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7000000002

第2章 文人画概述

“文人画”的概念是明末画家董其昌提出的,其前身是“士人画”,“士人画”是由北宋大文豪苏轼首次提出的,其实是同一概念。“文人”即“士人”,指的是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他们是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集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于一身,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早期的“士”,特指有职称的官员,他们直接参与政事,在社会上地位突出。汉代及以前,有关文人参与绘画的记载不多,从魏晋南北朝起,文人自觉参与绘画的人数大量增多,有的作品被后人复制并保存下来,文人画产生理论也被记载下来。

南北朝时期刘宋的颜之推说:“绘画的技能体现出微妙的内涵,自古以来,很多有名之士才能表达出来。”唐代的艺术理论家张彦远说:“自古以来善画画的人,不是那些高官贵族,而是一些逸士高人,能够表达得精妙且作品流传广远,绝不是那些职业画工能比拟的。”这为后来文人画派的崛起和文人画概念的提出作出预示。唐代文人画家从自身的审美角度发展了水墨山水画,但没有在理论上提出有关“文人画”的概念。宋代苏轼的“士人画”一经提出,就明确了它的范畴,强调了文人画是一门诗画一律的艺术,并明确提出文人画与画工画的区别。在他的倡导下,一批文人士大夫直接参与,形成了一股可与宋朝画院抗衡的艺术流派。元代的赵孟頫与钱选对此概念有过一次讨论,赵孟頫问:“什么是士人画?”钱选回答:“是隶家画。”隶家就是指外行,内行是指职业画家。在元朝,“隶家画”是文人画的另一名称。 明末的董其昌明确了文人画的概念,将历史上的画家分为南宗和北宗,在中国绘画史上首次提出了关于画派的理论,确立了文人画的正统地位和概念范畴,对后世影响甚大。

文人画家类型并不是单一的,按照文人的身份,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文人出身,闲余时间较多的官吏,他能长期专心作画。代表人物如:东晋的顾恺之、北宋的李公麟、元朝的赵孟頫、明朝的陈洪绶等。第二类:文人出身,并做文职官吏,用部分时间和精力作画。主要是为了抒情遣兴,追求自我表现,并把诗文、书法直接与绘画结合,可以称他们为典型的文人画家。如北宋的文同、苏轼、米芾,南宋的米友仁、扬无咎等。第三类:文人出身,但由于种种原因使他成为隐士或以画为生的专心于书画的艺术家。如五代的荆浩,北宋的李成,元朝的元四家,明朝的沈周、文徵明、唐寅、陈淳、徐渭,清朝的清初四僧、扬州八怪等。第四类:文人出身,自晚明到20世纪初的几百年中,有大量在朝或在野的文人画家。缺乏创造精神,轻视职业画家的绘画及其流派,得到皇室贵族认可、欣赏并与之合作,扩大了文人画的消极影响,如清初四王、小四王、后四王等。第五类:来自民间或出身贫苦的画工。在一定的条件下,长期受到文人的熏陶,也具有文学书法的修养,如明朝的仇英、清末的任伯年等。

北宋兴起的文人画派,在发起之初,是相对于画工画而提出的。画工是以绘画为职业的画家,社会地位一直是属于下层的。到北宋徽宗时,他亲自改革画院,把美术也纳入科举制度,提高了画工的文化修养。画院是从五代的南唐和西蜀开始设立的,宋朝仍然沿用。总体上画院的画家主流倾向要符合帝王的审美趣味,但也有的被文学家、政治家如司马光、王安石等所欣赏,所以画院画体和文人画之间不是绝对对立的。文人善书法,有自己的审美趣味又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追求一种平淡的境界,所以绘画上偏重水墨的表现力。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文人画和画院画也是互动发展的,文人画吸收了画院的写实技法,画院吸收了文人画的写意格调。如北宋画院中,花鸟画家崔白等画家表现出野逸、荒寒、清淡的画风,意趣上向文人追求的平淡转化。山水画家郭熙表现出文人的诗情画意。明清时代宫廷绘画也向文人画的清雅靠拢,追求文人写意作品。清代康熙在第二次南巡归来后,要求宫廷画家画《南巡图》,并聘请文人画家王翚担任设计。乾隆皇帝也自附风雅,在绘画上也追随宋元文人山水的意趣。清初文人画家王原祁几乎是宫廷画家。

