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6600000001

第1章 沸腾的欲望之火

挣扎在欲望的深渊

人类于是更迭地忽为求乐的动物,忽又为理性的人类;因为得之于现实的微乎其微的满足是不能救饥解渴的。

——《精神分析引论》

人类从伊甸园的禁果起,就开始虔诚地跪在欲望的膝下,成了它永不逃亡的俘虏。欲望像一根无形的绳索,套住了人们的理智的头脑。于是,人们便披着“信徒”的外衣,一面对自己说着“作孽”,一面义无反顾地将枷锁附在自己的身上,走向无底深渊。

弗洛伊德说,人类总是不断地追求,但是得之于现实的微乎其微的满足根本不能救饥解渴。于是我们看到了,在那个伪善的十字架下,巴黎圣母院众教徒集体自杀,看到了后羿的妻子嫦娥那只伸向长生不老药的手而长久居住冰冷的月宫之中,看到了周朴园赶走侍萍时冷笑背后的残酷……人们在欲望的魔幻境界,愈陷愈深。欲望像那些“美味”的河豚,新鲜美味中又隐含着剧毒,它像美国人身体内那滚滚流动的“黑色”血液,即使背信弃义也要证明些什么。可见,欲望彻底统治了我们的肉体和灵魂。

欲望仿佛是那长满芒刺的鲜艳的玫瑰花,仿佛是那暗藏在刀剑内部的毒药,仿佛是让小溪流水的无底深潭,在欲望的满足过程中,人们总是疲于奔波,总是脚步匆匆,在不断地追求与满足中,这样难道就真的快乐了吗?人总是在忽为求乐的动物与忽为理性的人类之间挣扎不已,结果反而是两手空空。走在人生路上,少一些欲望,多一份满足,永远不要做那个在欲望的深渊中挣扎的人

人总是无休止地追寻独一无二

人潜意识里对某种独一无二、无可代替东西的热恋会呈现一种无休止的追寻。

——《爱情心理学》

弗洛伊德说,人总是对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东西有一种无休止的追寻,这恰恰揭露了人的本性。其实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东西本身并不会引起人们对它无休止的贪恋,人们所极度追求的是这天下无双的珍品背后所象征的欲望的独特与高贵,恰恰是这种独特与高贵刺激着人无休止地追求。当然,弗洛伊德所说的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东西既可以是对天下人而言又可以是对个体来说是欣羡已久、独一无二。

所有人对无可替代的东西的热恋总是无休止的。围城里的人眼红围城外的人,骑自行车的人总是欣羡开名车的人,即使拥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以及那富可敌国的财富,也未必就没有其他的欲望,所以说“生活非常满意,已经没有其他任何要求”的境界是永远都无法实现的。

有人说,尼采是不快乐的,因为他悟透了一个现实:生命没有终极意义,生命没有尽头。生命总是在欲望和满足欲望中荡来荡去的钟摆,人们认为欲望里的状态都是最完美的,面对心中念念已久的无可替代的东西总是充满了热恋,这份炙热的激情给了人无穷无尽的动力,它像一阵飓风将人们带到欲望的领土,用那份积蓄已久的热恋掠夺想要的一切。

当飓风过后,人也许被遗留在那个欲望的孤岛上。因此请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在欲望的孤岛上终老。

潜意识中隐藏着动物式的本能冲动

人的潜意识是一个特殊的精神领域,它具有自己的愿望冲动,自己的表现方法和特有的精神机制。在潜意识中,隐藏着各种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忍的动物式本能冲动。

——《性学三论》

弗洛伊德指出,人的潜意识中具有自己的愿望冲动,即欲望。但是在潜意识中常常隐藏着各种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忍的动物式本能冲动。这些冲动一旦付诸行动,对个人来说那将是毁灭性的灾难。

