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3500000003

第3章 历代重阳节(2)

宋朝重九之日,不仅宫中与富贵之家要赏菊,就是一般平民百姓也要买一两棵菊花赏玩。菊花高洁的品格和傲霜的精神为人们所喜爱,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精心地培育它。到宋朝时,菊花已繁衍到七八十种了。其中最突出的品种有:花色白黄,花蕊像莲房一样的叫万龄菊;粉红色花的叫桃花菊;花瓣白色,花心檀色的叫木香菊;纯白色花,花朵巨大的叫喜容菊;黄而圆的叫金铃菊;又白又大,花心为黄色的叫金盏银台菊。

重阳节这天,汴京城里处处菊花盛开,赏菊活动达到高潮。酒店也用菊花装饰起来,有菊花门、菊花窗等。

重阳节这天,汴京寺庙办有斋会。开宝寺、仁王寺有狮子会,高僧坐在狮子上讲经,成为一种奇观。届时,人们纷纷到寺中听高僧讲经,游人极盛。

九九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人们带着酒具、食盒到高山上、高阁上、高塔上、城墙上饮酒赋诗,尽兴而归。

宋朝时,京城人多到郊外登高。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冈、独乐冈等处游人如织。人们在这一天宴饮欢聚,酒中泡上菊花,身上佩戴着茱萸。

北宋时,在重阳节这天,京城人要作重阳糕互相赠送,糕上不仅插着彩色小旗,还有各种各样的果实,如石榴子、栗黄、银杏、松子肉之类。有的还用粉做成狮子、蛮王等形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糕。

重阳糕也叫菊糕,南宋时京城人以菊糕互相馈赠,其做法与北宋大致相同,只是用料不同。他们用糖、肉、秫面和在一起做成糕,上面放肉丝、鸭饼,缀以石榴,标以彩旗。有的仍做蛮王、狮子置于其上。

南宋宫中从九月八日起就开始过重阳节,庆祝活动更加铺张。庆瑞殿上摆上万盆菊花,粲然生辉。晚上,还要点起菊花灯,亮如白昼,和元宵节差不多。接着,还举办赏灯之宴。久之,制灯、赏灯的活动渐渐推广到了民间。

逢年过节,人们总不忘祭拜祖先,重阳节也不例外,南宋百姓大都在这天准备好纸钱到郊外的祖坟前去祭拜。

元明两代,重阳习俗并无太大的变化。不过,明朝人过重阳时,父母都将已经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过节,也称重阳节为“女儿节”。

明朝重阳节有“辞青”的习俗。重阳时节已是深秋,草木黄落,正是观赏红叶的好时节。北京人喜欢在重阳节这天到西山看红叶或洗温泉。来的人大都携带酒菜痛饮终日,一醉方休,称为“辞青”。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重阳节,朱元璋重游皇觉寺。这时,皇觉寺已经重修了,修得巍峨壮丽,金碧辉煌。朱元璋在皇觉寺过节,甚感欣慰,不禁回忆起当初从皇觉寺起家的艰苦历程:当年,在濠州皇觉寺里,朱元璋是一个挑水做粗活的小和尚。佛性大师见他聪明伶俐,却没有禅心,便教他读史书。由于天下大乱,灾荒频发,寺内没有足够的粥给众僧喝,朱元璋只好云游四方,开始了长达四年的讨饭生活。他几次饿昏在地,被人救起。后来,他参加了红巾军,屡立战功,威望越来越高,许多仁人志士都投到他的旗下。朱元璋在谋士刘伯温的协助下削平群雄,登基做了皇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恢复乡试,唯才是举,减免赋税,惩治贪官,微服私访,为民申冤,躬耕于田亩,鼓励农业生产,一时被百姓歌颂为朱青天。朱元璋做了三十一年皇帝,每年重阳节都能与民同乐。

