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1206年,成吉思汗在漠北建国,号大蒙古国。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1276年南宋灭亡。元朝统一了自中唐以来长达五百多年分裂割据的局面,政治开始振兴,版图空前广大,社会开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元朝文化是多样性的,宗教兴盛,佛教和道教都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儒家的地位远不及佛道,儒是对古代知识分子的称呼。元代取消了科举取士,高级官僚阶层基本上世袭垄断,中下层的官僚来源大部分是掾史、书吏。据统计,由吏入仕者占元朝官员总数十分之八以上,所以儒家的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很低。元初郑思肖的《大义略序》中提到:“鞑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各有所统辖。”可见儒的地位是第九等,社会普遍对知识分子不重用,这一切使代表知识分子身份的正统文艺形式(诗歌、古文等)向非正统地位的文艺形式(散曲、杂剧、绘画等)方面转移。元朝堵塞了士子科举进身之路,很多文人画家以卖画为生,文人艺术向民间迈进并与民间艺术相互融合。另外,元朝统治者对宋代文人画的重视也促进了文人画在元朝的成熟发展。元代绘画的成就主要在文人画上,最发达是山水画和花鸟画,花鸟画中最盛行的当数“四君子”题材。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出身宋朝宗室,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一世孙。1286—1319年他一直为官,历经元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荣誉满五朝,名声传四海,被追封为“魏国公”。赵孟頫天资出众,才华横溢,精通音乐、文学,善于鉴赏,在书法、绘画方面成就最高。14世纪初期,赵孟頫的书法风靡全国,14世纪30年代以后,镌版刊行印刷采用了易于认读的赵孟頫字体。赵孟頫在绘画上是个全能画家,这在文人画家中是罕见的。他在山水、人物、花鸟、鞍马、竹石等方面无所不能,无一不精,对中国的绘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赵孟頫还提出“书画同法”的理论。《秀石疏林图卷》就是从画法中体现出书法韵味的一幅名作,画后的题画诗,也是传世名句。他写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说出了书法和绘画在用笔上、形式美感上的联系。赵孟頫无论在绘画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对元代同期以及后辈绘画起到很大的影响。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大痴,平江常熟(今属江苏)人,原姓陆。黄公望与吴镇、倪瓒、王蒙并称“元四家”。黄公望做了二十多年的小吏,不但没有升迁,还因官场的牵连而受牢狱之灾,出狱后绝意仕途,出家做全真教的道士。
他学识渊博,行书、楷书皆精,通言律,能诗文,善散曲。他的山水画,构图虽然繁杂,但用笔极为简练,以披麻皴为主,干笔皴擦,层层积叠。《富春山居图》是一幅长达6米多的水墨山水画,表现杭州附近桐庐一带富春江边的景色。画面山峰高耸,连绵起伏,虽然山体和丘壑结构复杂,但却井然有序,村居野屋同样疏落有致。天气清明,江水开阔而平静,有垂钓者放舟江中,点缀出远离俗尘的自在。这幅画看似描写富山江边的景色,实则画出了黄公望心中的世外桃源。黄公望这幅纸本山水画对后世的影响超过了他的绢本山水画,这幅画是心技合一的高水准之作,被后世人争相收藏。黄公望有一部关于山水画理论与技法的笔记性著作《写山水诀》,指出:“作画大都要去邪、甜、俗、赖四个字。”作为道士的黄公望在修真中,体现出人品即画品。
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他家是嘉兴望族,先人做过南宋转运使和水军官员。入元后,吴家就只经商,不做官,靠航海贸易来发家致富,被称为“大船吴”。他因家庭富裕不用靠卖画为生,又因不做官,可以一心一意探索自己的艺术境界。他信奉全真教,只与黄公望、王蒙等少数几人有交往,到明代时声名鹊起,被列为“元四家”之一。他能诗能词,能书能画,在画上自己作诗作词。他的画运用湿笔,行笔迅速,痛快淋漓,以草书入画,诗书画结合是他的一大特色。他还画竹,用笔近草书。代表作《渔父图》中的山体呈“S”形,由远而近,树木高耸,近处湖水荡处有一扁舟,乃是隐者垂钓,是一个与世无争的精神乐园,形象地体现了他题《三望父词》中的意境:“洞庭湖上晚风生,风搅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花新,只钓鲈鱼不钓名。”
倪瓒(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无锡(今江苏)人。同父异母的兄长倪昭奎照顾倪瓒,还给倪瓒聘请教师。倪昭奎是全真教的道官,他慷慨投资建造寺观,在道教中有显著的地位。他学养渊博,又善处事理家,使30岁之前的倪瓒不问世事,专心读书作画。倪瓒的画如其人,画面干净,超尘绝俗,让人产生一种清冷戚然之感。构图一般都是三段式:近景是一小土丘,几株杂树生长其上;中间一片空白,表示开阔的水面;远景是一群低矮的山峰,代表的是对岸。这种三段式构图成为他的绘画标志,空旷简洁,是太湖流域的典型景色。在现实生活中他的涨落之差很大,有大顺,有大逆,但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这位文人画艺术家内心高洁之境。他的画更是后世文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典范性作品。
王蒙(?—1385),字叔明,吴兴人,是赵孟頫的外孙。他的画艺开始由赵孟頫传授,后得黄公望指教,又与倪瓒等切磋技艺,但却自成一体。他的画是全景或构图,构图和用笔都以繁密取胜,与倪瓒的“疏”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深山老林、流泉飞瀑,是隐士居住之地。画面里,山与山相叠相显,林与林相掩相生,层次密集,山重水复,技法上具有个人特点——解索皴和牛毛皴。《青卞隐居图》描绘的是位于浙江吴兴西北的青卞山,是王蒙的表兄赵麟的隐居之地。这幅画构图繁密而层次分明,满而不臃,密而不闷,用多种方法表现江南溪山林木的苍郁繁茂和湿润感。明代董其昌在此画的诗塘上题云:“天下第一王叔明”,《青卞隐居图》代表了王蒙的最高水平。
总之,元朝社会统治者实行的是民族歧视政策,这种特定的环境是隐逸思想出现的外在条件。更多的文人归隐山林,避世离俗,有少数文人画家走的是“官隐”之路。文人们的隐逸心理表现在绘画上就注重达意,加之赵孟頫“以书入画”的主张,使文人画进一步走上了书法化、写意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