中点。冬至到春分的中点是春季的开始,称为“立春”。其他各季,依此类推。

研究历法的意义

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早在古代人们就渴望了解并掌握昼夜、月相和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更长的时间计量方法。世界各文明古国很早就开始根据天象观测制定历法。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日有恒星日、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之分,月有恒星月和朔望月之分,年有恒星年和回归年之分。

历法中,我们应该选择哪种年、月、日作为标准呢?

古代人用真太阳日作为“日”的长度,但真太阳日忽长忽短,不适合作为计算时间的单位。恒星日虽然较均匀,但却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不大。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太阳的出没、昼夜交替密切相关,如人们常说的“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正反映的是人类对太阳的依赖。而恒星日的开始却不定,春分那天是从中午开始,而秋分那天却从半夜开始。于是人们总结并设想出了一个平太阳日,这就是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使用的基本时间单位。虽然现在我们知道恒星月是月亮绕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但是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什么联系,自古以来能引起人们密切关注的是朔望月。月亮的圆缺盈亏不但显著,而且与人类的夜间活动、与潮汐的变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朔望月因此也就自然成为比日更长的计时单位。比月更长的计时单位,恐怕怎么也不能忽略四季的周期变化。农作物的种、收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与此对应的只能是根据太阳得到的回归年而非恒星年。由于历法中所用的日、月、年都并不准确地等于真太阳日、朔望月、回归年,我们就称它们为“历日”、“历月”、“历年”。

时间的标准长度单位已经确定,只需进一步精确即可。但编制历法仍然困难重重:如何使每一天不同于其他任何日期,以便记录各种事件发生的顺序;如何根据历法预告寒暑的来临、月相的变化……这里最困难的恐怕是规定1.年中的月数、1月中的日数,因为日、月、年之间没有最大公约数,1回归年为365.2422平太阳日,1朔望月为29.5306平太阳日。如何使编出的历法中年的长度等于回归年,月的长度等于朔望月,而且使用方便、容易记忆……这些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同时满足的,但如果处理不当,长期积累下去势必破坏月份与季节、日期与月相的一致性。今年2月可能瑞雪纷飞,过多少年后就可能成了梅雨绵绵;今年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八月初一月就圆了……使用这种寒暑倒置、朔望失常的历法,对我们的生活极为不便。所以,怎样根据日、月、年之间的实际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安排,使日序的进行既能符合自然现象的节拍,又能适应人类的生活规律,并尽,可能地工整、简便、易记、易用,的确是门学问。

今天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与历史上各国的旧历相比,无疑是当前处于先进地位的历法。但公历也仍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每月的日数不一,闰日过多(每4年便有一闰,400年中,闰日多达97个),这对推算过去、将来的日期均有不便。近百年来,世界上曾有许多科学家在探求改历的方法,1910年还在伦敦召开过“世界改历会议”。至今所见改历方案已达百多种,但仍未见一部公认最科学、最实用的新历。改历之所以如此困难,是因为日历受着天象运行的严格约束。现在新测算出的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19879平太阳日,虽然这小数点后的尾数已经难倒了众多科学家,但也许又一个更容易推算、记忆,用上万余年也不会出现天象错步的新历方案正在悄然形成之中。

同类推荐
  • 舰艇博览

    舰艇博览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青少年国学全知道

    青少年国学全知道

    《国学知识全知道》充分考虑到青少年学习方法上的特点,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宗礼典章、宗教信仰、艺术技艺、易理术数、养生保健,凡举极为精纯者,结合后人的阐释,将经、史、子、集、名物、训诂、考据之学、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乃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及医、卜、命、相等都囊括进来。
  • 危险如何应对

    危险如何应对

    由于青少年的生活阅历还不多,安全意识淡薄,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缺乏经验,所以这本书介绍了家居安全急救、交通遇险自救、野外避险、意外伤害的防范、自然灾害自救、少女自我保护等知识,从孩子身体、健康的保护,到在家庭生活、校园活动、野外活动以及遇到自然灾害时,如何避险以获得安全,都对孩子们进行了具体的指导。这些将增强广大青少年的防范意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 《危险如何应对》还精选了一些安全避险案例进行讲述。这些案例基本囊括了平日生活中和野外遇险的各类典型情况,从中告诉孩子们如何预测和规避各种各样的危险,遇到险境时,应该以怎样的知识和心理状态把危害降到最低,以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
  • 开启智慧的历史故事全集