明代,江南过重阳时,有人牵羊赌彩,赢者会得到肥羊。重阳节的活动内容大大增加了,有歌舞、划船、骑射、饮酒、呼卢、蹴鞠等。申时行在《吴山行》里吟唱道:“九月九日风色嘉,吴山胜事俗相夸。阖闾城中十万户,争门出郭纷如麻。拍手齐歌太平曲,满头争插茱萸花。横塘迤逦通茶磨,石湖荡漾绕楞枷。兰桡桂楫千艘集,绮席瑶尊百味赊。玉勒联翩过羽骑,青帘络绎过香车。万钱决赌争肥羜,百步超骧逐帝 。落帽遗簪拼酩酊,呼卢蹋鞠恣喧哗。只知湖上秋光好,谁道风前日易斜。隔浦晴沙归雁鹜,沿溪晓市出鱼虾。荧煌灯火阗归路,杂逻笙歌引去槎。此日遨游真放浪,此时身世总繁华。”

明朝时,一些富贵人家在重阳节要买进数百盆菊花,巧妙地层层堆叠成菊山或菊塔,十分壮丽。

清朝时,北京城里最高点是景山之巅。但在明朝,景山并不是最高的,明朝皇城内最高的山是兔儿山。兔儿山高约五十丈,相当于三个景山那么高。兔儿山在西安门内府右街图样山胡同附近,在明朝属西苑。兔儿山上的高台称旋磨台,俗名转马台。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在兔儿山顶建了一座清虚殿。站在兔儿山上俯瞰,整个北京城尽收眼底。兔儿山的北边还有一组大光明殿等宫殿建筑,既能赏景,又便于休息。因此,兔儿山成为明朝皇帝重阳节登高必选之处。每到重阳节,宫监内臣都要换上菊花补服,吃菊花酒。明天启五年(1625年)重阳节,明熹宗朱由校携带宫眷来兔儿山登高。钟鼓司邱印为皇帝表演节目,演的是洛阳桥记。崇祯末年,崇祯皇帝重阳登高时赋诗道:“重阳旋磨台,共进菊花杯。”兔儿山在重阳节是皇帝登高的地方,平时则由一些宫监和道士把守着。

清朝,兔儿山逐渐被废弃了。兔儿山上的奇石有的被搬走,有的被皇帝赏给大臣了。后来,宫苑缩小,兔儿山被铲平了。

清朝时,皇帝在重阳节这天要去万岁山登高。皇城里有两座万岁山:一座是景山,另一座是北海公园的琼华岛。

景山最早形成于辽代,那时只是一座土山。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在金中都以北兴建大都城时,景山被囊括在元朝皇城的御苑之内,成为皇宫的一部分。明永乐年间修建紫禁城时,景山位于紫禁城之北,取名“万岁山”。因为万岁山正好在京城的中轴线上,又是皇宫北边的屏障,所以风水先生称其为“镇山”,意为“镇压元代王气”。明朝修建皇宫时,曾在这里堆过煤炭,以备急用,于是民间多称万岁山为“煤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万岁山”才改名“景山”。当时,景山上遍植元、明、清各朝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奇树,山下种植果树,因而景山也曾叫过百果园。百果园内饲养过豹、鹿、鹤等动物,成了名副其实的动植物园。随着兔儿山被削平,万岁山成为当时北京城的最高点,站在山顶可以俯瞰全城。

琼华岛在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改称万寿山,又称万岁山。

琼华岛在太液池南部,比景山矮了三丈多,是按神话仙境“海上蓬莱”设计的。琼华岛始建于辽代,辽灭亡后,金又在辽的基础上于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规模宏伟的太宁宫,太宁宫沿袭我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为了修琼华岛,金朝皇帝千里迢迢将北宋汴梁艮岳中的太湖石移置岛上,形成了岛上怪石剔透、奇峰嵯峨的独特景观。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宁宫琼华岛为中心营建大都,琼华岛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划入皇城,赐名万寿山、太液池。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后,万寿山、太液池成为紫禁城的西苑。明朝又向南开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清朝承袭明朝,西苑依旧。清顺治八年(1651年)时,顺治皇帝在琼华岛山巅建了一座白塔,因此琼华岛又被人们称为白塔山了。这里景色美,离皇宫又近。重阳节这天,清朝皇帝大多愿意在琼华岛登高。

