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7600000032

第32章 决战阿拉曼(1)

打退了隆美尔,蒙哥马利并未得意忘形,他要把阿拉曼变成埋葬沙漠之狐的坟场……这场英军与德意军队的决战,更像是双方指挥官命运的对决,隆美尔彻底输了,昔日风光烟消云散;蒙哥马利赢了,辉煌在瞬间铸成永恒……

阿拉曼,位于亚历山大港西南部,北濒地中海,在它的周围,是一片旷野,砂石裸露,坚硬无比。当1942年夏天隆美尔挥师东进时,英军在此构筑了防线,由北向南一直延伸至64公里外的卡塔腊洼地,那里是大片盐碱滩。隆美尔攻击失败后,灰溜溜地只好又退回出发地,依托卡塔腊洼地自南向北也构筑了一个正面宽60公里,纵深15~20公里的防御阵地。隆美尔在阵地最前沿布置了大面积雷区,仅在北部雷区就敷设了50万颗地雷,雷区后面,驻守着由德、意军交叉混合编配的6个步兵师,配备高爆炸弹、火炮和反坦克炮,被称作“魔鬼的花园”。再往后,是德军装甲主力第21、第15装甲师,内含两个意大利师,利托里奥师和阿雷艾特师,分别防守战线南、北两端。

突破和夺取这个阵地,意义非凡。假如能够把德意军队逐出,并能使隆美尔遭受更大的打击,他将在北非无法再呆下去。

9月14日,即阿姆哈勒法战役结束后一个星期,蒙哥马利制定了阿拉曼战役的进攻计划,代号为“捷足”,预定于10月23日夜间开始实施。计划如下:

利斯将军指挥第30军,辖澳大利亚第9师、苏格兰第51师、新西兰第2师和南非第1师四个师,从北面担任主攻,负责突破敌防线,并在布雷区打开两条走廊。之后,由拉姆斯登将军指挥的第10装甲军,通过这些走廊,占据另一侧的开阔地带,迎击德军装甲部队的反击。南面,由第13军军长霍罗克斯指挥第7装甲师、第44师和第50师实施佯攻,诱引和牵制敌装甲部队,便于第10军展开攻击行动。但先决条件是,第13军必须避免严重伤亡,尤其是第7装甲师更应该保持完好无损,以便在完成向纵深突进之后进行机动作战。这个计划虽然准备同时进攻敌人的两翼,但蒙哥马利并不打算从两翼发动,而是从中央偏右处切入,等部队突破进去之后,再根据情况,选择最有利的左或右的方向,来扩大战果。

两天后,在军、师长会议上,蒙哥马利宣布了这个计划,没有人反对。但远在伦敦的丘吉尔却对此颇有微辞。最使丘吉尔不满意的是进攻日期。他给亚历山大拍去电报,敦促他把时间提前,最好能在9月的第四个星期进行。亚历山大接到电报后,拿着就来找蒙哥马利,蒙哥马利粗略地看了一下,便把电报交还给亚历山大。

“9月份进攻?简直疯了!我不能这么做,一切还没准备好,如果进攻,将会失败。如果等到10月份,我可以保证一定获胜。你说,我是否仍要在9月份发动进攻呢?”蒙哥马利说道。

“首相这么做的意图,可能想配合俄国人的某些攻势,和盟军即将于11月初在法属北非海岸登陆的‘火炬’战役。不过,我认为‘捷足’行动只要在‘火炬’前两个星期发动,这段时间,足够消灭抵抗我们的大部分轴心国军队。”

在这件事上,亚历山大再次坚定不移地支持蒙哥马利。他按蒙哥马利草拟的电报稿,一字不动地回复丘吉尔,表示进攻不能提前,只能推迟到10月。丘吉尔尽管非常恼火,最终还是被迫同意了。

