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7600000033

第33章 决战阿拉曼(2)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利斯将军十分焦急,因为如果装甲部队再畏惧犹豫,逡巡不前,担任粉碎性打击任务的弗赖伯格的新西兰师就无法于米泰里亚山脊立足,更不用提向西南发展战果了。上午10时40分,利斯在弗赖伯格的司令部打电话给蒙哥马利,报告盖特豪斯毫无为步兵提供支援的意思,为此他感到愤怒,这时弗赖伯格提议,用他自己的第9装甲旅通过米泰里亚山脊,只要第10装甲师能就地予以支持。但他的这一建议仍遭到盖特豪斯的拒绝。

中午,施图姆的死讯传到蒙哥马利的指挥所,12时25分,蒙哥马利下令给拉姆斯登,必须使两个装甲师通过最后目标,第10装甲师务必当晚在第30军炮兵的支援下,打到新西兰师外线,进入开阔地带。但他在下午1时50分接到的报告,仍然是“毫无进展”,这使蒙哥马利对拉姆斯登产生极度不满,他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拉姆斯登于遭遇困难时,未能表现其应有的果断与魄力,第10军普遍缺乏攻击精神”,这种拖后腿的表现令蒙哥马利既失望,又恼火万分,他在2点钟要通了第10军军部的电话,拉姆斯登不在,他告诉他的参谋长,不管如何,都要为到达桥头堡作最后一次努力,为此,他本人准备不惜接受更多的伤亡。

入睡前,第1装甲师总算超越步兵先头部队的消息传来,蒙哥马利长松了口气。不久,蒙哥马利就睡着了。

大约凌晨2点多的时候,德·甘冈迈着急匆匆的脚步走进了蒙哥马利的房间,不顾一切叫醒了他,甘冈的脸上浮现出紧张焦灼的神色。蒙哥马利立刻意识到一定有什么不妙的事情发生。

“装甲部队进展怎么样了?”蒙哥马利还没有等甘冈开口,便问道。

“重新停滞不前,而且第10装甲师又退回到雷区的后面。”甘冈说道。

“什么?盖特豪斯这个混蛋!他究竟想干什么?”蒙哥马利盛怒之下,脱口骂道。

“我已经通知拉姆斯登和利斯两位军长,一个半小时后,来集团军司令部开会,汇报情况。”

“很好!叫他们来,我要问问拉姆斯登到底怎么回事。”

3时30分,拉姆斯登和利斯准时到达,各自报告了自己部队的战况进展。面对蒙哥马利的质问,拉姆斯登将军解释说,山脊上雷区的纵深比预计的要大,敌军火力太猛,而英军却不再有掩护炮火,因为距离不够,已经开辟通道进入西斜面开阔地带的一个装甲团,以及随后可能跟进的几个团,随时有暴露敌人炮火之下的危险。为避免无谓牺牲,因此,他才授权盖特豪斯这么做。蒙哥马利不等他说完就摆手制止了他,接着蒙哥马利开始说话,他只强调一点,计划必须得到贯彻执行,没有讨价还价余地,任何迟疑、动摇,或者撤退都是决不允许的,然后便结束了会议。散会后,蒙哥马利把拉姆斯登单独留了下来。

“如果你想继续当你的军长,那么,从现在起,把部队重新开上去。告诉盖特豪斯,他也一样。”蒙哥马利异常严肃地对拉姆斯登说道。

“我可以保证这么做,但不能保证盖特豪斯也能这么做。”

蒙哥马利看出他对这个下属心存畏忌,于是亲自打电话给盖特豪斯,把同样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盖特豪斯屈服了。

装甲部队重新投入进攻,很快,一辆辆英军坦克冒着德意军队密集的炮火,穿过滚滚硝烟和沙尘,隆隆地驶过狭窄的通道,进入开阔地带,到25日早晨8点,北面的装甲部队全部到达该区域,这比原定到达的时间,即24日早晨8点,整整晚了24个小时。

好在还不至于太晚,在形势上英军处在了有利地位,只有南面的第13军仍顿步在“二月”雷区之前,一筹莫展。霍罗克斯已经竭尽全力,但连续突击都以失败告终,这位意志坚强的将军也开始失去信心了。不过,因为本来只是佯攻,虽然受挫,对战局的影响并不很大。为保存实力,尤其是第7装甲师的实力,在了解了形势之后,蒙哥马利果断命令霍罗克斯放弃进攻,就地转入守势。

