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4700000036

第36章 “国有制经济改革”和“先军政策”(1)

话说西汉的首都在长安,但是经济中心是在洛阳。洛阳商业很繁华,出现了不少有名的富商。其中,有个富商家庭的孩子特别擅长心算,用现在话说就是神童。这个孩子神到什么地步呢?他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被调到中央当侍中(编制外的政府顾问,桑弘羊应该是会计)了。他就是桑弘羊。

咱们想象咱们十三岁的时候在干吗吧!十三岁在中央工作,人家真不是靠背景的!欸……汉朝政府这是招收童工么?

元狩四年的冬天,也就是公元前120年的冬天,庞大的财政预算让汉朝不堪重负。为了能够尽快组织一场对匈奴的决战,各方面的预算是能省多少是多少。据说,连刘彻他们一家的伙食标准都下降了一个台阶。为了有足够的马匹补充军队战马伤亡造成的空缺,皇家的马匹都被拿去充军发配了(拿钱买老百姓的马,要钱啊)。甚至于最后,皇室的资产都开始削减、变卖以增援前线。

怎么办呢?多收税?万一农民起义什么的就不好玩了,打跑了匈奴让别人占了便宜。掠夺?掠夺谁呢?南越?你两线开战是作死么?

想来想去,有关部门想出了一个主意:“县官用度太空,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不佐国家之急。请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

意思就是说:现在政府的花销太厉害了,但是那些富商靠着冶金业、制盐业,有的财富超过一万金,现在国家有急需,他们也不帮忙。不如我们换一套钱币发行,打击那些喜欢搞兼并的奸商。

在当时,钱币的铸造也是交给私人去搞的,所以那些造钱厂的厂长们得多有钱我就不用说了。

问题是,钱多不代表富有啊!建元之后,铜矿开采量逐渐加大,民间的小矿山也悄然兴起。于是铸币量突然变大了,加上连年战争造成的经济退后,各种商品的产量均有一定量的下滑——于是货币开始大量贬值,物价上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货膨胀。

为了缓解通货膨胀,汉朝中央普遍认可这个决议。当时,武帝的皇家园林里面有些白鹿(皇家特供的,别的地方没有),少府(皇家仓库)里面也有些银子、锡之类的金属。于是将那些白鹿杀了一部分,取它们的皮,做成一尺见方的皮革,装饰上一些花纹,限量发行,价值四十万钱。并且规定,诸侯王前来朝觐,必须要用这种皮币连同玉璧一起送上来。这玩意,我估计跟现在的纪念币差不多,真要它流通有点困难。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钱币的作用就是敲诈那些诸侯王,也用不着它真的在市场上流通。一张皮四十万钱,也就跟明抢差不多了。

随后又用那些银子啊、锡啊什么的铸成白金(不是铂金),铸成三种面值的金币。第一种呢,是圆的,上面印的是龙,叫白选钱,面值是三千钱;第二种呢,小一些,是方的,花纹是马,面值五百钱;最后一种最小,椭圆形,估计造型和古装片里面的银元宝差不多,上面印有一只小乌龟,面值三百钱。

除了这些大面值的钱币,最基本的铜钱也被改造,之前的什么秦半两、汉半两之类的钱币全部被废止,统一使用由政府铸造的三铢钱。三铢钱也是圆形方孔钱,钱的重量刚好是三铢,二十四铢为一两,西汉的一两是16克多点,三株就是两克多一点。后来考虑到三铢钱的不便,没多久就又将三铢钱改为五铢钱。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官方货币,一共发行了七百年,隋唐时期还有人用。

到了元鼎四年,前113年,桑弘羊又将铸币权全部收归中央,各个郡县的铸币厂全部取缔,在位于上林苑的水衡都尉(掌管皇室资产,造船、水利等)下设置辩铜、技巧、钟官三个部门,分别管理铸钱的原料采集、模具制作、最终完工。

我有个哥们儿是搞收藏的,算是忘年交。我在他那干过兼职,帮他订钱币收藏册。我在那里看到过不少汉五铢,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很多钱依然光彩如新。那个钱叫一个漂亮!