    开启智慧的历史故事全集

    本书精心选编了近百个中外历史故事,从九个视角加以阐述:突围困境,扬起永不落的风帆;以德服人,做事先做人;志存高远,有梦就能圆;独辟蹊径,打破常规走向成功;巧舌之簧,四两可拨千斤;可方可圆,胸中自有乾坤;生存有道,掌控人生主动权;谋事有略,条条大路通罗马;当断必断,把握人生机遇。青少年是未来历史的开拓者,也是未来历史的创造者。我们从中外历史故事里总结一些做人做事的经验,并以其点拨开启青少年的思想和智慧,让他们从历史中得到益处。
  • 艰苦奋斗(中华美德)

    艰苦奋斗(中华美德)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指在艰苦的环境中勤奋工作、努力劳动。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创建中华文明史的过程中,涌现了无数艰苦奋斗的历史人物,他们以艰苦奋斗为荣,以艰苦奋斗为美的动人故事千古流传,给后人留下了最宝贵的遗产。
热门推荐
  •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本书为一册对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进行普及的工具书读本。全书分“思想文化”、“古典文学”、“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地理与交通”、“居住与建筑”、“教育与科举”、“书法与绘画”、“音乐与戏剧”、“科技与体育”、“历史与文化传播”十四部分。每一部分先扼要简述内容,然后以辞条的形式对该类中的重要概念进行阐释。
  •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本书是一本通俗的大众经济学读物。它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将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经济学做了细致全面的解析。引导每一位读者入门,从此让你面对经济学不再望而生畏。本书包含经济学基础原理、经济学常用术语、市场经济学、市场结构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厂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经济形势11篇内容,包罗万象,是经济学爱好者的首选读本。
  • TF之恶作剧冒险大队

    TF之恶作剧冒险大队

    TF家族的冒险,在学校发生的恶作剧冒险,他们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情笙旧城

    情笙旧城

    跨越三世,只为在最美好的年华遇到你见到你的第一眼,我就知道你是上天从我身体抽走的一根肋骨,从此以后,其他任何一个人都成为将就第一次写文,个人很喜欢民国,所以就取了这种题材。文风偏宠,男女主角的温馨情长。
  • 斗罗圣枪

    斗罗圣枪

    他姓唐?巧合罢了。他背后有人?有势力?不可能。他传统正直害羞?脸皮好比城墙,极品美女都要泡。他说他要打十个,懂他的人知道他没说谎,不懂的人说他吹牛装13。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世,但他身边总不缺少美女。他是孤寂的英雄,不过对美女却极度猥琐,对别人则是英雄。
  • 乐破苍穹

    乐破苍穹

    简介没有魔法,没有斗气,也没有修真,这是一个音乐人掌控天地之力的世界!清箫声动,肃杀破江河。琴瑟悠扬,一曲变长天。仗歌而行,觅苍穹音,踏万族路,我要这天,响彻吾乐,我要这地,明白吾心。
  • 画继

    画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消失的之韦利斯亚

    消失的之韦利斯亚

    你知道钟毓私立学校的校园怪谈吗?也是,要是知道就不会听我说话了。不过很抱歉,我现在无法告知你们这个秘密。不过我可以给你们一些温馨提示。一、钟毓分为W区和R区。二、W区只能存在十个人,只能。三、晚上十点之前,所以师生必须回寝室。四、无论寝室外发生什么,都绝对不可以出门或开窗。哦,忘了最后一条:没有特殊原因,绝对不可以进入W区!
  • 侠者之风

    侠者之风

    明朝末年,倭寇袭扰沿海各地。沿海各方势不思抗敌,反而力为一己私利明争暗斗,以至于倭寇日益猖狂,终至大举来侵。此时,民间大兴武术,举国重武轻文,大浪淘沙,一大批能人志士为保家卫国挺身而出...
  • 叶落夜深

    叶落夜深

    苏叶和顾夜深自小青梅竹马,顾夜森以为他能跟苏叶走到最后,顾夜深以为自己可以陪她一起长大,但天公不作美。在他初二那年苏叶便被送往英国修学,顾夜森从没想过这个小妮子大学会回来上,更没有想过会被她调戏,苏叶想玩,可以啊。他顾夜深奉陪。可这爱情故事又能不能到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