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4100000006

第6章 神秘的炼丹术(1)

长生不死、得道成仙一直是道家的美好愿望,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时代,历代掌有实权的人物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追求长生不老之药,在尝试服食丹砂、云母、玉、松子、桂等未经制炼的矿物和植物后,虽然可能暂时收到一些身轻气爽的功效,但最终都不能阻止死亡的来临。于是,他们就把劳动人民创造的冶金术用于炼制矿物药品。炼丹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炼丹术始于战国时期,后晋末至晚唐期间进入黄金时代。炼丹术是在服食的基础上建立的,并始终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与鼓励。因此,历代总有或多或少的所谓方士在进行炼制“长生不老”仙丹的实验。他们利用烧炼的方法,企图将一些不易腐坏的物质(特别是黄金、白银等矿石)制造成易于吞食的丹丸,经由人吞食后,将其中不腐坏的特质为人所吸取,以达到长生不死之效。

古人炼丹有两个目的。一种是炼丹药,人吃了会益寿延年,甚至会长生不老、羽化升仙。还有一种是炼丹头,即将贱金属变为贵金属,使铝铁变为黄金、白银。炼丹使人们得以接触到种种自然现象,因而提高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经验性知识,炼丹家们虽然不能达到炼出仙丹和黄金的目的,却在客观上为现代化学另辟蹊径。

同时,在炼丹术的催化下,中医药学也迅速发展起来,因此,许多著名炼丹家如葛洪、陶弘景等同时也是大医药家。虽然他们没有炼成令人长生不死的仙药,却成功地研究出了为人民治疗疾病的药品。

(一)不可不提的人物

在炼丹的实践活动中,部分炼丹家吸取了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的丰富经验,同时孜孜不倦地从事采药、制药的活动,积累了大量的关于物质变化的知识,认识到变化乃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他们将炼丹的药物引入医疗,从而丰富了我国传统医学的内容。在这些炼丹家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葛洪。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祖父葛系,是三国时吴国的大鸿胪;父亲葛悌,在晋朝任过郡陵太守。从祖(祖父的兄弟)葛玄,世称葛仙翁或葛仙公,精于炼丹,曾将炼丹秘诀传授给弟子郑隐,后来葛洪在郑隐处学来不少炼丹技术。

葛洪13岁那年,父亲病亡,家境也随之衰败。但他从小就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没有书,就到处向别人借书来读,无钱买笔墨,就拿木炭在地上练写字。从16岁读儒家的 《孝经》《论语》等书开始,他广泛地阅读了许多书,从经书、史书到杂文,凡能借到的书都认真地读了。葛洪后来还学习了“望气”“卜卦”之类。经过长期的刻苦自学,葛洪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公元303年,全国多处爆发农民起义,反对晋朝的统治,石冰率领的起义军便是其中的一支。由于是世家子弟,小有才干的葛洪奉了吴兴太守之命,率兵与石冰作战。石冰被打败了,葛洪却没有被论功行赏。忿忿不平的葛洪投戈释甲,离乡去了洛阳。

到了洛阳,葛洪又遇上了“八王之乱”,到处都在打仗,回家的路也走不通了。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时,他的一个朋友要到广州去做官,托他前去布置一切。没想到这个朋友还没到广州,就在上任的路上被杀了。无可奈何的葛洪只好暂时逗留南方。

当时广东南海有一位名叫鲍玄的太守喜欢钻研神仙之术,与葛洪有共同语言,两人相处十分投机。于是,20多岁的葛洪就拜鲍玄为师学道,不久又与鲍玄的女儿结婚。在政界没有找到出路的葛洪,逐渐把兴趣转向炼丹,在广东的10年中,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从事炼丹工作。

公元316年,葛洪回到阔别十余年的江南故乡。这时候晋朝在长江以北的统治已不复存在。司马睿在南京做了东晋的皇帝,他为了笼络江南豪族,以葛洪曾带兵打败石冰为由,封葛洪为“关内侯”。此时的葛洪对做官已无兴趣,当他听到交阯(现在的越南)有丰富的炼丹原料时,就请求到广西的勾漏县去做官,好就近炼丹,东晋的皇帝乐得做个好人,同意了他的请求。其实他并没能去成广西勾漏县,因为当他带领全家到了广州后,朋友们就劝他不要再走,再往西走实在太危险了。于是他就将家人安顿在广州,自己到罗浮山去修炼,过着他那“神仙丹鼎”的炼丹生活。葛洪大约死于公元345年,享年61岁。

据《晋书》中的“葛洪传”介绍,葛洪的学问很渊博,在当时的江南是无人可比的,他的著作比班固和司马迁还多。由于历史较长,加之时局动乱,葛洪的许多著作多有散佚,这给全面、深入地评价葛洪带来了一定困难。经过专家的认真考证,认为确信是葛洪所著的书至少有下述四种:《神仙传》 《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外篇》及《肘后备急方》。