排除了首相的干扰,蒙哥马利获得了必要的时间来解决训练和重新编组这两个棘手的问题。在他的第8集团军里,有两个刚调来埃及不久的“新手”师,第44师和第51师,都缺乏沙漠战的经验。第44师的一个旅在9月29日夜间对穆纳西卜洼地实施袭击时,遭受惨重损失。它和另一个旅由于伤亡太重,被蒙哥马利下令解散,而剩下的一个旅,即第133旅,则被调去为第10军重建一个车载步兵旅。可以说,第44师是很不幸的。

第51高地师的运气就好多了。它拥有自己的训练场,进行过几次演习。还把所属各师配属给北面的澳大利亚师,以使后者每周能抽出一个旅来进行训练。

在第7装甲师里,第4轻装甲旅在10月18日以前担负着作战任务,不能进行训练;但第22旅承担的任务要少一些,因而进行了三次演习。

托卜鲁克失陷后,应丘吉尔请求,美国总统罗斯福答应向处于困境中的北非英军提供300辆“谢尔曼”新式坦克,这批坦克9月份已经运抵尼罗河三角洲,但由于某些原因,却迟迟没能装备部队。这样,第10装甲军的训练就受到了影响,但蒙哥马利仍命令他们以能够采取的方式进行,以保持战斗力。

他始终关注着部队的训练情况。尽管整个部队的训练水平又有了提高,但仍没有达到他预先的期求。特别是装甲部队的训练水平,使蒙哥马利觉得还不足以进行干净利落的突破,并在坦克对决中取得优势。他感到,如果训练不能精益求精,好中再好,进攻可能就会失败。因此,他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掂出肩头责任的沉重。

在部队训练上,还有一件事蒙哥马利非常重视,这就是扫雷训练。蒙哥马利责成工兵处长基希准将组建扫雷分队,训练排雷,并让工兵第3连连长彼得·穆尔少校来专负起这项工作。穆尔成立了一个扫雷学校,在他和后来的新西兰人柯里少校的领导下,这个扫雷学校制订出了一套训练方法,并且在10月23日以前训练出56组扫雷人员。他们发明了用“马蒂尔达”坦克改装成扫雷装置的办法,来减少工兵排雷的危险,这种装置被称为“蝎子”,但后来实际上根本没使上用处,工兵主要依靠地雷探测器排雷。“蝎子”不过是野战条件下,对扫雷装置的一种有价值的试验品而已。它在英国几经改进,到诺曼底登陆时才开始发挥作用。

9月21日,隆美尔离开阿拉曼前线,回德国休养,他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基于西线德军情报分析科的预测,这个科的负责人对隆美尔说,根据收集来的情报,英军在未来几个星期内不大可能向阿拉曼防线发动大规模进攻。隆美尔相信了他的话,把指挥权交给了施图姆将军,放心坐飞机飞走了,途中在罗马作了短暂停留,拜会了墨索里尼,隆美尔提请意大利人必须满足他向北非轴心国军队运送军需物资的要求,否则“我们就得撤出北非”。

10月15日,英国情报机关也向蒙哥马利透露了隆美尔“非洲军团”的处境,这份情报显示,隆美尔面临着的困难是难以想像的:面包只剩3个星期的供应,坦克汽油仅够维持一个星期,运输工具、零件和弹药,都极其匮乏,军队减员严重,5万德军和54000意军中,大多为病号。此外,蒙哥马利还知道,隆美尔由于向希特勒抱怨军需物资补充跟不上,以及表达了对北非局势的悲观看法,招致了纳粹元首的不信任,希特勒把他看成一个失败主义者,对他能否继续指挥“非洲军团”表示了怀疑,隆美尔的地位开始动摇。

这一切情报,无不对英军有利。然而在此以前,蒙哥马利已经获悉阿拉曼德意军队的防御体系,尤其是那数十万颗地雷铺就的一系列地雷带,使得他很不安。10月6日,蒙哥马利被迫重新修改了他的“捷足”计划,修改后的计划代号,仍叫“捷足”,但作战原则却与原来有根本区别。简而言之,就是在使隆美尔相信英军主攻方向在南,并向此地域调动部队的同时,第8集团军首先对敌步兵进行粉碎性打击,并将敌装甲部队隔开,使其不能前往接应,然后,再以密集的装甲群摧垮“非洲军团”,将其彻底消灭。这是一项大胆的沙漠战术的创新。蒙哥马利一改过去先以密集的装甲群歼灭敌装甲部队,继而再扑向暴露的步兵的一般战法,而将之完全颠倒了过来。

