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3300000017

第17章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乡土诗(7)

新世纪乡土诗人不再以田园牧歌为唯一的审美追求。他们眼中和笔下的土地、乡村不再是单一的静穆悠远之美。乡场“被野草和荒芜占领/被风雨掠夺和践踏/只有蜻蜓与蝴蝶在这里表演舞蹈”(庞良君《回望乡场》),诗人感到了忧虑。巴岸以现代文明来观照乡村生活,洞见了故乡宁静和谐背后的某些痼疾,传统的,世俗的,落后的文化因子总是如水蛭一样吸附在故乡母亲的肌体上,负重的乡村使得诗人多了一份沉重也多了一份惆怅。“我一直背着些沉重的负荷/彳亍不前/岁月什么也没说/却悄悄地前行了”(《乡村拾穗·2》),这正是诗人对故乡惆怅的所在。现实生活的沉重,故乡百年依旧的状况,迫使诗人在对故乡“浅薄”的向往和“苍白”的讴歌的同时,不得不带上铅重的色彩。“映山红熄灭了/苔类与时间相约老去/乡村的寂寞/融成一曲蟋蟀的清唱/村庄的背后/一声呜咽的狗吠/恰如浓酽的乡音/使我满面泪痕”,诗人流泪即是为了这“熄灭”“老去”“寂寞”的村庄,诗人将自己对故乡的爱化作一种对乡村现实的关切。

2.农民·亲人

“我之所以直到今天还说自己是农民,大约有两层含义:一是我的全部的亲人,今天几乎都还在土地上耕作,几乎全部都靠着土地生存;二是我虽然以写作为生,是一个专业作家,不仅我的作品几乎都是写的农村、农民,而且我的日常生活、一言一行都非常的农民化。……我说我是农民,是在呈现一种我内在的真实。……还有一种农民,他们不种地,但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心灵,都是由土地构成的,他们的表面似乎已经不是农民,但他们的本质还是农民。”中国目前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农民问题,因为农民占到了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农民处于社会的底层,在政治生活中缺少发言权;农村的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因此,农民的忧郁与痛苦正是一种时代的痛苦。湖北是农业大省,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对“三农”问题的敏感,是当代湖北文学的一大特色。湖北乡土诗人紧紧抓住了农民的苦难,为农民抒发着他们的无奈隐忍和悲凉,表现出某种乡土世界的生存焦虑及道德悲悯,衰旧溃败的生活经验及心理挽歌。写作到底与什么相关?有评论家引用哲学家蒂利希的话,艺术所要呈现的无论如何与我相关的事物,诗歌也如是。“这其实是诗人对自己与对世界的一种语言上的承担。有了对‘我’的处境的敏感,有了对此时此地的生活的痛切感受,并知道了什么事物‘无论如何与我相关’,真实的写作才有可能开始。”湖北乡土诗人正是选择了这样一种与“我”直接相关的诗歌题材写作。他们的乡土创作带着清新敏锐的生活气息,探入乡土生活纷杂嬗变的深层本质,感应着现实中国的整体脉动,凝聚着新的社会想象和价值认同,有效地丰富和拓展了人们对乡土中国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陈应松写于2007年的《农民》:“时间已经过去几千年(甚至更长)/谷穗的形状没有改变/犁和耕牛的形状也没有改变/牛温驯的时候,就像他们”。中国农村发展的滞后性、农业的落后、农民生活的一成不变使他们的性格也变得像牛一样温驯。这是令人感到恐惧且不可思议然而又确实存在的事实。田禾在《简略》一诗中刻画了这样的一个农民:“乡村简略到一个村庄,村庄简略到一座房子/房子简略到石头砌成的小屋/小屋简略到麦秸秆编织的门/家简略到一个人一口缸一双筷子一只碗一头/驮水的驴子和仅够一个人睡觉的床/日子简略到一日两顿,一顿一碟腌萝卜、炖土豆/和三杯小酒”。语言简练,每一个意象的都透出力度。这是农民最真实的写照,他们如同一株扎在泥土里的植物,只有最基本最低微的生存需求。他们依附着大地,却倍感存在的渺小。田禾还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黑土,我的老邻居。不到半老/门牙就掉光了。他背着柴火/我经常在村庄的矮墙边碰见他/黑土。一个穷单身,长年抽土烟/咳嗽。吐浓痰。多年的支气管和哮喘/那天,他扛着缺了角的铁锹往南走/到园里铲土,种过冬的白菜/园子的草都长荒了/他蹲着身子一棵一棵地把它们拔掉/黑土。黑土。村庄的孩子也这么喊他/黑土戴顶草帽:像个黑锅盖/他的家,穷得只要搬动一口铁锅。/也就从前村搬到了后村”。贫穷和疾病是农民面临的最大困境,命运的安排下,他们沉默地活下去。“土豆长在土里/吃土长大/长得土头土脑,土里土气/满身泥土味/”。诗人写的哪里是土豆,分明是种土豆的人。农民们不就是长在土里吃土长大满身泥土味吗?“土碗里盛满米饭/农民端在手里/生命随着一碗米饭/而延续下来/土碗里没有米饭了/吃饭的人/也永远不再吃饭了/土碗倒扣过来/就变成了/一个农民的土坟”。这样短的一首诗却直接触摸生和死。对农民而言,活着,也就是吃。不能吃了,也就死了。诗人的大悲悯在诗中流淌。

