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8100000021

第21章 老主同场(2)

国子监的西侧,便是雍和宫。雍和宫,原为雍亲王胤禛的府邸。他当上了皇帝后,便迁进了皇宫大内,此处便改为雍和宫了,成为一个庙宇。后来,成为北京规模最大的喇嘛寺院。主要建筑有天王殿、雍和宫、法轮殿、万福阁(也叫万佛楼)、绥成殿。两侧有配殿、楼、阁、亭、台等。庙内宗喀巴铜像及高达20余米的旃檀木雕弥勒菩萨像,皆依西藏布达拉宫内佛像所创。

就在这个国子监与雍和宫之间,当时有一个巨大的花园,名曰雍和园。

这个雍和园,由于临近国子监,所以便成了来京士子应试候考闲暇散步休息的地方。

一日早膳后无事,王尔烈便独自来到雍和花园闲步散心。当他穿过一座月亮门,拐过一条月牙河,来到一座假山后边时,忽见一个人在舞剑。看去,这人气宇轩昂,精神矍铄,目光有采,非同常人。他看了后,本想越过这人身边,不想停留。没想,当他来到这人身边时,只见这人收了剑招,用汗巾沾了沾额角上微微显露的热汗,便主动地同他搭讪道:

“这位学兄,可是前来应试的士子?”

王尔烈听了问话,也只好站下,说道:“在下正是。”

“你大概是关东人吧。”那人道。

王尔烈一听,觉得有些生疑。待他再看了看这人,只见他上着藏青色长袍,外加棕褐色马褂,头戴学士帽,脚蹬青色便鞋。那马褂上绣着月亮花,内衬万字;学士帽上有一颗宝珠,玛瑙色;那口剑锋口正利,手柄处镶着金箍银匝,实在精美、华丽。

他看了后,觉得这人不同一般,便有些戒备起来。他听了那人的问话后,答道:“在下正是辽东辽阳人氏。如此说来,你也是那方人氏?”

那人道:“不,先人在那里居住过,我也曾去过那里,不免有些了解。实不相瞒,适才,我看了你的装束、相貌,又听了你的口音,便知道了。”

不知怎的,王尔烈听了这人的几句话后,只觉得这人很诚朴,便也减少戒备心理,遂问道:“请问,平时可好玩剑?”

这时,那人早已把剑放在鞘里。他听了王尔烈的问话后,便无意地说道:“朕——”蓦地,他觉得有些失口,便立即改口道:“镇宅宝剑,是我家祖传。今日带在这里,只是做一些消闲罢了,也无他用。”

王尔烈并未听出他这话的破绽,继续问道:“那么,尊长可是作甚?”

“实不相瞒,正如你所说,也是个应试的举子。”

听了这话,王尔烈更是觉得亲热起来,说道:“甚好,甚好,如此说来,你我都是同科的学兄士子了。”

那人也没答话,接着说道:“既然是辽东辽阳人,为何不给那里的父老乡亲争得一些功名,添些光彩?”

“此话怎讲?”

那人道:“辽东辽阳,本属关东。关东历来被视为蛮荒之所,多苍凉古迈,少文人秀士。要是能考取出几个名士来,岂不更好些?”

王尔烈听了,说道:“学兄所言极是,只恐怕是你尚不知其内涵呵。”

“怎能不知?”

“即便有知,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此当何论?”

王尔烈看了看那人,说道:“既然咱俩都为士子,也就不见外了。有些话,也就当你明讲了吧。在当今的科场上,有些风气不正,舞弊现象,越来越重。你想,每一科所取之人毕竟有限,再被朝廷当权者伙同主考官一占,还能有几人?再说,那些当权者所占用的名额,又都是前几名。这样,轮到他人,已是凤毛麟角的事了。”

“竟有此事?”

“何止是有此事!就拿康熙朝来说,就有这样两件事,大概是朝野都知道了。一件事发生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这年六月十四日,大学士徐乾学报告说,汉军官员笔帖式及候补官员、监生、俊秀之中,有曳白卷者达百余人,俱应革职。所谓曳白卷,即是作文写不出来,只急得一劲地牵动卷面白纸,到最后也只好交白卷了。皇祖康熙听说后,以为不实,便派人下去察访,结果确凿。无奈,只好做出这样结论:暂时先将这些人罢职,令其读书,待学习好后,再行考试录取补用。看来,这个决定也算英明的了。可是,考试违制的事屡屡发生,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件事。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科会试,总裁为吏部侍郎李录予、兵部侍郎彭会淇。因总裁与考生舞弊,遂出现会元尚居易被夺削事,事查明后,总裁亦被降职,以示处分。像这样的事情实在不少,这还都算轻的呢。”

“那么,还有重的吗?”

