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刍狗,运气而成,变幻无穷,谁知一二?无情有情终成念,又有谁理得清楚其中纠缠?
山河壮丽,天高云舒,直直的太阳光倾洒在武当山巍峨的轮廓上,发着灿灿金光,让这座道家名山显得越发庄严。山路上有四人缓缓往上爬,武当山虽然不以险峻著称,但山路崎岖,脚力终有泄劲之时,四人慢慢拉长了队伍。
郭有明作为京都郭家出去的人,又是郭家的长子,到了四十岁刚出头终于被提到副省级,作为一省的常务副省长,算是在郭老爷子离世之前给郭家增添了一些政治力量,郭有明能不能接过郭老爷子的大旗,就看最近五年的发展,有老郭家做后盾底子自然不薄,看风云际会了。可郭有明现在根本没有心思去想这个问题,郭家不知是不是阳气不盛,到郭有明这一代只有他一个男丁,其他全是女儿身,郭老爷子多么勇猛威武的革命前辈,竟然只生了一个带把儿的,让人不胜唏嘘。而现如今,整个郭家的心思都在郭天身上。
郭天,郭有明唯一的儿子,郭家的长子长孙,他病了。
走在前往武当山的路上,看着沿路秀美的风景,郭天一脸不情愿和莫名其妙,他并没意识到自己生病,心里想我这不好好的吗,生龙活虎,走路吃饭睡觉没什么不妥,为什么非要让我退学跑到武当山来,难道要做道士?一个年轻小伙子排斥这腐朽的封建残渣也是十分正常。郭天只是当做来武当旅行一番。
郭天身材修长,一头茂密的黑发,五官没特别精致,但凑到一块无比自然,有股淡然之气。他刚刚从省城一高退学,被郭父郭母带着上了山。也不知道要去寻索什么。郭天今年十七岁,正是青春飞扬之际,走在武当山的小路上不时踢着散落的小石子,性情洒脱,走得比郭父郭母快一些,而更慢的还有郭有明的随行秘书小徐,揣着个黑色公文包,带着眼镜,额头略略出汗。也不一定是走不快,只是不好走在领导前面。
“老郭,你看小天这孩子不会有事吧?”郭母一脸担忧。李秀英比郭有明小三岁,脸上没什么皱纹,仪态雍容,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作为郭有明的贤内助,见惯了世面,养气功夫一流,气质自然有股华贵雍容。
郭有明两鬓已有了一些白发,穿着白衬衫,黑色西裤,很是朴素,国字脸端正威严。40多岁虽还算壮年,但来爬武当对他来说是有些吃力了,不过郭有明知道郭天的事不能再拖了,他叹了一口气:“秀英,我也不愿意相信,但是张叔你知道的,绝不会无的放矢,张叔跟了我老郭家一辈子,老爷子被他救了无数次,说是世外仙人也不为过,你难道忘了前几天的事?”
十一年前,郭天六岁时还没上小学,郭有明还在京都某部委上班,郭天住在爷爷的大院里。突然有一天,郭天在幼儿园里竟然晕了过去,郭家吓坏了,把大院医疗组调动起来也没让郭天醒过来。大院的医疗组是整个国家最强的医疗力量,对郭天也束手无策,大大超出了郭家的预料,连见惯大风大浪的郭老爷子都急了。郭家唯一的血脉啊,断不得!后来还是郭老爷子的挚友,一直跟随老爷子的得力下属张叔到了大院,给郭天把了脉,扎了九九八十一根金针,才醒过来。张叔行针之后浑身湿透,大费心神。
事后张叔说郭天体质很特别,五脏之气散而不聚,捉摸不定。突然晕过去估计是体内气脉不顺,他用金针顺脉,终于把郭天体内之气理顺了,但不是长久之计,若是永不再犯还好,要是再次无缘由晕过去,一定要带郭天到武当山找他,以便另寻他法,不然后患无穷。
早在战争年代,张叔就是武当的传人,习武学医当世无双,深不可测对郭家绝无二心。郭老爷子和郭有明都相信张叔对郭天身体的判断,当时还专门请张叔教会了郭老爷子身边的医师如何下针理气,以防不备之需,张叔在建国后就回了武当,远离凡尘,生活自在逍遥,不理杂务好多年,总不能因为郭天的事把他拴在京都不得动弹。
不过情况似乎并不是很糟糕,郭天之后再也没有莫名地晕倒过,一直很健康,直到上个礼拜,郭天时隔十一年又一次晕倒,在学校教室,把校长吓坏了,郭家低调得很,老师自然不知道郭天的背景,校长却是隐隐知道郭天是省里领导的公子!