生活中,一个普通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可能原本是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一番业绩来,但是潜意识中对金钱的欲望却让他陷入了如何利用手中的权力快速“致富”的泥潭之中。逢年过节,部属、朋友的红包,通通笑纳;工程开工、竣工、典礼的红包来者不拒;甚至于生病住院、家母过世、女儿结婚等都成了他敛财的绝好机会。最终,东窗事发,锒铛入狱,最终只能接受法律的制裁,吞下欲望的苦果。

欲望无止境。明末清初《解人颐》一书中,有诗句对欲望作了如下入木三分的描述:“终日奔波只为饥,才有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道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当了县丞嫌官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真正有智慧的人,就会懂得甄别、收敛内心的欲望,懂得善于取舍,并让自己在眼花缭乱的世界里保持清醒,这样才能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里,保持自我,做好自己。

没有欲望的生活索然无味

当一个人把欲望降低至最低程度后,生活的多彩多姿也将随之变得索然无味,而生命本身也将失去其原有的光辉。

——《图腾与禁忌》

印度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说:“生死根本,欲为第一。”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它是本能的一种释放形式,构成了人类行为最内在与最基本的要素。弗洛伊德也指出,当一个人把欲望降低至最低程度后,生活的多姿多彩也将会消失殆尽,生命也将失去原有的光辉。

欲望这个词总是被理解为道德的败坏、行为的不齿,人们总是给欲望蒙上罪恶的面纱,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欲望对于人生的破坏性。要知道其实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欲望也同样。欲望是人类的首要领导者,它始终引导着人的一切行为。自一个生命诞生之后,这个原始的欲望不仅不会消逝,它反而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在新生命的身上不断演变,并以诸如衣食住行以及性、自由、热爱、快乐、自信、魄力、超越等物质或精神的需求形式出现。这些不同的欲望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身上得到不同的展现,也会由于人的欲望的大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气质,又由百变的欲望之人演绎出多彩纷呈的世界和千姿百态的人生。

欲望是人的好朋友,又是人们的敌人,如果你能很好地驾驭它,它就是你的朋友,那么就会从它身上获得无穷的能量,反之你的欲望若是贪婪的,你会得到欲望的报复,你就会被拒绝在幸福门之外。不要让生命失去原有欲望的光辉,那样才会享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有些欲望本能需要在太阳下公开

潜意识比喻为一间大房,意识是与之毗连的小房。所谓前意识,他比喻为两房之间的“守门人”。潜意识中的各种冲动,只有经“守门人”选择批准后才能成为意识,否则便是“压抑”。

——《性学三论》

弗洛伊德把潜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人们称为经验的叫做前意识,这是他心理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和特色标志。弗洛伊德把前意识置于“以一种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心理活动”的过程中加以具体描述,从而阐明,它在心理结构中的方位是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间地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守门人”的角色,将潜意识中的各种符合标准的欲望以及本能变为意识,起到了“稽查”的作用。

生活中,我们常说:“酒后吐真言。”相信每个人都不能胸无芥蒂,这所谓的芥蒂,说透了,就是欲望。欲望其实就是利益诉求的内在形式,然而就像文件有保密级别一样,根据不同的环境,欲望的隐藏与暴露程度往往在前意识的掌控之下自觉或不自觉中被调整了。而“酒后吐真言”恰恰是说明当前意识这个守门人在酒精的麻痹下丧失了警惕时,那么潜意识中压抑已久的欲望冲动就会乔装迂回地进入到人的意识之中,并形成语言表达了出来。

其实,潜在的欲望之所以被隐藏起来,恰恰是因为前意识的经验认为这是不合时宜、不正当的,并往往被赋予阴暗的色彩,就产生了压抑。经验的积累会让我们在意识行为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但阴暗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心有些欲望本能是需要在阳光下公开公示,这样才会享受阳光的生活。

欲望是妄想的火种

一种妄想乃是另一种精神历程所引起的必然的反应,至于这另一精神历程则可由他种表示推测而知;而且妄想之为妄想,它那抗拒真实和逻辑客观性的特性,都由于它和这另一种精神历程有这种特殊的关系。妄想起源于欲望,是用以自慰的。