“当然。”随即,王尔烈将自己所亲眼见到的,在大凌河城秃老婆店从樵夫、船夫那里听来的,以及在魁元客栈从士子口中所得来的,都一一地讲了出来。最后说道:“这种情况如不严加制止,朝廷中所说的选拔人才,恐怕是只剩一纸空文,有其名而无其实了。国家正在用人,各业正在需人。不及时改正,那还得了?!”

那人听了,似乎有些感慨,随即问道:“那么,当今圣上如何?”

王尔烈道:“当今圣上,倒是一位明君。他的有关事情,已传遍朝野了。乾隆帝爱惜人才,考选人士,往往亲躬。乾隆十六年(1751年),他第一次南巡,在苏、杭两地,他鉴于‘群黎士庶踊跃趋势,以文字献颂者载道接踵’,遂谕令内阁对献上诗文者进行考试,选拔真才。结果,江苏省考中的蒋雍植、钱大昕、吴烺,浙江省考中的谢墉、陈鸿金、王又曾等均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学习行走。乾隆常用这种办法,既选拔了一批人才,又团结了江浙广大文人学士。乾隆十九年(1754年),他第二次南巡时,曾谕令内阁,“三吴两浙,民多俊秀,加以百年教泽,比户书声,应试之人日多,而入学则有定数”,遂增取学额。苏州名士沈德潜即此时所得。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他第三次南巡,在苏、杭两地,用上法又得孙士毅、吴泰来、陆锡熊、郭之隆等名士。据闻,乾隆帝曾多次亲临贡院,巡视号舍(考棚)。他见号舍矮屋风檐,考生十分辛苦,便手谕,令发给蜡烛木炭,准许考试入场时携带手炉,以温笔砚。这些举动,虽发生在京师,却暖了天下举子之心。若能再加强一些法制,严禁科场上的不良风气,将会获取更多俊才也。”

那人听了王尔烈的这番话后,脸上浮有喜色,随即向王尔烈问道:“学士尊姓大名?”

王尔烈闻之,随即从腰间掏出一纸片送上,说道:“这是我的名刺,姓名、籍贯、功名均在上头。”

名刺,即后来流行的名片也。《分甘余话》载:

顺治末,社事甚威,往来名刺,无不称社盟。

其中的“名刺”,即指此而言。

原来,这个舞剑者,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圣上乾隆皇帝。是年,乾隆帝已64岁。但是,由于他精于修身之道,善保养,注重锻炼,身体很好,显得很年轻,看上去也就五十上下岁。是年,王尔烈44岁。二者相比起来,倒也所差无几。

乾隆帝不愧为一代明君。他经常易装简从,微服私访。他这次来雍和花园,就是有目的地要与考生士子接触一下,以了解试场情况和士子们的要求。

不久,这科殿试开始了。

这科殿试,主司还是大学士刘统勋、左都御史观保、内阁学士庄存与。

殿试毕,拆封阅卷时,竟生出一件怪事,出现两个“王尔烈”试卷,同时又分别批示为:“欲拟一甲一名,请主考定夺。”

在清代科甲考试中,阅卷有一定程序。即:同考官呈副主考,副主考呈正主考。若殿试,则由正主考呈皇上御览,再做定夺。

这次殿试,待观保、庄存与两名副主考从同考官手中接过这两份试卷时,都有些大骇,未敢久留,急忙转呈正主考刘统勋。

刘统勋为大学士,居相位,又是书法家,很了解乾隆帝的字体。他接过一看,不禁大笑起来,发现其中的一份“王尔烈”试卷,正是乾隆帝所答。不过,他也有些蹊跷。但是,这是当今圣上的事,作为一名臣子,也不好追问。他用心思虑了一下,便急忙向太和殿走来。

在清代,大学士即宰相。在朝廷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平时负责处理一般的朝政。刘统勋身为大学士,当然知道皇上的行踪了。乾隆皇帝是个精心于朝政的人。他在平日里,除了在御书房看看书,在皇宫大院内及翰林院、军机处等相关的地方走走外,便到太和殿去批阅奏折和处理一些事情。

此时,乾隆皇帝刚好从御书房到了太和殿。

刘统勋来到太和殿金殿之上,见过了君臣之礼,便将本科殿试初步所拟定的两份状元卷首先呈上,以便请圣上定夺。

乾隆帝看过了两份状元卷后,不禁呵呵大笑起来。然后,向大学士刘统勋问道:“爱卿,你以为如何?”

刘统勋听了,急忙答道:“吾皇万岁,容臣细禀。常言,圣上有福,万民乐业。自我朝定鼎以来,朝纲顺正,国运昌隆。就当朝讲,由于圣上政躬业勤,英明治国,真乃日月增光,山河添秀。更是物阜年丰,地灵人杰,俊才辈出,如此说来,一榜典两名状元,堪称天下之盛世,举国之福分,自有万庶同颂之,八方共恭之,神州共颂之也。”

乾隆帝听了后,又是一阵呵呵大笑,接着说道:“爱卿,朕欲要你去办理,你当如何处置?”

