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95000000201

第201章 九歌(1)

(一)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鉴赏】

作为《九歌》的开首篇,《东皇太一》在全诗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意义。《星经》记载:“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天帝神,主十六神。”《庄子天地篇》云:“主之以太一”,成玄英注:“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囊括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汉书郊祀志》曰:“天神贵者太一。”“皇”是最尊贵的神的通称,“太一”在楚人中是东方最尊贵的天帝之神。《文选》唐五臣注云:“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

其实“太一”在屈原时代并不是神,它在“东皇太一”中不可能充当神的称谓;而“东皇”,由于先秦时代的东——春对应等关系,表明了它乃是春神的指称。在没有更确凿材料发现之前,“东皇太一”应是春神的说法可以成立。至于“太一”,在这里的含义是始而又始,象征起始与开端。

诗一开首,先交待祭祀的时日——因是祭春神,故时日当在春天。选择春日的吉良时辰,人们准备恭恭敬敬地祭祀上皇——春神——东皇太一,让其愉悦地降临人世,给人间带来万物复苏、生命繁衍、生机勃发的新气象。主持祭祀的主祭者抚摸长剑上的玉珥,整饬好服饰,恭候春神降临。开头四句,简洁而又明了地写出了祭祀的时间与祭祀者们对春神的恭敬与虔诚。

继而描述了祭祀所必备的祭品:瑶席,玉瑱,欢迎春神的楚地芳草以及款待春神的佳肴美酒。这一切,配合着繁音急鼓、曼舞浩唱,告诉人们,春神将要降临了。整个祭祀气氛开始进入高潮。

末尾四句,是全诗的尾声,也是祭祀的高潮——春神于此时降临了。“偃蹇兮姣服”——是春神美妙动人的舞姿与外表,“芳菲菲兮满堂”——是春神带来的春的气息与氛围。欢迎祈盼的人们于是钟鼓齐奏、笙箫齐鸣,使欢乐气氛达到最高潮。末句“君欣欣兮乐康”,既是春神安康欣喜神态的直接描绘,也是祭祀的人们对春神降临所表露的欣喜心态。

全诗篇幅虽短,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气氛热烈,给人一种既庄重又欢快的感觉,充分表达了人们对春神的敬重、欢迎与祈望,希望春神多多赐福人间,给人类的生命繁衍、农作物生长带来福音。

(二)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鉴赏】

此篇是《九歌》中的一首祭云神的诗歌,云中之神为一男性,号“云中君”,在神话中云神名叫丰隆,又名屏翳。《九歌》是屈原在流放江南时,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体制独特的抒情诗,它依旧保持了歌、舞、乐三者结合的特点。《九歌》原为古曲之名,来源甚古。在神话传说中,《九歌》是由禹之子启从天上偷来人间的。一般认为,“九”非实指,乃表多数,即指由多篇乐章组成的歌。《九歌》共有十一篇。

《云中君》是祭祀云神的歌舞辞。王逸《楚辞章句》题解说:“云中君,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江陵天星观一号墓出土战国祭祀竹简有“云君”,显然是“云中君”的简称,可证云中君就是云神。或以为月神、雷神、云梦泽之神、云中郡神、高禖女神等,俱不可从。

这篇诗是以主祭的巫同扮云神的巫(灵子)对唱的形式,来颂扬云神,表现对云神的思慕之情。诗中说:“灵皇皇兮既降”,“灵”指神。又说:“灵连蜷兮既留。”《楚辞考异》曰:“一本灵下有子字。”王逸注:“楚人名巫为灵子。”《广雅释诂三》之说同。则此“灵子”或“灵”指云神或云神附身的巫。诗中“蹇将憺兮寿宫”以下四句和“览冀州兮有馀”二句非祭巫所应言,则又是云中君的唱词无疑。

全文按韵可分为两章,每一章都是对唱。开头四句先是祭巫唱,说她用香汤洗浴了身子,穿上花团锦簇的衣服来迎神。灵子翩翩起舞,神灵尚未离去,身上隐隐放出神光。这是表现祭祀的虔诚和祭祀场面的。