乾隆皇帝一般在承德避暑山庄行宫过重阳节,举行登高、赏菊和放风筝等活动。在重阳节这天,乾隆皇帝还要举行节日宴会。这种宴会有时还有政治意义,如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蒙古厄鲁特部首领渥巴锡等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到避暑山庄觐见乾隆皇帝,为加强满蒙关系,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万树园为渥巴锡一行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宴会。乾隆皇帝见四海一统,心中欣喜,即席赋诗道:“重阳宜宴赏,况有远来人。”郎世宁所画巨幅横轴《万树园赐宴图》,即反映了这次大宴的盛况。

清末,每年重阳节,慈禧太后于北海以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架起蓝布围障吃烤肉,防止别人偷看。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处,在神武门内,这里距内宫最近。

明清两代,皇帝在重阳节这天都要登高。上行下效,于是民间百姓也争着在这天登高。每逢重阳佳节,好多人便带上酒具、茶具到报国寺的高阁上饮宴作乐。当年,报国寺内有高阁巍然耸立,站在高阁上可以望见卢沟桥上过往的车马。

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极为盛行。《燕京岁时记》里说:“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大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不论文人百姓,贵族平民,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有些富贵人家还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后架起幕帐,摆上桌椅,大吃烤羊肉或涮羊肉,一边吃一边听歌看舞。

清代,北城居民多去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登高。坐落在白石桥以东长河(高粱河)北岸的真觉寺内,有一座金刚宝座塔,前临长河,背依西山,寺内宽敞。金刚宝座塔在高台上巍然耸立,寺外河水清清,高柳临风,长堤似带,宛如人间仙境。因此,这里成了游人重阳登高的好去处。

真觉寺内的金刚宝座塔是世间罕见的佛塔。自我国建造佛塔以来,金刚宝座塔仅建有十余座。真觉寺金刚宝座塔是目前全国现存的六座同类型金刚宝座塔中最为古老、雕刻最为精美的一座,堪称明朝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

西城和南城居民多到西便门天宁寺塔登高。天宁寺里的僧人在寺内种了一大片菊花,游人在此登高赏菊,十分惬意。清人李静山在《增补都门杂咏》中咏道:“天宁寺里好楼台,每到深秋菊又开。赢得倾城车马动,看花犹带玉人来。”

东城和南城的居民在重阳节这天,有的登上高塔,有的登上城楼,一个个玩得十分尽兴。

重阳节这天,北京游人最多的地方是玉渊潭的钓鱼台。在重阳节这天,钓鱼台里的养源斋一带分外热闹,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大家不仅登上巍峨的钓鱼台,还在钓鱼台西面、南面和会城门一带举行跑马会和赛车会。

民国时期,为了尚武强国,曾在重阳节提倡登高习武,并定九月九日为体育节。

同类推荐
  • 参禅要义

    参禅要义

    本书是果如法师近年来参禅说禅总结性的著作。内容有参禅入门、禅学要义、悟禅要诀、禅式生活、禅的参悟、禅的修炼等。本书将帮助读者快速地从一心直接进入无心,然后无心也不住,到达真心,顿时从那境界里出来,发觉一切本来如是。这就是本书讲到的禅门参禅配合棒喝的威力。
  •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9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 药王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

    中国医学之发展,两千年来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医药学家,其中最为杰出、贡献卓著者不过百余名。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则是最为杰出者之代表,卓越贡献者中之引领人物。如果将他们对医学发展的影响大小予以排名的话,孙氏堪为前三甲之一。本书是画说汉唐文明丛书之一,是孙思邈研究所研究员张世英教授近30年来研究的成果,介绍了药王孙思邈生平、药王巨大贡献、药王文化追踪、孙思邈养生长寿秘要以及药王山等,内容丰富,突出特色,反映历史,涉猎广泛,文图并茂,一目了然,既适宜研究者的需要,又方便于一般读者的需求。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热门推荐
  • 兮!遇上妖娆宝贝

