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1500000024

第24章 企业不会必然死亡(3)

据说,为了缓解公司资金紧张的问题,华为当时实行了一个内部政策——谁能够给公司借来一千万,谁就可以一年不用上班,工资照发。

2001年,任正非预言的“冬天”终于到来了。华为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历经五年后依然举步维艰;国内市场因错失小灵通和CDMA的市场良机后,华为被中兴通讯紧紧压制。如此内外夹攻的情势,对华为来说必然是个逃之不过的“冬天”。而此时的任正非,也再一次认识到了现有流动资金的重要性。针对如何“过冬”这个问题,任正非向广大员工强调道:

我们公司要以守为攻。大家总说:华为的冬天是什么?棉袄是什么?就是现金流,我们准备的棉袄就是现金流。

在此困难之际,任正非认识到,如果原有的销售方法和销售模式不发生改变的话,那么,华为的紧迫局面也无法实现转变。于是,任正非破釜沉舟,决定从经营模式入手实施改革,要彻底改变以往的粗放模式。任正非认为,产品的价格可以低一些,但要保证拿到现金。

存在银行、仓库的钱算不算现金流呢?算!但钱总是会坐吃山空的。所以必须要有销售额。大家有时对销售额的看法也有问题。我卖的设备原来是100块钱,我90元卖掉了就亏10元,这种合同坚决不做。坚决不做呢,公司就亏损了23元。因为所有的费用都分摊了,在座的开会的桌子,屁股坐的椅子,费用都分摊进去了,还要多拿23元贴进去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可能还不止这个数。如果亏了10块钱卖,能维持多长时间呢?就是消耗库存的钱。消耗、消耗、消耗……看谁能耗到最后。就是谁消耗得最慢,谁就能活到最后。

任正非在困难的时候认识到了现金流的重要性,可事实上,在华为的整个发展历史上,都可以看到他对现金流的重视。而且,为了保证现金流的充裕,华为主要依靠贷款来获取资金。

1996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来到华为,进行视察。他很看好华为的程控交换机,对其突入国际市场寄予了厚望。另外,他对华为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的精神也大为赞赏,并对随行的四大银行行长提出要求,让他们在资金上大力支持华为。

当时,华为的年销售额虽然已经达到26亿元,并成功跻身于国内顶尖电信设备供应商的行列,但资金问题仍然是困扰着任正非的一大难题。不过,有了朱总理的“金口玉言”,华为也算是“得救”了。

这一年下半年开始,招商银行便与华为展开了全面合作。当时,资金短缺是很多省市电信部门共有的问题,因而用现金购买设备对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就在这时,招商银行推出了买方信贷业务,就如同现在的房贷、车贷。对于那些购买华为设备的电信部门,招商银行会为其提供贷款,而华为则可以直接从银行提取划款。这样,电信部门没钱也可以买到设备,而华为则可以拿到现款,进一步缓解了资金紧张的问题。

第二年,华为销售额就突破了40亿元,但同时其负债也高达20亿元。虽然得到了招商银行的资金支持,但华为的资金瓶颈依然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

后来,受国家金融政策放开的影响,国内各大银行也纷纷转向商业化运作。华为由于资信好,业务发展稳定迅速,便成为了银行乐于投资的对象。

2004年11月,华为与29家银行成功签订了借款协议,贷款金额达3.6亿美元,包括以三年为期的定期放款和循环放款。有了这些资金,华为便可以加快国际市场的拓展进程,从而更有利地推动华为在国际市场的发展速度。

2008年后,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的信贷紧缩。就连与华为往来比较密切的国开行也开始转向商业银行模式。由此可以预见,以后贷款也会变得越来越难。

华为是面向全球市场进行扩张的,如果没有巨大的现金流做后盾,以提供技术上的持续投入,那么,“以领先的技术领先市场”就只能成为空谈,华为也极有可能会因此失去市场。其实道理很简单,现金流充沛,研发时就可以多投入一些,以使产品的利润和空间增大,市场也就更容易推广。

现金流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止是进出数值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一个企业是否稳健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华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保障现金流的稳定和充裕都是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甚至在某些特殊或困难的时期,任正非还会把现金流作为企业的战略来抓。

拉来强者当“靠山”

我们要善于建立同盟军……一旦春天到来,这些同盟军就可以生龙活虎出去抢单,我们就缓过劲来了。

——任正非

电信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仍然处在竞争空前激烈的阶段。电信市场上的优胜劣汰表现出了一种明显且有规律的竞争态势,即: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群鱼吃单鱼。

生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里,企业要想依靠单独的力量快速地发展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从整体的形式来看,企业需要通过寻找相关的战略合作者,并与之形成资源、技术、生产、营销、渠道、品牌等方面的利益共同体和协同作战群,来更有效地应对不断增加的竞争成本和愈演愈烈的竞争态势,才能抵抗来自其他企业的竞争压力。

