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之路漫长遥远,单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要想快速到达成功的彼岸,就要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借力做事。但与人合作并不容易,处理得好大家发财,处理不好不但会产生烦恼,而且还有可能反目成仇。跟人合作要懂得潜规则,要多留几个心眼,巧妙地处理合作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出1+1>2的力量。
分歧是合作的一大障碍,要懂得妥协让步
在现代生活中,妥协已成为人们交往中一道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一些人的眼中,妥协似乎是软弱和不坚定的表现,似乎只有毫不妥协,方能显示出英雄本色。但是,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认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由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转向相互依赖关系。
当然,妥协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一味地让步,我们应当区分明智的妥协和不明智的妥协。明智的妥协是一种适当的交换。为了达到主要的目标,可以在次要的目标上作适当的让步。这种妥协并不是完全放弃原则,而是以避退为进,通过适当的交换来确保自身要求的实现。相反,不明智的妥协,就是缺乏适当的权衡,或是坚持了次要目标而放弃了主要目标,或是妥协的代价过高,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明智的妥协是一种让步的艺术,而掌握这种高超的艺术是现代人成功生活的必备素质。
曾看过一则报道:美国有一位登山运动员不远万里来到珠穆朗玛峰,他已经准备了多年,准备爬上顶峰,一举成名。但当他爬到7000米时,山上的气候发生了变化。当时他的体力依然充沛,完全有能力爬到山顶,但他依然选择了妥协、退却。有人表示遗憾,他却说,在冒险和生命之间,我只能选择生命,因为有了生命,我依然还能爬山,而没了生命,也就没了一切。
其实,在2500年前,老子就给出了答案。他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生命里走过的痕迹,留下多少让步的脚印,可能连我们自己都记不清楚了。在妥协中,更多的是需要承受。妥协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当你学会妥协的时候,你的心灵就得到了锤炼,你承受着生命中的极限压力,所以在遇到大事的时候你能临危不惧。
自作聪明的人,往往会被聪明所误。常言说,冤家路窄。在人生的路途上,我们难免与冤家狭路相逢。若两个人都是傻瓜,彼此逞强,互不让步,结果两败俱伤,谁也占不到便宜。若其中有一个智者,他们会顺利通过。若两人都是智者,他们会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有一次,歌德到公园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与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相遇。那位批评家傲慢无礼地说:“知道吗,我从来不给傻瓜让路。”歌德笑道:“而我正好相反。”说完,他闪到大路一旁,让批评家先过去。
善于妥协会赢得别人更多的尊重,成为生活中的智者和强者。
松下幸之助在创立自己的公司后,对公司员工的要求非常严格,每次大的决策势必亲自参加。但他并不是一个只看中自己,完全不听取其他人意见的人。
在一次决策会上,松下对一位部门经理说:“我个人要作很多决定,并要批准他人的很多决定,实际上只有40%的决策是我真正认同的,余下的60%是我有所保留的或我觉得过得去的。”经理觉得很惊讶,因为假使松下不同意的事,大可一口否决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征求旁人的意见。
松下接着说:“我不可以对任何事都说不,对于那些我认为算是过得去的计划,大可在实行过程中指导它们,使它们重新回到我所预期的轨道上来。我想一个领导人有时应该接受他不喜欢的事,因为任何人都不喜欢被否定。我们公司是一个团队,并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公司,它需要大家的群策群力。妥协有时候能使公司更强大,人际关系更融洽。”一番话让这个经理动容不已。
生活告诉我们,永不妥协是不可能的。妥协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在生活中,大到国家之间的利益谈判,小到个人的得失,都需要妥协。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遇到事情,退一退,让一让,自己先静下来,使对方感到你已经在做让步,矛盾就很容易化解。
一个合作团队经常需要成员在一起不断地讨论,如果自己固执己见,无法听取他人的意见或无法和他人达成一致,就不可能融入团队,合作就无法进行下去,甚至还可能断送个人的大好前途。