许玲琴的一首写祖母的诗意味深长:祖母吆喝我吃饭的声音不大尾音却很长,“在静谧的乡村,像一根游走的针线穿到了我的耳朵上成为耳钉。……倚着门的祖母/正缓慢地把光线隐藏”。祖母仙去,我仍在思念:“穿木屐的童年板上钉钉/只剩踩着高跷的中年在回忆的泥泞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祖母完全把自己的光线隐藏了起来,隐藏到了岁月的深处,童年也随着祖母的光线一起隐藏,隐藏在童年的木屐钉和中年的高跷上,带着充满泥泞的回忆,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这既是中国乡村习见的人伦之乐的精妙描写,又是人生沧桑的轻微喟叹。

巴岸在《婶娘》这首叙事诗中,对婶娘寡居的生活寄寓了深切的同情,更对愚昧落后吞噬人性的野蛮乡俗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寡居的婶娘“是已故之人的一只楚楚孤灯/守着残弱的日子/为未来熬一点苍白的亮色/是已故之人的一块活的碑石/打了褶的皮肤/镌刻着无穷的凄清”。本有一个希望可以缓释孤儿寡母悲凄的命运,可野蛮愚昧的族人竟将那个粗糙胡子的男人活活乱棍打死在婶娘的屋前,又酿造了一个悲剧。“再也没有人从那山道踽踽而来了,婶娘/当你听见堂弟对着两座坟共叫一声父亲时/你跪抚着两个坟头/哭死过去……”面对这淋漓的鲜血,诗人愤怒了,“所有的刀子/都捅向我吧!/我不愿再见洁净的大地上/留下斑斑伤痕和血腥”(《乡村拾穗·42》)。巴岸将这种对故乡的复杂情绪演绎在《巴河断章》这首厚重的诗中,站在民谣的开头,打开传说、寻找历史的我却“不敢回乡”,青青的颜色,飘摇的酒旌,渔人的脚印,都亦浓亦淡地保持着往昔的沉默。依旧得让人可怕,沉默得让人震颤,没有了骚动,没有了创造,没有了激情,也没有了哀怨,如一潭“死水”。“衰老的父亲,/那黄铜唢呐鼓手,将岁月开在黑色的死亡上。/三三两两的子孙,是雨后凋零的花瓣,/正一枚一枚,被流水带走……”岁月在苍老,子孙却在永无变更地重复着父辈的脚印。对此,诗人不无悲哀地写道:“这里是生命之始的摇篮,也是生命之末的冥床啊?”也许能改变巴河人“摇篮——冥床”式生活的只能是后辈们的生活热情,“江河的墓碑是没有墓志铭的,它等待着后来者,/用爱情的鱼群去撰写,用激烈的汛风去镌刻。”但期望归期望,现实中巴河最后的儿子们依旧迈着沉重的脚步,怀揣铜锁,追赶季节而去,“他们无尽的日子,亦如天堂流下的巴河水,/源源不断,浅浅深深……”沉重的现实在诗人心中不断郁结,形成了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结”——乡愁。它是诗人对故乡的一种深厚的情感,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刻骨铭心的思恋,一种绵绵悠久的梦托,一种无声的仰天长啸,更是一触即发的疼痛。

没有土地,人类不能生存,没有粮食,人类不能存活,没有亲人,人类无法支撑,土地哺养人类、长出粮食,靠着土地和粮食,人类方能滋养、繁殖。土地、粮食和亲人,是所有乡土诗作中不变的主题,湖北乡土诗,在转型期前后,在此意义上并没有大幅度的改变。亘古不变的土地和粮食、世世代代的亲人和农民,是乡土诗人们的深深的依恋、永远的寄托。