张叔平常人在武当山清修,恰逢就在郭有明做官的省,也不知道是不是命运安排。郭有明想去拜访还是很方便的,可张叔偏偏上个礼拜去了九华山寻友说去去就回,郭有明怕耽误不起,只能把老爷子的随身中医从大院接来,大院里的医师也是数一数二的能者,竟没有忘了张叔当时教的行针之术,把郭天救醒了。
想起当年张叔的交代,郭天虽然醒了过来但郭有明还是赶紧带着他往武当山太和宫拜访。
李秀英似乎回想了一下前段时间的无措与紧张,皱了皱眉,说:“我当然记得,唉,希望小天不会有什么大碍吧,他可是我们唯一的孩子!”
郭有明点了点头,看着走在前面的郭天,没再说话。秘书小徐在身后一句话没说,领导家务事,不好插嘴。
山势曲折,林木茂盛,武当一向人杰地灵,很多皇帝对武当向往不已,修了许多道观,一路看过去郁郁葱葱,一行人倒也不是很无聊。郭天出生在官宦人家,从小家教严厉,身上没什么纨绔之气,少年的叛逆气息在他身上也一点不见,他心里想能不在学校读闷书倒也不错,可是可惜他还想参加校运动会,现在看来是彻底没戏了。
太和宫修建于天柱峰,依山靠岩,处在云海峰峦之中,树海环绕,落霞侧飞,远处的群山若隐若现浩浩荡荡连到天际,有仙家气息。站在太和宫的“大岳太和宫”题额之下,看着两旁的红墙灰瓦,郭有明知道这只是旅游景点,张叔住在天柱峰太和宫后面的一个小山坳中,是武当山当世的一大隐秘。不过郭有明第一次来武当找张叔,山中路径复杂,他竟不清楚该怎么找到张叔的隐居之地,张叔做事也随性而为,十一年前的交代也没指明具体如何找他。
虽然是旅游淡季,太和宫还是有些游客来观,到了殿门,终于看到几个道士在一旁闲谈,郭有明知道问这些闲散道士是问不出什么所以然的,可秘书小徐眼色十足,想要代领导问路,摸了摸头上的汗,要主动上前找道士询问去处,郭有明马上拉住,说:“小徐,别急,张叔的住处岂是一般人能知的?”
“爸,张叔那么厉害的人,武当还有人不认识他吗?张叔应该回来了吧。”郭天生长在郭家,自然知道张叔是谁,郭老爷子只要说到自己的光荣故事,总会提到张叔的。当年是如何山中相识,如何大破倭寇,如何翻山越岭,如何险中求胜。郭天知道,张叔是传说的中的世外高人。
“小天,张叔可不是你叫的,你要叫张爷爷。”郭有明说了一句,郭天吐了吐舌头。
这时,忽然从旁边传了一阵爽朗的笑声,郭天寻着笑声一看,原是一个老人在通往正殿的石梯旁靠着晒太阳,穿着一件深灰色道袍,脏兮兮的不知道有多久没洗了,一脸白胡子,也看不清面貌,却能看到双眼有神,精神奕奕。郭有明听到这个笑声,心里激动了一下,马上走了过去,郭母和郭天有点摸不着头脑,但也跟了过去。
“张叔,你这胡子怎么留起来?”郭有明毫无领导架子,走上去蹲了下来,笑着对老人说。
“哈哈,我是懒,干脆不剪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长了。有明,你家老爷子可好?”老人竟也不起来,明显心情不错,眯着眼看着四周的人。
“我爷爷身体可好了,能吃不少饭。”郭天看这老道士慈祥有趣,也不怕生,直接答了话。
老道士指着郭天,问郭有明:“这是小天?哈哈,长大了,跟我这胡子一个样儿。”
“张叔,小天今年也十七岁了。”郭母听了前面对话自然认出了满脸胡子的张叔,上去答了一句。
老道士伸手掐指算了算,又看了看郭天,脸色似乎一变,拍了拍道袍,站了起来:“看来太阳也晒不成了,小天,来来来…把手递给你张爷爷。”
郭有明看张叔紧张起来,没了一向的稳重,有些慌然失措,这可是郭家的命根子啊,长期做领导干部养成了的处事不惊这时全然无用了。郭母更是直接联想到郭天前几天晕过去不省人事的模样,一脸关心地看着郭天。秘书小徐暗自心惊,这老道士果然厉害,什么都没问便猜到了他们此行目的。
郭天心里却还是满不在乎,年少不怕事,事关己反而没那么紧张,他大大咧咧伸出右手给老道士。
武当山上的风缓缓吹过,太和宫前的树随风轻摇。空地上,斑驳的石板不是很平整,石板缝隙中长出了一两株野草。不知名的虫儿叫得欢实,却影响不到张叔老迈却稳定的手。
张叔在把脉过后,淡定温和的模样消失了,深深皱起眉头,不停地扶着长长的胡子思索着什么。郭天心里咯噔一下,不会真的有什么事吧?
郭天正是处在喜武侠爱英雄的年龄,加上很小的时候就对身怀绝艺的张叔怀有敬意。郭天可能不信那些围着他转来转去也诊断不出个所以然的医生,可张叔的诊断对他很有说服力。
郭有明和李秀英同样紧张地看着张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