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自家二哥友情赞助的农学博士两枚,如梦和陈文渊开始试验种蘑菇了。
场地倒是好找,如今武陵也起了许多吊脚楼,只须找会编织的匠人,拿秋收的麦秸秆编织些挡风的围挡,将竹楼下面的架空层用这些麦草隔起来,再在外面糊上一层黄泥巴,等干透了便可挡住寒风了。
冬天在里面烧个火塘,模仿森林里春秋季节蘑菇疯长时节的气候条件,便能达到菌种萌发的温度和湿度了。因为是在架空层,湿度也是足够的,只须在连续干燥的时候洒些水就行。
让如梦最头疼的只有两个问题:菌种的来源和木桩的消毒。
木桩消毒其实不算难,有陈文渊这个擅长研究各种病毒和解毒方法的大神,基本上只要跟他说希望去除哪些病菌,这位大神自然会根据菌菇的感染情况研究出对策来。
对此,如梦简直想对无所不能的陈文渊施以膜拜!(大神,请收下鄙人的膝盖吧!!!)
至于菌种的培养,在和两位农学专家反复研究讨论之后,三人一致决定,先采用最原始的移栽和引种模式。
具体方法是:对于香菇、木耳这类菌菇,先将从野外生长这类菌菇的枯树上采集来菌种,然后在准备好的橡木、椴木等废弃木头上面打孔,把菌种装入,再用木头楔子把孔封上,放在架空层里,控制好湿度和温度,等着出菇就行了。
对于平菇和松蘑这样的菌菇,则采用引种模式。
因为这两种菌菇,如梦是打算拿来大规模种植的,所以,采用木桩做栽培基质就不太合适了,一是成本太高,二来,如梦也担心山民们为了采集木桩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
所以,如梦还是决定和专家们尝试一下混合基质。
具体做法,就是将农家最常见的稻草、麦秸秆、牛粪、锯末等打碎混合均匀,再拿生石灰消毒,然后加水浸湿,堆成高1米、宽1.2米,长度不限的料堆。
待料堆发酵成功后,将成熟的平菇和松蘑切片,一段一段放在料堆上,然后用稻草盖住,放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持好稻草的湿度,然后等待菌丝长出来。
听完如梦对于人工种植菌菇的理论讲解后,一直认为自己是被崔将军派来陪小娘子玩耍的两位农学博士——杨培春和齐裕民简直惊呆了!
这几乎颠覆了他们以往对世家贵女的所有印象:怎么这个看起来柔弱可爱的小娘子,说起种田来简直比积年的老农还有经验?而且,有些想法真的是很新奇啊,又完全不是空想,听上去就很有动手试验一下的冲动啊!
如梦没想到的是,本来种蘑菇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却无意中给自己绑定了两个脑残粉,最终为自己的种田大业收揽了两大得力干将。
此刻,她正盯着人,小心翼翼地掀开放置了半个多月的湿稻草。潮湿高温的竹楼底层有些闷热,气味也十分难闻,但是,对于吃货们来说,任何困难都打不倒他们追求美食的决心!为了能在冬天吃到新鲜的菌菇,如梦觉得,这些气味忍一忍也是可以的!
“哎呀!有蘑菇了!”看到稻草下面冒出的一个个仿佛婴儿乳牙般的小白点子,几个人都高兴坏了。
在隔壁的竹楼架空层里,一排排打孔栽种的香菇、木耳也逐渐开始长出菌丝来,在靠近火塘的几根木桩上,如梦甚至还发现了一些小香菇!
哎呀呀~我的香菇肉片、酿香菇、香菇青菜、香菇烧鸡块……快到姐姐碗里来吧!
试验竹楼架空层种植菌菇取得初步成功后,懒癌发作的如梦不想再操心接下来的事情了,转身就将全程参与了菌菇栽培的两位农学博士,以及几个实验用的竹楼里的菌菇样本,统统打包给自家二哥。
这种大规模、需要大量精力和人力财力的事情,还是留给专业人士去做吧!
至于接下来如何安排农户参与菌菇种植、如何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如何储存运输……自家二哥手下还有那么多幕僚呢,不干活难道闲着吃空饷吗?
现在,如梦正带着一帮人去大河里抓鱼呢!