步兵开始实施蒙哥马利的粉碎性打击计划,由米泰里亚山脊向西南发动进攻,但这一次,情况又变得困难起来,在经历一天的惶惑和迷惘后,此时,冯·托马将军已经准确判断出英军的主攻方向,在北面而不是南面,敌军加强了反击,并且使用上了装甲部队,英军伤亡数字惊人。新西兰师和南非师各自只剩下了两个旅,而且均已疲弱不堪,再也无力继续进攻。新整补后的苏格兰第51高地师首次作战,便遭受减员一半的无情命运。情况十分危急。蒙哥马利让甘冈通知第10军和第30军军长,立即到新西兰师司令部召开一次会议。

中午12时,蒙哥马利乘坐那辆专为他配备的“格兰特”式坦克,神色匆忙地来到新西兰第2师司令部。简陋的会议室里,两位军长拉姆斯登和利斯已经等在了那里,利斯将军一脸苦闷,面容憔悴,拉姆斯登将军却显出很精神的样子,服饰洁净,衣冠楚楚。拉姆斯登一贯是个很讲究仪表的军人。

“对目前形势,你们有什么看法?”蒙哥马利用征询的眼光看着两位将军。

“我认为,形势已经对我军不利,敌人反击威胁越来越大,第30军的进攻,必须停止……”利斯将军说道。

“我同意这个建议,另外,装甲部队也不能向前再推进了,不然,就会遭到毁灭性打击……”拉姆斯登念念不忘要撤出他的装甲军,因此随声附和道,但话还没说完,就被蒙哥马利打断了,他说:

“我已不止一次说过了,再不要动后撤的念头,现在只不过遇到一点小麻烦而已,这说明不了什么。我们必须要战斗,坚持下去,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鉴于眼前严峻的形势,必须对行动作出调整,我决定:

第一,‘粉碎性’作战任务不变,但应立即改变方向,第30军全力据守米泰里亚山脊,不再向西南进攻。

第二,改由澳大利亚第9师承担这一任务,向北朝海岸打,开辟一条新的进攻路线。新西兰等师补充休整。

第三,第10装甲军自第1装甲师夺取之桥头堡处,向西及西北方向推进。

第四,第10装甲师从新西兰师地区撤出,加入第10装甲军行动。”

这一变动后来被证明对战役取胜,起到了决定作用,这次会议,也成为了阿拉曼战役的一个转折点。会议一结束,利斯和拉姆斯登就按新部署分头行动去了,蒙哥马利也回到自己的指挥所,静候消息。

莫斯黑德准将的澳大利亚师任务完成得极为出色,从25日夜开始,对“非洲军团”阵地实施了突击,前进了3000码,在经过激烈的战斗后,英军于午夜时分,攻占了北面的重要据点——第29号高地。德军一个营被歼,但是澳大利亚师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他们表现出了英勇善战的作风。这个师一名士官,仅用两磅重的反坦克炮弹,一个人就摧毁了敌人的5辆坦克,战斗结束后,他因为这一惊人记录而到处享受了英雄的礼遇。

在这次战斗中,炮兵和空军发挥了重要作用。和柯克曼准将的炮兵一样,科宁厄姆空军中将的沙漠空军从23日战役一开始,就给予了强力支持,这支空军拥有550架飞机,绝大多数为装备完好的“飓风”式战斗轰炸机和轻型轰炸机,比起德国和意大利空军来,占有绝对的优势。德军的大部分优良飞机和飞行员,都投到苏联战场去了。因此,英国空军成了沙漠天空的主人,他们在整个战场上空来回穿梭,把炸弹投向地面的目标,一阵阵巨响过后,敌军的工事和着陆场便在硝烟弥漫、尘土四飞中顷刻瓦解。而面对英军肆无忌惮的空中轰炸,饱受战争之苦的德国和意大利士兵,只能一边慌不择路地四处躲避,一边对他们自己的空军,发出愤怒的诅咒。他们真是倒霉透了。