进入新世纪,随着电信行业低迷期的到来,任正非也深刻意识到同盟军的重要作用。他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说道:

我们要善于建立同盟军。在目前残酷的竞争环境下,宁亏我们不能亏同盟军,我们亏一点能亏得起,同盟军亏一点就死掉了。我们现在有二百多个同盟军,只要他们不做和我们竞争的事情,不伤害我们的利益,我们就要保护同盟军的利益。比如,我们的通信代理口,分销这个口会出现很大的困难。当价格越来越低,给代理的利益越来越少,你们要研究怎么才能保护我们的同盟军,我们希望有一定(数量)的同盟军。一旦春天到来,这些同盟军就可以生龙活虎出去抢单,我们就缓过劲来了。

华为真正开始重视同盟军的问题,是在其资金短缺的时候。那时,华为还处于企业发展初期。作为一家没有知名度、没有背景的民营企业,跟银行是借不到钱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大企业拆借,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任正非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1993年,华为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融资办法,即与各地邮电部门的员工谈合作,向他们“要钱”。

华为与各地电信部门的直属企业——电信运营商洽谈成立合资公司,然后大量吸纳其员工入股。在此过程中,华为并没有把产品、技术等投放到这些合资公司。他们需要做的就只是担当最基础的销售代理,甚至在1996年以前都没有投入实际的资金,只是凭借“当地的资源优势”入股。后来,华为又开始与各地电信管理局展开合作,分别成立了沈阳华为、山东华为、北京华为、天津华为等共计27个合资公司。

为了吸纳更多的电信职工入股,华为对入股年限、入股数量没有设定任何限制,并许诺了50%~70%的丰厚红利,同时还告诉他们:华为的股票一旦上市,他们即可变为统一法人,随华为的股票一起上市。这么丰厚的报酬很难让人不动心,于是先后有一百多家地方邮电系统认购了华为的股票。

如此来看,不得不佩服任正非的聪明才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打通了另一条融资通道。这些人买了华为公司的股票后,他们就与华为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二者要共同担负起华为的命运——“华为赢,他们赚;华为亏,他们损”。那么在未来的竞标当中,电信部门的员工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更加希望华为能够取胜。任正非在讲话中也有提到:

公司理顺了省、市各级政府的关系,得到了地方有力的支持,开始使中央机关了解我们、支持我们,大大改善了发展的外部环境。

所以,建立这种合资公司,看似是一种让利性质的组合,实际上却已经突破了以往的单纯的买卖关系。企业可以通过排他性,阻碍竞争对手入局,这样既能巩固已有市场,又能拓展并占领新市场。

事实证明,合资模式确实让华为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几乎将华为推上了国内电信设备供应商垄断者的地位。在国内,每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有华为的省级市场办事处和工程服务体系,每一个地区、市、县都设有客户经理,中国各运营商的所有相关部门几乎都被覆盖在内了。

在寻找合资商时,华为并没有将目光紧盯在国内。最初开拓国际市场时,华为在俄罗斯也成立了合资公司,销售双方共有的品牌。相同的道理,在国外建立合资公司对拓展海外市场大有裨益。

当然了,在寻找建立合资企业合作伙伴时,自身的实力很重要,谁也不会同一家没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合作。所以,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吸引更多优势企业的关注,并获得与之合作的机会。

机遇等不得重重审察

天上掉下一块东西,人们觉得只要是馅儿饼就已经喜出望外了,实际上天上掉下的是块金子。

——任正非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如果有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机会没有到来,而是因为等待机会者没有看见机会到来,而且机会过来时,没有一伸手就抓住它。”

事实上,除了必备的能力和素质之外,每一个成功者至少还要懂得抓住机遇。在这一点上,人们或许更应该看看华为总裁任正非。尽管他本人从不承认自己是一个成功者,但也没有人能够否定华为的成功。

很少有中国企业能够在世界掀起波澜,但华为是一个例外,它曾经让欧美的电信巨头感到害怕;很少有中国企业家能够影响到全球行业格局,但任正非是一个例外,他一度被评为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家之一。

如果不说成功的话,那么,任正非和他率领的华为,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呢?机遇,这一定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任正非不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但他却抓住了每一个机遇。

不可否认,任正非最大的特点便是善于发现机遇,敢于抓住机遇。他一度提倡的“狼文化”,其实就是在告诉人们要懂得对机遇的把握。华为所走的从来都不是稳扎稳打的路线,在任何机会面前,哪怕其中充满了风险,它也不会放弃。