我们来听小王在这方面的教训:小王非常喜欢市场策划这个职业,工作快乐而努力。一年后,小王就成为了这个部门的主管助理。从此,和主管的接触越来越多,矛盾也就开始明显了。都说和女主管难相处,尤其是有一定年龄的女人,小王的主管就符合了这些要求。40出头的她,事无具细,样样要管,而且还喜欢发号施令,小王怎么受得了。并不是不尊重主管,他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方式,只要结果是对的,至于过程就不必规定太死。更何况,虽然小王年轻,或许在工作经验方面略显逊色,但也正因为年轻,对市场的了解和反应才更更快更精确。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小王认为做法也应该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改变,这样才能踏准市场的节拍,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也许是因为年龄差异,每次发生争执时,女主管总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与小王交谈。看到女主管的态度,本来想好好沟通的小王一下子就会失去耐心,态度也同样强硬起来。但毕竟她是主管,再不情愿,最终拍板的人始终是她。如此结果,常常会让小王郁闷多日,情绪极差。也有同事劝小王,这样的僵持,只会让他的工作环境越变越差,倒不如适时低头,给彼此一些余地,或许这是打破僵局的唯一办法。但小王了解自己,要他低头,这样的可能性不大。到后来,小王感觉到彼此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正常工作,最终在低头和放弃工作之间,小王选择了放弃。但也就因为这次放弃,让小王至今还未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偶尔心里也会有一丝后悔,但为时已晚。
由此看来,我们该妥协的时候就要学会妥协。能够妥协,意味着对对方利益的尊重,意味着将对方的利益看得和自身的利益同等重要。在个人权利日趋平等的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无利谁肯起大早,有指望分得好处的人才肯合作
“卡卡圈坊”是一家美国甜圈的连锁店。2000年在美国上市以后,股价在4年内升了4倍,是近年来除科技网络股以外,美国股坛少有的一个奇迹。正如其他快餐店一样,“卡卡圈坊”除了自设店铺销售甜圈外,为了增加销售点,还大量发出特许经营店的牌照给加盟伙伴。
这样一来,“卡卡圈坊”的事业如日中天,加盟者蜂拥而上,争相抢夺特许经营店牌照。面对众多的加盟者,“卡卡圈坊”得意忘形。为了追求眼前最大的利润,他们收取加盟者高昂的特许经营费及各式各样的费用,如规定加盟者必须向它购买高价的原材料等。
最开始,“卡卡圈坊”确实从特许经营店中赚取了一些可观的利润,可是,它贪得无厌,不顾特许经营店的死活,这就埋下了一颗失败的种子。特许经营店面对总公司的种种苛求,很多都不能够赚钱。消息传出后,令很多加盟者退却。“卡卡圈坊”由此开始亏损,股价大跌,比最高峰时跌了8成。
“卡卡圈坊”的失败就在于其只求自己赚够,不懂得共生的道理。无利可图,谁肯早起?难怪愿意跟它合作的人越来越少。所以说,要想赢得别人的合作,你必须分人好处。
美国成功学家安东尼·罗宾在谈到李嘉诚时说道:“他有很多哲理性的语言,我都非常喜欢。有一次,有人问李泽楷,他父亲教了他怎样的一些成功赚钱的秘诀。李泽楷说父亲没有教他赚钱的方法,只教了他做人处世的道理。李嘉诚这样跟李泽楷说,假如他和别人合作,如果他拿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他拿6分就行了。”
也就是说,他让别人多赚2分。所以每个人都知道,和李嘉诚合作会赚到便宜,因此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你想想看,虽然他只拿6分,但现在多了100个人,他能多拿多少分?假如拿8分的话,100个人会变成50个人,结果是亏是赚可想而知。
有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他从一万元起步,做到百亿元的资产。他是怎么创业成功的?他说,假如想要成功的话,应该考虑多让一分利而不是多争一分利。他也很推崇李嘉诚的让利思维。可以说,他就是用这套哲学,成了一个拥资百亿的董事长。
安东尼·罗宾,对李嘉诚的让利理论十分赞赏,并立即应用于实践中。他和任何人合作,也是沿用这样的思维模式,因此他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比如,他在台湾刚开始演讲的时候,“有一个经纪人,他有买房子还贷款的压力,而我没有什么压力,但给他的抽成不够,没有办法付贷款。为了帮助他付清贷款,我给他额外的提成。我的另一个合伙人,他也有很多合伙人,但他什么都不懂,我还得教,结果我和他对开分。为了帮助他消除生活压力,我愿意多牺牲20个点。”
台湾企业家、世界“塑胶大王”王永庆也是一个让利专家。他认为,助人等于助自己。台塑集团公司的管理水平很高,让它的下游客户羡慕不已,建议台塑将自己的管理精华传授给客户,使客户能迅速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这项建议反馈到台塑后,王永庆欣然应允,决定开办“企管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学员来自众多行业,都是台塑集团公司的客户,连一些著名企业的老板也报名参加。
台塑企业本着为客户提供管理资讯服务的精神,对学员一律免费。企业除提供教材外,同时免费供应午餐与晚餐。在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次“咖啡时间”,供应各式餐点。根据台塑总管理处的成本核算,每位学员的花费约为800元台币,总支出达160万元台币。在一般人看来,花钱请别人来学自己的“绝活”,无疑是在干傻事。但王永庆的理念却是与人有利,自己有利。这正是他的思路与理念的出类拔萃之处。
王永庆深知,台塑与下游企业乃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他从不利用“龙头老大”的地位为自己争利。相反,他宁可自己少赚点,也要保障下游企业的利益。有一年,由于世界石油危机和关贸壁垒的盛行,使得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全球塑胶原料价格普遍上扬。按市场常规,台塑此时提价是名正言顺的。但王永庆考虑到下游企业的承受能力,决定降低公司的目标利润,维持原供应价,自行消化涨价成本。
有人问他为什么如此大度,他说:“如果赚一块钱就有利润,为什么要赚两块钱呢?何不把这一块钱留给客户,让他去扩大设备,如此一来,客户的原料需求量将会更大,订单不就更多了吗?”