——《精神分析引论》

妄想是另一种精神历程所引起的必然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思维内容的荒诞,包括妄想、超价值观念和强迫观念。妄想往往抗拒真实和逻辑的客观性,坚信自己的某种错误判断和推理。弗洛伊德指出,欲望是妄想的火种,这才是妄想的根本所在。

自古以来,对于妄想大多认为是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佛教十三经之一的《楞严经》中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浄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唐权德舆的《送文畅上人东游》诗也说:“宗通知不染,妄想自堪哀。”《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中有云:“这也是你妄想了,侍妾闻知,岂不可笑!”宋代陆游的《老马》诗更有“可怜杜陵翁,妄想追风骠”的感慨。进一步来看,这种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恰恰是人的内在欲望本能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后被压抑的结果,欲望才是燃起妄想熊熊大火的那一粒火种。

由马丁?斯科西斯导演的《禁闭岛》中表现的是主人公泰迪,为了逃避现实中的痛苦经历,在精神中塑造了另一个自己,在那个妄想的世界里,他幻想自己作为警察被指派到禁闭岛上调查失踪案,而实际上他却是个杀手,在欲望本能的挣扎中,在妄想中迷失了自己。生活中,正视妄想,才不会让妄想的熊熊大火毁灭自我。

性变态:先天的普遍性倾向

性变态现象里必有某些先天的基础,但是这种先天性几乎每个人都有,作为一种倾向,它可能时强时弱,在生活的影响下,可以变得十分的明显。

——《性学三论》

弗洛伊德在神经病研究中发现了性变态的普遍性,毋庸避讳的事实是,弗洛伊德的全部学术探讨都开始于癔病的研究。在他的癔病研究中发现,所有的癔病患者都有性压抑的经历,他将性变态引入到无意识领域,认为性变态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倾向,认为性变态现象里总会有些先天的基础,它只是有时表现的强有时表现的相对较弱,这恰恰给人类“认识自己”填补了一个理性的空白,从而也为人们从此得到一种维护正常性心理和防患于未然的友谊启示。

人作为一个个体而存在,正是源于内在的这种欲望,既涉及别人的满足问题,也有利于更原始的本能需要的个体发展。生活中的每一种痛苦的本身都包含着快感的体验。在性变态中,生活的快感得以创造,其主动性与被动性常常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在性关系中令对方痛苦而取乐者,同样也会在遭受道德痛苦之中享受快乐。正是这种在作为施虐者时同时又作为受虐者的形象出现,才使得性变态成为行为表现的方式。

因此要考虑在常态和变态的生活中,寻求一种平衡。生活中的满足是不走捷径的。性本能或因暂时受阻,或因用旧的社会制度的障碍,而很难获得常态的满足,那么变态就会被引起。在生活中对我们正常的性冲动进行合理的引导,才会拥有健康的生活。

动作错误是源于潜意识的驱使

不管是错失行为、偶发行为、或最轻微、最严重的病症,它们的共同点,在于我们均可将其追溯到可厌的、潜抑了的精神素材。这些精神素材虽然已经远离意识,却永远在伺机而动,一有机会就会表现出来。

——《精神分析引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任何动作错误都是无意识指使的结果。失落、损坏或者放错物品,其实都是以各种方式来表达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目的。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女士无意把罗马的德国居民送给她姐夫——一位艺术家的一枚金质古玩勋章,错误地放入到自己的箱子里带回了家里,当她发现后马上告诉了自己的姐夫,说第二天会送回去。但是第二天却怎么也找不到了。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常常发现的,我们总是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对于行为上的错误,我们认错后的行动是改正,本来无可厚非。然而弗洛伊德在这里却指出出现这种错误的内在原因,其实是无意识的欲望。这位女士放错了勋章,无疑表明她在无意识深处想占有那一枚勋章。