3.家园·心居

大地是现实层面的结结实实的土地,而诗人的家园却是建筑在大地上的供灵魂和精神栖息的小庙。即使他们远离乡土,精神却往往要回到故乡的那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去寻找自己的前世,追问自己的根源。

在日渐摆脱地域文化以至“本土文化”狭隘性的现代人,人与乡土的关系将获得更深刻的精神文化性质,表现为人与其世界在相互寻找中的遇合,更能反映人主动的文化选择和个体人的精神特性。现代人为了生存,为了发展,那种背离和缺失甚至留给我们的遗憾是无法避免不可避免的。精神家园的丧失与寻求精神的回归,这是转型期乡土诗中不可回避的选择。正如莫言曾反复宣讲的,“乡村是他们的母亲,他们既仇恨、鄙视却又不得不爱的母亲,也是他们摆不脱的宿命。所以,他们没有旁观者的余裕轻松,没有游子思旧的温馨,他们对于乡村的示爱者,曾表示过鄙视,而自己却在文章中大谈对乡村的仇恨——尽管事实上,这仇恨所寓含的爱比任何口头的表述都要深。他们深深沉溺于乡村现实和乡村文化的命运中难以自拔,他们为乡村现实和乡村文化的兴衰荣毁而喜怒惊惧,心绪难平”。对乡村对故乡对家园这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是诗人们共通的。在回忆中一次次走近故乡,却在现实中惊见故乡的破败愚昧落后,这样的陌生让人无法忍受,怎能不恨?然而他们与故乡血肉相连,天涯海角也摆脱不了故乡的牵引,又怎能不爱?

故乡永远在梁必文的依依的思念中:“我向往过繁华,和那/闪光的柏油路,彩色的人群/当真的走向城市,却又/总那样想望我的故乡我的小小的山村/那小桥,那流水,那泥泞小路/再也不怨那小路的泥泞了/我不怕千百次跌倒在故乡的怀里/却总也那样担心在陌生的路上失衡”,“踏着记忆寻觅你,故乡/听见么?思念莽撞地叩打你的山崖”。

熊召政却在痛苦的询问:“我的在捣衣石上捶洗的乡村呀/我的在独轮车上吱扭的乡村呀/你说,我该怎样歌唱你呢?/为你歌过,为你哭过,/你的钝斧,不止一次/砍出我的欢乐和忧伤”。

走出乡村走进了城市的田禾对乡村有着更为焦灼的感情:“整整八年,我一直走在这条路上。/每天,除了工作,除了休息,就是投石问路/碰见的人,与我脸对着脸,并且茫然。”诗人《在回乡的路上》走了整整八年,故乡遥不可及,而又无人得知,故乡就这样渐渐地消散而又永驻心头。那是因为乡村里有着我们的亲人:“亲人们所剩不多/山的南面/我曾去与他们开荒、种地/山的北面/许多人都睡在那里/大姑、栓柱叔、方姨/还有老磨坊的水旺/他们都是这世上最好的人/我要分别给他们/磕最后一个头。先叫醒墓碑/后唤醒灵魂/我要与他们一个个说说话”。诗歌凝聚了诗人对故乡对亲人深沉复杂的爱。

田禾诗集《喊故乡》的开篇之作题为《深夜,我想起了村屯》:

深夜,我想起了村屯

和屯口站起来的乡亲

……

四婶还拿鸡蛋换钱吗?老裁缝咋样?