葛洪的《抱朴子》则是继《参同契》后又一部重要的炼丹学著作。该书分为内、外篇。其中内篇中的“金丹”“黄白”“仙药”三篇集中讨论了关于炼制金银与丹药的问题,其内容较《参同契》更加详细,化学知识丰富,文字也较为浅显易懂。葛洪对炼丹极为推崇,认为“服草木之药及修小术者”虽然可以“延年迟死”,但却无法成仙,只有服用“金丹”和黄金,才能“炼人身体,故能言人不老不死”。并且葛洪自己也亲身参与炼丹活动,积累了很多经验,其对古代化学发展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单质砷的炼制等。而其创制的“饵雄黄”方,则成为唐代火药发明的前身。

葛洪继承和发扬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把道家术语联系到金丹修炼、神仙方术的教理中,葛洪提出“玄”为自然之祖,将早期道教思想加以改造,使其理论化系统化,并与儒家的名教纲常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要求信徒严格遵守道教的戒律,主张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主张文章应德行并重,立言当有助于教化。

在《抱朴子·内篇》中,葛洪全面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理论和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术等,并系统总结了晋以前的炼丹成就,记载了大量的古代丹经和丹法,对其后炼丹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也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提供了宝贵史料。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若兼修医术,可助己长生成仙,亦可利济世人。他所撰的《肘后备急方》《肘后救卒方》《金匮药方》《玉函方》等医学著作中,保存了不少我国早期医学典籍,记载了许多民间治病的常用方剂,其中有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关于天花等病的治疗记载,对结核性传染病的认识,也比国外早一千多年。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仙药》中对许多药用植物的特性及治病作用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对我国后世医药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炼丹术的起源与兴衰

我国炼丹术的起源与神仙观念密切相关。中国古老文化中的神仙说有一个很不同于其他文明的地方,就是不仅仅有神,还有“仙”。仙是由人变化而来,或自我修炼,或吞食仙药,总之作为普通的凡人,是有可能通过某种手段而超越自己的肉体的。在物质非常匮乏的古代,这无疑给蒙昧的中国人带来很多的幻想和希望。

早期的炼丹家多是一些大胆服药以求长生的“方仙家”发展而来的。但各种植物、动物、矿物的食用,尽管也有一定延年益寿的效果,却毕竟离长生不老太远,因此,方士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对策。最后,他们从中药的煎煮方法上得到启发,尝试通过水煮的方式炼出长生之药。尔后,又从墨家学派的冶炼技术中吸取了经验。炼丹家们发现,矿物冶炼的变化非常复杂,这些奇妙的变化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因此,冶炼成为炼丹的主要手段。

现存的资料表明,中国的炼丹术最早出现于秦始皇时,即公元前220年左右。至汉朝,炼丹术在实践上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从汉武帝到汉哀帝,有多个皇帝皆广征方术之士,大兴神仙事业。但是,炼丹家的水平却良莠不齐,很多人纯粹就是骗子,以致满朝大臣一度对关于炼丹的话题颇为反感。

我国古代的炼丹术到汉武帝刘彻当政时已有确切记载。汉武帝不仅效法秦皇遣人到海上神山求仙,而且非常听信身边方士要筑炉烧炼的主张。当时有位名叫李少君的方士就曾向汉武帝宣扬炼丹可以得见仙人、长生不死,汉武帝对此也深信不疑。

淮南王刘安,身为武帝宗叔,其炼丹的热望不在武帝之下。他招纳宾客数千,其中就聚集了一批方士。方士们主要从事炼丹活动。从现存的《淮南鸿烈解》和清代学者从宋朝《太平御览》里辑出的《淮南万毕术》来看,淮南王的方士们己采用了汞、铅、丹砂、曾青、雄黄等来作炼丹原料,并如实记载了铜铁之间的置换反应。不仅如此,方士们在具体炼丹的过程中,还总结和记录了炼丹实践的经验,使炼丹活动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创作了一部二十万言的有关神仙黄白术的专著。

到了东汉,炼丹术有了新的发展,并且与道教相结合,从此使炼丹活动披上了宗教的神秘外衣。葛洪在 《抱朴子》中,就多方论证了神仙不死之道,主张以黄金和丹砂炼丹,以服食成仙。