就在这天深夜,隆美尔从阿尔卑斯山的休养地又回到了阿拉曼前线,他的这次回国之行是郁闷的。除了身体略有康复,他什么也没得到,几乎两手空空地归来了。希特勒答应提供的新式武器,一件也没兑现。此外,墨索里尼也远远没能满足他最低限度的运送军需品的要求,还有,令隆美尔更担心的是,元首似乎对他本人失去了信任。在临来之前,希特勒对隆美尔说,他是“出于无奈”才让他回去继续指挥“非洲军团”的。

隆美尔一回来,就在第二天清晨侦察了被英军占领的第29号高地,然后他作出决定:集中所有坦克兵力,全力反攻,把英军打回原来的主阵地。一声令下,德军和意大利军队向这个高地展开了猛攻,英军拼力坚守,战斗打得异常惨烈。

太阳缓缓升了起来,阳光把沙漠染成了金黄色的奇妙图画,然而,对此刻正在激烈厮杀的双方而言,他们却无法欣赏,这份闲情逸致,已经远离他们,他们考虑最多的只是一个人类自古以来最原始的愿望:如何生存。

10月26日整个一上午,蒙哥马利都站在指挥所的地图旁边,时而皱起眉头沉思,时而拿起电话向前线的指挥官们了解最新情况,再作出指示,或者,抓起笔在随身携带的日记本上写着什么。隆美尔重返回来的消息他已经知道,蒙哥马利并不在乎,他可以在英军屡战屡败的境况下,初次交手,就轻而易举灭掉他不可一世的威风,更何况这一次总体优势已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信心百倍,胜算在握。但他仍不敢大意,因为他深知,战场瞬息万变,一个不经意的失误,就有可能导致战局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一招出错,满盘皆输的例子,古往今来太多了。

战役开始两天来,部队伤亡和失踪了6140人,坦克损失了290辆,这大大超出了蒙哥马利的预料。他原来曾估算,整个战役英军会死伤10000人左右,而现在仅仅不到三天,伤亡数字已达预计的三分之二,而这其中,又以执行粉碎性作战任务的步兵居多。再这样下去,他将面临严重的兵员短缺问题。

中午11时30分,蒙哥马利召集3个军长,利斯、拉姆斯登和霍罗克斯到澳大利亚师师部开会,会上进行了新的部署,他说道:

“各师自23日22时起迄今,一直奋力战斗,都没得到足够的休息,而多少出现疲劳不堪难以为继的现象,因此,需要一段时间,让各师休息整顿一番。利斯将军的第30军虽然负责桥头堡的安全,但暂时不必再执行大型作战任务,各师即刻以休整为要,准备迎接未来不久的恶战。霍罗克斯第13军的第7装甲师,也即解除防御任务,进行休整。惟一的攻势行动,由第10装甲军来担任,夺取肾形山脊后,由此向西及西北推进,这项行动必须保证百分之百地完成——拉姆斯登将军,你有什么困难吗?”

在蒙哥马利眼里射出的逼人的光芒之下,心虚的拉姆斯登只好无奈地摇了摇头,表示能够接受。其实,蒙哥马利对拉姆斯登能否完成任务心里也没有底,因为第10军的几次表现,差不多快使蒙哥马利丧失了信心,他这么安排,也是迫不得已,因为步兵实在不能再打了,必须使装甲部队前出,从而为步兵在翼侧建起一道屏障。

下午4时,柯克曼准将前来报告弹药消耗的情况,他神情忧虑地告诉蒙哥马利,照目前的消耗率,英军储存在中东的所有炮弹,只够维持10天之用,但如果消耗得再大些,连10天也不够。

“没关系,这场仗顶多再有一个星期就结束了,要不了10天,别为弹药担心。”蒙哥马利为柯克曼打气说,脸上现出轻松自信的表情。

等柯克曼走后,他拿出日记本写道:“我不为此事担心,假如我们每天每一门炮消耗150发炮弹的话,我们还可以支持3个星期。”真正使他担心的是拉姆斯登,柯克曼刚才还向他透露,拉姆斯登作战从来不把炮兵指挥官带在身边,这个消息令蒙哥马利非常惊讶,同时大为恼火。在他看来,这简直不可思议,蒙哥马利马上给拉姆斯登打去电话,命令他改正过来。下午6时,经过反复考虑,蒙哥马利决定对部队进行重新编配和部署,将新西兰师调出,作为第30军的预备队,它的区域,由南非第1师接替,第4印度师接替南非师的防区。第7装甲师准备向北面移动。同时决定下次的进攻,仍将由表现上佳的澳大利亚师承担,他们负责沿着海岸公路的轴心,一直打到敌人后方,诱使德军装甲部队出来决战,然后再予以歼灭。

