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面临一场很大的风暴”,曾经连续多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称号的李嘉诚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说到这样一句话。的确是那样的,金融危机已经不是美国一国的灾难,它是整个世界的大风暴。
在中国的房地产界,当受到由美国房地产次级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时,房地产商的日子也非常不好过,或是房子卖不出去,或是股票市值缩水……面对这样的窘境,人们猜想:房地产商中谁受到的损失最小呢?谁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房价呢?哪个地产商的价格降幅最大呢?没有一定实力的人,是做不到这些的。但是,看看华人首富李嘉诚是怎样做的吧!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2008年对中国来说、对世界来说都是灾难深重的一年:2007年年末到2008年之始时,中国南方爆发了雪灾;2008年5月,中国四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2008年9月,美国的经济如“9·11”一般瞬间倒塌;随后,金融危机蔓延到全世界,对中国的经济也造成了震动,香港股市全线下跌。金融危机到来了,各大富豪的财富都不可避免、难以控制地大幅度缩水,李嘉诚的财富一度缩水200亿美元。
人们常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福布斯》排行榜上,他依然名列世界华人富豪前茅。但是名列前茅并不意味着在金融危机期间他就可以高枕无忧,历史赋予他非常严峻的任务,要继续开创未来,引领长江江水不断向前滚动。可以说,“骆驼”所面临的困难还是很大的,而且是空前的。值得庆幸的一点是,他依然是“骆驼”,有着与生俱来的与“马”不同的优越性。
上世纪中叶,李嘉诚用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了他自己的塑胶厂—“长江塑胶厂”,之所以取名长江,引自“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长江不择细流。有了海纳百川之胸襟,才可以成就浩瀚之长江。
有了长江的载体之后,李嘉诚就要壮大、发展这个载体。市场是最冷酷无情的东西,那里充斥着弱肉强食的淘汰原则。不管李嘉诚的想法多么的合乎哲理,他都要接受市场淘汰原则的洗礼。所以,为了长江更好、更长远的发展,他远去意大利,以一名塑料印花厂工人的身份去“偷”艺。付出总会有回报,1957年年底,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他获得数千万港元的赢利,一举成为香港第一大塑料厂,而李嘉诚则被人成为“塑胶花大王”。
壮大!壮大!再壮大!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这样的斗志,求得市场的胜利。但是一味地壮大有的时候也会因为盲目扩张而走向灭亡,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独具慧眼的能力对公司的生死存亡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李嘉诚看到了地产行业的光明前途,和暴利的市场,他在北角购入一块地皮,兴建了一幢12层高大厦,开始正式介入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在长江成立的十年之际,兼做塑料胶花的生意的李嘉诚又在柴湾兴建了第二幢工业大厦,他的事业迅速走向辉煌。
到2008年10月,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从华尔街消失、全球金融剧烈震荡的一段时间里,他的集团架构表现良好:旗下的信托基金持有长实40.24%股份,长实持有和黄49.9%的股份,而和黄持有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基建)84.6%的股份,长江基建持有香港电灯集团有限公司(“港灯)38.9%的股份。同时,长实分别持有44.3%的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长江生命科技)及14.6%的TOM集团有限公司(TOM.COM)股份,和黄则持有59.3%的和记电讯国际有限公司(和记电讯国际”)、71.5%的和记港陆有限公司(和记港陆)及29.35%的TOM.COM股权(如图)。
这一架构是他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架构起来的,可以起到降低赢利波动幅度从而平滑赢利的效果。李嘉诚经营企业如同建房子一样,有了稳固的地基,抵御地震的能力还不够,还要有结实的框架结构才可以使房子在地震中依然坚挺,会受到动摇,但是不会倒塌!在这几大结构当中,可以看到它们环环相扣、节节相关,如同一座坚硬的围城,它有着很强的抵抗风险的能力。
在各个企业都受到金融海啸侵袭的时候,很多企业都毫无抵抗能力,逊色灭亡;但是有实力的企业除了具有好的商业业务外,还有好的商业基础。骆驼总是比马大!世界投资大师巴菲特说:“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裸泳。”金融危机是对企业的一次考验!