这种新战术不仅不合常规,而且带有冒险性。一旦被隆美尔化解,战局就变得难以逆料,所以遭到从集团军到中东总司令部各级指挥官与参谋的齐声反对,第10装甲军反对得最为起劲。拉姆斯登和他的师长们都认为,照这个计划打,步兵很可能受阻,而且,他们对坦克能否顺利通过布雷区而到达另一端,缺乏信心。为此,他们召开会议,声明不同意新的计划。此时,蒙哥马利应邀去海法参谋大学演讲,于是,参谋长甘冈来到第10装甲军,做拉姆斯登的工作,对他说明这是蒙哥马利的命令,必须服从,但并不能使拉姆斯登屈服。第二天,蒙哥马利一回来,甘冈便把情况告诉了他。蒙哥马利二话不说,命令道:

“去把拉姆斯登叫来!”

当拉姆斯登来到后,蒙哥马利几乎不给他争辩的余地,劈头盖脸就将他训斥了一通,末了,他解释了行动的可行性,并申明自己不容更改的决心。拉姆斯登只好接受分配给第10装甲军的任务。

蒙哥马利知道,“捷足”的计划能否成功,阿拉曼战役最后能否获胜,关键在于使隆美尔再上一次当,为此,从一开始,蒙哥马利就着手实施代号为“伯特伦”的欺骗计划。总的计划的核心,是把准备从北面发动进攻的部队尽量隐藏好,不使敌人看出任何迹象,同时,相应地,还要制造出从南面进攻的假象。

鉴于阿拉曼附近的地形特点,要把一支拥有1000余辆坦克、1000多门大炮、几千辆军车、数万吨作战物资以及81个步兵营的庞大进攻部队,通过寸草不生的旷野沙漠,而不为狡诈的隆美尔发觉,简直太难了。每件东西的伪装或暴露,都得以魔术大师的手法来进行才行。蒙哥马利就是这样的魔术大师。他让人用假车辆扮演坦克和其他车辆的运动,到10月1日,这些假卡车、大炮、武器牵引车等都要进入阵地,而到进攻前一天夜里,所有的假车辆再摇身一变,全部换成真的作战用车。英军还在距阿拉曼车站不远,伪装了一个巨大的物资堆集所,从表面上一点也看不出来,此外,为了让敌人相信威胁来自南面,9月27日开始蒙哥马利还派人在那里铺设了一条假输油管,修建了假油泵房、假储油罐和一个蓄水池。

英军装甲队正通过乡间泥泞的小路。

一切做得天衣无缝,即便是最锐利的敌军高空侦察机和高倍望远镜,也休想察觉丝毫端倪。这时,英军的情报机构也开动起来,积极配合“伯特伦”计划,故意发出一些虚假情报,以吸引隆美尔对南部防线的注意。到10月21日,一切布置就绪,各种情况表明,敌军对英军即将从阿拉曼防线以南发动攻势,确信无疑。

在此期问,士兵和军官们的休假和外出活动照常进行,以不露出破绽,但在这一天,经蒙哥马利发布命令,这些都被停止,所有离开岗位的人立即回到军营转入作战状态。

决战的时刻就要来临。蒙哥马利表面看上去平静安详、镇定自若,内心实则激动不已。即将打响的战争,意义之重,在他指挥作战以来是从来没遇到过的,就在前一天,即10月20日,首相丘吉尔专门致信亚历山大,指出这是一场“很可能对未来有重大影响的战争”,这场战役的成败,已经不仅关系到能否击败隆美尔,而且还会关系到盟军即将开始的“火炬”战役。万一失败,整个盟军的战略计划将会被全盘打乱。但蒙哥马利对胜利充满坚定的信心。