创业初期,任正非便抓住了数字程控机市场的机遇。几代先锋产品推出后,华为抓准时机继续跟进,致力于C&C08交换机的研制。在这一设备获得成功的同时,加之随后万门机的研制经验,华为又瞄准了光纤通信的时机。事实证明,光纤作为连接材料要比电缆更优越。于是,华为推进了光纤技术的开发,并迅速在市场竞争中占了上风。

1994年,中央开始推行“村村通”计划,即在农村各地都接入电话线。华为本就有意大范围地拓展农村市场,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于是,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华为研制出了ETS450D。这一技术的优点在于,一个基站便可覆盖方圆7000平方公里的面积,而且能够绕过重重障碍,最重要的是质优价廉。毫无悬念,华为迅速成为了“村村通”工程最大的供应商之一。

接下来,任正非大胆地预测了未来电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华为就将研发目标指向了3G技术。在任正非的指示下,华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始进行研发。关于这个项目,华为先后投入了将近10亿元人民币研发资金。而服务于深圳、上海、北京、美国、瑞典、韩国、印度等地的华为研究所的技术开发人员也都被召集起来,针对这一研发项目分工合作。深圳成立了WCDMA数据卡的研发中心,北京主要进行WCDMA手机的研发,美国主要担任芯片和核心技术的研发,瑞典主攻用户界面设计以及对消费者的研究,韩国主要负责工业设计和结构设计,印度主要是提供软件和算法支持。

后来,为了给3G项目筹备资金,华为甚至将旗下的安圣电气出售给了美国艾默生电气,以此获得了60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额。八年来,历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华为终于攻破了3G项目。

2003年年底,华为在国内推出了首款WCDMA/GSM双模手机。次年,华为在法国戛纳展上展出了中国第一款WCDMA手机。也是这一年,华为在香港发布了三款技术成熟、商用的WCDMA终端。从此,华为便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提供3G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

更早的时候,天津电信的人提出的一个问题也让任正非嗅到了商机,因为有人说“学生在校园里打电话很困难”。于是,任正非下达了紧急指示:这是个金点子,立刻响应。之后,华为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做出了适合学生用的201校园卡。事实上,这一产品只需要在交换机原本就有的200卡号功能上进行一些改进就可以,甚至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创新。此卡推出后,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迅速拓展到全国,并最终占据了市场份额的40%。

同类推荐
  • 超越精神:论企业家自我的发展

    超越精神:论企业家自我的发展

    本书分为企业家自我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当代中国企业家自我发展的历程及其反思两篇,描述了当代中国企业家自我发展的历程。
  • 内部控制工程论

    内部控制工程论

    本书分析了内部控制工程的研究方向、范围,阐述构建和发展内部控制工程策略和框架,并将内部控制系统分建设和运行两阶段进行研究和探讨。
  • 乔布斯你学不会

    乔布斯你学不会

    “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公司创始人,在他的带领下,“苹果”成为IT界首屈一指的公司。并且创造了iphone、ipad等一系列改变世界的科技产品。10月5日“苹果”教父乔布斯去世了,人们开始期盼另一个乔布斯式的人物出现。然而乔布斯是独一无二的,不是谁想学就可以学得会。《乔布斯你学不会》从创业、管理、用人、创新、品牌、挑战这六大方面展示出乔布斯与众不同的思想。《乔布斯你学不会》每一段语录都发人深省,解读部分精彩深入,智慧小语更是画龙点睛。当你认真学习了乔布斯的精神和智慧,就算无法成为另一个乔布斯,也一定会受益良多。”
  • 最经典的管理思想

    最经典的管理思想

    管理思想的发展是和生产的发展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紧密相联系的。时代的发展决定了管理思想的变化。尽管理论形式千差万别。但是研究的主题仍有着共同的特点:即管理学是研究管理与被管理之间关系以求最优化实现其目标的科学。管理涵盖着人、思想、观念、行为、方法和方式。本书系统梳理了管理思想的100年脉络,即从最早的“科学管理思想”谈到当前的“企业流程再造”并涉及不同时期的数十位管理学大师。
  • 总经理降本增效要懂的234条锦囊妙计

    总经理降本增效要懂的234条锦囊妙计

    对于总经理来说,要经营好企业必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增加收入,二是控制成本,而只有控制成本,才能实现增加收入的目标。只有实现降本增效,企业才能保持永久竞争力,才能实现可持续长足发展。 《总经理降本增效要懂的234条锦囊妙计》用事理结合的方式告诉总经理:如何从人力资源成本、生产成本、投入成本、采购成本、营销成本、物流成本、资金成本及日常支出成本等方面人手,轻松砍掉成本。在公司顺风顺水的时候,如何保持警惕;在公司陷入困境的时候,如何转亏为盈,反败为胜。
热门推荐
  • 成大事必知的108个人生哲理