10月26日夜至27日黎明,第1装甲师经过艰难努力,终于使第7摩托旅到达预定目标,推进到肾形山脊西北的“山鹬”阵地,和西南的“沙锥鸟”阵地。蒙哥马利听到这一消息如释重负,拉姆斯登总算争了口气。但他马上担心隆美尔的反击。因为,澳大利亚师已经获得翼侧屏障,势必使隆美尔认为英军想在突出部突穿,从而倾其所有力量反攻,在这种情况下,英军能否顶得住,就很有问题了。

果然,隆美尔对英军澳大利亚师这一突出部分如鲠在喉,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之而后快。迅速从南面调来了第21装甲师,加上德军第15装甲师和意大利利托里奥师,向英军澳大利亚师和装甲部队发起猛攻,隆美尔显然准备孤注一掷,他甚至把负责防守北面海岸的预备队第90轻装甲师也用上了,这对隆美尔来说,完全是一次赌博。他在写给夫人的信中说道:“我们是在最大可能的障碍之下作战,每件事都是在赌……你知道,我会把我所有的筹码都押上去。”

但非常不幸的是,隆美尔赌得太早了,到最后关头,最最需要的时刻,他却没有了下注的资本。

10月27日整个一天,英军同轴心国军队激烈交战,双方都动用了大炮和飞机,英国澳大利亚第9师、苏格兰第51师和第1装甲师打退了敌人一轮又一轮的疯狂进攻,始终坚守阵地,德国和意大利军队在英军的炮火和殊死的肉搏战中损失惨重,据估计,当天损毁的德军坦克共有60多辆。英军坦克则损失甚微。

前线传来的战报令蒙哥马利十分满意,并且,也为英军将士的浴血奋战精神所感动。但紧接着,10月28日的早晨一个不好的消息传至:第2步枪旅的第2营,在未能获得装甲部队的支援下,终因弹药告罄,而被敌所击破。第24装甲旅也因误入雷区,造成严重伤亡。蒙哥马利听了之后,很是痛心,毫无疑问,装甲旅的这种损失是很不必要的,蒙哥马利认为,旅长肯钦顿应该对他的处置不当负责。

同类推荐
  • 金丝小巷忘年交

    金丝小巷忘年交

    范玮丽作为杨宪益最后三年生活的亲历者,记录下了与杨宪益在金丝小巷的相处经历,金丝小巷忘年交主要介绍了杨宪益的生活情况及杨宪益对往事的回忆,用细节展现杨宪益的真实性格与为人品格,并融入了范玮丽与杨宪益作为忘年交的深厚情谊。
  • 清世宗雍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世宗雍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雍正帝的一生,勤政务实,政绩杰作,是一位勇敢反对各种利益集团的大改革家,是一位真正的治世之君。即位后各项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小利益集团的纷纷倒台,种种新政的陆续出台,无不反映出这位大改革家睿智、勇敢、坚韧、勤政和进取本色。没有雍正帝的整顿和改革就不会有后来的乾隆盛世。雍正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帝,从出生到登上帝位,再到他的死,都是难解之谜。三百年大清历史,充满了让人匪夷所思、难分难解的谜团,本书详实的描述了雍正皇帝的曲折起伏,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一个真正的神秘皇帝的传奇人生。
  • 梁思成和林徽因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隋朝大官僚李渊父子,乘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他们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夺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新统一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唐朝在经济上逐步得到了恢复,军事上也逐步强大起来。唐朝和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征收繁苛,迫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纷纷破产。874年王仙芝在河南发动起义,同年七月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在公元880年底打进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农民军在唐军与沙陀军队的联合进攻之下,退出长安。黄巢战败自杀,而唐朝的统治也因之而瓦解。
  • 苏格拉底(名人传记丛书)