“蹇将憺兮寿宫”以下四句为云中君(充作云中君的灵子)所唱,表现出神的尊贵、排场与威严。由于群巫迎神、礼神、颂神,神乃安乐畅意、精神焕发、神采飞扬。“与日月兮齐光”六字,准确地道出了云的特征;就天空中而言,能同日月并列的唯有星和云,但星是在晴朗而没有日光时方能看见,如同时也没有月亮,则更见其明亮。惟云,是借日光而生辉,云团映日,放出银光,早晚霞光,散而成绮,所以说“与日月兮齐光”。这两句,上句是说明“神”的身份,下一句更表明“云神”的身份。“龙驾兮帝服”,是说出行至人间受享。“聊翱游兮周章”则表示不负人们祈祷祭祀之意,愿为了解下情。古人以为雨是云下的,云师有下雨的职责。

祭巫唱“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乃是说祭享结束之后云中君远离而去。“皇皇”是神附在巫身上的标志。神灵降临结束之后,则如狂飙一般上升而去。这里是表现云神的威严与不凡。“览冀州兮有馀,横四海兮焉穷”,则是云神升到高空后因眼底所见而言,表现了云高覆九州、广被四海的特征。末尾两句是祭巫表示对神灵离去的惆怅与思念,表现出对云神的依赖情绪。祭云神是为了下雨,希望云行雨施,风调雨顺。所以云神一离去,人们便怅然若失。

此篇无论人的唱词、神的唱词,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云神的特征,表现出人对云神的企盼、思念,与神对人礼敬的报答。

(三)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櫂兮兰枻,斲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鼂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鉴赏】

《湘君》与《湘夫人》为姊妹篇。此篇是祭湘君的诗歌,描写了湘夫人思念湘君那种临风企盼的情态,表达了因久候不见湘君依约聚会而产生怨慕神伤的感情。

第一段写美丽的湘夫人在作了一番精心的打扮后,乘着小船兴致勃勃地来到与湘君约会的地点,可是却不见湘君前来,于是在失望中抑郁地吹起了哀怨的排箫。首二句以问句出之,一上来就用心中的怀疑揭出爱而不见的事实,为整首歌的抒情作了明确的铺垫。以下二句说为了这次约会,她曾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把本已姣好的姿容修饰得恰到好处,然后才驾舟而来。这说明她十分看重这个见面的机会,内心对湘君充满了爱恋。正是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她甚至虔诚地祈祷沅湘的江水风平浪静,能使湘君顺利赴约。然而久望之下,仍不见他到来,便只能吹起声声幽咽的排箫,来倾吐对湘君的无限思念。这一段的描述让人看到了一幅望断秋水的佳人图。

第二段接写湘君久等不至,湘夫人便驾着轻舟向北往洞庭湖去寻找,忙碌地奔波在湖中江岸,结果依然不见湘君的踪影。作品在这里把对湘夫人四出寻找的行程和她的内心感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此深情的企盼和如此执着的追求,使得身边的侍女也为她叹息起来。正是这种叹息,深深地触动和刺激了湘夫人,把翻滚在她内心的感情波澜一下子推向了汹涌澎湃的高潮,使她止不住泪水纵横,一想起湘君的失约就心中阵阵作痛。

第三段主要是失望至极的怨恨之情的直接宣泄。首二句写湘夫人经多方努力不见湘君之后,仍漫无目的地泛舟水中,那如划开冰雪的船桨虽然还在摆动,但给人的感觉只是她行动的迟缓沉重和机械重复。接着用在水中摘采薜荔和树上收取芙蓉的比喻,既总结以上追求不过是一种徒劳而已,同时也为后面对湘君“心不同”、“恩不甚”、“交不忠”、“期不信”的一连串斥责和埋怨起兴。这是湘夫人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说出的激愤语,它在表面的绝情和激烈的责备中,深含着希望一次次破灭的强烈痛苦;而它的原动力,又来自对湘君无法回避的深爱,正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它把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段可分二层。前四句为第一层,补叙出湘夫人浮湖横江从早到晚的时间,并再次强调当她兜了一大圈仍回到约会地“北渚”时,还是没有见到湘君。从“捐余玦”至末为第二层,也是整首乐曲的卒章。把玉环抛入江中。把佩饰留在岸边,是湘夫人在过激情绪支配下做出的过激行动。最后四句又作转折:当湘夫人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在水中的芳草地上采集杜若准备送给安慰她的侍女时,一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觉油然而生。于是她决定“风物长宜放眼量”,从长计议,松弛一下绷紧的心弦,慢慢等待。这样的结尾使整个故事和全首歌曲都余音袅袅,并与篇首的疑问遥相呼应,同样给人留下了想像的悬念。

(四)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揖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褋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鉴赏】