人的心理是千变万化的,然而总是会有一定的原因,每一个事例中都能找到重组的动机,即使是那些通常没有人寄予这种期望的事例。有句歌词唱到:“你的眼睛出卖了你的心”,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无意识中往往渗透着我们内心最大的愿望,无意识不仅仅在神经症状和梦境中出现,更会在常态的生活中就会体现出来。正如宗教教义所说,若非上帝所愿“一切之微也不至于无因落地”。因此,请重视生活中的动作错误,因为那错误的背后也许是最真的意识的存在。

遗忘,因为那些不快的记忆

我将遗忘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印象的遗忘,或对知识的遗忘;二是对意向的遗忘,或对要做的事情的忽略。我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所得出的一个普遍的结论是:在任何情况下,不愉快的动机是遗忘产生的基础。

——《精神分析引论》

遗忘是指在某一种情况下,一个人把本来很熟悉的东西以及预定的计划、方案全部忘记的情形。从某种程度上说,遗忘也是无意识心理意向的一种表现。弗洛伊德指出,人们往往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和某人谈论某件事情时感到不愉快了,话还没有说完时,你的脑海里会涌出想说的另一件事情,可见不愉快的动机是遗忘产生的基础。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记忆与遗忘是一对矛盾,人类是在不断地协调这对矛盾的过程中成长的。有些人和事需要记住,让自己不至于忘本,而有些人和事必须要遗忘,才能活得更加轻松。

记忆是人类所必需的,它使我们知识丰富,阅历深厚。而遗忘也是人们所必需的。学会遗忘,才能将生活中的愁苦忧伤抛向远方,轻装上阵,我们的步伐才会更轻捷,我们的头脑也会更加灵活。人的一生当中,总有如沐春风的得意时刻,也有心灰意冷的失意时刻,遗忘曾经的辉煌,遗忘曾经的苦痛,遗留的才是平和的心,以及更加豁达的胸怀。

人活一世,有些记忆是不适合再带着上路的,它只会让你活得更加痛苦,增加更多心灵的负担。如果生命之中注定会有痛楚,那么,遗忘就是逃离疼痛和伤害的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遗忘不仅是一种美丽,也是一种禅意的空灵。它能让你避开一切的痛苦,学会很好地享受生活,学会在当下,好好地生活。

过失是内心矛盾冲突的结果

过失不是无因而致的事件,乃是重要的心理活动。它们是两种意向同时引起的结果,它们是有意义的。它是两个不同意向互相牵制的结果,一个可称为被牵制的意向,另一个可称为牵制的意向。

——《精神分析引论》

古语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任何一个人都会有过错。弗洛伊德指出,一个人的过错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由心中两个矛盾的意向发生冲突而引起的,其内在反而是一种无意识的流露。生活中,我们不是精神分析大师,而每个人都会有过错,面对过错我们需要的往往不是一味的追究,而是需要宽容自己或对方的过错,毕竟有时无意识并不受任何控制。

戴尔?卡耐基曾说:“要真正憎恨别人的简单方法只有一个,即发挥对方的长处。”这恰恰是一种宽容的姿态。他人的过错,我们应该以宽容之心去面对。互相厮杀搏斗的现实,到处都充斥着是非纠葛,谁是谁非已经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豁达地去宽恕别人的过错。

刘秀攻入邯郸大败王郎后,在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了大量奉承王郎、侮骂甚至诛杀刘秀的信件。刘秀看后,淡淡一笑,便令随从全都付之一炬。刘秀一把火,烧毁了嫌隙,令受降的文武百官感动,最终协助刘秀完成了称帝的宏伟大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宽容也是一把火炬,照亮了别人,也成全了自己。

宽容向人展示的不仅是一种自信,也体现了一种博大的胸怀,高远的天空容忍闪闪雷电,才拥有了雨过天晴的彩虹,请以宽容的姿态对待过错。

倒退之后保持激情与勇气

有些倒退行为方式十分普遍,已经成为发育成熟的标志,而且事实上已经变成成人特有的倒退行为。倒退行为的一个绝妙例子就是梦,它使人凭借奇妙的愿望满足来获得快乐。

——《精神分析引论》

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如果退回到更早的阶段那么就是所谓的倒退。弗洛伊德指出,倒退机制其实是人在进行自我防御恐惧和焦虑的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有些倒退行为方式十分普遍,已经成为发育成熟的标志,而且事实上已经变成成人特有的倒退行为,在倒退行为中,人们可以凭借某种奇妙的想象来满足自我的愿望。