战前,蒙哥马利对官兵进行了鼓舞人心的动员,他详细说明了英军占据的优势,第8集团军必将取得胜利,但他也告诫说,“这将是一次艰苦而持久的战斗,”不要以为有了优势,敌人就会投降,“敌人是不会投降的,激战就在前面。”他号召全军每个将士不惧牺牲,奋勇杀敌,非到万不得已,决不要投降。

“去勇敢地战斗吧!把隆美尔和他的‘非洲军团’埋葬在这里,历史将会记住我们的功绩!”蒙哥马利发出豪情万丈的呼唤。

他的声音被雷鸣般的欢呼响应声湮没,人们被他的讲话深深感染,激情写满脸上,士气空前高涨。

10月23日,星期五,上午蒙哥马利向战地记者发表了演讲。他对获胜表现出的无比渴望与自信的态度,使这些记者们久久难忘。下午,蒙哥马利带着甘冈,把他的指挥所搬到第30军和第13军的军部附近,这样做是为了方便指挥,一辆“格兰特”式坦克被特地调来,备随时使用。科宁厄姆空军中将的沙漠空军司令部也移至这里,空军的配合必不可少。

傍晚,阿拉曼前线一片沉寂,远处不时传来野狗的狂吠,夜幕垂下之前,整个沙漠沐浴在一层绚丽的金光之中。没有任何不平常,在这样一个普通的日子里,普通的时刻,法西斯军队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场决定他们在北非失败命运的残酷战斗,马上就要揭开帷幕。

晚上9时40分,英军进攻开始了。顿时,等待已久的千百门大炮向敌人的炮兵阵地发出震撼天地的怒吼。接着,阿拉曼沙漠上便成了火的海洋,烈焰奔突,地上沙尘蔽天,也遮住了皎洁的月光。20分钟后,暴风骤雨般的英军炮火又把德意军队的前沿阵地,变成了地狱。炮击过后,借着曳光弹和探照灯光,头戴钢盔的英军士兵,手端寒光闪闪的刺刀,排着严整的队形,走进烟幕尘雾。他们的步伐是那么坚定有力。

突如其来的攻击把“非洲军团”代总指挥施图姆将军打懵了。他想破脑袋也不明白,英军在北面如何集结和部署了那么多的炮兵的,因为从来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英军要从这里发起进攻。紧接着,第20装甲师司令向他报告,南面也遭受英军进攻,而且似乎是一场主攻。这时,海岸巡逻部队也打来电话说,英国军舰在轰炸机群的支援下,正向靠近地中海的第90轻装甲师猛烈轰击。这样一来,就把施图姆弄得更不知所措了。通讯线路已被炸坏。为了摸清情况,他爬上一辆装甲车,命朝第90轻装甲师司令部方向开去。但在半途遭到英军炮火袭击,施图姆从车上摔了下来,心脏病突发,当场死亡。冯·托马将军接掌了“非洲军团”的指挥权。

敌人很快组织起有效的反击,炮火给英军造成大量伤亡,前进受阻。到次日凌晨,除了南非第3旅,在北面发动攻势的第30军其余部队,几乎都没有占领预定目标地带。奉命打通两条走廊的第10装甲军在通过雷区时遇到麻烦,直至拂晓时,第1装甲师仅仅开辟出一条通道,第10装甲师稍好些,但也不过4条通道而已,他们都未能越过米泰里亚山脊而到达预先指定的开阔地带。这其中固然有敌军地雷障碍的因素,但拉姆斯登和第10装甲师师长盖特豪斯等人缺乏进攻意志也是一个原因,他们对德军专打坦克的88毫米高射炮十分顾忌,故而延滞了行动。

南面的第13军也陷入雷区造成的困境,第7装甲师在进攻后不久,即遇到敌威力强大的“一月”和“二月”雷区,“蝎子”扫雷装置被毁,士兵伤亡严重,部队拥塞在“一月”雷区的两侧,“二月”雷区则无法突破。到了早上7时30分,敌军实施反击,火力凶猛,第1法国旅阵亡了两个上校,车辆全部丢失,寸土未得。