炼丹之风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加盛行。葛洪时代关于长生不老药的故事吸引了许多皇帝,如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于京师设仙坊炼药,太武帝拓跋焘召韦文秀问方士金丹之事和命人入山访仙,徐謇采营炼丹为孝文帝制金丹,实现“延年法”等。这一时期,士大夫阶层信奉道教,沉迷于修道成仙,他们认为丹砂在炼制过程中,颜色和形态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和人的生老衰亡是有联系的,因此,他们企图从丹砂一类的矿物中炼制出仙丹,以求长生不老、升天成仙。

唐代是炼丹术的全盛时期,几乎历代皇帝都热衷于炼丹,由于皇帝们几乎个个都崇信炼丹术,王公贵族也都纷纷效仿去炼丹服药,许多名士文人也都去炼丹。他们倾入大量钱财,供养大批丹道术士,也想分享到一份永生不死的好处。但是,事与愿违,狂热的宗教情绪和膨胀的贪婪欲望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些人却始终未能获得梦想中的仙丹。相反,随着炼丹的兴盛,服丹的人数也日益骤增,服丹中毒的人数也随之上升。

孙思邈是唐代杰出的道医,也是著名的炼丹家。他虽有“石在身中,万事休泰”之论,但对于五石散一类有大毒的石药,是反对服食的。他曾指出:寒石散方、五石散方、更生散方毒性很大,对人体有很深的伤害,应该慎重服用。

据清朝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所记,唐代太宗、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六位皇帝都是因为服食丹药而死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唐代因丹毒而死的大臣也不在少数。大学士李千服丹夭亡后,韩愈撰写了《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记亲眼所见服丹而死的大臣就有“工部尚书归登、殷中御史李虚中、刑部尚书李逊、刑部侍郎李健、工部尚书孟简、东川节度御史大夫卢坦、金吾将军李道古等七人。白居易的好友崔群、元稹也是服丹而死的。白居易在晚年有思归诗一首:

退之(韩愈)服硫黄,一病讫不痊;

微之(元稹)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杜子(杜牧)得丹诀,终日断腥膻;

崔君(崔元亮)夸药力,经冬不衣棉;

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

这首诗充分说明了这些大名士们炼丹服食的后果,而热衷于炼丹的白居易晚年也对此而感到茫然。至于因为服丹而死去的百姓,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正是这些惨痛的教训,唤醒了人们的理性回归,再也不敢轻易服食丹药了。因而,对炼丹术的热衷急转直下。

到了宋朝,皇帝、大臣们都被吓住了,不敢轻举妄动去炼丹服丹。随着内丹术的兴起,外丹最终消弥了。

就在炼丹术逐渐销声匿迹时,人们将研究重点逐步转向医用化学方面。炼丹中所得到的化学药物,一般均在医疗领域中得到运用。孙思邀的《千金翼方》就载有“飞水银霜法”。水银霜就是升汞、甘汞,古名“红升丹”“白降丹”。通过“飞法”,形成毒性较小的氯化亚汞,用来治疗疥癣、湿疹等皮肤病。另据王煮《外台秘要》记载:有一种氯化高汞具有较强的杀菌去腐作用,可用以提脓、拔毒、促进疮口愈合。孙思邀还制作了名为“太乙神精丹”的化学药剂,其中氧化砷、氧化汞、氧化砷和氧化汞都具有一定毒性,能杀灭原虫和细菌,内用可治回归热和疟疾,外用能愈皮肤病,且有健身作用。可见丹药在中医外科上运用之广。这种丹剂是炼丹术中部分精华在医疗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的具体表现,也是医药科研工作者研究炼丹术之着力所在。

炼丹术在中国流行了一千多年,初衷在于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但最后还是一无所获。事实上,这样炼得的“金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铅和汞),少量内服有镇静安神的作用,长久服用必然引起中毒。至于五黄、五石、云母等金石药物,虽有药用价值,但其性躁烈,长期服食会中毒减寿,不能长生成仙。

但是,炼丹术所采用的一些具体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它显示了化学的原始形态。烧炼金丹的过程,促进了重金属工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化学研究作出了贡献。

(三)炼丹术与化学

中国的方士炼丹的最初目的就是为帝王贵族们炼长生不老药,其规模之大、发展之快,都是世所罕见的。随后炼丹术又逐渐演变成了希望“点石成金”的炼金术,经历数千年之久后,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制作长生不老药和点化金银,自然没能达到,但是,在无数次失败中,他们积累了不少有关化学知识的操作经验。因此,炼丹术是近代化学的前身,人们将之称为原始化学。

同类推荐
  •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分五章共62节,着重阐述了重要外科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并同时注重介绍重要的外科诊疗新技术、新疗法。书中的每节内容在体例上分前沿学术综述、临床问题、建议阅读的书目和文献等几个部分。前沿学术综述重点介绍近年来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临床问题采用问答的形式阐述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以使读者浏览时更易快捷地找到所需的信息;推荐阅读的书目和文献每节仅介绍一到两篇,这些文献都是相关领域中极具影响的学术论著,阅读这些著作一定会对读者有所裨益。另外,每节末还列出重要参考文献若干,大多数为近年的资料,可供读者做深入查阅。
  • 前列腺炎诊疗手册