《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首句“帝子降兮北渚”较为费解。“帝子”历来解作天帝之女,后又附会作尧之二女,但毫无疑问是指湘水女神。一般都把这句说成是帝子已降临北渚,即由《湘君》中的“夕弭节兮北渚”而来;但这样便与整篇所写湘君盼她前来而不见的内容扞格难合。

歌辞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

第二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缓缓而流暗示远望中时光的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好处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其目的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

最后一段与《湘君》结尾不仅句数相同,而且句式也完全一样。湘君在绝望之余,也像湘夫人那样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

全诗以召唤湘夫人到来作为出发点,以期待的心理贯穿其中。诗的前半段主要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时那种望而不见、遇而无缘的期待心情。这首诗还有着明暗对应的双层结构方式。主人公情感的表现,有明有暗,明暗结合。这首诗又有着寓情于景的表情法。情感的流动较蕴藉、含蓄、深沉,如海底暗流,不易发觉。因此需要通过表层意象加以领会。

(五)大司命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驼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鉴赏】

《大司命》是祭大司命之神的歌舞辞。文章中的对唱,是充当大司命的灵子同娱神的女巫的对唱,而女巫则是以少司命的口吻来表情达意的。

此诗第一节四句为扮大司命的巫所唱,一看便知。其自称“吾”,与第三节“吾与君兮齐速”一致,则第三节也应是大司命所唱。此句中称对方为“君”,则第二节(有“君回翔兮以下”)也应是大司命所唱。同时,这几节中“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也与第一节大司命所表现出的呼风唤雨、声势夺人的气概一致。第四节说“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也只能出于大司命之口。大司命动辄“吾”、“予”、“余”自称,体现出大权在握、唯我独尊的意识。“折疏麻兮愈疏”以下三节,则完全表现对大司命的怀念,愁怀无限,情绪与前四节完全不同。这三节便是女巫以少司命口吻所唱。

这首诗表现大司命的气派简直无与伦比。即使在天宫中的班次居于末尾,当他要到人间来时,也可以摆出最大的排场,显出最大的威严。人们是根据现实生活来想像神、创造神、对待神的。大司命的气派也就可以不言而喻。

对于大司命的描写,其服饰、乘驾、精神、职责、作为,都写到。尤其是用了第一人称的手法表现出一个执掌人类生死大权的尊神的内心世界。作为一个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使不是很可爱的,但却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他能够接受祭祀而到人间来,也还是体现了一种重民、亲民的思想;而作为一个执法者,也是有阳刚之气的。

后三节女巫以少司命的口吻表示对大司命的怀念。如不是以神的身份,便不会说“离居”。其中离别的幽怨,无法摆脱的愁绪,也多少地体现了男权社会中广大妇女普遍的心理状况。“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后世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折麻心莫展”,《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瑶华未敢折”,都是由此处化出,表现久别后一时不能见到的愁情。所以说折疏麻之瑶华相赠,有身虽离而思念不绝之意。

“乘龙”两句,是说大司命离开祭堂而去。云为车而龙为马,正所谓“云从龙,风从虎”,与诗开头表现的大司命形象一致。神将离去,故女巫以少司命的口吻表现出恋念的情绪。离别是不可避免的,只希望以后常常像这个夜晚一样不失见面亲切之意。大司命是主宰人的寿命的,人的寿命本来就有定数,但天地间的悲欢离合谁又能管得了呢?这里问出了千百年来无数男男女女的多情人都永远得不到答案的问题。这首诗真是凝聚了人类情感经历中最深刻的内容。

(六)少司命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鉴赏】

《楚辞九歌》中《少司命》,以为星名,也是神名,主管人的祸福。全诗犹如一组淡彩工笔连续画,读来令人油然而生恬静悠远、芳香盈溢之感,这与富有特色的背景刻画是分不开的。

第一章是群巫合唱的迎神曲。由于少司命是专管人间生儿育女和儿童命运的女神,很自然地与女性发生密切的关系,所以参加祭祀仪式的也都是女巫。

以“秋兰”四句描述了祭祀现场的背景,显得极为清雅素净。末二句“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这两句诗委婉有致地说明了神对人的关怀和人对神的体贴,一下子消除了人与神之间的距离。作者这样来表现神和人的关系,实际是表现了对人类命运的美好愿望。

第二章是扮成少司命的主巫的独唱词。开头二句是少司命目中所见的现场背景。三四句“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是理解全诗的关键。她说自己