生活中,有时我们会对现实的很多威胁感到束手无策,对即将面对的危险无力抵抗,那么我们往往会退到我们曾经经历的美好的早期状态。这种倒退往往能在一定程度减轻威胁和危险所带给我们的焦虑和恐惧。即使那些身心健康、适应性很强的人有时也会退回到早期的状态,这些表现为各种幼稚的行为、酗酒作乐、明知后果却非要行动等。

然而,这种倒退是自我保护的非理性的形式,但是长此以往,必然变为一种颓废的精神状态,对自我发展造成阻碍。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张画着一个黑点的白纸,许多人都看到了上面的黑点,却没有看到大部分的白。我们总是下意识地倒退到早期的状态,只看到那些放大的忧伤与痛苦,久而久之,便会流于颓废,一蹶不振。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更为灵活的自我防御措施,倒退是一种暂时的选择,然而在倒退之后保持激情与勇气面对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意识是冰山露出海面的一角

如果说意识是一座冰山的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那么前意识则是介于海面和浅层水域的部分,它随着海水的涨落时而露出海面,时而隐埋入海水中。而无意识则是这座冰山的深层和根基部分,它是这座冰山的主体,它深埋于无底的海水中,表面上看不见摸不着,但实际上却主宰着整座冰山。

——《精神分析引论》

埋葬的都是珍藏的,弗洛伊德认为那些真正起作用的、能够真正反映我们内心真实的往往都是被隐藏的、潜在的东西,这无疑是指他的“潜意识”理论,这是他最大的发现。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正是说明潜意识才是我们人本性的主宰者,这个理论一出便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成为二十世纪初引导西方的革命性理论。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表明,人并非什么理性的动物,我们所看到的人的意识只不过是冰山一角,透过海面,我们可以看到,真正控制人的其实是我们通常所不易察觉的“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所有问题都来源于对自我的性压抑,倘若人的性压抑得到了解决,那么其他的所有心理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在整个二十世纪,人们一直在非常努力克服一切心理压抑,现代艺术千奇百怪的形式突破,现代科技的惊人发展,哲学、文学、医学等领域所取得的累累硕果,都是来自于人性的彻底解放,弗洛伊德对性本能的肯定冲击着西方世界的方方面面。

弗洛伊德的理论是不是过时了呢?美国《新闻周刊》给出的答案是:“弗洛伊德并没有死去。”正如该杂志所说,弗洛伊德留给我们的最大遗产是:他打开了人类认识自身的一个隐秘而宏大的世界,这将鼓舞我们继续勇敢探索和面对这个世界。

潜意识是内在成就即根本驱动力

精神分析以为心灵包含有感情、思想、欲望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的。但是精神分析因为有了这个主张,一开始便失去了那些清醒的有科学头脑者的同情,而被怀疑为荒谬捣鬼的巫术。对于潜意识的心理过程的承认,乃是对人类和科学别开生面的新观点的一个决定性步骤。

——《精神分析引论》

弗洛伊德被认为是一个离经叛道的精神分析大师,他像一个幽灵一样在我们这个时代徘徊了很久,像人类历史上很多人物一样,他们的出现都没有受到人们的欢迎,总是被视为“异类”或是“洪水猛兽”,当然他们的思想也往往被人们误解和歪曲。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主张,一开始也失去了那些清醒的有科学头脑者的同情,而被怀疑为荒谬捣鬼的巫术。