既然有了政府铸造的真钱,必然就会有民间铸造的假钱。汉朝对此进行立法,造假币,无论什么假币,都是死罪。当然了,亏本的生意才没人做,杀头的生意自古都有人做,只要有利益。假币问题从此一直在中国存在,但是在这时候还没有到影响经济的地步——要做假币当然做大钱,所以当时的假币贩子都去做面值大的白金钱去了。

如果仅仅是这些,那么顶多是稳定经济,并不能迅速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也谈不上促进经济发展。汉朝政府又使出一个绝招,盐铁国营。

当时,冶铁和晒盐,几乎是稳赚不赔(现在差不多也是)。当时,齐地的东郭咸阳靠着晒盐发家致富,南阳的孔仅拥有全国最大的钢铁厂。这两人是业界的龙头老大,几乎有垄断地位。汉朝政府干脆给他们官职,调到财政部门,专管盐铁。

怎么个管法呢?这个时候,在中央当了十几年会计的桑弘羊终于出头了,在他的规划下,制订了一套非常合理的方案。说白了,就是把民间的矿山、晒盐池、冶铁厂等全部收归国有,但是管理的方式不尽相同。

首先,孔仅、东郭咸阳两人带着队伍在各个郡国考察,确定好哪些地方是产铁矿的,哪些地方是产盐的。不过我估计这有公费旅游的成分,他们干了一辈子了,还不知道这些?然后在产铁的郡设置大铁官,对当地的矿山和冶铁厂、钢铁厂进行“国有化”改造,并且直接任命当地钢铁行业的龙头为铁官,其他的矿主、厂长也都有了国家吏(吏就是公务员)的编制。在不产铁的郡和县一级,设置小铁官,负责铁器的运输和销售。这样,钢铁行业的采矿、冶炼、铸造、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全部由国家包办。

对于制盐这种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政策更加有意思。那时候制盐,都是在海边收集海水煮盐。现在海水低潮的时候修筑堤坝和盐田,高潮退去之后,堤坝盐田里就灌满了海水。然后就在那晒啊晒,盐田里海水的浓度到达一定的程度,又要涨潮了,就得把浓海水收集起来,拿去煮盐。煮盐,费时间、占面积,更适合私人个体户进行生产。

于是汉朝政府将所有的盐田收归国有,以前的那些盐田地主全部被“招安”为国家官吏。然后将盐田按照面积承包给各个制盐工人,也叫盐农。政府建立的盐官实际上更类似与一个生产合作社,盐农们的生产非常自由,没有计划指标,一些小型工具由他们自行筹备。但是像煮盐的大型牢盆之类的大型工具,则由政府提供。每次产出的盐由政府统一收购,所以不用担心生产积极性的问题。收购以后也由政府负责运输和销售。当然了,限于认识的不足和生产力水平,汉朝政府就没有在食盐里添加碘元素防止甲状腺肿大等疾病了。

如果民间有人敢私自制盐、制铁,不仅要收缴全部生产工具,追缴“赃款”,还要被剁脚趾。

这些制度是不是看起来有点穿越?我们的老祖宗就是这么牛,两千年前就会混国企了。还有更穿越的,在钢铁产业国有化之后,各个钢铁厂出现大规模地合并、整合,出现了各种大型的矿区和钢铁厂。人多了,好办事,尤其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各个大型钢铁厂组织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很多之前难以大规模采用的先进技术,很多需要多人操作的大型设备,现在规模上去了,什么技术、设备不敢用?

比如说炒钢技术,简单说就是在炼铁的过程中不断加入一些原料然后不停搅拌的技术,火候把握得好,可以得到熟铁、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等产品。这种技术出现在西汉初期,到了这时候,还怕普及不了?要知道,这种技术西洋人在十八世纪才会玩。此外,淬火、冷锻这些技术都是小儿科了。根据我们现在的考古挖掘,西汉时期很多炼钢厂的炼钢炉直径足足一米六,随便一个厂子都有十几座这样的炉子,怎么着也得有数百名工人。

甚至当时大部分的铁器都已经有了设计规范,以前只有武器制式化,现在很多工具也有了全国标准。

咱们玩的就是穿越!