同类推荐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默克尔从一名不知名的平民少女成长为德国第一位女总理,在冷漠、枯燥、内敛,甚至没有女人味的外表下究竟住着一个怎样的灵魂,才能让她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迈向权力之巅?本书用细致朴实的笔法展示了德国第一位女总理默克尔的的成长轨迹。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处理危机的冷静,从联邦部长到党派领袖,最终,她以“我愿为德国人民服务”叩响人们的心扉,凭借着坚定的意志成为德国总理。作者用最平实的文字将这位遥远的领导人带到读者面前,展现了默克尔沉稳、镇定的形象,以及她勇敢、坚强、不服输的特性。
  • 孔氏家族全传

    孔氏家族全传

    本书描述了孔祥熙的传奇人生:孔圣裔孙,基督信徒,反清志士,协理教案,留学美国,铭贤学校校长,民军司令,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娶妻宋霭龄,追随孙中山,促使蒋宋联姻,投靠蒋介石。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但同时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最后被迫去职,离开政坛。
  • 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卓文君(文墨生香泪成诗)》是流芳百世的浪漫传说。一代才女卓文君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用自 己的坚毅、勇敢褪下华服,冲破世俗,奔向自己的爱 人。人们透过纸张感受心灵的温热,惊叹共鸣。若爱 情是场赌局,她险些血本无归。当他洗尽铅华,回头 找寻自己心爱的人时,她已泪流满面。一场圆满的倾 世爱情,迷倒了后世太多的痴情怨女。
热门推荐
  • EXO之私人订制

    EXO之私人订制

    这是陌陌的第一本小说希望大家喜欢。如果有什么建议大家可以提出来,我会修改的!
  • 好学生守则

    好学生守则

    月泉高中里面一群热血叛逆的少年,在好学生的判定中与这所学校的命运息息相关,最终他们会怎么选择?
  • 龙骧卫队

    龙骧卫队

    特工楚言在一次行动中意外失手,队伍被撤销了编号,而他也被安排带制药大亨家中当保镖,这种安排是有意为之还是楚言就此从特工沦落为一个“保安”?当初究竟是什么行动能让楚言失手?这个大亨究竟是什么人?这种安排究竟意欲何?表面华灯璀璨的S到底藏着什么?且看楚言如何一一应对!PS【QQ群号43249872,欢迎大家进群讨论!】
  •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杜诗里的唐朝往事:杜诗女读者新选评级

    杜诗里的唐朝往事:杜诗女读者新选评级

    本书是诗歌评选小集。通过约100首杜诗以及评论文章,还原了当初杜子美所处时代唐朝人的爱恨情仇。为生活在当代,却十分关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女读者们奉献了一本令他们喜欢的杜子美诗歌评选小集。备受到大家的喜爱。
  • 大螳螂

    大螳螂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为一只螳螂。王棠只想问,我玩的狮子狗,老天你为何将我变成螳螂。
  • 追缉盗越者

    追缉盗越者

    沐浴在阳光下,他们都过着普通的生活;不知名的黑夜下,面纱被解开,战斗的时钟于是敲响!
  • 等黎明咬破夜的唇

    等黎明咬破夜的唇

    在心痛时,你不在我的世界,而我却早已遍体鳞伤……
  • 黯影之殇

    黯影之殇

    活着的人遗忘过去,无力地抵抗未来,我们看见的世界不同,可我想要每个人都看见真实,去选择自己的道路。
  • 开在黑夜里的花之错爱

    开在黑夜里的花之错爱

    一段校园错爱,两颗冰冷麻木的心却被对方深深的吸引。在这段不伦之恋的面前,理智节节败退。身为老师的她原本可以安稳的过自己的生活,却还是一副反顾的投入到这份没有未来的感情中。只希望这朵开在黑夜里的爱情之花可以绽放得更久,更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