    前列腺炎诊疗手册

    前列腺炎综合征是青壮年男性常见病之一,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8%~25%。前列腺炎症状繁多、轻重不一,故有学者称其严重的症状所带来的痛苦不亚于前列腺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也悄悄地蛀蚀着他们的家庭。
  • 情怀中医 精诚妇科

    情怀中医 精诚妇科

    为纪念金华市名老中医张兆智诞辰100周年,张兆智医师的儿子——金华市名中医张丹山组织汇编了《情怀中医 精诚妇科》一书,几易其稿,终于付梓。
  • 名方妙用

    名方妙用

    本书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广泛收集古今中医药方,经长期临床验证,精心筛选出制作简单、取材容易、疗效确切的药方1200余首。每方包括组成、加减、主治和疗效。按常见证候和内科、儿科、妇科、外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分类编排,介绍了250余种常见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中药名方治疗。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强,适于临床各科医生,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及家庭自疗者阅读参考。
  •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针对影响发育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一一剖析,给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为强调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的防治应从婴儿抓起,《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特增加了婴儿情绪和行为障碍及心身疾病的内容,介绍了发达国家中已兴起的“婴儿精神医学”;为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特设专篇讨论预防问题;鉴于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医学起步较迟。
热门推荐
  • 离别是为了重逢

    离别是为了重逢

    离别太悲伤或许离别不是永远快乐永存世间或许离别只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 网游之创战纪

    网游之创战纪

    林子墨出生在这个科技文明飞速发展的年代,却在一场事故中失去所有。“新世界”是世界政府联名研发,并推出的世界唯一一部超级虚拟网游。当别人都在拿着大刀、大剑满世界砍怪升级的时候,林子墨却在一处不起眼的稻田里追着青蛙,吃着蚂蚱!“没办法,谁让哥现在是条蛇!该死的游戏!”林子墨很幸运的抽中了隐藏种族,是条蛇,光华流转,再回头,却已是,号角响起,征战!征战!
  • 侠岚之守候今夕

    侠岚之守候今夕

    “等我!”“永远!”梦缠绕千年,是虚幻还是现实,是遗忘还是不肯放弃!他失去父母后学会了坚强,他以为会这样一个人走过一生,偶然的相遇他们心中彼此的牵连,他相信他的承诺却不愿他面对狼藉的处境,他是否又再一次面对分离......
  • 孤独星际

    孤独星际

    一对兄妹,一双孤儿,阴阳两隔,后会无期,义结金兰,生无所息,为生而战,探寻“客栈”,往事如烟,曲终人散……
  • 禁欲王爷痴情妃

    禁欲王爷痴情妃

    苏凌醒来发现自己变年轻了…还有怎么会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人,只是貌似穿越了。还遇见了自己喜爱的男人。辰,我一定要追到你。王妃如此不知羞,你是我相公天经地义。
  • 被玷污的圣洁

    被玷污的圣洁

    作品比较中2不喜欢的可以不看但别乱喷,我不喜欢,还有我是学生所以更新贼慢(其实就是不想更)整个小说表达的是主人公堕落后的故事与心态变化和理想之间的斗争
  • North America

    North Americ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僵尸道长之符神

    僵尸道长之符神

    现代修真小说,为了怀念僵尸道长林正英师傅,因此突发奇想,把我们80后心中最最喜爱的“僵尸道长”的形象重新赋予生命,在小说的轮回里,不断重温着僵尸,厉鬼,妖,魔,等等等等,同时结合了中西方文化,最终走向寻求无上大道的奇幻之路......
  • 荒史战纪

    荒史战纪

    这是一个轻松再加点思考的故事这是一个尝试生活该怎么过的故事这是一个希望所有人都更好更幸福的故事这是一个冒险者讲述一个平凡人在修者文明中向上的故事
  • 婚外寻情:大叔,别乱动

    婚外寻情:大叔,别乱动

    初入职场的苏凡被上司送进了一个老男人的房,稀里糊涂和他共处一晚,天亮才得知他竟是那只手遮天的大人物。怎么办怎么办?这个男人有权又有势,关键是颜值高身材棒。这哪里是大叔啊?简直比小鲜肉还要生猛!多年后,他将那一身华丽婚纱的她抵在试衣间,冰凉的玻璃冷彻她的骨髓,耳边却是他那魅惑的声音“小宝贝,咱们欠的账,算好了慢慢给我还!”苍天啊,她这小身子骨还要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