    苏格拉底(名人传记丛书)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被公认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为了拯救雅典城邦,他终身致力于美德、正义、真理、民主的批判和辩论,最终被雅典法庭处以死刑。他放弃了逃亡的机会,以死亡维护了雅典法律的权威。本书讲述了苏格拉底的一生,阅读该书可以加深读者对这位思想巨人的了解,并从中受益。
热门推荐
  • 拽丫头:校草校霸都爱我(完结)

    拽丫头:校草校霸都爱我(完结)

    “拽丫头”系列姊妹篇,续写拽丫头与校霸的爱情故事。拽丫头第一天到学校,先和一个大帅哥吵架,后来脸盆砸到他的头……这个帅哥竟然是学校第一大风云人物:慕容雪。他竟然当众说喜欢拽丫头,还要带着拽丫头去开房……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首!
  • 家庭低碳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低碳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我们的生活中蕴含着无数的智慧,一些生活中的小妙招,小窍门就是这种智慧的体现。它们会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健康。《家庭低碳生活小常识》一书中包括的小妙招包括“正确洗涤节水的方式”、“土豆的妙用”、“空调省电技巧”等节水、节电、妙用方面的妙招,低碳生活,从家庭开始。
  • 龙玄传

    龙玄传

    远古龙神之子因意外缘故,流落人间。被杨家无意捡到,本以为是普通的弃婴,看其可怜,将其收留。杨家本是一代世家,排外性极强,龙神之子因非杨家之人,备受欺凌,苦不堪言。本以为再也找不到父母,人生的道路一片黑暗。但幸得上天眷恋,意外得到一份绝世功法。终于有寻找到父母的希望,年幼的他踏上众神大陆,开始寻找亲人的旅程。期间龙神之子会遇到什么阻碍?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奇遇?(敬请期待)
  • 一舞倾狂:逆天五小姐

    一舞倾狂:逆天五小姐

    她,是惊世女王,回眸一笑,天下都为其失了颜色。他,是傲娇皇子,嘴角一弯,如同九重天神尊下凡。终于,她与他相见。千魅殿主的身份是他们之间最深的缝隙。前世之缘,后世之因。当高贵冷艳的她,遇上傲娇腹黑的他,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 璀璨如烈夏

    璀璨如烈夏

    流年漫过盛夏,变幻着每一个人的模样,在这加冕盛典里,你我,相遇,是机缘,还是巧合。我只知道,若是牵手,便是永远。璀璨如烈夏!
  • 仙道赌徒

    仙道赌徒

    “这位道友,我观你鸿运当头,怕是要天降横财,要不来玩儿两把?”“不玩儿,他们说你最不要脸。”“哎,这位道友,世人与我多有误解,你又怎能轻信他人所言呢?”“不是你叫我不要轻信他人之言吗?你个臭不要脸的,还钱.......”“哎,道友此言差矣,刚刚你所见识到的可是成仙大道,如此仙缘,又怎能用区区几颗灵石几株灵草来衡量呢?”“这也算大道?”“道友若是不信,回去之后自可慢慢体会其中真谛。”“........”
  • 傲音倾桦

    傲音倾桦

    因为一声尖叫,妙龄少女跌入下水道,本以为命已休矣,却未曾料到会开启一段奇异的旅程……
  • 冥想的力量

    冥想的力量

    冥想,是人们普遍感兴趣的主题。所有传统的灵性探索者,为了宁静、和平和幸福都以某种方式实践冥想。因古老而受仰的冥想教导,就像体现在瑜伽和吠檀多中的那样,充当了全界灵性探索者的灵感之源。在印度教众多冥想传统中,瑜伽传和吠檀多传统普遍被视为两个主流的教导。瑜伽和吠檀多都力争达到同样的目标,它们的区别在于抵达目标的方法。本书将随这两个体系的方法和教导,研究冥想及其实践。 瑜伽和吠檀多有四个普遍的原则,即:个体灵魂的神性、生存的统一性、终极实在的单一性和诸宗教的和谐。灵魂的神性自由和自我实现不可动摇的灵性基础。生存的统一性是所有伦理美德的基础。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道德经注

    道德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