但是在金融危机中,一切因素都是不稳定的,即便是拥有良好的基础,也需要和风险进行博弈,否则他和他的财富都会被金融危机无情的吞噬掉!人间正道是沧桑,此时,采取必要的行动,对缩水的财富进行补救才是人间正道。
人间正道是沧桑
金融危机的到来,引起了世界经济的波动,全世界都处于恐慌的状态下,香港前40大富豪平均身家缩水达54%,但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集团主席李嘉诚,仍以162亿美元的身价稳坐香港富豪榜之首。即便如此,他深深了解“全球面临一场很大的风暴”,所以他必须要,而且他不得不采取措施去补救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
李嘉诚率先展开行动是在2007年,他减持中资股,同时低价增持“长和系”股份。自2007年9月份以来,他通过减持南航、中国远洋和中海集运,套现超过90亿港元。其中,中国远洋是他年内累积减持金额最大的股份,通过前后六次减持,从中套现51.67亿港元。而通过减持中海集运,他也获得了约24.04亿港元现金。
有了大量的现金,他就有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因为“一家公司即使有赢利,也可以破产,但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他信奉的是“现金为王”的投资理念。增持长和系股份,目的是使长和系的财政状况维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它的杀伤力也是前所未有的,本着“现金为王”的理念,李嘉诚就要不断地采取措施来持有现金,来控股长和系。
香港的股市全线下跌,他必须拯救长和系。自2008年4~7月的3个月内,他先后10次共斥资5.8亿港元增持长实;在9月至10月,又继续增持42.8万股长实,资金约3525万港元。10月21日,他以每股8.935港元买入976.7万股和记电讯国际股份,这是他自2008年2月以来的首度增持,其后在10月24日、29日和30日三个交易日,又以每股8.34~9港元继续买进,持股量从2月底的66%增至10月30日的67.03%。11月14日,他又出手增持和黄30万股,每股平均价37.225港元,涉资1116.8万元,持股比例上升至51.38%,这是他2006年5月以来首次增持和黄。
2009年1月7日,李嘉诚基金会以每股1.98港元至2.03港元价格配售其持有的中国银行20亿股股份。通过这次配售李嘉诚基金会最多可套现40.6亿元,而该基金会购得这批股票的成本价为每股1.13元,照此计算,减持该基金帐面净获利最高达18亿元。2009年2月3日,李嘉诚首度增持长实5万股普通股,每股平均价67.14元,涉资335.7万元。两天后,他再度出手,以每股平均价64.575港元,增持1万股长实股份,涉资64.575万港元。
“好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好,坏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坏。最重要的是要有远见,杀鸡取卵的方式是短视的行为。”所以,他一直很注重手中拥有足够的现金,使企业所背负的债务最低。自长实成立以来,他的债务基本是维持在12%左右。
在金融危机这样的形式下,拥有了足够的现金,才可以掌握企业发展的主动权。在企业发展中,首先要保证主营业务不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整个资本市场不旺,现金有限的情况下,精减辅助业务的投资就显得极其重要,而且精减投资周期长、资金花费巨大的投资项目也很必要。
李嘉诚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和记港陆”在2005年以3亿美元的代价购入的物业,金融危机中,它与美国投资基金“亚太置地”旗下公司签订协议,以44.38亿元人民币出售位于上海长乐路的“世纪商贸广场”写字楼物业,转手之间预计收益为21亿港元。他旗下的第一批售出的128套房源均价为44734元/平方米的豪宅御翠豪庭,2008年6月份新推出房源的御翠豪庭成交的162套房源成交均价为33806元/平方米,比上批跌了10928元/平方米,跌幅24.4%。他在北京投资的第一个别墅项目“誉天下”以最低5.7折的低价甩卖,而且他们推出两个组团的特价房,实行“一口价”销售,共有联排、双拼及少量独栋3种户型,总套数为100套;此次特价销售的联排单价折后是17296元/平方米、双拼18275元/平方米,远远低于誉天下登记的预售价格为30000元/平方米和35000元/平方米两个价格,而该区域别墅的均价也在25000~27000元/平方米左右。
2009年1月初,李嘉诚以5.2~12万元/平方米的低价抛售黄金城道商铺,而黄金城道一期商铺报价12~14万/平方米。随之,以5.35~7.5万元/平方米的低格抛售御翠园别墅项目中8栋商业别墅和小区会所。
长实精简投资项目,最先下手的就在房地产市场上,实行大规模的降价活动。能够这样不计代价的降价销售的人恐怕也只有李嘉诚一人而已。这充分体现了长实收入来源多元化的优势。
这种“高现金、低负债”的财务政策,使它目前持有的221亿美元(约1724亿港元)资金,有多达69%、接近1190亿港元以现金存放,其余主要投资在最稳妥的政府债券上,股票投资仅占相当小比重。和黄也没有投资企业债券、结构性投资工具和累计期权产品。李嘉诚曾对媒体表示:“在开拓业务方面,保持现金储备多于负债,要求收入与支出平衡,甚至要有赢利,我想求的是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
李嘉诚有了足够的现金,可以在金融风暴的打击下,快速找到避风港。同时,他的目标是一边卖楼一边买地,大举套现不仅仅是为了把公司的风险降到最低,也是为了换得更好的“筹码”,是为了“屠杀”同行,为了在未来的几年能抢占更大的行业份额,获得更大的利润。
“李大头”有大智慧
李嘉诚采取种种措施,保证了充足的现金来抵御金融危机,这无不显示了他的智慧!