这些几乎被忽略的亲人

我想看看他们。现在,允许我回忆

回到村屯

眼泪有可能慢慢掉下来。

这首诗在整本诗集中的意义在于:在读者打开诗集时,就被诗引领着推开了回忆的闸门。诗歌在此时化为钥匙,不仅打开了读者和诗人之间相连通的密道,也开启了读者和自己的回忆之门。“深夜,我想起了村屯”,第一句话让读者明白,诗人在村屯之外,与村屯处于一种隔离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想要回到村屯,只能通过回忆。让他念念不忘,在深夜不得不去回忆的是这样一群乡亲:第一批人是,最有文化的木匠和二大爷——死了,待我好分给我大半边饼子的满意三哥——腿折了。这两件人和事,想必诗人无数次纠结地回忆过,命运在农民身上的不公,诗人耿耿于怀,一遍一遍地在心里默念。第二批人是新出生的孩子,这是村屯未来的乡民,诗人将自己和他们密切联系在一起,并不因为“还没见过面”而有任何的疏离感。“他们应该喊我伯伯/我死后要和他们的先人埋在一起”。屈原的“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家园意识在此诗中也是一个核心意念。第三批人是拿鸡蛋换钱的四婶和老裁缝,这是一批衣食堪忧的村民典型。他们与泥土混迹在一起,农民身份的土色让他们显得格外卑微弱小,连常常在深夜里回忆村屯的诗人也可能会忽略他们。诗人的热泪就在回忆中缓慢沉重地掉落。诗人并没有在现实意义上回到故乡,而是通过主观意义上的回忆来贴近记忆中的故乡,这样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回忆,不同于鲁迅所看到的“横陈着几个萧索的村庄”,它是过滤了村屯的闭塞、落后、荒凉,直接触及到乡亲们所遭受的不公平命运——死亡、病痛、贫穷,这些打击在村屯人的身上被放大,同时也被缩小。说放大,是因为村屯的乡亲的弱小无靠,任何打击对于他们而言,都不亚于一击重创;说缩小,是因为诗人让我们看到了村屯里新生的孩子,他们在大地上出生,即使他们的先人遭受了不公的命运,他们却仍然义无反顾地来到村屯里,接受属于自己的命运。在这样一种生命意义上,死亡伤痛的力量就被消解了。而诗人也清晰坚定地认识到“我死后要和他们的先人埋在一起”。处于村屯之外,甚至偶尔会忽略这些亲人的诗人,当他在深夜里,在城市的纷扰喧嚣中,他进入自己的内心,寻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园。精神就此决定了肉体的回归之所。对家园的执着坚守在此意义上完成。

现代文明,造就了硕大无朋的水泥空间、你死我活的竞争意识、虚伪冷漠的人际关系,生活于其中的城市人无不感到一种愈来愈重的精神压迫和畸形,引诱着人们向往一种坚硬、踏实、久远的精神居所。从农村走出的诗人田禾,生活在“始终不肯闭上充满欲望的眼睛”的城市,在这里“酒吧的心室送出的高分贝噪音”,摩天高楼和黑色烟囱林立,人人都戴着钢铁面具,深不可测。我如“笼子里的鸟”,“在黄金的栅栏内/敛缩满是创伤的翅膀”,“默默地把自由歌唱”(《笼子里的鸟》)。诗人在城市里没有家,他的家在哪里?“我的乐园在高楼与高楼之间,那里的房屋像我的灵魂一样透明/那里没有墙甚至没有篱笆/那里没有猜忌也没有伪装”(《疯人之歌》)。诗人心里却有着一份渴慕:“让我随同你们突围出去/到一片没有人烟水草丰美的水泊/快乐地生活,放声地歌吟”(《野鸭飞过城市的头顶》)。

同类推荐
  •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宇宙的摄像机在白云深处,它白天对着我们,夜晚也对着我们,哪怕我们噤声,熄灭了灯,变得漆黑一团。也能准确地把我们记录下来。宇宙之心,大过所有的心。但这颗巨大的心时刻都眷顾着最弱小的心。仙女与天使是一对姐妹。当所有姐妹都安静下来,我只想歌唱,哪怕没有一个字可以唱给她们听,我也想歌唱。如果我努力到最后,会不会像一棵开花的哑木?事物因饥饿而存在。生命因饥饿而充满渴望。往饥饿中活着,这样的灵魂是轻盈的,适合与万物和睦相处。是饥饿使精神得以更新和延续。这一切就像往说:真正的言说之力——是无声,是对一切饥饿之源的真诚和无私的爱。
  • 纪实中国2

    纪实中国2

    “纪实中国丛书”整合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风格的实力作者和作品一同进入市场,给图书文化市场带来回归理性的厚重作品。“纪实中国丛书”策划出版的作品以源于生活、贴近现实,贯穿生活哲理的写作态度,给阅读者带来一种久违的理性阅读、人文阅读的回归。
  •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感人故事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感人故事

    本书收录了来自师友亲朋以及陌生人的感人故事,彰显人世间的真情感。
  • 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

    老舍作为一个杰出的风俗(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世态画家,其散文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趣。他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除了让人捧腹发笑之外,也让人从他诙谐幽默的文字中品味出生活的现实与严峻。
  • 中国异体诗新编

    中国异体诗新编

    本书共选辑上起汉代,下迄现当代一百八十四家的异体诗六十一类,三百五十多首,依类分编。入选作品与《趣味诗三百首》无一雷同。原入编《趣》诗的车船名诗、针灸名诗、龟兆名诗、相名诗、围棋名诗、节气名诗、五行诗、六甲诗、翻韵诗、拆字诗、回文曲等,因未见续作,不再重列。但据此可知中国异体诗门类至少在七十类以上。 每首诗后有作者介绍、注释和说明。作者介绍列于首次出现的作品之后,同一作者在诸多门类中有诗作的,不再重出。注释着重疑难词语和本事、典故,力求简明。双关词语,词义易明的仅注与诗题有关的词义;词义难明的兼注双重意义;难句略作串讲。诗作全部注明出处。各篇说明着重阐明该篇的特异之处和主要内容、题旨。
热门推荐
  • 文忠集