一到祭祀之处,满堂的美人就都对她眉目传情。少司命既在天上专管儿童福利,当然应该同辛辛苦苦养育儿童的人间妇女交朋友。这朋友并非满堂美人中的一个,而是满堂美人的全体。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这二句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一方面是因为两句诗分别概括了全然不同的生活经验,既准确明快。另一方面又因为二句合用在这里又极其贴切,相比相映,正好表达了少司命此时此地的情感特征。

第三章这一章是群巫合唱的问词。“荷衣蕙带”是群巫所见的少司命的装束。“倏而来兮忽而逝”与上章“入不言”二句相呼应,都说明少司命来去匆匆,前章是少司命自述,这章是群巫对她的描述。这一想象也很巧妙,引出了下章少司命一段情意深长的答词。

第四章是扮成少司命的主巫的答词。三四句紧接上章,对群巫的疑问作了回答,意思是我在天郊等的就是你们,要和你们一起在天池里洗头发,然后一起在向阳的山湾玩儿一阵,把头发晾干。

第五章是群巫合唱的送神曲。诗中想象少司命这时已经远去,带着全副仪仗登上九天,降服危害人类的“扫帚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一句写的就是它犹如戏曲舞台上英雄人物经过胜利的战斗来了一个最后的“亮相”。少司命是这样的懂得爱又懂得恨,这样的温厚善良而又勇敢刚强,怎能不赢得人民群众的赞颂。人民群众谦虚地声称英雄之神少司命最适于为人民作主,而实际上人民群众正是按照自己的本质、自己的理想来创造这一光辉形象的。

(七)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晈晈兮既明。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緪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鉴赏】

《东君》一诗的祭祀对象是什么神,古无异辞,都说是日神。根据诗中“灵之来兮蔽日”一句,以为神与日明明非一,故否定诗之所祀为日神,而以之为木神也即东方之神句芒。其实“灵之来兮蔽日”一句正如《湘夫人》中的“灵之来兮如云”一句,表现的神灵并非篇中所祀之神,而是一群其他的神,《湘夫人》中是九嶷山众神,此篇则是东君的随从之神,故可以“蔽日”、“如云”形容其多。否定“灵”为神灵则必系所祀之神。

祭祀日神之诗,自然充满对光明之源太阳的崇拜与歌颂。这种崇拜与歌颂,是古今中外永恒的主题,万物生长靠太阳,对太阳的崇拜和歌颂自然是最虔诚又是最热烈的。

诗篇一开头就先刻意描写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那温煦明亮的光辉。就如昏暗的剧场突然拉开帷幕,展现出一个鲜丽明艳的大背景,把整个气氛渲染得十分浓烈。旭日欲出,自然先照亮日神东君所住的日出之处,也就自然引出日神。东君是伟大的,他所驾驭的太阳把光和热带给人类,是那样的慷慨无私,自然有那从容不迫的姿态。所以他总是不激不厉,安详地驾着太阳车缓缓而行,履行他一天的神圣职责。

至此作者笔锋一转,让东君发出长长的叹息。他将回到栖息之所,而不能长久陶醉在给人类带来光明带来一切的荣耀中,所以他只有眷念,只有彷徨。但那行天时轰响的龙车和委蛇的云旗确实给他以快意,就连观者也因之乐而忘返。

写到观者又自然地引出一个极其隆重热烈迎祭日神的场面。人们弹起琴瑟,敲起钟鼓,吹起篪竽,翩翩起舞。于是,东君的官属们也为人们这虔诚之心所感,遮天蔽日纷纷而下。

东君的司职很明确,就是为人类带来光明。然而这里描写的东君与众不同,他并不是趁着暮色悄悄地回返,而是继续为人类的和平幸福而工作着。他要举起长箭去射那贪婪成性欲霸他方的天狼星,操起天弓以防灾祸降到人间,然后以北斗为壶觞,斟满美酒,洒向大地,为人类赐福,然后驾着龙车继续行进。这里的一个“高”字,再次把东君那从容不迫伟大而无敌的气度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诗中没有缱绻的儿女之情,有的只是崇高的博爱;没有浓郁的芳香,有的只是炽热的情怀,这与人类对日神东君的崇敬和礼赞的主题是相一致的。

结合祭祀仪式上的乐舞表演情况来看,可以判断第一、第二章是扮神之巫所唱,第三章是迎神之巫所唱,第四章又是扮神之巫所唱。而各章歌辞之间的联接承转,又极其自然,在轮唱中烘托出日神的尊贵、雍容、威严、英武,那高亢宏亮的声乐正恰如其分地演绎出光明之神的灿烂辉煌。