刘统勋说道:“既然我朝有如此盛事,臣更是荣幸无比。至于谈到处置,那岂不是一件好办的事!只须张榜公布,也就了事。然后,再让工部找些石工,镌刻成碑碣,树立于孔庙先师门里,大成门东,公告天下,辉耀朝野,本科策试即算完竣。圣上,何须多虑!”

乾隆听了,脸上微有不悦,说道:“爱卿自出山以来,忠心辅佐朕,言语相投,心声互达,高山流水,堪为知音,实让朕满意。然而,我方才听了爱卿的话,却是有些推托之意,想要不了了之,岂不是有失朕的厚爱!”

刘统勋听了,说道:“回禀万岁:圣上既然爱民如子,臣怎敢怠慢?况科甲考试之事,乃是为国家选举人才,更是重中之重,要中之要之事,尤不得荒疏。臣已在悉心办置,恐有不妥之处,还望圣上训示。”

乾隆说道:“此事还用细说!你想,朕名亦列卷首,还要朕去发诏,诏示天下,岂不是自己奉承自己,自己加封自己,这岂不是让天下人引为笑柄?”

刘统勋听了,心里明白。这是乾隆帝想要自己在这两个状元中选取一个,然后加以公布。但是,他自己又不想把这事直说出来,而是要刘统勋来讲。他想到这里,说道:“万岁容禀:臣统勋已经想过了,并且草拟了文稿,只是其中有一字尚未知如何来写,特启奏圣上。”

“汝乃东阁大学士,又是两榜进士出身,堪为正途官员,并非白丁,还能有字难住了汝?请呈来,让朕一览。”

闻言,刘统勋急忙从袖筒中取出一纸,双手托住,呈给乾隆,说道:“圣上阅示。”

乾隆拿过来一看,眉间渐渐地拧起一峰。只见这字是个“王”字,上面加了两个点,成了一个“”字。于是他脱口问道:“这可就奇了。即便查遍皇祖颁定的《康熙字典》,恐也是难以找到这字,汝可是从哪里得来,为何又呈给朕?”刘统勋见机会来了,便说道:“有个诗钟曾言道:‘王’不出头谁为‘主’,这就是说明‘主’字是由‘王’字上面再加一点而成。而今,‘王’字上面加两个点,则既不成‘主’,也不成‘王’了。”

“那么,你为什么又要朕来认定?”

“圣上容禀:事情就在这里。当今,一科典出两个状元,那么谁个是状元,谁个不是状元,岂不是也就分不出来了!状元即为元,就当是一个,要两个状元,自是元不成元了。”

乾隆帝一听便明白了,知道这是刘统勋有意来试探自己,好让他拿出主意来。于是,他大笑道:“好个刘爱卿,竟敢跟朕兜圈子、绕弯子。也罢,这也算是为朕解除疑虑了。现在,我要你将两名状元中的一个废掉,只有一个,这不是‘王不出头谁为主’了吗?”

“圣上,只是臣不知废掉哪个好?”

“那还用问,自然是废掉朕的那个,保留王尔烈的那个。”

刘统勋说道:“此事万万不可。”

乾隆道:“为何?”

刘统勋说道:“圣上乃万乘之尊,说啥算啥,岂肯随意废止!”

乾隆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他思虑了一下后,说道:“爱卿,我问你,殿试进士分为几甲?”

“三甲。”

“哪三甲?”

“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乾隆听了,大悦,说道:“爱卿,请取纸笔来,代朕记下。”

刘统勋道:“遵旨。”

当即,他在龙书案侧,以纸笔侍候。

这时,乾隆口授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日: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四月二十一日,策试天下贡士王尔烈等一百六十一名,由于某种因由,不设一甲赐进士及第,由二甲赐进士出身记起,辽阳贡士王尔烈,即为本科二甲一名,以为大魁,特诏示天下,政兹诰告,钦此。”

刘统勋刷刷点点写毕,复交给乾隆御览。

乾隆阅后,加盖“皇帝之玺”大印。

此事办妥后,乾隆又问刘统勋道:“你道朕为何要替代王尔烈下科场?”