    兮!遇上妖娆宝贝

    当呆萌公主再度遇上强势王子,当三年未见的青梅竹马再度重逢,他宠她;爱她,无限包容她。她恋他;想他,过度依赖他。当她依偎在他的怀里时,他低头起誓“丫头,宝贝,我只爱你,一个人……一辈子。”她迷迷糊糊的抬头,眯着星眸望着他,轻轻踮起脚尖,合眸轻点唇瓣……
  • 战气凌云

    战气凌云

    十五年前,一颗即将升起的新星陨落,化为一个出现在凝衣大路偏远小镇上的婴儿。十五年后,婴儿已经长大,带着蓝城的秘宝,带着惊天的回忆,再次崛起,一步一步,重登大陆之巅······
  • 一心雪墨

    一心雪墨

    三国真雄,一代战神的重生,血浴征战,只为姬一人。
  • 我们始终在两个世界

    我们始终在两个世界

    有一个人,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我们是熟悉的陌生人,他不一定认识我们但我们心甘情愿为他付出一切,或许有人觉得我们疯狂,但是我我无悔,自在如风的少年,飞在天地间,比梦还遥远(主源的小说)
  • 烂梨恋上苹果

    烂梨恋上苹果

    十五年前的呆瓜行为,换来十五年来的恶梦,让她的少女花季都是一片空白,悔恨莫已的情况下不可否认在出社会成年后还得要感激他一点;但...拜托!老天!别再让她做这样的恶梦了.似乎老天太忙没工夫眷顾到她,刚在她日子好过了点后恶魔不只重新侵入她的梦境,也强行侵占她的生活!不同的是当年人人弃之人人厌之的小痞子成了人人窃之的花俏小老板,而自己这个当年班里人人捧在手心里的小苹果公主,阴差阳错下成了他的部下,混得里外不是人——成了人人厌之的干苹果,坏女人,任他鱼肉,任人差遣……
  • 骗婚总裁:狼妻上位

    骗婚总裁:狼妻上位

    被小三当众发喜帖,顾佳一怒之下用两百块买来小白脸一只,合演一出浪漫爱情剧。结果……顾佳狰狞举着结婚证:“你不是说这是假证吗?!”某总裁淡定:“假证要九百九,真的只要九块九,你给的钱不够!”说好的假婚假证呢?!
  • 猎神行动

    猎神行动

    别张口闭口的“神”,你们没有用这个词自称的资格。不就是比普通人强点嘛,在我面前一样是渣。超越我的最强近战兵种?对不起我这还真没听说过。山寨我的女王就还算了,还想山寨我女王的技术?对不起我只认原装正品,顺带一提,和正品比,你们这些山寨货的技术还真低。说我不配拥有这么多后宫?有本事你来烧我啊!火把和汽油我这都有。你们是神,我就是弑神者!国家也好,世界也好,我管他变成怎样,但只要我活着,你们就休想以“神”的名义,居高临下地控制这个世界!别在老子面前把“神”的架子!我会毫不客气地把你们这些所谓的“神”一个个地从云端拖到地上,用你们的尸骸祭奠我曾经失去的一切!
  • 战仙傲

    战仙傲

    他人有傲气,我自有傲骨!我要俯视这天,蔑视这地,碾压一切傲气冲天的天才!以吾战仙之名!
  • 我自年少,宜其室家

    我自年少,宜其室家

    人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都尝过了才明白幸运如我,身体康健,父母安在,学业早成,亲友恭和……我慢慢学会品尝这杯美酒,却苦涩的不知是何滋味。没有你,我从不曾明白爱有多深刻,原来早已离不开……
  • 漪生不负流年意

    漪生不负流年意

    只是想让自己的余生,可以有些回忆在。我的回忆录,不定时更新,熟人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