他1928年7月出生于广东潮州市,父亲是一所小学的校长。小时候,同学们都叫他“李大头”,因为他是校长的孩子,他的头特别抢眼。不过他对同学、老师客气、有礼貌,并不因为是校长之子而盛气凌人,也从来不与同学打架或过不去。这样与生俱来的性格,在他的成功之路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凯恩斯著有很多经济论述,如《通论》《货币论》等。他曾经说过一句话“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后来被无数人论争,但是以李嘉诚的成功事迹来看,他的命题是成立的。
通常的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性格,反之则形成不良的性格品质,这两种行为习惯对人的未来发展有截然不同的影响。汉代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时,项羽出身贵族,虽然被人称为英雄“吴中子弟皆惮之”,但是他的性格存在很大的缺陷:空有高志却目光短浅、爱慕虚荣、有勇无谋、脾气暴躁、优柔寡断;而刘邦出身市井,颇具流氓气息,不乏使用一些卑鄙手段,但是他慷慨好施、乐交朋友、知人善任,这些都是项羽所不具备的性格特征。所以,项羽只宜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却不具备一种帝王的胸怀,而刘邦能够成就帝王的霸气。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一山容不得二虎,项羽终究自刎乌江而彻底失败。
性格对人的成功具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好习惯、好性格其实对现在的人来说是一笔财富。李嘉诚最后可以成就如此之大的事业,也是由于他“李大头”的性格决定的。在没有物质上的财富时,他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我们所说的隐形财富。
这些还不够,在他的“大头”中,还装着他的经商才华,和无人能及的商业智慧。在长江成立之初,他去意大利时,就对欧洲公司的管理模式产生了极深的兴趣,并且为长江公司设计两步走的目标:组建合伙性的有限公司;发展到相当规模时,申请上市,成为公众性的有限公司。在他的设计之下,他抓住左派暴动、地价暴跌的时机,低价购入了大批土地储备,扩大了房地产业务;1972年,长江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在上市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他的事业出现了重大转折,李嘉诚在同辈大亨中已经崭露头角。
长江之所以发展这样顺利,李嘉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功劳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更取决于他所带领的团队。李嘉诚与人友好的性格,使得长江的每一个员工都有家庭的归属感,都为这个大家庭添砖加瓦。对此,他是很自豪地说:“在我的企业内,人员的流失及跳槽率很低,并且从没出现过工潮。最主要的是员工有归属感,万众一心。”
在长江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长江扩充的步伐越来越快,他们不放弃任何一个收购的机会。 1979年,“长江实业”(长实)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斥资6.2亿元,从汇丰集团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和黄)22.4%的股权,李嘉诚因此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后来和黄成为李嘉诚企业的重要一个分支,它和长实一起相互配合,使得李嘉诚可以在金融危机中有大量的现金。
此外,他还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购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超半数权益;1987年,联同两名华资大亨李兆基及郑裕彤,成功夺得温哥华86年世界专览会旧址的发展权……长实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长实的财富在不断地滚大!
在长实不断地成长过程中,李嘉诚带领他的团队在亚洲金融风暴前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集团架构,并且仍以坚硬的姿态抵抗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壮大之路
在经济危机中壮大企业是资本增大的一大艺术,李嘉诚在金融危机中,秉持一贯保守的作风,坚持“现金为王”的策略,壮大企业。他的处于金融危机中的财富之道在于他注重维持流动资产大于全部负债,以防地产业务风险扩散;在楼市低迷时,采取低价策略来加快销售;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内部互助,现金上移。保持财务稳健的同时他善于针对不同的市道实施不同的策略,如在股市高位时再融资,楼市低谷时竞标拿地、逆市扩张;高潮期合作开发,低潮期独立开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