同类推荐
  • 爱无助

    爱无助

    是—本从男人的视角来透视生活中女性的书,故而所写的人物皆为“男人的另一半”!
  • 读书与成才

    读书与成才

    本书通俗讲述读书与成才的关系,读书的方法,并引证古今中外贤圣之士读书成才的事例,以及他们读书的方法等。
  • 我本是散淡的人

    我本是散淡的人

    本书收录了“找不到感觉”、“包办婚姻”、“自我革命”、“朋友就是幸福”、“好男不跟女斗”、“害怕文学”等200多篇杂文。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清官能吏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清官能吏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象外之花

    象外之花

    本书是作者的诗歌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创作并发表于全国各大文学期刊、收入各诗歌选本的优秀诗歌作品百余首。其中大多数作品在诗歌评论界均获得过很高评价。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犀利农家俏娘亲

    犀利农家俏娘亲

    一朝穿越到异世,破烂不堪亮瞎眼,婆婆绷着脸,公公不待见,还有一帮势利的亲戚,自己男人憨厚,一双儿女可怜,一鼓气,一跺脚,一握拳,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她叶小萱,一个现代高级建筑师兼完美美食家兼上市公司人事总监助理,还玩不转这些个古董劳什子?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嗜血公主华丽复仇归来

    嗜血公主华丽复仇归来

    从小在家族长大的她,被别人当做公主的她六岁时的她亲眼目睹爸爸把妈妈杀手,哥哥被派来的黑衣人带走,没有任何消息,自己被赶出家门,从此,黑暗笼罩在她的身边,十年后的她决心为父母报仇,在校园里,以前遇见了闺蜜,现在的校草,她们之间会发生神马是呢
  •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本书共八部分,叙述了古代体育习俗的形成、军事色彩浓厚的春秋战国体育习俗、粗具规模的两汉体育习俗、大起大落的两晋南北朝的体育习俗等内容。
  • 鬼上愁眠

    鬼上愁眠

    病,不能治,鬼上人,难愁眠。得《九叔大法》,误入修炼之境;一切杀戮,本不是罗小鹏的原意。“看来只有成为最强之人,才能停止杀戮。”开启阴间鬼界大陆,来一段传奇人生。
  • 误入校草心

    误入校草心

    他与她从小分离。有天他与她在酒吧相逢,可是他们并没有认出对方。第一次见面他夺走了她的初吻。第二次见面她成了全校女生的公敌。他们互相爱上了对方,可是他们的爱情道路是无比的坎坷.........................
  • 盛世风云倾城邪魅妃

    盛世风云倾城邪魅妃

    盛世之中,烽烟四起,倾世权谋之下牵扯出前世今生的爱恋。男人温热的气息落在她耳畔:“泠泠,以后,凌华用生命来守护你。”小剧场:侍卫急忙跑进来向宇文凌华打小报告:“皇上,圣女大人给丞相家的嫡子下了毒。”“结果呢?”“不举····”某皇帝幸灾乐祸:“谁让他觊觎我的女人,活该!去把他的女人都卖到青楼里去。”侍卫无语······
  • 天上天下如一世

    天上天下如一世

    “若上天要封我们在此地,我们便占领全天下来与它一斗。”一场意外,让千枫穿越到了古代,一个完全架空于历史的时空。“潜意识的,脑海总会出现一个人。看不清颜面,却知道他是个帅气的存在。不了解他,却知道他的名字。为什么会有他的出现,我想不清楚。但是,我知道的是,他一定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存在,只是还没有出现而已……何时能相见,谁也说不准,毕竟这可能只是我的意识妄想罢了。即便是这样,内心处还是忍不住的去想,去有那所谓的思恋与那我不曾相见过的人。直到那天上天将我们所有人送入新的世界…..”
  • 奇门玄机

    奇门玄机

    妖魔鬼怪还比较容易应付,人却比怪力乱神更加可怕。
  • 蜀山剑侠传(卷一)

    蜀山剑侠传(卷一)

    《蜀山剑侠传》讲述了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人的拜师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他们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经历无数的机缘巧合,获得了种种威力巨大的奇珍异宝,在和邪派的斗争中本领日渐高强,最终,在第三次峨眉斗剑中,正邪人物进行了最后的一次较量。本书共9卷,此为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