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目前毕竟玉门关那儿还有五万楼然军虎视眈眈,一旦郁久闾乞颜得知常英撤离阳关,有可能会派兵乘虚而入,所以徐澈对常英能否明白自己的用意并及时支援安西并没有十足把握。
徐澈此时也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安西府虽为中原与西域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西域商道上的一处商贾重镇,从军事位置上来说并非兵家必争之地,但是现在却因为时局的关系,变得极为重要,单凭徐澈所带领的五千人,胜算微乎其微,徐澈知道他没有后路了,只能赌一把。
安西之战他只能得胜,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只能舍阳关而取安西。
而徐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敢肯定,以眼下的情形,即便常英撤离阳关,郁久闾乞颜一定不会分兵阳关。
阳关虽然为商业通道,但是从目前大齐的边境军事部署上来说,阳关并非必须守住的重要军事关卡,退一万步说,即便是被楼然占据,只要能守住安西府,再打回来并不是难事。
从目前形势来说,对于阳关大齐输得起,而安西之围却是必须要解的,否则大齐失去的将不仅仅是这五万出征将士的性命,还有对整个安西以西地区的控制,甚至是整个西域商道和与西域之间的往来通商,即便是暂时性的,也无法向皇上交代。
而只要能够击退进攻安西的楼然军队,那么进攻玉门关的楼然军若是知道定西的楼然军队被击退,则必然军心不稳,到时候与玉门关的官兵里应外合,则攻取玉门关必将事半功倍,而阳关到时候对楼然来说便没有了占用价值,郁久闾乞颜不会傻到守着阳关不放的。
徐澈行至小湾镇的时候,郁久闾伏成便接到了探子的汇报,但是得知援兵只有五千人,便没有放在心上,却仍旧下命令全力攻城,同时派出了两队骑兵去阻击徐澈援军,也许是觉得中原骑兵根本不是楼然骑兵的对手,郁久闾伏成只派出五千骑兵,五千人对五千人,兵力相似的情况下,将领的智谋和能力此时成了决定性因素。
徐澈自幼善骑射,果敢冷静且用兵灵活,在他的带领下大齐军群情激昂,也知道都是背水一战,所以见到楼然骑兵的时候,在徐澈带领下众人争先恐后、奋勇杀敌,很快便将楼然军打败,余兵往安西府跑去,徐澈在后面紧追不舍。
追至安西府的时候,郁久闾伏成正带领军队攻城,见派出去阻击徐澈的人马狼狈赶回,未及询问情况,却见徐澈的帅旗已映入眼帘,郁久闾伏成这才赶忙亲率一万骑兵列队阻击。
然而,不等他列阵,只听西南方向有号角声起,徐澈见狼烟升起,心中大喜,他知道一定是常英带领军队赶到了,于是趁着楼然军愣神的时候,带兵冲入阵营中,如此便将楼然军冲击成为几段,城内的将士见援兵赶到,士气大振。
此时西南方正是常英带人赶到了,他在接到徐澈的密函之后,仔细思考了当前形势,明白了徐澈的用意,于是立刻整顿兵马,经敦煌赶至安西府,不早不晚恰是时候,他这边号角声起,立刻打乱了郁久闾伏成的部署。
大齐军队里应外合,眼看楼然军就要支撑不住,郁久闾伏成不禁气急败坏,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就这样输给徐澈,他实在无法向他的父王交代,看着在乱军中左突右攻的徐澈,伏成心中更是来气,一名参将赶到他的身边道:“大王子,大齐的援军到了,我们快撤吧。”
郁久闾伏成此时并不知晓由西南而来的援军有多少,还以为是郁久闾乞颜那边进攻失败,以为眼前形式实难挽回,然而就此撤军又实在不甘心,于是伸手把箭挽弓,将目光对准了徐澈。
郁久闾伏成的师父是具有“楼然第一弓箭手”之称的尔绵贺真将军,射箭本领更是得他真传,伏成的射箭之术在楼然境内也是十分了得。只见他左手握弓,右手扶箭,拉弓、释放,伴着伏成的冷笑,一支鹰羽铁箭便向徐澈“嗖”的飞了过去。
为了调动士气,徐澈无奈之下将自己的亲兵放在了队伍的最前面,而自己此时也成了众矢之的,被几个楼然骑兵围困,虽觉得有冷箭向自己射来,却苦于无法躲闪,眼看徐澈要中箭,不远处一个骑兵兵士飞身而起,一个“海底捞月”伸手抓住了弓箭,展开轻功,由众人身上越过,又坐回到战马上。
众人见状都是一惊,不想在军队中竟然有武艺如此高超的人,徐澈心中也是吃惊,却还是抓住机会击退了近身的人,等到看清那人的坐骑的时候,他无奈的摇头笑了笑,原来那人不是别人正是谢滢雪。
自徐澈离开嘉峪关不久,谢滢雪便央求关忻晔给他找了一身合适的铠甲战袍,关忻晔经不住谢滢雪的请求,便为她找来战袍。
谢滢雪换上衣服便悄悄的出关,远远跟在徐澈他们身后,当徐澈在小湾镇遇到楼然军阻击的时候,她趁乱混入了队伍中,当时大家都跟在楼然败军后面追跑,所以没人意识到有人混入了队伍,当时徐澈跑在最前面,自然更不会察觉了。
郁久闾伏成见状,也是吃了一惊,自知大势已去,只得鸣金收兵,往漠北方向遁去,望着楼然军离去的身影,看着身后千苍百孔的白虎关,徐澈总算松口气:总算是保住了安西府。
接着徐澈一面派人安置受伤兵士,一面寻找谢滢雪的身影。
徐澈正张望见,常英、朱铭、俞定海骑马跑到了他的身边,虽然俞定海被贬职至此,徐澈、常英对当年之事都有所耳闻,又见朱将军对他十分尊重,他二人为后生晚辈自然更是恭敬,徐澈与朱铭、俞定海行礼见过。
常英有些紧张问道:“刚才听朱将军说你差点被伏成的冷箭射伤,没事吧?”
徐澈微微笑道:“我没事,放心吧。”
朱铭道:“少将军你这样做实在是太危险了,对了那个抓住箭的小将士呢?他可是立了大功啊。”
徐澈四下望了望,并没有见到谢滢雪和绝影的影子,笑道:“朱将军我想不用了,他不是我们大齐将士。”
朱铭不解道:“不是大齐将士?”
徐澈道:“是啊,他是我的一个至交好友。”
常英犹疑问道:“是叶傲雪么?”
徐澈含笑点头道:“是他,不过不知道现在去哪儿了。”
俞定海道:“少将军,现在玉门关还被困,不如先进白虎关,再行商议。”
徐澈点头道:“好。”
于是众人进关相叙,商议准备解围玉门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