让一分利反而十分有利,这一道理看似简单,但许多人一旦利益当前时,便无法克服争利之心,从而丧失了长远利益。这正是大人物与小人物的本质差别所在,也是人生成败的秘诀所在。
所以,在经营合作中,你不能太吝啬,吝啬得让人无利可图,谁还肯与你合作?懂得让利,才能赚得更大的利润。
现代社会,懂得合作才能更好地生存
有人说,人的成长是依赖-独立-互赖的过程,最高的境界就是互赖,达到共赢。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别人,也就是团队。其实,现代社会中任何人的成长和前进都离不开别人的支持。社会是群居人的组合,而“人”字的结构也很奇特,一撇一捺,共同组成一个奇特的支撑体,少了谁都会倒下。一个人有他的价格和价值,价格是别人给的,但价值是自己提升的。你希望自己值多少钱,就要让自己具备多少价值。说白了,与人合作共赢的基础就是你有多少价值能给别人。
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没有人能依靠一己之力获得某项事业的成功。唯有依靠团队的力量,依靠他人的智慧,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单打独斗无法给自己带来成功,任何成功都不会是孤立产生的,即使聪明绝顶的人,也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因此,要想有所成就,要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就必须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否则,自己单打独斗,只能是孤立无援。
20多年以前,乔布和沃滋是在同学的一家车库里认识的,当时他们都是中学生。后来这两个电脑迷想要一台“8800”,可是一时又凑不起钱,于是决定自己动手装。乔布和沃滋卖掉了自己的一些东西,凑起钱准备装100套“苹果Ⅰ”计算机板,然后每台售价50美元,可赚回2200美元,正好够他们的本钱。“苹果Ⅰ”是沃滋设计的,目的是降低成本。乔布拿着样品到当地的电脑商店去兜售,这家商店只订了50台。他们说,社会上大部分人不是想买散装件,而是想买整机。这给了乔布最重要的市场信息,而当时乔布仍无意做企业家,可这家商店的经营者却是个有心人。
为了敦促乔布去设计制作微电脑整机,经营者便把“苹果Ⅰ”故意装在了一只粗糙不堪,看起来很没有档次的木头盒里。当乔布再次到这家商店去的时候,他们就给乔布展示了带有木头外壳的“苹果Ⅰ”,这促使乔布下决心去设计制作美观的外壳。这次,他们终于决定设计、生产完整的微电脑了。这就是后来著名的“苹果Ⅱ”。
乔布和沃滋原来都是技术人员,当他们决定自己开公司后,首要的问题是筹措资金。这时,风险企业家开始光顾这两位年轻人了。第一位是唐·瓦伦丁,他是乔布和沃滋的老板介绍过来的。瓦伦丁来到乔布家后,看到乔布穿着牛仔裤,散着鞋带,留着披肩长发,蓄着一脸大胡子,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位创业者的样子。瓦伦丁先生觉得不妥,终于未敢问津,而把乔布和沃滋介绍给了另外一位企业家——英特尔公司的前市场部经理马克库拉。这是一位精明练达的风险企业家,对微型电脑业务十分精通。这位38岁的富翁来到乔布的车库里,仔细询问并实地考察了“苹果”样机,提了一大堆问题,最后问起了关于“苹果”电脑的商业计划。乔布和沃滋对买卖一窍不通,两人当时面面相觑,说不出一句话来。可是马克库拉独具慧眼,看出了这两个年轻人是不会让自己失望的,于是他告诉乔布和沃滋,一个详细的计划是吸引风险资本所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