    成大事必知的108个人生哲理

    《成大事必知的108个人生哲理》分为信念、品质、处事、奋斗、收获共五卷,尽最大可能地涵盖了一个人要想成大事必须懂得的方方面面的哲理,并以故事的形式加以阐述。希望《成大事必知的108个人生哲理》能够成为您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成大事是每个有志者的梦想,但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成大事之人寥若晨星,平庸之辈却总是数不胜数,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很多人都不懂得成大事的人生哲理,因而也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和方法。
  • 竹马骗婚:腹黑老公很难缠

    竹马骗婚:腹黑老公很难缠

    相识二十多年的腹黑竹马骗人骗婚还骗色~明明说好结婚只是逢场作戏,谁知影帝却假戏真做!婚后,公婆派来保姆日夜监视两人执行“造人计划”。对外,还有狗仔粉丝二十四小时盯拍影帝新婚生活。当史上最迟钝的女人遇到史上最长情的男人,腹黑竹马已经设好陷阱等着萌妻往里钻~“瞿柚柚,这二十多年你就没想过真的嫁给我?”某影帝问。瞿柚柚欲哭无泪“我都上了贼船了,难道还能反悔么!”
  • 毒女逆袭,极品娘亲要翻天

    毒女逆袭,极品娘亲要翻天

    (1对1女强宠文)她,世界最大情报网首脑,为人腹黑无耻,狡猾嚣张,心狠手辣。一朝穿越,她成了她,将军府家的二小姐,天生带毒是个小怪物。初来乍到,强了一男人,丢了清白。来年春天,身上掉下一块肉。哪知道小肉团长大后变成一小恶魔,贪财抠门不说,还专扯他娘的后腿。她问:塞回去重造可以不?某王爷淡定:货物出售,概不退换。无奈,某女只好重操就业混迹古代,咬牙切齿替某王爷养儿子,各种腹黑无耻贪小便宜,机关算尽虐渣渣,最终实现废材逆袭。****一次阴差阳错,某男指着某女道:“他是我儿子?”某女装傻:不是!“本王记得你在上面,”某男逼近继续道:“或许你比较希望本王回忆更多细节?”某女小脸一囧,心道:算你狠。这一局,鬼王完胜。****一天左护卫惊慌跑来:“不好了,不好了,钱公子砸万金当众向姑娘求婚了!”某王爷猛然起身,“来人,抢了钱公子京城所有的产业给姑娘送去,记得要强调那是本王送给她的礼物。”某侍卫嘴角抽了抽,心道:真是无耻啊!某王爷爽歪歪,冷哼一声:敢抢本王的女人活腻歪了简直。这一局,鬼王悟出一道理:自己的女人必须贴上标签。*****于是夜黑风高,某王爷无耻的诱惑小恶魔。“儿子,你只要让你娘亲在这上面签字,老子的金子全给你,怎么样?”某男拿出一张白纸。小恶魔纠结:出卖娘亲真的好吗?“再加本王名下所有不动产,包括狱门!”某王爷继续加重筹码。小恶魔一咬牙,一跺脚:“成交。”是夜,某王爷一脸得瑟的拿着白纸,奸笑道:女人,卖身契都签了,你还跑得掉。这一局,鬼王奸计得逞。****多年后,某女得知真相,一把揪住小恶魔的耳朵:“小金库没收,私房钱没收,零花钱没收.......”至此,小恶魔终于知道什么叫赔了夫人又折兵,于是仰天长叹:不带这样玩儿的。本文腹黑中带着JQ,无耻中碎着节操,贪财中透着真爱,oh!真的很有爱!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无限之十全魔兵

    无限之十全魔兵

    轮回空间,成神之路万千,我只选十全魔兵之道。浩瀚位面,正邪角色,皆是我制造魔兵之材料;逆转《神兵玄奇》世界魔兵制造之法,塑最强魔躯。
  • 十荒武神

    十荒武神

    一个叫做方炎的少年。一本叫做仙抄的神秘功法。以及一正一邪两位神秘的老者。这是一个少年遭遇挫折,百折不挠,奋起反击,傲视大陆的励志故事。
  • 冥凰女帝

    冥凰女帝

    曼珠沙华彼岸花开命格凌驾于天道,一人成仙万物相随独创蛮珊圣殿,统领万兽。带领遗失之界冥界重回天道正轨。
  • 未来使者

    未来使者

    在未来的世界里,由于原子战争留给后人们的灾难还在继续。求生,变异,成了人们的话题,然而不变的是人类战胜邪恶的信心,还有就是永恒不变的爱情和真情!
  • 遗命崛起之征魔

    遗命崛起之征魔

    凡尘世俗的四个少年,他们的相遇和孤儿身份,也许都是命运安排!血脉的觉醒,使命随之而来。为了遗命,他们可以义无反顾,踏上崛起之路,一路征魔。相信命运终究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梦想的前行。
  •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