弗洛伊德指出,对于潜意识的心理过程的承认,乃是对人类和科学别开生面的新观点的一个决定性步骤,这一观点后来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任何一门学说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学者的凭空杜撰,它必定是学者用心观察世界,用心观察现实,脚踏实地地研究具体对象的结果。精神分析以研究病人的病理出发,窥探到了人类心灵世界中的秘密。以精神分析学说为基础的弗洛伊德主义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人存在的性质,指出人的性本能是人生的内在驱动力,它构成了人的原始欲望和动机,是人格形成、发展和社会文化创造的内在推动力,在现代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上,成了最有声望的思想体系。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人类一切成就的最根本的内在驱动力恰恰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精神分析永远不会过时,人类的本能力量将永存。

同类推荐
  •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从哈佛大学进行的心理课程出发,通过精彩的心理测试、有趣的故事以及科学好玩的实验等,让人们轻松地体验从其他大学或心理学机构学不到的趣味心理课,从而让人们在简单的学习中得以升华,重新审视自身的心理、行为模式及人生走向。
  • 缺失的心理课

    缺失的心理课

    本书前两课是基础课和认知课,通过一些真实有趣的故事,将心理学知识结合到生活中,让读者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类似心理现象的影子,从而强化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其余的课程则从心态、修养、情绪、梦想、职场、逆境、社交等方面展开,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建议。
  •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本文主要讲述了:管理心理学概述、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个性与管理、激励与管理等内容。
  • 人事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人事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管理员工,从“心”开始。本书从人才选拔、员工成长、企业用人、员工行为塑造、员工考核管理、点燃员工激情、员工赏罚管理、提升员工归属感等8个方面入手,采用“问题/现象 心理效应分析 解决措施”的结构模式,解析了员工行为背后的根源,并从管理学与心理学角度提供了解决之道,以供企业管理人员更完美地完成工作!
  • 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

    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

    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心理保健:公务员的精神大餐;重构你的认知;做情绪的主人;管理你的意志;驾驭自我意识;轻轻松松与人相处;应对压力等。
热门推荐
  • 老子原来这样说

    老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内容简练,分别从人生、做人、智慧、修心、养生、处世、竞争、忍让等方面选择性地阐述了老子的智慧学说,以清晰明了的解说方式向人们讲解了人生的心态、感悟及真谛。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纯网游之笑天下

    纯网游之笑天下

    这是一部纯网游为了我们以前最喜欢的网游故事这是一部轻松的网游,单不会缺少激情(新人新作。不喜勿喷)
  • 这一辈子不骗你

    这一辈子不骗你

    一个山村男孩走进了自己做梦都没梦到过的繁华都市,开始了他做梦也梦不到的旅程。当一切都顺理成章的时候,他的感情却出现了逆转。为了守候自己的梦想与爱情,他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 九聆

    九聆

    ——你说这世上,可有长生?——你心中若有,便是有了。世事窈窕,有梦万千;登临万山,无一幸免。【——你是谁?——那,你又是谁?】丁零——呵……
  • 文武道帝

    文武道帝

    拥有各种传承文化的异大陆隐藏着远古天域的文修古族,且看大陆唯一一个文修家族的小辈如何挣脱天地大道的诅咒,承文之道,练武之意,以文武兼修之姿态闯天域,掌天道,成就道祖之名。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血染之夏

    血染之夏

    鲜血绽放的时代里,没有爱情生存的空间,两个不可能在一起的人在这个连信任都是奢望的世界中谱写下了一曲令人悲叹的华丽挽歌……你永远都无法得到你的爱,因为你是杀手,所以你没有爱……三界架空历史第三部开启。
  • 青春还在

    青春还在

    还记得当年我们的青春吗?和那一群疯子吗?如今我们长大了!好怀念当时的青春!叛逆,无忧无虑,无法无天!!!和那帮子朋友混在一起,打打闹闹,有人倾诉,有人安慰,有人陪你一起同甘共苦!如今我们的那叛逆的青春还会的来吗???我们早已不是当年的我们了!!!青春一去不复返!
  • 不娇不惯培养优秀女孩100招

    不娇不惯培养优秀女孩100招

    “让孩子吃点苦,他会倍感生活的甘甜。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任性要求,他们就会堕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