到了公元前119年,桑弘羊提出“算缗”的建议。是什么是算缗呢?大家应该记得我之前讲过“初算商车”,就是对商品、人员的运输收取税赋,按照车主车辆数量来计算。算缗是“算商车”的升级版。

所谓“算”“缗”其实都是钱的单位,一缗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贯钱,也就是一千钱,一算是两百钱。算缗是一种收税的方法,对于大商人、私营的工厂来说,收入每二千钱收一算;对于个体手工业者来说,四千钱收一算;除了公车和军车,民间买一辆轺车(一种轻型小马车,作用类似今天的商务车)要交税一算,如果轺车用于商业,收税两算。船五丈(约合现在的十一米五多点)以上收取一算。同时为了保证农业的稳定生产,规定商人及商人家属不得购买农田。

那么,有人逃税怎么办呢?桑弘羊针对性地提出了“告缗”的政策。要是谁敢隐瞒资产,任何人都有资格揭发、状告。一经核实,没收全部资产,一半收缴国家,一半分给揭发人。这样谁还敢偷税漏税?

如果按照桑弘羊的建议,汉朝政府的收入还会增加。但是由于财政部内部有人反对,所以就没有全面执行。

但是有盐铁官营,财政收入就已经很可观了,对经济的发展也很有好处。鉴于孔仅和桑弘羊的政绩,三年后他们就成为了财政部门的主管。于是很多政策,比如算缗、告缗,这才真正普及开来。盐铁制度也逐步被完善。

客观地说,算缗还是比较合理的,就是税率有些可怕,告缗也未免太过了。但是这个毕竟是战时经济体制,非常时期,当然不一样。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名人故居巡礼

    世界文化名人故居巡礼

    蔡元培、居里夫人、德彪西、西贝柳斯、托斯卡尼尼、达芬奇、德拉克洛瓦、莫奈、黑格尔、密茨凯维奇、大仲马、乔治·桑、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凡尔纳……《世界文化名人故居巡礼》将带领读者认识25位已故世界文化名人,并参观他们的故居,以便帮助读者熟悉了解他们的生平及思想艺术。《世界文化名人故居巡礼》由胡志翔编写。
  • 大明将

    大明将

    本书叙述的故事,主要时代背景是明朝万历年间,中日两国在朝鲜发生的一场战争,当时朝廷腐败愈演愈烈,而外邦势力又对大明王朝虎视眈眈,当时的日本对中朝两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本文灵感来自当年明月先生的《明朝那些事》等历史类书籍,本人在阅读后,激发了创作热情,并在热情了两年后下定决心开始写作。由于是本人的第一部作品,并且在工作的压力下,极有可能也是最后一部作品,因此无论是文采还是水平都不高,但本人会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争取将这一部以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为主线的小说写好,以抒发本人的爱国情怀!
  • 盛世大汉

    盛世大汉

    有人说从曹丕称帝开始,就意味这魏国的灭亡。因为世家已经开始逐渐掌握政权。一个在前世极度崇拜诸葛亮的宅男,穿越到人命不如狗的三国。不会发明创造,会发生什么事?看小人物如何在一次次战斗中成长,且看三国中曹操,孙权,刘备,已及主角如何针对世家。
  • 裂宋

    裂宋

    崖山之后再无中华,蒙古铁骑即将纵横天下,国术与现代知识文明糅合,能否延续中华文明。借我三千铁骑,复我浩荡中华!饮马恒河畔,剑指天山西;碎叶城揽月,库叶岛赏雪;黑海之滨垂钓,贝加尔湖张弓;敢犯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 冰雪战歌