刘统勋听了,心里明白。这是因王尔烈在本科会试中,本来获取会元,后来由于题写扇子事,由皇太后更改,将余姚邵晋涵列为会元,而王尔烈居为第二。这事,乾隆记在心里,想以此作为补偿。于是,他说道:

“万岁容禀:臣以为这是圣上爱惜人才所致,才有此举,此乃天下幸甚,臣民幸甚,真乃吾皇恩宠,皇恩浩荡。”

乾隆道:“爱卿所言,只是其一,尚不知其二耳。”

随即,乾隆讲述起其二的因由来。

原来,自那日在雍和花园内乾隆与王尔烈见面后,乾隆了解到王尔烈的情况,便决心要为关东争出一个状元来。于是,他易装微服下科场,冒王尔烈名姓进行答卷。

同类推荐
  •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领袖人物事迹,精彩万分!
  • 孟子传

    孟子传

    特立独行的“亚圣”,笑到最后的理想者!深刻解读一代智者光辉的仁政思想,生动描绘一个圣贤的平民生活。孟子是继孔子后重要的儒家思想家、理论家,被称为“亚圣”。本书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孟子生活的时代以及孟子一生不平凡的经历,通过艺术形象阐发了孟子的“性善论”理论和“仁爱”思想,既具有可读性也具有研究价值。
  • 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在历朝历代,都有一大批著名的清官廉吏。如先秦时期的晏婴、乐喜,汉晋时期的召信臣、杜诗、吴隐之,隋唐时期的姚崇、宋璟、柳宗元,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范仲淹、海瑞、于谦、张伯行等等。时移世易,万象更新,但历史上的清官有不少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书《中国古代清官传》从史籍、野史、传记和笔录中选择了105位代表人物,按其出生年代为序,各自成篇,汇编成册,希望它能帮助大家一起学习!
  • 毛泽东与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

    这是一部有丰富内容的好书,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教科书。毛泽东和斯大林,是众所周知的两位伟大人物,是中国和苏联一代革命人民的领袖。我与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见过面,谈过话,有过接触,并在他们指导下做过一些工作。后来,党组织分配我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先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七年。1948年,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华,和毛泽东会谈,我任翻译。1949年,毛泽东派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我仍任翻译。1949年12月至1950年春,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和斯大林及苏联领导人会谈,我仍然任翻译。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毛泽东与斯大林》这部书编得基本上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
  •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介绍了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传奇的一生。《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玉鸣凰

    玉鸣凰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金陵富贵千金,为离开这豪门的铜臭之争,北上京师寻觅终身伴侣,心思随着几经波折,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所遇种种之人皆是造化的经历,如何能遵循自己的内心,抗争着时事的无常,在青梅竹马、暖心师傅和才俊王爷之间寻得真心之人。写给在爱情和婚姻里一样迷茫的妹纸们,与君共勉。
  • 血舞千尺

    血舞千尺

    等级约分为:先天,后天,人位,黄位,玄位,天位……曾经被视为天才然而现在却被称为废物的余霖要怎样翻身做主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完)横扫六宫戏君王:合约皇后

    (完)横扫六宫戏君王:合约皇后

    被男人一吻就穿越了,穿了后才知道这个疯子美男竟然是皇上。原来一切皆因她身后的那个凤凰纹身,为了那个命定,他不惜用计夺了她的清白……无数个黑夜里,他极尽可能羞辱于她,黑暗中他残暴的蹂躏她的身体,逃不开,避不开,难道死亡才是唯一的救赎……
  • 佛说普贤菩萨陀罗尼经

    佛说普贤菩萨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女逆世录:云战九天

    魔女逆世录:云战九天

    重生异界大陆,废柴一朝翻身。她身负神秘幻器,强大诅咒。不修灵脉,却誓要以剑悟道,以魔成神!神殿?废了!仇人?灭了!从此她云战快意天下,纵横风流!神挡杀神,佛挡灭佛!不过随手捡来的这货是谁?腹黑妖孽扮猪吃虎?腹黑男一脸无辜:你救了我,那就养我一辈子吧。#女强男更强,一对一宠文!
  • 零之轨迹

    零之轨迹

    宿命与宿命的碰撞,英雄与英雄的交锋,泪水与泪水的交替。且一同来看在乱世中的少年英雄们的成长与消逝,来看那时代与时代交替之间那鲜为人知的故事。
  • 人伦

    人伦

    《人伦》这部书是教人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如何“立身”。刘震云先生的话真是“一句顶一万句”,他说,《人伦》也可以换个书名,叫《醒世书》。《人伦》也算是个农村题材,因为它是由两个家族的恩怨情仇衍生出来的故事。《人伦》是从一个事件切入,但并不写事件,而是写事件之外的事,通过描写几个人物在这个“事件”面前的表现而演绎出的“众生相”。
  • 寻一人过完这一生

    寻一人过完这一生

    还好,他在坚强时,遇见了软弱的她,给予守护。还好,等她有足够勇气时,他还在原地等待。不曾离去,亦没有放弃。啊榆觉得,陪伴,是一生最长情的告白。洛晨觉得,此生,总会有那一抹柔情温暖你一生的微凉。(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甄正论

    甄正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