    文忠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端的君

    云端的君

    你以为这是总裁文吗?错了!是霸道总裁+灵异!婚礼变成男朋友和妹妹的婚礼,而一向疼爱自己的爸妈却是把自己当作赚钱的工具。重获新生,莫君月告诫自己远离渣父母渣男友毒妹妹,分分钟把男友变成前男友,和莫家断绝关系自立门户。她发誓这一世只为自己而活,只是没白眼狼们还不放过她,好吧!我逃!没想到半路杀出一只名叫云行的傲娇大灰狼,嚷嚷着要自己对他负责。霸道总裁,你是不是搞错了什么?还有,为毛经历了一次车祸她竟是能看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那只什么鬼,离我远点!还有吴小丫大姐,你能给我解释下何为‘术士’吗?不想做一流术士的主编不是好总裁夫人,路漫漫其修远啊!
  • 超级大灾变

    超级大灾变

    为什么同样是末世,人家只是丧尸遍地,怪物横行。而我,却是僵尸出笼,百鬼夜行,群妖乱舞?为什么,世间万物都可以化作妖魔鬼怪横行无阻,而人类却只能在夹缝中苦苦挣扎,朝不保夕?难道,人类真的被天地抛弃了么?不,我不甘心!人虽为天地所生,但若弃我,我先弃天!
  • 我做了十年刑警

    我做了十年刑警

    当了十年刑警,我失去了很多,可我的故事却很精彩。谈谈我这十年碰到的诡异凶杀案。
  • 九宫

    九宫

    一场惊天动地的浩劫不为人知的秘密牵扯着多少人的性命江湖不过过眼云烟一次偶然的相遇是命定还是人为制造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一段矢志不渝的爱情又该如何波折曲离结局能否圆满九宫出世行星转移前尘过往推翻历史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危机一次次悲欢离合的离别一次又一次的...生离死别看九位奇男女子演绎着怎样的故事属于他/她们的幸福是否能如人愿悠悠我思永与愿违万劫无期何时来飞..让我们一起见证他/她们的爱情叹朱颜留不知知己红颜江山又有何用..问苍天何处才是停歇天上一天地下万年终究是残念....《九宫出世》将会带你一同前往...将会带你领略他/她们口中所说的...江湖
  • 剑光纵横

    剑光纵横

    这个世界是一个属于剑者的世界,这个时代同样也是为剑而生的时代。在这片广阔的大陆上生活着的种族虽然为数不多,但无疑都是在这片大陆上经过优胜劣汰的幸存者,在这片只为剑而存在的天剑大陆上,不想被淘汰,那就只有追求剑者的巅峰。因为这里只存在剑者,为剑而生,为剑而灭。在这片大陆的法则中,没有给你我太多的选择!!
  • 鹿晗,不知不觉爱上你

    鹿晗,不知不觉爱上你

    她,从未喜欢过一个人,还是遥遥不可及的人。一次次的灵魂互换,只为留在他身边,陪他,看着他快乐就好。鹿晗,我喜欢你。[故事虚构]
  • 渡龙门

    渡龙门

    灵武学院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龙门。得龙门者一飞冲天。
  • 上仙,您的外卖来了

    上仙,您的外卖来了

    悲催的少年——叶惊尘,这个原本送外卖的小伙子,在被老板炒鱿鱼后,又倒霉地被人打劫。走投无路之际,一个怪老头搭讪他,并给了他一份工作。于是,外卖小子——叶惊尘走进了那个不为世人所知却暗流涌动、精彩纷呈的修真世界,开始了自己荡气回肠的外卖生涯!用猪脚的话说,这外卖生涯,荡气回肠得连我自己都怕!!(本文非系统,非穿越,作者自不量力,想打造都市、玄幻、言情于一体的小说,且看这逗逼如何被打脸!)
  • 我只爱你,易生玺爱

    我只爱你,易生玺爱

    五年前,她是活泼可爱的元气少女欧阳馨他是阳光帅气的少年易烊千玺五年后,她是粉丝们心中的冰山女神灵千璇而他,依然是那个他……她带着自己的团队回到了中国,又会与他们擦出怎样的火花——《我只爱你,易生玺爱》(主角写的是作者大大自己的名字,请大家不要吐槽,大大真的很喜欢千玺哦!)