    冰雪战歌

    法罗岛,与波罗的海的最大岛屿哥特兰岛比邻而居,面积仅一百平方公里出头,典型的北欧地貌和气候。一次对古老教堂的凭吊,触发了不可知的力量,主人公来到了中世纪。这是欧洲的黑暗年代,也是文艺复兴的萌芽期。基督的荣光和骑士的荣耀交织出中世纪有序而混乱的巅峰。我们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热门推荐
  • 剑神之法魂修仙

    剑神之法魂修仙

    从没落的江湖武林到百家争鸣的九天各界,司马无痕一心只为寻求剑道之巅峰,不料他拥有着被誉为邪魔之首的先天法魂,在不知不觉中将法魂修练成形,此后便就遭到九天各界所谓正派人士的追杀。司马无痕能否荣膺剑神?拥有先天法魂难道真的会是邪魔之首吗?无限精彩尽在其中。
  • 拳击女皇:霸上暖爱煮夫

    拳击女皇:霸上暖爱煮夫

    为逃避相亲,她出国旅游,顺手救了一个漂亮女人,却没想到回国后相遇才知道,漂亮的她竟是个男人,好奇之下却不料自己竟悄悄地动了心,她是追呢?还是追呢?还是追呢?(本文纯属臆想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浪漫只是一种奢侈

    浪漫只是一种奢侈

    本人第一部小说,开始是讲述主人公在校园的欢乐与辛酸,后期会步入社会。开始可能无吸引大家的亮点后续我会努力的!还记得当年在学校时候的青涩时代,还记得谁帮你追求你所心仪的女子,回想那些年,我们多少后悔的时光都已不复存在。少年崛起,一怒为红颜,战士出征,不得江山,谁愿苟活?谁无年少轻狂时,但莫欺我少年穷!。
  • 魔吾独尊

    魔吾独尊

    你好,此处是本书主角,好吧暂时是,当你戳开这本书时,请不要怀疑你的展开方式,没错老子就是女的,没错老子就是放男生区了你能拿我怎么样?咳咳······此处作者,事先声明,咱真的不是变态,不就是写了一废柴女主结果身体里钻进了另一个灵魂然后变性了开后宫的故事嘛,嗷呜~表打脸!其实本文很和谐哒~~咱真的不是丧心病狂~~~~【众:鬼才信你!】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众:说人话!某白:懒得写,趴~~~~~~~~~~~就是这么任性嘤嘤嘤】
  • 词苑萃编

    词苑萃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狐心记

    狐心记

    狐,本就是天地万物中最具灵性的动物,千百年来,关于狐妖狐仙的故事总是层出不穷,妇孺皆爱。而又有多少青年才俊义无反顾地爱上她们,这并不仅仅因为她们拥有诱人的美貌,更是因为她们的善良,她们的真诚,和她们的......
  • 千年一挥间

    千年一挥间

    本书停止更新,如有想看的可以去飞卢搜【幕后至尊】
  • 蓝天上的海豚座

    蓝天上的海豚座

    青春不过短暂的相遇,飘向哪个海岸都不重要,珍贵的是我们曾经遇见,在彼此的生命里,停驻。时光荏苒,曾经点点,已成泛黄的照片,渐渐褪色。可是在那些肆无忌惮,喧嚣不止的青春里,我们曾经深深的爱和被爱。
  • 多幸——有你陪我恋场

    多幸——有你陪我恋场

    一场被设计好的人生,走完,是为了谁......初次发表作品群号:592778213限200七玉雨夜小说元老,如果真喜欢的话就加群吧!可能会断更几天,但是是不会弃文的!
  • 一宠入妻:老婆,太彪悍

    一宠入妻:老婆,太彪悍

    因为爱你,所以嫁你。——顾玄月九七一团,奥斯特星球一个神秘的军队。没有人知道这个军队隶属于哪个部门,也没有人知道这个军队有多少成员。然,传言,九七一团的成员各个身手不凡、身怀绝技。顾玄月,便是其中一员。因为特殊的任务,她被派遣到地球,不想,却遇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