这里我们要说说横贯三郡的陵江了。
根据如梦在老娘嫁妆里的老祖宗游记里读到的内容来猜测,这个陵江的发源地,应该是在南诏国的玉龙大雪山,沿途接纳了无数崇山峻岭的支流后,进入两湖地区,水流逐渐平缓,形成了两湖地区纵横交错的河道,以及无数沼泽湿地。
这条大江里有一种奇异的大鱼,当地人唤作椿鱼,这种鱼春季从陵江沿河而下到沿海去,等到秋冬季节,便又回到大河里等待产卵,当地土著最喜欢在椿鱼洄游的时候抓一些大鱼来,这种椿鱼肉质紧密,最适合做成鱼干了。如梦曾经在一个老乡家里买过几条椿鱼干,什么材料都不用加,就放在炭火上烤熟了就非常好吃,嚼劲十足,特别像前世吃的那种鱿鱼丝,却又比鱿鱼丝多了一份儿鲜香。
现在,如梦正带着一帮子身强体壮的侍卫和新兵们,站在大船上严阵以待。当地土著告诉他们,千万别小看了椿鱼洄游时候的力道,整个鱼群动起来的时候,连楼船也要被带着跑。
所以,他们事先准备了好几个巨锚,牢牢将大船钉死在江面上。
须臾,只听得一阵阵窸窸窣窣的声音,随后,声音逐渐变大,整个江面仿佛都沸腾起来,连岸边的水鸟都惊动了。仿佛知道这一天将有美餐似得,水鸟们开始在江面上盘旋着,死死盯着水面即将露头的椿鱼。
在当地土著的宣传下,很多新居民也都知道了椿鱼潮要来的消息,纷纷拿着钉耙渔网蹲守在岸边,希望能抓到一两条搁浅在岸边的椿鱼。
“嚯!好大的鱼!”如梦站在船头,双手搭在眉上,展眼望去,只见打头的椿鱼已经快到了,差不多有成人身高那么长的成年椿鱼奋力逆流而上,给后面带着鱼籽的小母椿鱼开道。
“来了!来了!”岸边的人群开始沸腾。许多第一次见到椿鱼的新居民个个惊叹不已。
“这么大的鱼,捉到一条也够全家人吃好久了呢!”
“呸!你以为椿鱼那么好捉啊?我跟你说,那力气大的,能把一个壮汉拖到江里去!”
“那怎么捉啊?”
“嘿嘿!看见这钉耙没?待会儿看到有椿鱼搁浅在岸边了,赶紧一钉耙上去,勾住椿鱼的鱼鳃,几个人一起拉,就能把鱼拉上来了。”
……
不提岸边的紧张气氛,此时,第一波椿鱼潮已经接近如梦他们的大船,霍冬青带来的弓弩队严阵以待,只听得霍冬青一声令下:“射击!”
唰唰唰!一排特制的带着倒钩和铁丝线的箭头闪着银光射向鱼群,射中后,弓弩队的队员们三两下拉动特制的铁丝线,将一条条成年公椿鱼拉到船边,将铁丝线交给下面的壮汉,然后继续射击……
出发前,如梦就叮嘱了射击队,为了保证椿鱼的繁殖,这次打渔只射杀成年的公椿鱼,体型较小的带籽母椿鱼一律不准射杀。
即便如此,几轮射击下来,大船自带的仓库里就堆满了肥壮的成年公椿鱼,弓弩队经过霍冬青的精心调教,如今箭法精准,指哪打哪,例无虚发,如梦仔细看了看,竟然每一枚箭头都射中了公椿鱼的鱼鳃,洞穿而过,竟然只在鱼头上留下一丝丝血迹!
如梦觉得,自己真是忍不住想对这帮神箭手献出自己的膝盖……要知道,这帮彪悍的成年公椿鱼游动起来那叫一个神速,目测速度能达到前世路上小电驴的30码,这样都能一箭命中,真是忍不住给跪了。
连续三天,霍冬青都带着人在江面上伏击这帮可怜的洄游公椿鱼。没办法,军营里那么多张嘴巴等着吃呢!这大过年的,总得发点年货、特产什么的吧?没有福利,谁肯跟着你造反?
直到江面上再也看不到大群洄游的椿鱼,霍杀神这才罢手,回去忙着命人采购食盐,宰杀腌制椿鱼干了。
如梦也只是第一天去江面上看了个热闹,第二天就不肯去了。实在是江面上风太大,她老人家从穿过来就享福享惯了,在老娘身边的时候,连春天的微风也要挡着,何况这七八级的大风?
“唉!果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梦一边叹息着,一边盯着厨房里几个人泡绿豆和黄豆。
没错!
在成功复制出温室菌菇后,如梦又想起来发豆芽了。
要说这个时代还有谁这么奢侈,除了如梦也没有别人了。要知道,在这个普通百姓普遍吃不饱的时代,哪怕一小把豆子,也能救活一家人,哪个舍得拿来发豆芽炒菜吃?疯了吧?
而那些不差钱的世家贵族也瞧不起这些豆类,大多拿来喂牲口了。
是以王曼青一听说如梦要吃豆子,简直都惊呆了:“表妹莫不是被江风吹糊涂了吧?”
PS:给自己的码字速度点个赞!本来今天没时间更了,结果中午饭后爆发,一口气搞定三千字哈哈!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走过路过的亲们冒个泡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