文人画和民间艺术之间也是互动关系,携手同行,共同演绎了“雅文化”和“俗文化”辩证发展的历程。其实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具有最原始的质朴性和原发性,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宗教艺术、宫廷艺术合起来,共同构建了我国传统艺术。如果把南朝的《竹林七贤及荣启期》同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作比较,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血肉关系。明代的唐寅、徐渭、陈洪绶都处于民间,没有进身于上层士大夫阶层,虽然他们风格不一样,却与民间的生活息息相通。陈洪绶的《无法可说图》,造型夸张,极富装饰感,是民间劲气和文人逸气的结合,是雅和俗的统一。清朝的扬州画派和清末的海派,都大量地吸收了民间的市民审美因素,拓宽了文人雅逸的范畴。文人画与民间艺术互动,使文人画的题材和表现内容大大丰富了,如仙桃象征着延年益寿,用民间的大红大绿颜色来表现,这些民间题材拓宽了文人画的表现空间。文人艺术对民间艺术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明清时期,民间出现了青花瓷绘,它们多以山水、花鸟、人物为表现题材,而且十分注重笔墨的效果和情趣,既有民间气息又有文人画味道。年画也受到文人画的影响,有的文人画家也会参加年画的绘制,如天津的扬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年画。

总之,文人画在发展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始终是文人,创作的思想源泉是传统文化,它注重人格修养;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吸收宫廷和民间艺术,在复古和创新的交织中演进。

同类推荐
  • 包豪斯理想

    包豪斯理想

    本书中著名设计师、插画师威廉·斯莫克阐述了包豪斯的设计主义如何对当代艺术,不论在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方面,还是在工业设计、现代美术方面所造成的影响。
  • 影视导演基础

    影视导演基础

    本书介绍了电影的历史轨迹、电视的崛起、导演与剧作、导演与演员、空间设计、场面调度等内容。
  • 枣园放歌

    枣园放歌

    我对书法字画百窍不通,也没有能力去欣赏和评价恒汕的作品。但我知道,恒汕认识的书画名人很多,好多都与他做了朋友,甚至建立了师生关系。与大家零距离接触,寻高人指点迷津,或许也是他提高艺术水平的便捷通道。
  • 流失的国宝:世界著名博物馆的中国珍品

    流失的国宝:世界著名博物馆的中国珍品

    本书用四十篇文章,分析了收藏在美、欧、日等国主要博物馆中的四十余件(组)文物。并将国外与国内、国外与国外、相关文物之间与单件文物自身被收藏的辗转过程,从而探索出前人未能解决的疑问。
  • 怎样读一幅画

    怎样读一幅画

    该书以西方名画为切入点,作者通过一百幅名画,给读者详细介绍了西方数百年来的精品画作。通过该书,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西方著名美术作品,还可以看到该书作者引申开的个人思维。全书贯穿作者所思所感,既有对画作的鉴赏,又有对画家的品评,还渗透着作者自身的人生哲思和艺术旨趣。文字洗练朴实,清顺流畅,而又不失力度。
热门推荐
  • 释净土群疑论

    释净土群疑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鼎立三生

    鼎立三生

    逆丹鼎,进仙宇,我欲鼎立三生。
  • 我挣扎在末世

    我挣扎在末世

    挣扎在末世之中,面对恐怖的世界,面对危险和困难,我.......总要一天我会站在世界顶峰!PS:本人新书,如有雷同,请勿责骂。
  • 因为love所以等you.

    因为love所以等you.

    这里写不下,你们去起点看看也行,也可以去章节里看,谢谢
  • 一朵桃花正开来

    一朵桃花正开来

    崇尚浪漫主义的陈小小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会和一个连情话都不会说的冷木头在一起。本着理性主义的周昇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感情用事,头脑一热就收了这个智商不及他三分之一的蠢女人。
  • 雷域神皇

    雷域神皇

    九阴绝脉,天雷降世,一夕之间,他摇身一变,成为天边那耀眼的一颗明星,从此他走出了这人生低谷,踏上了辽阔无比的大陆,从此,命运开启了一段属于他的惊艳传奇!
  • 现代修仙世界

    现代修仙世界

    正玩着电脑游戏呢,忽然间电脑上出现了数据乱流,甚至整个世界都出现了数据乱流。然后,天地都变了,所有人都被换了记忆,只有洛君还记得之前发生的事情。从一个科技的世界,变成了一个仙神满天飞的世界。
  • 傻子,你爱过我吗

    傻子,你爱过我吗

    智商上是个天才,情商上是个傻子,身在爱情中却不自知,多少时间过去,而他就这样慢慢的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等他来明白这一切的时候,而他的那个她,还会在么?
  • 倾莘鬼麟

    倾莘鬼麟

    一个普通的女子,千错万错遇上了前世情人。她被感情所伤,她发誓:“我定将见人世间血流成河,凡人该死,我见一个,杀一个!”她痛苦,她绝望,她为什么是她?对于鬼傀的陷害,她没有否认。许莘却信了她的谎言,流泪离开。倾黧噬也信了她的谎言,对她失望透顶,废了,发配到街上行乞。她疯了。她终于不是原来的她,她亲手杀死了铮蝶,解开封印,获得神力。她虽然后悔,但又无可奈何。十三神合力消灭,她终于化作樱花瓣离开。“我们在地狱相见吧!”她的遗言让他自刎。樱花又开,历史修改,世上重来也没有出现过她。倾莘鬼麟,何时复苏?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